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軍魂

第四卷 軍魂 第一百八十八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 文 / 黃昏前面

    第一百八十八章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

    遼東城西,馬首山側,到處都是唐軍的營帳。

    只是這些營帳的防衛嚴密程度非同一般,連鄰近唐軍的將士也不能進入,除非得到特別恩准。

    這裡是皇帝御隊的營帳所在地,皇帝所處的大帳內,李世績正向抵達這裡的李世民報告剛剛結束這場戰役的情況。

    「陛下,***人四萬大軍來援,被我大軍擊潰,此戰李副帥親領數千軍士出擊…敵軍損失慘重,被殲三千餘,俘一萬五千人!余敵往安市、建安方向逃竄…」

    李世績把這場漂亮阻擊戰的詳細經過都講述了一遍:李道宗、契苾何力的神勇,行軍總管張君乂的臨陣逃脫,校尉馬文舉不惜違張君乂命令率屬下數成人英雄殺敵的壯舉,及他自己最後率一萬餘大軍,在***援軍大亂時候趁勢出擊,徹底擊潰***大軍,這些精彩的過程都毫無保留地講了出來。

    李世民及其他隨行的大臣都津津有味地聽著,所有人臉上都充滿了興奮,數萬***人援軍被擊潰,遼東城的***人暫時失去了救援和希望,在遼東城下,我軍力量還是佔絕對優勢,非常有利於我軍的攻城。

    「諸將好樣的,」滿臉疲憊之色的李世民,在聽到這番不錯的戰績匯報後,也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此前新城、玄菟城、蓋牟城都被輕鬆拿下,如今***援軍也被擊潰,我大軍的戰力可見一斑,出征***的數場戰役勝得如此輕鬆,讓急速行進而來,滿身疲憊的李世民,也覺得身上的疲勞感覺少了很多。

    皇帝的御駕車隊是剛抵達這裡不久,自遼河邊行來後,基本沒有什麼停留,在李世民嚴令下,皇帝的御駕車隊連夜急進,比原先估計的時間提早了一天抵達遼東城下,與李世績、李道宗所領的大軍會合,而只是在半天前,***人的四萬援軍被擊潰,我軍也已經將遼東城團團圍住,準備發動攻擊。

    李世民抵達後,也沒有顧上休息,即召集前線的諸將,及身邊隨行的重臣一道軍務。

    如此巨大的勝利,也使得因被李世民責罰而心生抑鬱的長孫無忌稍稍的寬心,張亮的愚蠢行為,導致敵大軍救援遼東諸城,所幸在我遼東道諸將士的奮勇作戰下,***人暫時被擊敗,這也使得長孫無忌心裡的擔憂少了許多。在長孫無忌的一再請求下,皇帝最終改變決定,同意讓張亮率全軍來支持攻擊遼東諸城,應對***數十萬的援軍,長孫無忌希望張亮能將功贖罪,少受一些懲罰,也使得自己的罪責也少一些去。

    接著李世績和李道宗也分別講述了新城、玄菟城、蓋牟城攻取的詳細經過,並請求何時開始攻打遼東城。

    皇帝到來,無論是李世績還是李道宗,諸事做決定前都需要向皇帝請示了,何時開始攻城,如何攻城,也要皇帝的同意才行,原先準備在天黑將攻城的行動,也被迫推遲。

    聽了諸將講述了大半天戰事的經過,臉上滿是笑容的李世民站起了身,清清喉嚨說道:「諸位愛卿,攻打***城池的戰役才進行了不過半月左右,我軍已經攻取了***諸多城池,並殲滅其軍數萬,俘敵無數,朕希望是欣慰,此戰有功人員,朕俱有重賞,」李世民說著,突然收起笑容,臉色一寒道:「出征失職將領,還有臨陣脫者,朕必定重罰!」

    李世民冷著臉斜看了一眼長孫無忌,再將眼睛轉向帳門方向,提高聲音說道:「傳朕詔令,除張君乂行軍總管職,當斬不饒,明日晨間,朕親自監斬!」

    李業詡威嚴的聲音讓帳內的諸多重臣心裡都是一寒,對張君乂毫不留情地問斬,皇帝殺伐還真果斷,皇帝如此的態度,往後還有何人在戰時敢脫逃?

