第二卷 平津狼煙 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破口? 文 / 樣樣稀鬆
第二百二十三章突破口?
刺殺日寇的格殺令一經下達,各地軍統都把行動重點轉向對日寇的刺殺。淪陷區軍統特工格殺日寇的行動,雖然沒有正面戰場那種轟轟烈烈,但在嚴酷的鬥爭環境裡,能夠滿懷對中華民族的熱愛,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不顧個人安危,奮勇殺敵,他們用自己的勇氣和鮮血,讓日本人知道,反抗並沒有停止,他們的統治也並不是牢不可破。
重慶大公報則以類似於《孤島槍聲,日寇又死一名》、《古都血戰,日寇遭受重創》等等標題,對格殺日寇的戰果予以大力宣傳,儼然將行動者視為替天行道的當代奇俠。
上海、武漢、北平、天津、南京、開封、廣州……各地軍統特工的突然行動令日寇措手不及,日本鬼子的驕橫和大意終於嘗到了苦果。士兵迭遭刺殺後,各地駐軍司令部才急匆匆地布命令,提醒日本士兵保持警惕,不要單獨行動,以及其它一些注意事項。
但令日本人感到震驚的還不只是他們統治區內反抗力量的大量存在,而是在上海、南京、天津、北平等地6續出現了以無聲手槍刺殺日本現役軍人的案例。其中,尤以上海、天津最為嚴重,案例也在不斷上升。以至於日本情報部門出驚呼,稱「支那以藍衣社為的特工組織已經得到了某大國的技術支持,擁有了犀利而無聲的殺人武器。」云云。
黃歷的消音器曾經讓軍統研究過,在秘密仿製後,終於偷運至淪陷區,在這場關鍵性的行動中揮了巨大的作用。由於偷運武器並不容易,並且需要提供相應的槍支,便只有上海、天津兩個情報站獲得了能夠進行行動的數量。而北平抗團,雖然只屬於軍統的外圍組織,但依靠黃歷的能力,卻獲得了足夠的殺器,也便日益在行動中展示出了實力。
日本憲兵隊隊長龜田「啪」的一下將手中的情況報告摔在桌上,又憤恨地在上面捶了兩拳。北平的抗日分子越來越膽大,行動越來越嚴密,昨晚竟然潛入煤渣胡同的憲兵駐地,待憲兵熄燈休息後,向寢室投擲手榴彈,待憲兵逃出時,又遭到隱蔽於暗處的神槍手的準確狙擊,被擊斃十餘人。隨後襲擊者向北撤退,引誘聞聲趕來的巡邏隊追趕,在路上引爆了大型炸彈,使巡邏隊死傷慘重,再無力追擊。
「屠鬼王!」龜田的眼睛射出了凶光,盯著桌上的小木牌,這個名號已經在北平傳開,並且越傳越神,身高過丈,眼似銅鈴,殺人如麻,刀槍不入,對民間這些誇張之辭,龜田不屑一顧,這不過是支那人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但龜田雖然相信這個所謂的「屠鬼王」也是普通人,但對於這個神出鬼沒的傢伙,他卻絲毫不敢大意。而且在沒有線索的情況下,想在偌大的北平城找到一個人,不亞於大海撈針。
前段時間對於中國特務的清洗和審查,令日本情報機關正常的偵察工作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裡也包括憲兵隊。而劉富川作為潛伏在燕大的臥底,雖然力圖表示積極,但還未被抗團所看中,他也只能憑觀察和猜測來判斷誰比較仇恨日本人,可這要想成為真正的突破口,還需要時間。
幾次大搜查,因為沒有可依據的線索,都是無功而回,這也讓龜田感到疑惑,他懷疑北平的偽警察已經不可靠,事先給抗日分子通風報信兒,但又不可能完全替換他們,而改由日本兵來維持治安。
龜田感覺到了自己工作的艱難,對於幾次日軍被殺案的偵破沒有頭緒,目擊者倒是找到了兩個,但龜田很懷疑依據他們對兇手的描述,中國人是向著中國人的,他們可能會描繪出與兇手截然不同的形象,使得日軍每天抓,卻又是不得要領的抓捕。
「報告。」隨著響亮的喊聲,一個軍官推門而入,將手中一份電報遞給龜田。
龜田伸手接過,展開細讀,陰沉的臉上有了些暖意,點了點頭,說道:「明天上午九時,你帶人去火車站,天津憲兵隊有一名重要人犯要移交給我們,你要將他安全地帶到這裡。」
「哈依!」這個軍官一個立正,轉身退了出去。
屋中只剩下龜田一人,他不由得放下了矜持,露出了笑容,天津憲兵隊抓捕到了軍統天津站的一名特工,據他的口供聲稱,他是負責與軍統北平站聯絡的交通,曾三次來過北平,知道兩個北平的聯絡點。
很好,真是及時雨啊!龜田判斷北平的這些行動應該是由軍統組織的,這幾次刺殺行動從手法上看,非常專業,槍打得准,撤退有路線,這個作為一個套路來講的話,應該是訓練有素的人幹的。而從目前掌握的軍統情況來看,在平津確實有大量的潛伏人員存在,而且具有相當的行動能力。
希望通過這個聯絡員能抓住軍統北平站的線索,再順籐摸瓜,將他們一網打盡,龜田憧憬著,想像著,目光又落到了桌上的小木牌上。屠鬼王,就讓我們進行真正的較量吧!看看到底鹿死誰手。
龜田在為終於得到了可能的突破口而感到欣喜若狂,黃歷卻在此時與抗團的幾位領導人物產生了意見分歧,他越地想在不久後出城,與程盈秋所在的小分隊會合,或是並肩作戰,或是帶著程盈秋另投他處。
真實的敵後情報工作環境之殘酷,鬥爭之艱苦與影完全大相逕庭,容不得一個特工多次顯示身手,那幾乎肯定給他帶來滅頂之災。即便是佐爾格這樣的傳奇人物,只是因為情報遞得急了一點,也無法逃脫逃被捕殺的命運。所謂特工的浪漫,純粹是好萊塢的夢囈。
黃歷與抗團領導的分歧便在於此,他是冷靜的,也是謹慎的,在給予日軍重大打擊後,他傾向於見好就收,暫時低調行事,隱蔽待機。而抗團領導卻因為勝利的鼓舞,要趁熱打鐵,做出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