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軍魂

第三卷 兵鋒 第六十五章 驚喜事兒 文 / 黃昏前面

    第六十五章驚喜事兒

    李業詡帶著幾名親衛策馬進入特情處的訓練營內,接到報告的許立和傅德早就已經站著迎接了。

    許立和傅德先是恭喜了一番李業詡因此戰受到皇帝的封賞,陞官晉爵的事,也對李業詡指揮特衛在此戰中所取得的功績表示異常的敬佩。

    兩人說些這些恭維的話,李業詡卻感覺不出來他們是在說客套話,還是真心的讚賞,兩人在訓練時看似投入很深,已經訓練的任何時候都不會讓人看出他們在想什麼來。

    客套話說完,兩人帶著李業詡往裡面而去。

    特情處的營地是年後剛剛新建完成的,佔地極大,外面四周都是高大的圍牆,圍牆上有不少崗哨類的設施,供平時警戒及裡面待訓人員訓練所用。還有許多的房子,一些是人員的宿舍,更多的是進行一些訓練科目的訓練場。

    原來是暫時借用特衛的營地,新建的營地可以使用後,借用的地方也已經交還回去,正好可以給特衛新招募的那些士兵使用。

    訓練營內的房子修建成各種的形狀,在這些形態各異的房子裡,待訓人員要進行不同的語言、習俗方法的學習,及各種環境下的化妝、隱蔽潛伏、偵察、刺探情報、情報傳遞、暗殺等一些基本科目的訓練。

    訓練營裡還有幾個區塊,每個區塊都進行不同目標區域人員的訓練,各區塊間人員不能相互來往。這是待訓人員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按他們各自所長進行各種職能及目標地的分工,在隨後進行的訓練過程中,專攻自己所要求的科目,還有目標地的語言和習俗的學習。

    最終的訓練目標就是把這些人員訓練成刺探情報方面的高手,且這些人員混與目標地的人群中時,不會顯得得眾不同,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注目。

    特情處的這些情報人員從招募完成,系統地開始訓練至今,已經有兩年左右的時光。

    所有的訓練科目都是在李業詡和許立、傅德三人制定,由李業詡總負責,許立和傅德負責實施訓練。自李業詡出征離開後,李世民也並未再任命新的主管人員,所有的情報人員都在許立和傅德的帶領下進行訓練。

    李業詡回長安後,已經接到過自己幾名親信非常詳細的匯報,對訓練營中的情況還是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李業詡來到訓練營後,又聽了許立和傅德的匯報,對訓練營的情況有了更詳細的瞭解,得知基本的訓練科目已經完成,如今大部分人都在外面進行各種科目實戰的訓練。

    許立和傅德安排一部人員,早就已經開始了信鴿的訓練,且已經到初步成效,他們已經能用信鴿將在外訓練的情況傳遞回到訓練營,訓練營的官員也可以將指示下達給部分情報人員。這種能在天上飛的鳥兒,在電話電報發明之前,用於情報傳遞工作,當是最快捷的手段,比靠人騎馬傳遞,要快上好多倍。

    按李業詡大致的瞭解,鴿子一次能飛行三四百里,稍事休息後可繼續飛行,一千里的路程,也差不多一兩天即能到了,只要不被敵方或者閒得發荒的那些射箭愛好者把它射殺了就行。相對比較,比軍中驛站接力傳送情報的速度也是要快上很多。

    特別是在戰時,相鄰兩軍交往情報,若能把這種鴿子派上用場,那也比人傳送情報快速、高效且安全。

    按訓練大綱所示,兩年左右訓練下來的情報人員,可以派出去執行任務了。

    三人詳細地交換看法後,決定待過了年,實戰練習的情報人員回來後,進行最嚴格的考核。考核後,選擇一些優秀的情報人員,組成幾個體系,以幾十人左右規模為單位,在報告皇帝,得到同意後,即可派往敵對國,執行他們的使命了。

    待這些能執行任務的情報人員出去後,剩下的繼續訓練,而新的一批人員,也可以進行招募培訓了。

    李業詡自覺已經沒多少精力來管理這個地方了,看起來還是要向李世民建議,把情報人訓練的工作交給別人來負責。

    從特情處出來,李業詡又來到戒備更加森嚴的軍器監營地。

    軍器監房舍也已經新修建了多處,房子都是用巨大的石頭搭建而成,而且挖有不少的地下窖庫,還有營地最邊側的山頭裡面,也挖出幾個山洞,用以貯存火藥及一些製造出來的手雷等火器。

    有火藥,挖山洞也簡單許多了。

    營地裡面嚴禁任何的煙火類東西進行,且在幾個高地處,都有依李業詡建議豎起的幾根高大柱子,柱子最上段綁有長長的鐵條,鐵條下面連有更長的粗鐵絲,鐵絲埋到地下,每幢房子牆邊也有這樣一個裝置,用以防雷。

