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東週末年有戰國

正文 第二十一章 為王者的母親(上) 文 / 克己馬

    趙括邁步走在太后宮的台階之上,雖然依舊保持著器宇軒昂的架勢,可是心中卻不像先前面對趙穆時那麼從容自信,心中反而生出了一些忐忑。

    雖然趙括大概知道這場宮闈之亂,最後是因為齊國使者的來,把長安君索要去到齊國做了人質而化解了,卻他不知道那位齊國使者是如何巧舌如簧,又是具體對太后說了什麼,還有他如何上下活動,才讓太后把自己最心愛的小兒子送了出去……

    「以現在的情形看來,王上、趙穆已經準備對長安君等人下手--他們當下所畏懼的是朝野輿論,還有以他們現在的勢力是否能在殺害長安、平原、廬陵三君之後,有效控制混亂的局面。

    他們現在之所以引而不發,不過是為了收賣拉攏盡可能多的人,同時已積蓄力量,力求畢其功於一役。

    當然,他們要收賣拉攏的人也包括我--這個在趙國的朝會宗堂上能說上兩句話的馬服君。身為一國之君的趙丹,居然要用這樣的法子來自保,正是我趙國的悲哀啊。」趙括一邊健步而行,一邊唏噓趙穆的計策之險毒,更不敢想像趙穆這些年來到底經歷了什麼,使他在短短數年時間,就從一個單純的少年變成如今這位縱橫捭闔,翻雲覆雨的建信君。

    「不要再感情用事了,還是把太后搬出來,讓她來裁決吧。這是她的家務事,更是悠關我趙國國運的大事啊。將來我趙國能不能……」這時,趙括腦子裡突然蹦出來「將來」這個詞,當他意識到時,心中免不了發起笑來:能不能改變自己的將來都還不能確定,現在卻又想改變國家的將來了,我還真是多管「閒事」啊。

    其實在這個名為戰國的時代,公子、公孫軾君篡位,臣下反客為主之事,已是屢見不鮮,甚至能說是見怪不怪。

    遠得不說,就在前幾年(公元前272年)趙之鄰國燕國發生了內亂,燕將成安君公孫操謀殺了燕昭王之子燕惠王,結果召來了楚魏韓秦等國聯軍討伐。成安君很快戰敗被殺。第二年(公元前271年),聯軍盟主楚國扶植了在楚國做人質的燕武成王即位。

    這位燕武成王是燕王噲諸公子之一,是燕惠王叔父輩的人,他回國登基時已經是60歲左右的老朽之人了。他在楚國當了40多年人質,又是楚人扶持的君王,自然不會重用原來由趙武靈王所立的燕昭王、惠王一系人馬,比如與趙國交好的昌國君樂閒等人。又因為負氣躲回趙國老家的前昌國君樂毅去世,趙國和燕國的友好時期就此過去。

    燕武成王登基之後,很擔心強大的趙國干涉他棄用昌國君樂閒之事,由此產生了對趙國的隔閡,甚至開始在調集兵馬到燕趙邊境,防範起趙國來。至此開始,兩國自武靈王時代結下的友誼便漸漸跌落到了冰點,直到趙國二公主嫁為燕太子喜為妃(後為燕後),兩國關係才稍稍轉暖。

    如此一來,趙國自成為東方強國之後,失去了最堅定的一個盟友,也是繼「沙丘之亂」後的又一次打擊。而燕國也失去了它在五伐齊時得到的大部分齊國領土。其國力萎縮,國勢進一步衰落,重新回到華北三國(趙、齊、燕)中最弱的位置,三國之間又形成了新的均勢穩態。

    「我們的這位趙王丹也算是個厲害的角色;他不等王弟下手,自己就要先動手除了長安君。我剛才只是因為注意到趙穆等人欲發起宮變,而去感歎物是人非;卻沒有想到如果趙穆的計策成真,也許對穩定我趙國政局反而是好事。

    如果三位公子,不對還要加上個平原君,這四位公子就這麼鬥下去,趙國就會是第二個燕國;搞不好最後還要依附另一個嬴姓大國,我們的秦國『兄弟』。那才真的是上對不起歷代先王,下對不起黎民百姓。」趙括上得築在夯土台上的太后宮,經輕風拂面一吹,將從他與趙穆曾經的友情漩渦中吹了出來。

    「如果太后也沒有辦法,那就只有和王上聯合了!至少不能讓如燕國的動亂在趙國發生……不,還要防止如『沙丘之亂』後的國勢頹廢之像再次上演。」趙括將藏在袖中的雙拳一握,步子也走得更加堅定起來。

