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東週末年有戰國

正文 第一百零十一章 邊郡官商呂不韋 文 / 克己馬

    「義商,你這個義商……那麼呂先生你究竟是怎麼個做法?」趙括笑看呂不韋,輕聲問道,可心裡卻有半截話兒沒有出口:「范蠡本是越國大夫,是以國家對國家的方式進行國際貿易,他的背後是一個國家;管仲更是以一國之相的身份,發展商業,督導商賈--可是你呂不韋只是一個平民百姓……你做義商的本錢又是什麼?」

    「在下希望君上能使邊郡眾官如對待郭、卓兩家商隊一樣,對在下的商隊網開一面!當然,在下不會為了一己之利,而做出資敵之事;相反,在下還可以為新建立起的商路馬道為君上套取匈奴、東胡之部落的種種消息,助君上一舉滅了這邊地之患!」呂不韋袒露了自家心記。

    原來他也只是與大搞走私貿易的那兩家邯鄲大商一樣,只是把趙括成了可依的大樹,這讓趙括多少有一份失望。

    「那麼你與那兩家有什麼不同,我也可以向那兩家打聲招呼,讓他們為了做深入胡地的耳目!為什麼非要找你呢?」趙括把身子向前一曲,又手托著腦袋,半個身子都扶在了機案之上,顯得是如此怠慢。

    「當然大不同了!」呂不韋看透了趙括那些不成熟的小把戲,知道趙括是要他交底,可又不是十分信任他--至於為什麼不信認他;他當然不知趙括有一雙曾經看過將來之事的眼。

    「不同?」趙括繼續輕漫而言。

    「是,當然不同!我是要君上立下一個如法令般的條陳規章,向三個邊郡的官員們下發公函,要他們准我在邊地經營大宗貿易。」呂不韋面露微笑,一付十分自信的樣子,毫不在意趙括對他的輕漫表現。

    「果然是不同啊,郭家卓氏靠著向我的堂兄平原君和堂侄建信君行賄,才讓這兩位君上招呼邊郡官吏們對他們的走私行為視而不見,無所作為。那麼你又憑什麼要我公然支持你的『大宗貿易』呢?」趙括又正過身來,厲聲責問道。

    「我要求官家文書證明自家身份不同於別家商人,賺到了利益自然是要給郡縣府庫,添加收入--富了國家,而不是肥了私人。」呂不韋不慌不忙,雖不說是神精自若,也算是面無懼色地應對趙括的譴責之詞:「在下說過,想為國家做事。在下想如那陶朱公范蠡一樣,為君上,為邊郡各府衙做生意!」

    「官商?」趙括略為震驚地看著呂不韋,大感他超前了近千年的商業頭腦--無意之間口,中吐出了後世才有的名詞。

    「還是君上說得對,在下就是想以官府衙門的名義,與那些胡人做買賣。所得之利益,半數收歸府庫,剩下五成之利,在下只取其中一成,而四成由君上處置!」呂不韋一面逢迎趙括「造」出的新詞兒,一面又拋出了誘人的好處。

    「郭、卓兩家大富大貴,正是因為他們有朝中之人庇護,少交了國家大筆稅付--他們的利,只有一成歸了府庫國庫,一成孝敬了平原、建信兩君,八成全進了自家腰包!」繚子對商人們的齷齪事兒,倒是知道不少;他將郭、卓兩家之過一一數來,然後又說:「呂先生這樣處理收益,倒也無害於國家啊!」

    顯然,繚子是被呂不韋許下的四成之利打動了。他的心中最清楚趙括的馬服家是靠著封邑是的那點收入過活,比起大紅大紫的建信君趙穆家來,算得上是窮酸的封君了。

    「不過有錢的確是好辦事……」趙括也有一份心動了,雖然他的心中不像繚子想過的那種天天有酒有肉的生活,而是如何擴大他的私家工廠的規模,多造出些裝備精銳部隊的武器。

    「我看你還是把那四成給我的好處,換成點實在的--你少賺一點,也讓平就不富裕的邊地百姓好過點--這才是於國於民皆可稱道的義商之道。」雖然心中還是惦記著呂不韋所許諾的那份處,趙括還是說了句官樣文章--他免不了又的內心深處譴責自己不過是個偽君子了。

    不過話到此處,雙方心照不宣,心裡都清楚,他們現在也是坐在同一船上的人了。

    「小恩小惠對百姓小這來說,作用不大,依我看來……不不如這個筆收入置辦新式農具、耕牛發放到地方上,讓老百姓使用來得實在!」繚子靈光一現,居然說起了如今還是新鮮事物,要在近百年之後,才推廣開來的畜力耕種方式。

    「這是你去辦?就會光說不做!」趙括雖然很是欣賞繚子之說,卻對他開口就來的性子頗為在意。

    「我不是要去辦軍市的事嗎?」繚子反問一句。

    「軍市?」呂不韋今天來拜訪趙括,不過是短短一刻,便又聽到了一個新名詞。

    「正是軍市!」接著,趙括又要繚子把軍市之事,粗略地向呂不韋說了個大概--現在大歎了不得的人,變成了呂不韋。

    然後趙括才又發話道:「官商之事,有無後來之人,我是不知……可這也算是前無來者之事了。本將還有幾分為難,還要在考慮一二。不過眼下為了有效控制邊境貿易,我便想出了這軍市之策……其中還有很多細節都還需要仔細斟酌……如果呂先生有空,還請對軍市之事,多多提點本將!」趙括把雙手一拱,拇指向上,習慣性地向呂不韋行了討教學問所用的揖讓之禮。

    這一拜,卻在不經意間,抓住了想成就一番事業的呂不韋的那顆虛榮之心:「堂堂封君,振振君子,居然向我一個身居下位的商人行起禮儀了!」

    呂不韋先是要謙讓一番,可他手才一抬,正要還禮,卻心意一轉,大大方方地正起身子,舒舒服服地當了一回受禮者。

    趙括禮畢,看呂不韋端坐在前,坦然受禮,這才想起自己面對的不是老師荀子而是商人呂不韋;可又看呂不韋十分受用的樣子,知道定是他商人的劣根--虛榮之心在作祟。於是將計就計,再拜一次道:「呂先生不如先助我開好這軍市之事,事成之後,我也好假意論功行賞,讓呂先生做成了這千古第一官商!」

    「千古第一官商!」呂不韋口中大聲重複著這充滿著挑逗意味的詞藻,不由得血脈膨脹、沸騰起來。

    他本來的用意就是光耀門楣,留名史冊--至於在另一個時空中,做出奇貨可居的冒險行為的初衷也是如此。現在趙括居然給了他一個不用冒那麼大風險,便可以成就名望的機會,他自然是不肯放過。

    出於商人故有的規避生意風險的思考方式,呂不韋自然願意與趙括做成「生意」--而那個被囚在邯鄲城中的秦國人質嬴異人,現在不過是他放在另一個不顯眼處的籃子裡面的一顆可有可無的雞蛋。

    「要麼除了呂不韋,要麼就只把他用在商道上!」趙括看著被「千古第一官商」的說法,震撼地雙目圓睜,一時亂了方寸的呂不韋,如是想到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