    因為軍器監大匠侯君集,少匠李業詡此次都參加了征戰,武器研製的工作並沒有太多的進展,除了火器署,其他的各署只是在各自署令的主持下,進行一些弩弓和刀具之類武器的改良製作。

    李業詡先到甲坊署,把他趁這些天稍空閒時候,畫的幾副大致的馬掌圖,及用泥巴依著馬蹄樣,捏的幾個模型,都交給甲坊署的工匠們,讓他們去鼓搗出馬掌來。

    當初捏泥巴時,鄭燕還嗔怪他不務正業,大冬天還玩這東西。只是已經和混得異常熟捻的小李征倒是挺有興致地和他一塊兒玩,卻被鄭燕惱怒下抱走了,小東西含糊不清地說著什麼,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大哭著,像似在怪老爹都可以玩,為何他這個當兒子的卻不能玩。

    吩咐完甲坊署的工匠們,李業詡再來到火器署。

    雖然其他幾署沒什麼成績折騰出來,但以軍器監丞陳天寧所領的火器署,卻取得了比較大的研製成果。

    正在軍器監中忙得屁顛屁顛的陳天寧,看到李業詡來,就像走失的孩子看見親娘一樣激動,手都不知往哪放。

    「李少監,」陳天寧一副很是手足無措的樣子,「您終於回來了,我都在天天盼著您…」

    陳天寧比當初在宗聖宮當小道時候已經長高了不少,也變成了一個清靈俊秀的大小伙了,只是面對李業詡,還是一副異常謙恭的神情。

    看著陳天寧一副差不多要熱淚盈眶的樣子,李業詡嘿嘿笑著打趣道:「怎麼,我們的火藥大師莫不是遇到什麼委屈了?還是被人欺侮了?嗯,我知道,肯定是遇上什麼難題了?」

    「李少監…這些都不是,我已經把你交付的那個問題解決了!」陳天寧很激動,但終於沒流下眼淚,只是伸出袖子擦擦眼睛。

    「什麼問題解決了?」李業詡很是驚喜,他剛想問陳天寧引信的問題有沒有進展,不成這小子說的是這個吧?

    「李少監,引信,不用點火會自己燒起來的引信,我把它弄出來了!」陳天寧兩眼放光,與剛才激動的樣子相比,表情更是進一步誇張了。

    「啊!真的?在哪裡,快去看看,」李業詡迫不急待,還想這次出征回來後和陳天寧一道研究引信的事,沒想到這小道竟然先一點弄出來了,真是天大的好事兒。

    「那我們馬上就去,」陳天寧領著李業詡,一路小跑著來到一個倉庫前。

    李業詡的幾名親衛及陳天寧的隨從,也都一臉莫名其妙的樣子跟在後面跑。

    這個倉庫外面有幾名士兵把守著,陳天寧打開門,從倉庫搬出一個箱子來。

    把箱子搬到外面,打開一看,裡面都是製作好的引線,但這些引線又與以往的不同。

    每根引線都插在一個有點長的木柄中,木柄上面還有一個拉繩,木柄中間穿出一個孔,裡面還裝有什麼東西。

    「李少監,您看著…」陳天寧說道,示意李業詡站得稍遠一些,他開始作演示。

    一拉上面的拉繩,下面的引線竟燃燒起來。

    「你是怎麼做出來的?」李業詡很驚奇,敢情這小道士也是後世穿越而來的,連拉發引線也折騰出來?

    「用火石,非常易燃的那種火石,拉線的這段包以比較堅實且較粗糙的鐵絲或者銅絲,用力一拉,就著了,可以把下面混的火藥或者引線點燃…」陳天寧看著也是很興奮的李業詡道,「我是從火石能發火而想到這一點的!」

    「天寧,你幹的不錯,我會在皇上面前為你請功的,」李業詡大笑道,「哈哈,終於有辦法造出不用點火的手雷了!」這個木柄下面再套個彈體,就是簡單的木柄手榴彈了。

    陳天寧也在一旁嘿嘿地陪笑著。

    接下來要弄的,就是延期裝置。不然,沒有延期裝置,一拉即炸,那是要炸死自己的。

    不過這延期裝置不算太難。

    能拉發引爆的手雷都是分體設計的,由發火裝置,還有延期裝置,再是爆炸體組成,若有材料,對於李業詡這種以前專門研究過炸彈的軍中精英來說,實在是小菜一碟。延期裝置李業詡以前在部隊時候更是製作過多次,設計的爆炸時間甚至可以精確到幾毫秒。

    這個時候弄這些東西還是有些難度,關鍵還是原料難以得到。

    如今陳天寧弄出用火石類的發火裝置來,雖然還是比較初級,但總算解決了一個難題,在以後的製作過程中,慢慢地加以改進即可。

    李業詡費了幾天時間處理好這三地的事兒,還沒歇口氣,宮中來人傳報,李世民召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