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軍魂

第三卷 兵鋒 第六十六章 皇帝新的打算 文 / 黃昏前面

    第六十六章皇帝新的打算

    李業詡跟著傳喚的宮中侍衛來到了皇宮。

    沒幾天就過年了,李業詡知道此時李世民召見他定是要重要的事,但想不出來會是什麼事兒。

    李世民還是在兩儀殿接見了他。

    進了殿,李業詡恭恭敬敬地行了禮。

    李世民示意免禮後,屏退了所有人,走近李業詡身邊,上下打量了一番,直看的李業詡渾身上下不自在,有想奪門而逃的感覺了,這才慢悠悠地說道:「賢侄,朕都很久沒見到你了,怪想念的,好似又長高了一些…」說著還歎了口氣。

    「陛下…」李業詡有些傻眼,前兩天在明德門時候,李世民還曾誇過自己半天,在太極殿對出征的諸將進行封賞時,也曾盯著自己看半天呢,這也叫很久沒見?總不至於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吧?還怪想念,都是性取向正常的人,想念個啥?怎麼和李恪說話一個味道?

    敢情這皇帝異常的健忘,還是根本沒把自己當人看?就因為長得比你高了一大截,就想從話語上損我?

    李業詡正自丫丫著,卻聽李世民繼續說道:「此番征戰,你跟隨著藥師出去快一年了,朕都常想找你聊些事兒,卻也無法找到你。大軍班師回來後,諸多事雜,也臨近年關,要處理的事兒更多,今日朝會後,終得一些空閒,所以使人喚你!」

    「陛下忙於國事,哪會如臣般這麼空閒,大唐有如此勤於朝事的皇帝,實乃天下百姓之福,」李業詡先拍一記馬屁!原來如此,這皇帝說是很久沒見指的是出征後這段時間,分明就是用詞不當麼!

    「哦,賢侄也會說恭維話了,」李世民呵呵笑道,「看起來,在外時間長了,有長進了,哈哈…」

    「臣這是實話,讓陛下笑話了,」汗,就拍你一記馬屁,也用不著如此說我吧?李業詡有些氣惱。

    「好了,不說笑了,今日找你來是有一些事兒相商,」李世民收起笑,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是,陛下,」李業詡也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來。

    「賢侄,坐,」李業民示意李業詡坐在下首。

    李業詡只得恭恭敬敬地坐了下來。跪坐的滋味真不好受,有把椅子多好,能靠著坐,省力。在家這些日子,李業詡常逗小李征玩,沒個好的地方坐,還真比較煩人,為何這時還沒椅子呢?如此簡單的東西,就沒有鼓搗出來,還要等自己來發明?

    「這幾天你都在特衛軍中,所留下的那二千人訓練情況你也應該瞭解了。這近一年來,恪兒帶領特衛訓練的還不錯,朕也去瞧過幾次,那些兵也被他訓練的挺有模樣的,」李世民開始了話題。

    「臣看了士兵的操練,覺得蜀王所訓練的士兵,各方面都是挺不錯的。蜀王勤於訓練事宜,這實乃陛下教導有方,」李業詡恭敬說道。李恪這小子既然把兵練得一塌糊塗,那也是不能直說的,何況確實不錯,給這父子伙倆戴高帽總是不錯的。

    李世民瞥了眼李業詡,繼續說道:「此次出征,你所領的三千特衛將士表現出異常強大的戰力,朕每次看到從前方送來的軍報上,都寫著特衛在這些戰役中,以快速的突襲和衝擊給予吐谷渾人致命的一擊,朕就異常高興。這也說明,當初朕的決定是正確的,你所用的練兵之法也是異常不錯的…」

    「現今,新募集的兩千人也都充入特衛軍中,加上原來的,也有六千餘人了,人數也已不少,以後特衛的規模還是誇大。明年朕想讓恪兒繼續操持軍務,你要和恪兒一道,要讓整個特衛都變成精銳之師。而且待年後,朕還要你負責另外一些事兒!」

    「陛下,臣如今所負的事兒已經太多了,沒能力再去做其他事兒,此次正想與陛下說,情報處的訓練工作已經開展的挺不錯的,臣出征的這一段時間,許立和傅德兩人把各項工作都做得挺好的,臣以為,把特情處的工作交給他們負責即行…」

    「不可」,李世民打斷李業詡的話,擺手示意道,「他們可以負責具體的訓練,但朕沒有找到更好的人前,那裡的事兒還是你先負責!」

    「是,陛下,」沒法,李業詡只得把後面想說的話吞回到肚子裡。

    「如今出征的將士都已經回來了,雖然此戰中特衛傷亡近三成,但經歷過戰事的各級主官和士兵還是挺多,這些人有過更長時間的訓練,而且經歷過實戰,都是非常好的領兵之人選。因此,朕想與你商量,待過了年,你把一部分中下級軍官選出來,朕想把他們充實到其他軍衛中,以你所寫就的練兵之法訓練士卒,以提高其他各衛的戰力,你覺得可行嗎?」李世民以一副商量的口氣問李業詡道。