    因為不是什麼正式的進見,趙括便在宮女的旨導下,跨過幾道門檻,又走過幾處迴廊,便到了太后宮偏殿之外。當跨入偏殿之時,他猶豫了一下:如果真的按趙穆之策行事,我還是會當上大將軍,將來還是要在長平以大元帥的身份和「師兄」白起決戰……這不過是早兩年為大將軍,結果還是一樣……看來到頭來,我還是白忙一場;還是會落得個身死異鄉的下場……不對,如果我能早些時間成為大將軍,也就能早做準備,也許這樣……

    「馬服君,您怎麼還在門口候著,太后有請了!」內侍宦官尖細而高亢的聲音把趙括從思考中拉了回來。

    「是的,多謝!」趙括輕輕拱手,腳重重地踏在宮室之內,他的決心已下--如不能化解危局,只好為趙國的將來,做一回「亂臣」了。

    入得偏殿,趙括便輕聲慢步,由內侍引領又進了兩道門,盡然到了專供太后起居的內堂。

    「看來傳言不虛,太后真的是體弱多病,接見宗室之人已經顧不得禮數了。」趙括看到薄如蟬翼的屏風之後那削瘦的人形,自然想到有關太后的一些傳聞。

    當世攝政女主中,唯有趙威太后與秦宣太后齊名。她們兩人一個控制著強大的秦國,一個駕馭著同樣強盛的趙國,同是持掌天下大權的女強人;如按嬴氏宗族的輩份算來,趙威太后還是秦宣太后的侄女輩。

    趙威太后是齊愍王的女兒,齊襄王的妹妹。風華正茂的她在惠文王10年(公元前289年)嫁給趙惠文王,那一年,她不過是16歲,正是如夢如幻的花樣年華。同樣是遠家他國的公主,大國政治的犧牲品,比起被夫君當成玩物的宣太后來,她是幸運地,因為她得到趙惠文王的心,夫妻之間有著牢固的愛情。這就是為什麼趙惠文王臨終之前,會安心將他苦心經營的國家交到威太后手中。

    當然,比起被在秦國呼風喚雨數十載的宣太后,威太后也是不幸的。她在嫁給趙惠文王第二年(公元前288年),就為趙國生下了下一代君王趙丹。一年之後(公元前287年),又生下了長公主,可是這位公主只活了一年,便夭折了,喪女之痛拖垮了她的身體,也落下了病根。

    為了安慰自己的愛妻,趙惠文王日早與她相伴,終天在婚後第5個年頭上(公元前284年),威太后再次為趙惠文王生下了一個女兒,這便是二公主,也就是後來的燕後。

    可就是在這一年,趙國作為盟主之一,參加了對齊國的討伐,史稱「五國伐齊」。威太后的父王齊愍王就在這場戰亂中,死在了楚國人的劍下,她的祖國齊國也幾乎滅亡……

    那些日子,她一面要在自己的夫君,在趙國群臣面前,笑著恭賀從齊地傳來的趙軍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她一面又要在深宮之中,為父兄的生死憂心,為齊國的百姓哭泣,更有亡國的痛苦之情--可是這些,她都深深的埋在了心中,因為她是趙王的女人……

    雖然趙惠文王還是一如既往的愛著她,雖然她又為她的夫君生下了後來的廬陵君、長安君……可是她早已是身心具疲,可能支撐她不倒下的正是她對兒女的牽掛還有君王的寵愛。

    去年,為了平息燕國對趙國的猜疑,她唯一的女兒,也是在花樣的16歲被嫁到了燕國……還是在去年,陪伴她半生的夫君趙惠文王也離開了她,去到黃泉。

    這接連不斷的打擊,最終讓她病倒了。

    趙括不便直視屏風之後的太后,只是一面迅速俯下身子,行稽首大禮,同時低聲說道:「臣,邦司寇,馬服君趙括拜見太后,願太后萬年無期!」

    禮畢,趙括抬起頭來,隱約之間,看到威太后半坐半臥在一方榻前,看起來是輕鬆自在,好不安逸。

    威太后擺了擺手,讓宮人撤去屏風;趙括再次含首行禮,當目光再次與地面齊平之時,便看那位記憶中美麗端莊的趙國王后,如今的威太后,有氣無力地向他含笑點頭;威太后面頰所呈現光彩與母儀,全是重脂厚粉的功勞。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