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軍魂

第四卷 軍魂 第一百八十九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 文 / 黃昏前面

    第一百八十九章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

    「陛下,不可!」見李道宗如此說,長孫無忌快步上來,奏道:「天子親征,不可冒險僥倖,臣以為,我軍必應先取遼東城、安市城、建安城,待消滅了遼東這些城池所有***的***軍隊後,方可再攻擊平壤,若直趨平壤,則建安、安市等諸城***大軍必將跟吾後,我方有腹背受敵之憂,我軍集全部人馬也不到十萬,而幾路***大軍有數十萬,此乃陛下親征,若萬一有失,那如何是好?」

    吏部尚書楊師道也馬上表示了與長孫無忌相同的意見:「陛下,臣也認為不可,***人在其本土作戰,各種物資補給來得容易,而我軍雖然取得了遼東諸城的糧草,只是這一帶物資運輸不方便,我軍所需的一些火炮炮彈等物都無法及時送達,若我大軍長驅直擊平壤,糧草供應如何保證?若戰事進展不利,在***大軍的優勢兵力合擊下失勢,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契苾何力看了看沉默不語的李世績,忍不住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副大總管此講可行!兵貴神速,***人的大軍都趨遼東而來,平壤一帶必定空虛,臣覺得我們直擊平壤,可避實擊虛,加快戰事的進程!」契苾何力說著加重了語氣,繼續道:「我大軍在遼東與***人作戰,同樣遠離我方腹地,若是長久在遼東與***人糾纏,那時日必定久長,勢必失去攻擊平壤的機會,若諸位覺得陛下親率大軍進擊平壤風險過大,可以分兵進擊,以一部圍攻遼東諸城,一部快速******內地,直擊平壤…」

    「陛下,何力將軍所言極是,若覺得大軍全部進入***腹地不妥,可以以大部攻擊遼東諸城,一部突襲平壤,***人措人不及,我軍的攻擊行動也有可能成功!」李道宗說著上前一步,正視著李世民道,「陛下,臣願領五千士卒,進擊平壤!」

    「陛下,臣也願領軍進擊平壤!」契苾何力、執失思力,還有阿史那社爾、牛進達、程名振等諸將都先後站出來,表示願意領一部軍士,突襲平壤。

    聽到諸將的這般請求,一直盯著沙盤看的李世民卻是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看了看同樣猶豫臉色,欲言又止的李世績,下不了決心。

    依李世民作戰的風格,李道宗所說的這個計謀,正是他一路行來多次想到的,若是他在當皇帝前,領兵作戰時候,會毫不猶豫地採取此策,並親自領軍直擊平壤,只是如今當了皇帝,率領人員數並不多的軍隊作戰,還有張亮的違令,都使他顧慮頗多,更讓李世民下不了決心的是,前朝隋帝楊廣第一次出征***的慘敗情景。

    大業八年,楊廣親率近百萬大軍,水陸並進,進至平壤城近,只是被***人詐降之計所惑,在薩水渡河時遭遇***人突襲,死傷慘重,另一路從海路進軍的來護兒及周尚法所領的大軍,直抵平壤城下,來護兒率四萬大軍攻擊平壤,但被***人使計打敗,損失慘重,最終無功而返。

    前車之鑒,再加上張亮大軍並沒依原先的命令進平壤,還有我大軍已經在遼東以非常小的代價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這些原因都使得以往用兵喜歡出奇兵的李世民,聽到李道宗所提之講,長孫無忌勸阻後,下不了決心。

    李世民正猶豫間,長孫無忌又說道:「陛下,萬不可分兵出擊平壤啊!前朝出征***之敗,我們不可重蹈其覆撤,必當慎之又慎。我軍兵力不到十萬,不及前朝幾次出征***之半數,若再分兵,各部勢力更弱,更容易遭到***人的打擊,臣等一死無怨,陛下乃九五之尊,萬一有什麼差池,那如何是好?陛下要三思啊!」

    「陛下,臣覺得需要再三思慮,方可做決定!」一旁的尉遲恭憋了半天,也蹦出這樣一句話來。

    這時,帳外卻有傳報聲響起,尉遲恭聞聲出帳去,問詢情況。

    很快尉遲恭就轉身回帳來,用非常驚喜的聲音對李世民報告道:「陛下,熊津道傳來消息,我軍大捷!」

    「什麼!?」剛剛還滿心鬱悶的李世民,似換了個人似得,一下子跳了起來,從尉遲恭手中搶過送來的厚厚一疊戰報,迫不急待地打了開來看。

    熊津道的戰報是從海路傳來的,因傳遞不方便,前後幾份戰報一道送達遼東。

    眾臣也停止了剛才了爭論,齊都看著越來越高興的皇帝,每人都想知道熊津道戰況如何了。

    李世民快速地翻看了一遍手中的戰報後,哈哈大笑幾聲,衝口而出道:「哈哈哈!這小子,還真沒讓朕失望!」

    說著李世民又再看一遍這些戰報,邊看還一邊說了起來:「熊津道水師將士,在熊津江口一舉將百濟與倭國聯軍水師殲滅大部,計毀敵戰船八百餘艘,殺敵三萬餘,我水師僅傷幾十條船隻,幾百人傷亡…」

