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亂明天下一根釘

第二卷 第二百三十二章 開炮 文 / 面人兒

    第二百三十二章開炮

    密室裡,張溥、張采、陳子龍、夏允彝、黃宗羲五人或站或坐。但神態俱都陰沉凝重。

    五人之中,張溥和張采人稱婁東二張,關係自不必說,陳子龍和夏允彝相交莫逆,崇禎初年共同創辦了幾社,他們都與張溥意氣相投,友情也是非常深的,這裡比較特殊的是黃宗羲。

    黃宗羲和張溥四人的關係並不深厚,今天他之所以也在座,是因為這些天張溥對黃宗羲觀察的結果。張溥發現,黃宗羲人雖然年輕,卻極有見識,且胸懷遠大,和那些完全囿於一己之私的士子是大大不一樣的。

    清查瞞報的土體和提高工商稅,這兩者實際上是一回事兒,因為它們主要指向的都是同一群人。只要誰敢提其中的一件,那就是江南士人的公敵,張溥五人都深知其中的利害。所以,即便以張溥、張采、陳子龍等人之間的關係之親厚,他們就是在私下,也從不輕易談論這事兒。

    「太沖。你認為陳海平其人如何?」沉默之中,張溥忽然向黃宗羲問道。

    沉吟了一下,黃宗羲沉聲道:「不世之雄才,定將彪炳史冊,功耀千秋。」

    「太沖對他們的做法認同嗎?」張溥又問道。

    黃宗羲道:「大部分認同。」

    張溥緊跟著又問道:「那太沖以為我們應當如何?」

    黃宗羲咧嘴笑了,道:「天如兄,現在的根子是南北之爭,是我們南人和北人之爭,其他的都無關宏旨。」

    默然半晌,點了點頭,張溥道:「太沖,我以為我們南人要想有起碼的抗衡北方之力,削減宗室祿米、清查江南土地和提高商稅,這三件事就是必須要做的,而且越快越好,遲延不得。」

    身為復社領袖,張溥大都是傾聽別人的意見,他很少表明自己的態度,但今天在這件最避諱的事情上,卻首先亮明瞭自己的態度,黃宗羲心折不已,可一想到外面的那些人,又不由心頭焦躁。

    猛地拍了一下桌子。黃宗羲指著外面,憤然地道:「天如兄,那些東西囿於一己之私,鼠目寸光,奈何!」

    臉色愈發的凝重起來,張溥低聲道:「太沖,你不覺得現在正是我們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嗎?」

    知道張溥的意思,黃宗羲有些黯然,道:「好機會確實是好機會,但現在有誰能抓住這個好機會?現下南京城群龍無首,再好的機會也是枉然。」

    「不然。」沉默片刻,張溥肯定地道:「太沖,現下群龍有首。」

    「周太后?」黃宗羲搖了搖頭。

    張溥道:「不是周太后。」

    黃宗羲愕然,問道:「不是周太后,那是誰?」

    張溥道:「是懿安皇后。」

    「懿安皇后?」黃宗羲大訝,吃驚地看著張溥。

    「對,就是懿安皇后。」頓了頓,張溥又道:「太沖,你以為現在的形勢是怎麼發展到今天的?如果沒人在後面操控,暗中推波助瀾,能有今天嗎?」

    「天如兄,你是說這件事是由懿安皇后在背後操控的?」驚訝的不只是黃宗羲,陳子龍也是。

    張溥道:「我也是最近幾天才想到的,但我覺得應該是這樣,不會錯的。」

    這時,夏允彝急道:「天如兄,怎麼回事,你快詳細說說。」

    張溥道:「聽說尚在太子離京之前,孫承宗孫大人和秦良玉秦大人就有意支持懿安皇后取代周皇后為監國皇后。」

    「還有這事兒?」黃宗羲驚訝地問道。

    兩宮皇后相爭。這件事只有少數人知道,而她們到了南京之後,因為太子尚是襁褓中的嬰兒,周皇后又沒有什麼能力,而更加之皇室倚之監控文官集團的廠衛系統已不復存在,所以就沒人對皇室還有什麼興趣,自然也就沒人談論這些事。

    張溥之所以知道這件事,是因為起疑之後,他開始追查,而這又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禁忌之事,所以很容易就知道了。

    點了點頭,張溥道:「我已經確認了此事。」

    陳子龍問道:「那怎麼會一點風聲都沒有?」

    張溥道:「聽說是懿安皇后中途放棄了。」

    這時,張采道:「這麼說,懿安皇后那時就預見到了今天的狀況?」

    張溥點頭,道:「應該是這樣。」頓了頓,又道:「我想懿安皇后是預見到了周皇后一定會遇到她無法解決的困境,但不是宗室和那些人的爭鬥。」

    夏允彝皺眉,問道:「如果沒有他們兩方的爭鬥,那懿安皇后憑什麼讓周皇后主動退讓?」

    「憑這個。」說著,張溥從衣袖中拿出了那份讓不少人夜不成寐的邸報,放在了桌面上。

    眾人都看過,所以一打眼就知道那是什麼了,然後又都轉頭向張溥看去。

    張溥解釋道:「廢除帝制和重商,這會讓商人在北方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夏允彝不解,問道:「我們不也是一樣嗎?」

