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漢賊

第四卷 天下大亂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局初定 文 / 風再起時

    第一百二十七章大局初定

    悲涼的牛角號聲一遍又一遍迴盪在夜空中。

    準備渡河的萬餘黃巾軍睜大雙眼,驚恐的望著背後黑暗深處,身體不可抑制地顫抖起來。一聲淒厲地尖叫頓時使眾人回過神來,發一聲喊爭先恐後的擠上橋,因人數過多,為搶一個位置互相咒罵乃至刀兵相向,面對死亡的威脅,沒有人能夠冷靜。

    裡面的人或許還有上橋的機會,外面的人則一點機會也無,無頭蒼蠅一般往裡硬擠,眼見擠不進去,便開始四處逃散。

    馬蹄聲越來越響,越來越急促,直至數以千計的玄甲騎士從黑暗中鑽出。

    蓋俊刀指混亂不堪的黃巾軍大吼道:「斬敵立功,就在此時!殺……」

    「殺……」數千玄甲騎士揚聲呼應,氣勢磅礡的喊殺聲中,以雁行陣排山倒海衝向對手。古語云:「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漢軍當如是。黃巾軍就像被狂風捲起的落葉,被漢軍掃飛,沒有絲毫還手之力。

    嘶喊聲、求饒聲、慘呼聲交輝成一片,黃巾軍拼了命向後靠,希望能逃過被殺的命運,人群湧動,河岸邊的人吃不住勁,連連落河。更要命的是,後面不斷有人掉入水中,一人兩人或可推開、躲避,人數一多就無法了,被悶在水中淹死者不計其數。

    黃巾軍被殺死兩成,終於反應過來,轟然分裂,向兩邊逃跑。此時天色漆黑,不便追擊,將黃巾軍擊散後蓋俊就停了下來,收降俘虜。

    陳彪臉色灰白,正在接受醫吏的包紮,黑燈瞎火的,一時沒注意挨了對方一戟,幸好鎧甲抵消了大部分衝擊力,傷口刺入不深,沒有大礙。蓋胤和車兒鬆了一口氣。

    猛然間黑夜傳出喊殺聲,那個方向當是黃巾大營。

    胡封抹了一把臉上血跡,猙獰笑道:「嘿,他娘的,倒來得快,平白撿個大便宜。」

    龐德點點頭,深以為然,漢軍一旦破了黃巾大營,他們就算不得全功了。

    楊阿若摘掉鬼面,露出一張精緻秀美的臉,斜睨胡封,嘴角浮出一絲嗤笑,也不知是在嗤胡封還是撿便宜的漢軍。

    沮渠元安大笑道:「小子說得有理,對方這事做得不地道。」

    蓋俊哭笑不得道:「走吧,過去看看,黃巾大營應該沒有多少兵卒了。」

    蓋俊將射虎營親衛曲及馬騰、楊昂的左右曲千餘騎趕向黃巾大營,餘者看管俘虜。

    孫堅率軍來到黃巾大營時發覺戰事並非在此處,頓時明瞭蛾賊逃跑時被截擊,心裡不由升起一絲慚愧,己方大意沒看住蛾賊卻讓援軍發現了。黃巾大營如今沒有一兵一卒,儘是民夫婦孺,亂成一團,孫堅沒費什麼力氣就拿下了,同時派人去通知王允、朱俊。

    蓋俊等人才接近大營,便有數名漢軍斥候飛馬而來,問道:「來者何人?」

    楊昂開口道:「我等隸屬於皇甫中郎麾下。這是我等主將蓋司馬。」

    斥候確定對方是漢軍無疑,下馬見禮,而後引領著千餘騎進入大營。

    胡封連連歎道:「司馬你反應慢了,要是司馬反應快一步,不用多,給我一百人我就能給你打下來。」

    蓋俊斥道:「閉嘴,別給我丟人現眼。」

    路上斥候說他們主將姓孫,現為朱中郎麾下佐軍司馬。

    「孫?」蓋俊目有流彩。

    孫堅得知援軍入營,立刻趕來相見。

    蓋俊一行殺氣騰騰,尤其最前面幾排,各個身姿雄壯,氣勢逼人,孫堅拿對方和自己的手下比較一番,得出的結論令人沮喪,兩者不在一個檔次上。

    「孫司馬……」蓋俊跳下馬,雙手一拱。

    諸人本欲高坐馬上給對方一個下馬威,這時也不得不隨蓋俊而動。

    楊昂笑著介紹道:「孫司馬,這是蓋司馬。」

    「蓋司馬?這麼年輕,莫不是蓋射虎?也唯有蓋射虎才能統帥這些猛士。」孫堅目視蓋俊良久,緩緩說道:「某姓孫名堅,字文台,揚州吳郡人,目前任朱中郎部佐軍司馬一職。久仰蓋射虎大名,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果然是江東猛虎孫堅。」

    胡封大嘴巴又閒不住了,對龐德小聲道:「他這是何意?不服我們司馬?」

    「憑他也配?」龐德氣哼哼道,蓋俊蓋射虎不僅是他的偶像,還是涼州年輕一代的象徵,孫堅?誰聽說過?什麼玩意!

    「我亦久聞孫兄大名。」蓋俊朗聲笑道。

    孫堅默然無語,自己有個屁的名聲,以為蓋俊這番話是客套之語。不過不要緊,自己很快就會爬上來,因為這個世道亂了。以他卑微出身,太平盛世熬上半生也許只能坐到縣長、縣令,或是郡丞,然而亂世,他相信自己必不遜色任何人,包括眼前大名鼎鼎的蓋射虎。

    孫堅邀蓋俊入大帳,邊走邊問:「皇甫中郎那裡情況怎樣?」

    蓋俊說道:「波才已被擊敗,我正是尋波賊而來。」

    「可曾俘獲波賊?」孫堅眸子一亮,追問道。

    「未曾,終是晚了一步,黃巾蛾賊大部分渡過穎水,僅擊潰黃巾一部。」

    孫堅臉色微赫,這事責任在他們身上。

    兩人坐定閒話不久,王允、朱俊來了,急忙迎出。

    朱俊任交州刺史時因平定叛亂被封為都鄉侯,食邑一千五百戶,都鄉侯屬於列侯,在蓋俊關內侯之上,加上早在京中兩人就相識,蓋俊向他微微行禮。

    「朱中郎……」

    朱俊大笑著拉住蓋俊的手臂,「子英,數載未見,別來無恙?這是王使君。」

    「王使君……」蓋俊細細打量著這位後世褒貶不一,將老丈人蔡邕殺死的東漢名臣。王允名氣很大,家族是并州首屈一指的豪族,年紀也有近五旬,但他大半輩子都在州郡任職,去年才被司徒袁隗召辟入京,說來算是袁家故吏。後侍御史,黃巾之亂爆發後因他出身邊地,有武略,特選拜為豫州刺史。

    王允矜持地點點頭。

    蓋俊發現孔融在王允身側,兩人酒會見過幾面,互相頷首。一位五十餘歲相貌清奇的文士與孔融並肩而立,含笑看著自己。

    「您是……」

    文士自我介紹道:「我姓荀,字慈明,如今為王使君從事。」

    「荀氏八龍,慈明無雙,荀爽。王允竟能把他請出來!」

    諸人相繼落座,孫堅有破黃巾大營之功,也得以入席。

    蓋俊簡單介紹了一下掌握的情況,可以說豫州基本算是平定了,幾人不由展開笑顏,連不苟言笑的王允也笑了,定下明日一早就追趕波賊的決策,爭取將其圍殲於陳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