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十章 終於有人冒頭了! 文 / 東城十四少

    當李先生將《新土地法》念完之後,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當然,是大部分的老百姓歡天喜地,而愁的則是那些囤積大量土地的地主了。

    兩個家丁慌慌張張的回到了黃府,只見黃府內廳之上,黃仁貴正悠閒自得的躺在自家的太師椅上品茶。

    將兩個家丁一臉驚慌的跑了進來,黃仁貴一臉的不悅問道:「什麼事這麼慌慌張張的啊?」

    其中一個尖耳猴腮的家丁將今天在街口貼出榜文上的內容一五一十的說給了黃仁貴聽,黃仁貴聽完,一臉的怒色,他將手中的小茶壺扔在地上,惡狠狠的罵道:「這新政府的人簡直是欺人太盛,我黃家的土地都是祖上傳下來的,不偷不搶,他們憑什麼說收回就收回啊?」

    「爹,怎麼了?怎麼生這麼大氣啊?」這時,內室裡聽到吵鬧聲的黃仁貴的兒子—黃大任挽著衣袖,虎著臉走出來。黃大任一臉的橫肉,朝天鼻的兩個大鼻孔裡長著黑黑的鼻毛,旁人看起來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人。

    黃仁貴憤憤的將剛剛那件事情又說了一遍,黃大任聽完,一聲冷笑:「憑

    什麼說強制徵收就強制徵收啊,我們黃家也不是紙糊的,不是誰想欺負就欺負的!」

    黃大任之所以說的這麼有底氣,那是因為他們黃家不僅擁有陵縣最多的土地,還有陵縣最多的護院,黃家的護院足足有四五十人,每個都是膀寬體壯的大漢,擁有長槍短槍二十多支。

    當初在前清的時候,連那個時候的縣太爺都懼怕他們黃家三分,所以他們才這麼有恃無恐。

    另外一個胖乎乎的酒糟鼻家丁說道:「可是我聽說陵縣剛上任的那個縣長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是武漢方面派來的,要是他們來硬的,我們也……」

    黃仁貴一臉的桀驁,說道:「怕什麼,現在不管做什麼都認個理字,我們黃家又沒有犯法,那個新來的毛小子縣長還不敢亂動我們?」

    「對,爹說的有理,再說咱們有槍,怕毛啊!」黃大任一臉不懼的說道。

    就在黃氏父子兩人在內廳大放厥詞的時候,突然黃家的管家急急忙忙的跑了進來:「老爺,少爺,縣政府的王隊長過來了。」

    「哦,王博濤來這裡做什麼?」黃仁貴疑惑道。

    「他身後來帶了一隊警察,總共有十幾個人,氣勢洶洶的,不像是好事。」管家說道。

    「走,出去看看,我還就不怕這姓王的會吃了我。」黃仁貴起身道。

    「爹,我跟你去,順便召集護院,我就不信姓王的敢在我們黃家撒野。」黃大任氣沖沖的說道。

    黃仁貴帶著管家和兩個家丁出來內廳,來到大門口,正巧看到門口的護衛將王博濤等人攔在了門外。

    黃仁貴皮笑肉不笑的兩步上前,問道:「哦,原來是王隊長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王博濤轉過臉,看見是黃貴仁,輕蔑的一笑,說道:「黃員外不用客氣,我這次前來是奉了我們縣長的命令,我們縣長想請黃員外到縣政府喝喝茶,順便談一下徵收土地的事。」

    黃仁貴嗤笑一聲,不客氣的說道:「王博濤啊,不要以為你換了一聲華夏政府的警察狗皮就敢來我黃府上撒野,當初前清的時候,你在衙門當捕頭還不是對我黃家客氣三分,怎麼著?當上了縣政府的警察隊長就敢來我黃家耀武揚威了?」