    李世民威嚴的聲音再次響起:「提馬文舉為中郎將,並以馬文舉補張君乂之職,嘉獎其所領軍士,在軍中通傳!」

    李世民這樣的決定更是讓諸臣意外,要知道馬文舉此下還只是一個校尉,與中郎將有數級的差距,在戰場上這樣越級提拔的事也並不多見,更不要說直接以其被張君乂行軍總管的職,只是對皇帝這樣鼓舞軍中士氣之舉,沒有敢出聲反對。

    「傳朕命令,撤除遼河上所有浮橋,不取遼東所有地,朕誓不歸朝!」李世民接著的話更是讓在場的諸臣們嚇了一跳。

    所有浮橋都撤掉,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斷了我軍的歸路,遼河水流湍急,水深也沒過頂,沒有橋,基本不可能過得了河,如此行為可以稱之為背水一戰,雖然說以***人的戰力,我軍被擊敗的可能性不大,但戰場上的事,誰也不能預料,親征的皇帝,敢做出如此的決定,還真的是不簡單。

    李世績、李道宗、契苾何力等武將聽了對皇帝的決定暗暗地稱讚,而長孫無忌、楊師道等文臣卻是一副憂慮的神色,長孫無忌想站出來表示反對如此做,但被李世民威嚴的一瞪,又退了回去,把話頭吞回到了肚裡。

    「明日一早,即集全軍之力,攻取遼東城,待取了遼東城後,再將安市,建安白巖待諸城皆攻下,然後朕將親指大軍,直擊平壤,將弒君犯上的泉蓋蘇文擒拿問罪!」李世民豪氣滿懷地說道,仿若泉蓋蘇文已經是囊中之物,只等著去取即可。

    聽李世民如此說,長孫無忌上前一步道:「陛下,臣聞臨敵將戰,必先觀士卒之氣,臣剛剛行經諸營,見士卒聞***援兵將至,皆喜形於色,拔刀作勢,此必勝之兵也。陛下年輕的時候,親自指揮作陣,凡戰都是出奇制勝打敗對手,陛下之謀略,實是臣等萬分不及,有陛下及此,眾位將領只是按著陛下所謀行事,何有不勝之理?」

    聽長孫無忌如此口氣的馬屁之語,李世民臉上微微有些尷尬的樣子,李世績等人也似有些不快,只不過諸人的表情都是一閃而過,稍一會眾人臉上的這些異樣的表情都不見了。

    見李世民對長孫無忌剛剛的話沒什麼表態,李世績也上前一步道:「陛下,我軍中用於攻城的火炮炮彈數量已經不多,攻城用的手雷也將告罄,急待補充!若這些攻城武器不能及時補充,那攻取遼東諸城必定要多費時日!」

    因遼東道行軍部下的炮兵將士對所用炮彈數量估計不足,隨軍攜帶的差不多每門炮只有五十發炮彈,在幾戰下來都用得差不多了,而因大軍行進過快,還有遼河平原泥土鬆軟,我運送物資的馬車常陷入泥中,使得行進速度很慢,無法及時送到前面軍中,若不是繳獲了遼東諸城的糧食,恐怕此時軍中吃飯問題都要出來了,這讓李世績和李道宗等非常著急。

    「長孫司空,軍中物資之事,如今俱是你在負責,朕希望在我後續攻城之時,能有補充的炮彈及手雷送抵!」聽李世績如此說,李世民看了眼長孫無忌道。

    「是,陛下,臣等一定嚴令軍士,將軍中所需物資送抵前線,備我攻城所需!」長孫無忌上前一步,恭身答道。

    因物資運送出現較大的困難,長孫無忌已經令許敬宗趕赴營州方向,親自督運物資去了,只是這些天下了幾場雨,土地更是泥濘不堪,運送物資補給的軍士被阻在遼河西岸,遼澤一帶,行進緩慢,這讓長孫無忌心如火燎,恨不得自己也過去幫忙,只是岑文本被送回營州,軍中這邊物資的事都要他親自料理,有些***乏術的感覺。

    「對接下來的戰事安排,諸位還有什麼好的建議?」李世民環看著帳內的諸人道。

    李世民話音剛落,李道宗站出來道:「陛下,臣有一計要言!」

    「任城王有什麼要說的儘管講來!」李世民對這位宗室郡王在此戰中的表現也是很滿意,見李道宗要發表什麼看法,也很和善地示意道。

    李道宗走到沙盤邊,拿起沙盤邊的一根棒,指著沙盤所示的地形說道:「陛下,臣以為,遲取遼東諸城,再攻取平壤,並非最好的決斷,***傾其國力所有以拒王師,先四萬從眾援遼東城,後面還有近二十萬大軍往遼河一線過來,其數十萬大軍皆聚集在遼東一線,臣想平壤的守衛一定很弱,此時趁虛攻取,一定是不難,若能取平壤,則覆***之根本,遼東數十萬***大軍可不戰而降!所以臣認為,如今我大軍已經過遼河,我們可以先棄遼東諸城,避過***援軍,快速***至平壤一線,並令熊津道將士與新羅聯軍,也一道北上攻擊平壤,若是攻陷平壤,那這場戰事就基本可以結束了!」

    攻擊平壤的任務原本應該由張亮的四萬大軍承擔,只是張亮違反軍令,從遼東南端登陸,***人在知道我大唐沒有大軍直趨平壤後,即傾國力舉大軍來救遼東,這對我軍來說雖然是個很不好的場面,但此時平壤已經空虛,若我出奇兵,以一支精騎直取平壤,在敵沒防備間攻取,那成功的可能性就將大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