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九章 推行新土地法 文 / 東城十四少

    喬老爺子一聯想到未來的遠大前景,立即爽快的答應:「好,我答應總統了,日後,我喬家,喬家的大通票號就全憑總統差遣了。(|com|eng.|com|_)」

    唐健站起身後和喬老爺子握手道:「那多謝喬老爺子了,我在這裡代表華夏政府,代表全國人民感謝你!」

    喬老爺子謙虛道:「唉,總統說這話就見外了,我等為華夏國民,自當應該為華夏的經濟發展貢獻一點微薄之力嘛!」

    唐健和嚴復、巴肥特三人相視而笑,喬老爺子也開心的呵呵笑瞇了眼,只要這項舉措成功了話,他們喬家就可以成為全國首富,這讓喬老爺子心花怒放啊。

    最後,唐健還欽點了一個連的兵力專門護送喬家的人回山西。

    目送喬老爺子離開之後,嚴復笑道:「總統,現在關於教育方面和修建鐵路工廠方面的資金基本上都已經到位,馬上就可以在全國開展一次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了,而現在馬上就要推行金本位,發行紙幣,經濟大權也緊握手中,國內基本上可以算是安定下來了。」

    唐健說道:「還差兩步才算是真正的國家統一!」

    巴肥特插嘴道:「一步是要平均地權,另外一步則是要收回東北,平定邊疆!」

    「不錯!」唐健說道,「這兩步還沒有完成就還不算真正的實現國家統一,走,去我的辦公室看看,我已經將新的土地政策大綱列出來了,只待國會討論通過,加入到憲法中就可以實行了。」

    嚴復和巴肥特兩人跟在唐健的身後回到了總統府,來到唐健的辦公室,唐健從辦公桌上拿出一份文件遞給了兩人。

    嚴復展開文件夾一看,只見扉頁上寫著「最大限度的平均地權」。

    唐健坐下泡了三杯咖啡,說道:「邊看我便解釋下。」

    三人依次找位置坐下後,唐健說道:「想要實施絕對的平均地權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在那個朝代,那個國家,社會上的大部分財富永遠都是掌握在少部分的人手中,我們所有做的並不是要真正的平均分配社會財富,而是要縮短貧富差距,減少階級矛盾,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安定繁榮。」

    「現在擺在我們的面前的土地問題現狀是這樣的,一部分大地主掌握了超過一萬畝的土地,一部分中地主掌握著萬畝以下的土地,而最後一部分小地主則掌握著小於一千畝的土地。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分化這些地主階級,恩威並施,逐個擊破!」唐健說道。

    「何為分化他們,逐個擊破?」嚴復問道。

    唐健解釋道:「翻到第十頁,在第十頁裡有個『土地稅』,這個『土地稅』裡講的很清楚,簡單的幾句話可以概括為:剝奪一小部分人的利益,維護一小部分人的利益,爭取大部分人的利益。」

    「哦,我看到了!」嚴復指著「土地稅」中的解釋說道,「凡是擁有千畝以下土地的地主,除了要繳納原來的各種稅收之外,不再收取額外的稅收,而超過一千畝不到兩千畝的則需要額外繳納那多出一千畝地的稅收,這種時候,多出一千畝的土地產生的收益將會大大減少。而超過兩千畝不到四千畝的則需要額外繳納多出二千畝地的稅收,這個時候,多出那兩千畝地的收益在抵消掉付給佃戶的佣金外,基本上算是零收入了,如果碰上收成不好的一年,可能還要倒貼。」

    「而超過了四千畝以外的土地則國家要強制低價徵收,多餘的土地可以折算成股份入股實業,或者可以折合成華幣,過期沒有上繳土地的則要武力強制徵收,凡是有抗法不遵的,都會被關進牢房進行審判,情節嚴重的還要槍斃!」嚴復一口氣念完。

    巴肥特讚歎道:「好方法,這樣就完全將大地主、中地主、小地主分化了,用武力和法律強制瓦解了大地主,然後削弱中地主,但又不觸及他們的底線,最後是保證了小地主的利益,一張一弛,文武有道,不愧是唐健總統啊!」