    「大軍進至熊津城,以半日時間攻下熊津城,再轉而攻擊泗沘城,泗沘城也很快被攻破,扶余義慈出城逃亡被我大軍抓獲,扶余隆獻城投降…哈哈哈!」李世民把手中的戰報交給一旁的李世績,再次大笑道,「熊津道諸將士,從城山出海,只不過二十幾日時間,就將百濟平定,此等戰績,足可彪炳史冊,我大唐有如此善戰之將,朕還有什麼可憂慮的!」

    「陛下,百濟平定了!?」聽李世民如此說,一旁搶不到戰報的李道宗和契苾何力,幾乎異口同聲地問道。

    百濟國都被攻破,百濟王被擒獲,在他們心目中,百濟國就已經被征服了。

    「是的!」李世民用力地點點頭,有些手舞足蹈般地說道,「扶余隆願意聽從我大唐的調遣,舉國請降,熊津道諸軍正往周留、加林、道薩等百濟境內還駐有重兵,及有倭兵一道守衛的城池進發,準備與新羅軍隊一道,佔領並控制百濟境內的大部地方後,即揮師北上,直取平壤,與我遼東道與平壤道大軍一道,攻滅***!」

    「陛下,百濟既已經平定,那熊津道李大總管所領大軍不日即可揮師北上,攻擊***諸城,劍指平壤,所以臣更加認為,我大軍應遣一部,突襲平壤城,與熊津道將士一道,南北夾擊,攻陷平壤,那遼東諸城的***守軍,都會聞風而降,這樣也可使我軍付出的代價更小一些!」李道宗再次大聲地說出自己的請求,「請陛下假臣以五千兵馬,直擊平壤,或者,我大軍棄安市諸城不顧,揮師東進,再南下,攻破平壤!」

    「陛下,臣願意與副大總管一道,率軍進擊平壤!」契苾何力也再次站出來,表示對李道宗的支持。

    「陛下,不可啊!」李道宗信心滿懷說完後,長孫無忌再次站出來說道,「我熊津道將士雖然已經攻破熊津城與泗沘城,然百濟境內還有許多地方有反抗,不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舉大軍北進,而且熊津道將士可以得到新羅軍隊的配合,如今更有扶余隆的協作,若是進軍平壤不利,可以退回到百濟境內或者新羅境內,若我軍直進平壤,萬一不利,往何處退?即使分兵出擊,人數少無法對平壤構成有效的威脅,區區數千兵馬,能否抵達平壤近都是未知數,若是分兵數量多,陛***邊護衛的軍士必然少去,萬一生變,如何保護陛下的安全!」

    「長孫司空,本將想問你,如今張大總管之平壤道大軍大部沒有按計劃抵達平壤近,若我軍先攻取遼東諸城,再揮師南下,必定不能在熊津道將士進軍平壤時候抵達,如此就錯過了南北夾擊的機會,若我北面無大軍威脅平壤,***人可以再集結大軍阻擊熊津道的我軍攻擊,連續征戰的我熊津道將士,萬一進展不利,那又如何是好?」李道宗寒著臉,用手指著長孫無忌的臉,憤怒地說道。

    李道宗自請命,以五千士卒直擊平壤,少了五千士卒對於我大軍來說,並沒有根本性的軍力缺失,想不到長孫無忌還是一力阻止。李道宗知道皇帝猶豫是為了什麼,那是怕突襲的軍隊遭不測,而給這場已經大勝的戰役帶來點不和諧的東西,而長孫無忌則完全是不一樣的想法。

    李道宗還有一點不明白的是,為何作為主帥的李世績直到現在還沒有表態。

    「副大總管此言差矣,在下只是擔心陛下的安全受到威脅,若是陛下有個差池,你我都擔當不起!」長孫無忌似不理會李道宗的指責,輕飄飄地說道,「熊津道將士作戰勇敢,幾日內即取了熊津城與泗沘城,想必攻取平壤也一定不在話下,而且還有新羅軍隊的支持,及扶余隆的協助…」

    聽了剛剛李道宗後面所說的話,正在沉思的李世民,聽到長孫無忌這般話,不禁心生怒意,以非常冷的目光瞪了一眼長孫無忌,欲言又止。

    長孫無忌被嚇了一跳,不敢再說什麼。

    這時已經看罷戰報的李世績開口說話:「陛下,臣覺得,進擊平壤與否,或者分不分兵,還是待攻取了遼東城再議為好,遼東城有守軍數萬,還有與建安城,再加上來援的***大軍還有二十餘萬人,若我軍無法有效擊敗這幾部軍隊,攻取遼東,那進擊平壤實是有風險!」

    聽李世績如此說,李世民似很是意外地愣了一下,又是一副有所悟的樣子,「李大總管此說有理,會續的攻擊行動如何展開,還是待取了遼東城,擊敗這十五萬***援軍後再議!」

    一旁希望李世績支持進擊平壤的李道宗,還有契苾何力等人,聽了李世績這般說,還有皇帝的最終表態後,臉上露出一副失望的表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