    「陛下,當然可行,此乃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李業詡知道李世民和李靖都早已經在做此打算了,李業詡自己也有這個想法,把經過嚴格訓練的中下級軍官,充實到其他部隊中,再讓他們按著訓練大綱,以異常嚴格的方法進行訓練,相信這些軍衛中的士兵素質能有很大的提高。而特衛中,再補充新的人員,在原有經過比較長時間訓練的人員中提拔一些表現良好的士兵,充當下級軍官,慢慢培養。如此反覆,特衛就似一個軍校一樣,可以培養出大量優秀的中下級軍官來。

    建設軍校是個培養高素質中下級軍官最有效的手段,只是現在條件還不成熟,講授軍事課的老師從哪來就是個大難題,更別說新招募的這麼士兵裡面文化程度的高低參差不齊,很多的人都不識字,如何上文化科?首要的條件還是讓李世民大範圍地開展初級教育,讓識字的人成倍增加。

    「唔,朕與你祖父已經商量過此事了,他也很是贊同,如今你也認可,那年後,你就著,先選個一些人,充到左右衛中任中下級軍官,對左右衛現役士兵進行系統的訓練,以觀成效,再在其他諸衛中試行。你挑選好人,把名單報於朕過目,朕即可讓兵部下文…」李世民猶豫了一下才說道,「最好能有數百人!」

    「陛下,數百人?!」李業詡心裡罵了句粗口,要從特衛軍中挑選出數百人的中下級軍官來,要他去哪裡找?特衛軍中連隊正都算上了,也差不多才這麼多,若都拿了出去,特衛還如何運作?這麼多人到左右衛中,有那麼多的官職給他們嗎?原來左右衛的那些將校們不是要跳起來罵娘了?「陛下,臣覺得左右衛中不宜一下子就置換如此多的中下級軍官,不若慢慢來,先以少數人員試之…」

    「你說的也有理,若大量置換中下級軍官,也會弄得人心惶惶,那你就盡量多選一些優秀之人吧,」李世民沉思一會,也表示認可。

    「哦,臣明白,臣一定選拔一些特別優秀的中下級軍官,以供陛下所用,」李業詡恭敬地行一禮道。

    「若有戰事,特衛還是會第一個被派上戰場,」李世民呵呵笑道,「這一戰下來,證明特衛的戰力確實不錯,每次取勝,都是以極小的代價換取很大的勝利,朕希望在以後的戰事中,都能如此,我大唐所有的軍隊,都能如此,那樣定能讓敵人聞風而逃的…」

    「陛下,臣明白,」李業詡當然也希望大唐的軍隊都是無敵的,光拉出去就能把敵人嚇死掉,那樣的話還有那方敵人敢與大唐叫板呢?

    李世民瞄了幾眼下首垂著眼聽他講的李業詡,繼續說道:「今年江南及嶺南的收成更是不錯,水稻的種植面積比上一年增加了近一倍,大量種植占城稻。據戶部的統計,大唐諸道糧食總產量比貞觀六年多了近七成,賦稅也增加了近三成,大部都是江南道和嶺南道所作的貢獻。雖然大半年的征戰下來,國庫也並沒變得空虛,反而還充盈了一些。糧食更是多得有些出乎朕的意外,長安斗米不過二文錢,放眼天下,也沒什麼饑民了。年內河南、河北水患還是挺重,各道賑災,光發放糧食就幾百萬石,可是長安附近的幾大糧倉還是堆放不下了,一些只得露天堆放…」

    「現在,再沒有人說什麼嶺南是蠻荒之地,反而很多人在說南方是個大糧倉!賢侄,你當初提加大開發南方的建議,惠澤了大唐千百萬的百姓,讓他們不再餓肚子,朕也是異常感激你,是你幫朕解決了一個大難題,若在往年,河南河北諸道犯水災的話,那全年糧食肯定是歉收,糧價也會暴漲,百姓流離失所的定不在少數。今年如此遭災,還進行了這麼大的一場征戰,糧食還是如此充足,讓朕甚是欣慰!」

    「江南、嶺南諸道,能耕種的土地還是很多,只是許多地方沒有道路,通行不便,因此開發力度還有限,朕又不願徵用瑤役,怕百姓心生怨恨。如今倒好,有如此多的戰俘,可以讓他們去修築道路,修建水利,此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改造的一種手段,賢侄,這也是你當初提議的!」

    「陛下,臣只是提了一點建議,更進一步的事都是陛下和諸位大臣計劃和實施的,這些東西,陛下已經給予臣獎勵了,實在不應歸功於臣的名下…」李業詡謙恭地說道。

    李世民一番感慨,順帶把李業詡再誇獎一番,讓李業詡很不自在,這皇帝還在打自己什麼主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