    「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張溥道:「皇帝認為天下都是他家的,這是我們和北方根本性的不同。在我們這兒,不管商人對朝廷有多大的影響力,但和北方比,尤其是從長遠來看,都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陳子龍恍然道:「我們的人也不傻。當然也會看到這個,所以必然要趁著現在皇權衰弱,而盡一切可能壓制皇權。這樣一來,周皇后無法應付,到時懿安皇后自然就要出場了。」

    張溥點了點頭,微微歎道:「就是如此。」

    「我說呢,那些人為什麼這麼起勁?原來是為這個。」黃宗羲悻悻然地譏諷道。

    打了個沉兒,陳子龍低聲道:「雖然他們把事情搞砸了,但方向未必不對。」

    眾人默然,雖然他們很少談論北方廢除帝制這事兒,但在心中都是趨向認同的。

    「方向對,但不是時候,我們現在要做的首先是要保證我們不被北方吞併,而要保證這一點,現在就只有跟懿安皇后合作。」張溥挑明了說,他最後又補了一句,道「這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眾人點頭,現在的南方只有在皇室的大旗下才能團結一致,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現實。至於那個大方向,現在就顧不得了,只能以後再說。

    陳子龍道:「天如兄,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起疑的?」

    張溥道:「我最開始起疑是因為溫體仁。」

    眾人深覺為然,溫體仁這個老東西也沒少折磨他們。

    「現在看來,有兩個可能,一個是溫體仁早就暗中投靠了懿安皇后,而另一個可能就是溫體仁也看到了其中暗藏的玄機。」頓了頓,張溥又道:「我認為是後一種。」

    「這個老東西真是狡猾到了極點!」黃宗羲罵道。

    「天如,我們該怎麼做?」張采問道。

    「這就是我找大家來要商議的事兒。」張溥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黃宗羲成了人民公敵,因為他開了第一炮,他竟然主張附和宗室的口號,清查土地和提高商稅。

    是可忍,孰不可忍?炮口立刻轉向,以比攻擊宗室更強烈千百倍的炮火轟擊黃宗羲,這個江南人萬惡的死叛徒。

    黃宗羲並不示弱,他進而明確提出:如果現在不做這兩件事兒。那他們對北方就毫無抗擊之力,十年之後,他們的土地就要被沒收,他們的子弟將沒有出頭的機會,而且,一旦天下歸為一統,那陳海平還會像在北方那樣,給他們留一條生路嗎?何況,顯而易見。那些主導北方的商人們會如何對待他們南方的這些競爭者?

    很恐怖,但對大多數人而言,眼前的利益更重要,不過,黃宗羲這一炮開的也不是全無效果,也有不少人在慢慢轉變態度,尤其是那些在朝中身居高位的東林黨人,他們當中有不少人都趨向認同黃宗羲的主張。

    屁股決定腦袋,利益決定一切,這些官們都有了深刻的體會,如果由北方主宰了天下,那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就會被掃地出門,而且,不僅如此,被掃地出門不僅僅是他們,還有他們的後代子孫。

    這對他們而言,才是最最最「是可忍,孰不可忍」的頭等大事。

    於是,原本幾乎是鐵板一塊的利益集團慢慢出現了裂痕,但反對的聲浪依然佔據了絕對的主流,只是,分出的涓涓細流也越來越多……

    這種裂痕也反應到了籐輝園,批判黃宗羲的聲浪已經不是一邊倒了。於是自然而然的,爭辯變成了漫罵,謾罵又模糊了原來相爭的焦點,最後又很自然的,謾罵演變成了毫無道理的仇恨。

    對此,除了搖頭苦笑,張溥毫無辦法。

    每天的戲碼都是一樣的,但人們樂此不疲,在爭論、謾罵和仇恨之中,人人都在亢奮中享受著那種獨特的快感。

    二月十九,天氣好極了,這一天人們的火氣似乎特別盛,吵的特別凶,中午到飯點了,似乎誰都不餓,繼續吵的熱火朝天。

    忽然,張溥大踏步地從外面走進了大廳。張溥臉色陰沉而凝重,和素日完全不同。爭吵的眾人漸漸發覺了張溥進來後,神情不同往日,爭吵的聲音很快就靜了下來。

    待大廳中靜了下來,張溥吩咐道:「把其他人都叫過來。」

    吵架的人太多,一個地方不夠大,所以得分開吵。不一會兒,上百人聚集到了大廳中。

    發生了什麼事?人們用眼光互相問詢,但誰都沒有答案。

    「諸位,我這裡有個東西給大家讀一讀。」掃視了眾人片刻,張溥把手中拿著的報紙抖了抖,然後就高聲朗讀起來:「……1)新幣名為龍鳳幣,以白銀為基準,一兩官銀對六百六十六元龍鳳幣;2)龍鳳幣和官銀為國家法定貨幣,可以在中華行庫以及各地分庫隨時兌換;3)流通的銅錢和各種散碎、成色不一的銀子將逐步廢止;4)官銀形制為十兩、二十兩、五十兩、一百兩,條形塊狀,有政府印記,私人不得仿製;5)……」