    王博濤冷笑道:「黃員外,我們是吃公糧的,公務在身,縣長的命令我們不得不聽,黃員外,你還是老老實實的跟我們走一趟吧!」

    「放肆,姓王的,三天不見你就敢上梁揭瓦了啊?」這時,黃大任帶著幾十個護院滿臉凶煞的衝了出來,指著王博濤的鼻子罵道。

    王博濤看了一眼囂張的黃氏父子,不卑不亢的說道:「還是勞煩黃員外跟我走一趟!」

    「怎麼?想來硬的?」黃大任一聲令下,那幾十個凶悍護院紛紛舉起了長短不一的槍對準了王波濤等人。

    王博濤身後的十幾個警察嚇得往後面退了一步,緊張的將手放在了腰間的槍套上。

    王博濤示意眾警察不要驚慌,隨即對黃貴仁父子厲聲道:「黃員外,華夏政府的最新法律中規定,民間私藏槍械可是犯法行為,你們這是在暴力抗法!」

    黃貴仁一邊剔著指甲,一邊囂張的說道:「王博濤,你真當我是嚇大的啊,回去告訴你們那個黃毛小子縣長,我黃仁貴今天還就不去了,看你能把我怎麼辦?」

    黃仁貴仗著山高皇帝遠,而且家中又有幾十桿槍,對王博濤這些警察都有恃無恐。

    王博濤呵呵冷笑兩聲,話,帶了十幾個警察離開了黃府。

    黃大任見王博濤遠去,放肆的大笑道:「狗就是狗,就算換了一身皮,在我們黃家的面前不照樣認慫!你說對吧,爹?」

    黃仁貴滿意的點了點頭,大手一揮,對著眾護院說道:「大家都把招子給我放亮點,要是再碰到政府的人,千萬不要給我客氣,在我們黃家的面前叫板,那黃毛小子縣長還得多吃幾年奶呢!」

    黃仁貴說完,黃家的院子裡爆發出一陣大笑。

    不久之後,一個電話直接打到了總統府的辦公室,唐健接起電話,聽著電話裡詳細的報告,然後高興的放下電話,對嚴復說道:「終於有人冒頭了!」

    「那就該輪到軍隊行動了!」嚴復也笑呵呵的說道。

    唐健旋即親筆書寫了一份最新的命令,將秘書叫了進來,然後將那份命令交給秘書,說道:「馬上以電報的形式發給陵縣縣長。」

    交代完事情之後,唐健重重的舒了一口氣,說道:「剛剛陵縣那邊來電,說是有一個姓黃的大地主不配合土改,還暴力抗法,看來全國的武力土改要拿這個倒霉的黃姓地主開刀了。」

    「呵呵,這也是被迫之舉嘛!要想真正完全的推行新土地法,一些頑固的大地主絕對不會如此輕易就範,所以,必須要殺隻雞給猴子看,要讓那些頑固的猴子們看清這次政府土改的決心。」嚴復揮舞著拳頭說道。

    唐健贊同的點了點頭。

    在華夏建國初期,唐健在前清大的統治框架不變的情況下,保留很多的政府機構,不過對於當地的一些什麼省長、市長、縣長等當地政府首腦,則由中央親自委派。

    像一些前清時候的衙役都被改編成了當地的警察,維護當地治安,不過這些警察要經過嚴格的政治教育才能再上崗,對於一些前清的渣滓,新政府則會完全的剔除。

    而且,為了配合這次《新土地法》的推行,唐健在全國各地都配備的武裝軍隊,軍隊是現成了,只要一聲令下,就可以完全配合地方政府武力推行土改。

    此次唐健是下定了決心要把土改進行下去,前人總結了一句話,叫:攘外必先安內。

    如今國際局勢複雜,英國對西藏虎視眈眈,東北三省又在俄國手中,新疆隨時有可能會在俄國人的支持獨立。

    所以,唐健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穩定國內局勢,先安內,這樣才能夠抽出精力來專門對付來自外界的敵對勢力。

    自華夏建國之後,唐健推行了一些類行之有效的政策,實行免費教育的舉措已經開始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且修建鐵路興建工廠的資金也有了著落。接下來不久很快就會發行華夏紙幣,收回經濟大權,再也不會擔心列強會控制了華夏的經濟命脈。

    而此時正在積極推行了土地改革又是所有事情的重中之重,如今華夏土地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是農民,只要處理好了農民的土地關係,讓四萬萬人口站在新政府的這一邊,這樣華夏政權才能夠穩固,國家政局才能夠長治久安。

    而推行土地改革必須要慎之又慎,稍有不慎的話可能又會引起一場最新的內亂。

    因而唐健在推行土改之前,充分調查了全國各地的土地情況,發現擁有一千畝以下的地主佔了七成,而擁有萬畝以上的地主則佔了一成,其中在這一成中又有十萬畝以上的超級大地主則佔了一成。

    唐健在制定新的土地法之前充分瞭解的土地現狀,所以他才會結合國內的具體國情制定出了這一份適合國內國情的土地法,這樣不會損害大數地主的利益,不至於將他們推向了政府的對立面,避免了潛在的不安定因素,這樣的土改才能順利的進行下去。

    但是在這些大地主中,他們一般都擁有自己的地方武裝,所謂民團,這是在太平天國時期,曾國藩率先招募鄉勇組成湘軍而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

    這些大地主見政府損害了他們的切身利益,絕對不會乖乖的拱手將土地交出來,對於這些抗拒土改的大地主,唐健採取的是武力鎮壓!

    必須要流一些血,掉幾顆腦袋,,這樣那些頑固的大地主才會明白此次政府推行土改的堅定決心!

    ps:今天的第二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