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東週末年有戰國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千里龍駒躍筆間 文 / 克己馬

    「哈哈哈,小珠,你雖然是個女兒家,上不得戰馬,卻還是看出了你家大公子的馬兒,與別家的馬兒有不同之處。」趙括笑了笑,又在絹上畫上了幾筆,將小珠口中所說「不一樣之處」一一畫在了馬兒的身邊。

    「這是馬韉,這個我認得!」小珠指著駿馬背上的馬具,雀躍著回答道。

    「呵呵,小珠你的眼神雖好,也認得此物,可還是沒有全說對。」趙括微笑著半是肯定,半是否定地給身邊的可愛女孩打出了評語。

    「大公子,那你說是什麼?」小珠顯然不服氣,鼓著兩腮回了句嘴。

    「這東西的名字叫……」趙括想了想,終於從腦中的一大堆「未來名詞」中挖掘出了馬具正式名稱:「它的名字叫做馬鞍。」

    「馬鞍?鞍?安?就是人坐在上面,就會安逸舒適的意思?」小珠機敏地反問一句。

    「嘶……」趙括知道馬鞍一說,知道後世詩歌中有「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的句子,還知道馬鞍和墊在馬鞍下面的麻布、皮毛叫韉,卻不知道後來人為什麼要叫馬韉上的東西為馬鞍。

    「是,你說得是吧……」趙括覺得小珠說得有幾分道理,於是勉強地點了點頭。

    「原來就是這個用處啊!」身為侍女的小珠,顯然不知道絹畫上這件超越時代的馬具,有著如何什麼戰略意義。

    但她卻從趙括的眼神中看出,趙括還想說上些什麼,於是故意給趙括留下了接話的由頭。

    「你啊,不是騎馬之人,自然不知騎馬人之苦。在馬上騎乘不過半日,骨頭可能都會被馬兒震散了,更不說『臀』股之處被磨得血肉盡露。」說道這裡,趙括故意將兩眼一瞪,作出恐懼的樣子。

    「大公子就會嚇我……」小珠不失時機的向趙括撒嬌道,卻也沒有想到要是還了是琬兒,趙括一定會結結實實地在琬兒『臀』上拍上一下。

    「你先前說得不錯,這馬鞍是馬具中與人最「親密」的。它好處就是將人固定在馬的背弓的位置上,讓我們些騎馬人可以毫不費力地保持正確的一個『騎姿』,這樣也就節約人與馬有限的體力。」趙括顯然無意與琬兒之外的女子**,他馬上把話題引像了女兒家完全沒有興趣的地方。

    當然他也不是沒有節制,還有一半的話,放在肚子中,沒有說出來:有了馬鞍,就可能在雁門一線發起動則上千里的騎兵運動或行軍--如果沒有它,要想達到同樣的戰略目的,幾乎是不可能的--等你的軍隊深入大漠之時,人與馬可能還到不了戰場就已經累一路。

    「大公子,這馬鞍下的兩個大環是什麼啊!」小珠又在「龍駒圖」上有了新發現。

    「它?那個叫馬蹬,是與以鞍聯繫最緊密的馬具了。」趙括看著如蔥玉指指向的「大環」,又眼發出了異樣的光,因為這件馬具才是最具有革命性的「發明」,雖然這個發明早出生了數百年。

    馬蹬除了在與馬鞍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外,還有另一個更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更輕鬆的方式騎於馬上,同時也一定程度上解放騎者的雙手。正是有了馬蹬的出現,才使騎兵真正的成為了獨立的兵種。

    「馬蹬,就是用來讓人的腳能登在上面的東西?」小珠慣性的推測道。

    「對,可是這麼說吧!」趙括也不好細作解釋,陪笑著,應付了一句。

    看著這幅畫技平平的「龍駒圖」,趙括還是頗為滿意;他知道如果他下令屬下的工師們製作馬鞍、馬蹬意味著什麼:這不光是騎兵戰術的革命,更是戰爭方式的革命;正如百多年前,步兵方陣取代車兵成為戰場上的主角一樣。

    有了馬鞍、馬蹬再加上很早就出現的韁繩,後世馭馬最基本的馬具就「研發」齊備了!

    雖然馬蹬、馬鞍、韁繩三者是馬具的核心,決定了駕馬前進、左右轉向、減速、加速和停止這些基本的馬術動作的應用,可是新馬具的出現,也將會改變原有的馭馬方式。

    趙括想到這個,只好苦笑了一下,又提起筆了,在絹布空白的地方,又寫出了如何有效運用這些新馬具的文字說明,大意約是:

    當要馬前進時,雙腿以馬蹬為著力點,向大腿內側夾緊,同時也可以加上以抖韁繩輕擊馬頸的動作。

    當要馬向左轉時,左腿以馬蹬為著力點,向左大腿內側夾緊。(力度越大,轉角越大)同時用韁繩拽馬頸,使馬頭傾向左方。而要右轉,則反之。

    當要使馬停下來時,雙手拉韁繩,使馬首向後,馬就停下來了。而如果要急停的話,雙腿以馬蹬為著力點,雙腿向前用力。

    寫到這裡,趙括終於點了一下頭。他回頭一想,其實大至也和不用馬蹬馬鞍時大同小異,也許還真是自己過於多慮,,做了畫蛇添足的蠢事;於是禁不住啞然失笑起來。

    「大公子,您先前說要用騎兵千里行軍,可是您只是想到了人,卻沒有太多想到馬啊!」小珠指著馬蹄說道。

    「對啊,我光想到這些大的了,卻把這個小東西忘在了一邊……」說著,趙括又起筆畫了一個馬掌,並在一邊提字到:馬蹄鐵。

    在長期快跑和長途行軍中,馬蹄鐵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如果馬匹不使用馬蹄鐵,就很容易出現馬蹄開裂的情況--這就會嚴重影響到馬的行動和健康。而在戰國時代,因為冶鐵技術的限制,使鐵質馬蹄得不到發展,馬兒更多時候使用的是麻布作的「馬鞋」和木製,最好不過青銅馬蹄。

    而正是馬蹄鐵的使用,使騎兵的長途奔襲成為了現實--這一點甚至比馬鞍更為重要。

    「好在我先前就改進了我趙國的冶煉技術,不要說馬蹄鐵了,就是馬蹄鋼……只要我願意,也能讓人給造出來--不過好鋼是要用在刀刃上的,我才不會把它們耗在別處!」想到這些,趙括又洋洋得意起來。

    「如果能把雁門郡守換成我邊的人,比如是樂乘、許歷這些父親的老部下……要不然我親自去做雁門郡守……那這事情就好辦多了!到那時,就不只是整備雁門武備這麼簡單的事了,我還要讓趙國邊軍成為無敵於天下的軍隊!」趙括看著地圖上的雁門,好像心兒都飛到了那黃河之濱,陰山之下……

    「至於怎麼才能成為雁門郡守……」趙括看了看剛才畫好的龍駒,又是喜上眉梢地欣賞了一番,數日來的愁去也就一掃而空,心情便大好起來。

    他心情一好,自然和所有青年人一樣,得意忘行起來,隨口就對小珠來了一句:「還是我的小珠聰明可人啊!」

    一句「我的小珠聰明可人」又讓這名少女的玉面緋紅,心裡也就不由地遐想了起來。

    正在少年得志,少女懷春的當頭上,一名僕人前來稟報道:「平原君求見!」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