    隨著張溥的朗讀,大廳之中,幾乎人人的反應都差不多,臉色都是越來越白。

    江南的讀書人不同於其他的地方,尤其是來籐輝園的讀書人,他們幾乎人人都和工商業有著密切的關係,不是他們的父兄經商,就是叔伯,幾乎人人如此。

    所以,他們別的不明白,但對和商業相關的,知識都豐富的很。他們一知道北方發行了紙幣,心就空了,這對他們每個人的影響都太巨大了。

    張溥讀完,所有人的脾氣都沒有了,再也沒有爭吵的興趣,人人都乜呆呆地杵在那兒,有點發傻,過往的機靈勁和火氣一點都沒有了。

    怕有人還不明白,理解的不夠透徹,張溥接著又做起了解釋的工作,他道:「諸位,北方由於只有三省之地,不論官方,還是民間,又都有擁有巨量的白銀,而且因為成立行庫,又進一步把民間的存銀控制在官府手中,所以,可以肯定,他們發行的龍鳳幣一定會成功的。」

    「他們發行龍鳳幣成功,那對我們的影響之大之深之遠之廣,怎麼形容都不為過。首先,白銀將大幅貶值,而這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還是因為白銀貶值,買到的東西減少,這又會造成白銀短缺,進而把我們的經濟拖垮,至乎民生凋敝,百業不興。」

    最後,張溥掃視著眾人,道:「諸位,大家還要繼續吵嗎?」

    吵,還吵個屁!

    龍鳳幣的消息傳來,當日,南京的市面上,白銀貶值一成,物價上漲一成。

    二月二十三,法務院審議通過了《教育法》和《教師法》。

    《教育法》規定:

    1)凡是滿六週歲、身體健康的男女孩童一律強制入學,如果家長有阻止孩童入學者,一旦查知而無可挽回者,該孩童之父兄及弟終生失去進入政府體系的資格;而且,視情節輕重,處以罰沒其家之財產的一至五成不等,可以多次處罰。

    2)教育體系分為四級,既初學、中學、高學、太學;其中,初學學制五年、中學學制三年、高學學制三年、太學學制四到五年不等。

    初學、中學、高學全部由政府創辦和管理,私人不得參與,但允許私人開辦太學,以及各類如醫護、行庫等專業學校。

    3)初學、中學、高學之學生分為兩類,一類為特殊學生,一類為普通學生。普通學生入學不需交納任何費用,特殊學生,其衣食住行的費用全部由政府承擔。特殊學生在學校居住,平日,假日可回家居住一天;年節,按規定休假。

    其中,普通學生隨時可以成為特殊學生,特殊學生也可以隨時成為普通學生,沒人任何限制和處罰,但一個人只有兩次轉換的機會。

    要成為特殊學生,唯一的條件是能吃苦,能達到規定的要求。凡是以特殊學生的資格畢業的高學學生都會直接進入政府體系。

    4)凡是考入國家創辦的太學的學生,衣食住行全部由國家承擔,畢業,既可進入政府體系。

    5)初學、中學、高學分男校女校,太學不分。

    ……

    《教師法》詳盡地規定了教師的權力和義務,教師的待遇和地位比絕大部分政府部門的人都要高出一級。

    兩教法頒布實施的兩天後,二十五日,內城外城共計四十八所初學同日開始招收七至十週歲的男女孩童入學。

    每個學校招收學生的原則只有一個,就近。而這,就又引起了很多人對內城房產的關注,租金也隨之開始再度攀升。

    過節了,今天,對北京城許許多多的普通百姓而言,重要性超過以往的任何一天,他們對新政權的感激和擁戴到了無可言說的地步。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這是科舉給老百姓描繪的美麗童話,但童話就是童話,對千千萬萬的老百姓而言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可今天就不同了。

    從今天起,他們的孩子將和那些高官顯宦、富商巨賈擁有同等的機會,登上天子堂不僅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更似乎唾手可得了。

    北京城自然是風氣之先,何況,僅僅是為了讓領政大人高興,京城的百姓也都願意把女兒送進學校去。

    不論男校女校,都是一樣的盛況空前,長長的人龍一眼望不到盡頭,無數的母親牽著女兒的小手喜笑顏開地等候著,沒有絲毫的著急之色。

    李翠娥腳不沾地的忙碌著,滿臉都洋溢著無可形容的光彩。半年前,李翠娥是宮女,但現在,她是翠仁裡初學的校長。今天開業的四十八所初學,教師絕大部分都是這些以前的宮女。

    向彩英沒有騙她們,凡是在向彩英麾下接受培訓的宮女都成了搶手貨,無數殷實的人家都想把她們娶回家當媳婦,尤其是在江俞佳和戴小蓉橫空出世之後,更是掀起了娶宮女的大高潮。

    李翠娥二十五歲,年前結的婚,丈夫原是工部的一個小吏,很潦倒,妻子三年前病故,就一個人在京城。

    李翠娥對丈夫,對這個新家滿意極了,對自己的新生活更是充滿了無盡的希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