    「呵呵,巴肥特,你不要又給我戴高帽子,其實這些我都是總結了前人的土地變革方法,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張居正的一條鞭法都有總結,這些都是前人的智慧。」唐健解釋道。

    嚴復一拍大腿,說道:「好,很好,我想國會一定會通過的!」

    兩天後,國會正式通過了《土地法》,並將《土地法》寫入憲法之中,短短幾天之後,從武漢傳出了一連串的命令,全國各地各省各縣都是忙成了一團。

    十天後,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都貼滿了關於《新土地法》的告示。

    「快看,快看,新政府又出榜文了?」山東陵縣裡的一處街道上響起了驚訝聲。

    「真的?看去看看!」又有一人說道。

    「政府又出新榜文了,大家快來看看啊!」馬上又有一人高呼。

    很快,不大的小縣城裡面的人都湧到了街口,那是是貼榜文的地方。

    前些日子,華夏新政府上台之後,小小的縣城裡不斷接到了來自首都武漢的榜文。

    幾個月前是關於免費教育的榜文,說是在適齡六歲到十五歲之間都可以免費入學,一聽到這個消息,縣城裡面的人都是額手相慶。

    陵縣是山東一個比較落後的縣城,縣城裡只有一傢俬塾,窮人家的還是別說都私塾了,就是想認幾個字也是難如登天,現在政府出資興辦新式學校,而且還不收錢,這等好事哪裡去找啊!

    所以,陵縣的老百姓對於政府的榜文都很感興趣,就像上個月,政府說要在山東修建鐵路,聽說還會路過陵縣呢!

    陵縣裡的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見過火車,聽新來的教書先生李先生說。火車沿線過處都會帶動當地的老百姓致富,陵縣的老百姓自然是樂開了懷。

    現在又出了新榜文,不用說,肯定又是好消息了,所以有人一聲高喊出新榜文了,附近的人馬上就跑過去看熱鬧。

    不過,由於陵縣比較落後,所以識字的人並不多,在場的沒有幾個人能將榜文上的字認全。

    這時,新建陵縣中學的李先生帶著自己的學生從街口跑過,李先生帶著學生每天早上跑步是遵循了西洋學校的教法,說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因為國家需要的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而是需要德智體學兼優的全面人才。

    有人眼尖看到了李先生,隔著老遠喊道:「李先生,李先生,我們大部分都不怎麼識字,您過來幫我們看看這幫榜文上寫的啥?」

    李先生欣然前往,在安頓好學生之後,李先生便在人群中自動讓開的一條道中走到榜文面前。

    李先生仔細一瞧,立刻高興的說道:「是關於《新土地法》的內容!」

    「那快給咱唸唸!」一個大媽追問道。

    「是啊,是啊,快看看又是什麼好政策!」另一個中年男子也催道。

    「好好,大家不要急,我現在就給大家念!」李先生笑呵呵的說道。

    「咳咳,《新土地法》:自前清以來,富戶屯田,貧農無地,長此以往,不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土地矛盾,特此頒布《新土地法》。」

    李先生的話剛說完,圍在榜文旁邊的老百姓立刻紛紛交頭接耳,討論起來的。

    雖然陵縣是個比較落後的縣城,但人口密集,儘管縣城中開墾荒地比較多,可是縣城中的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幾個大地主的手中。

    特別是生活在這裡幾代的黃貴仁家,黃家擁有良田近兩萬畝,平時為富不仁,常常欺凌鄉里。

    每當黃河氾濫的時候,黃仁貴卻常常借口收成不好,經常不給一些佃戶糧食,想人家辛苦忙碌了一年,到頭來卻是要一場空,全家都要餓肚子。

    所以,當時有很多人都拖家帶口的背井離鄉,走西口或者闖關東,都到幅員遼闊的東北三省去謀生活了。

    當地人都對這個黃貴仁恨的咬牙切齒,可偏偏人家財大氣粗,縣中沒有幾個人能對付的了他,如今新土地法一出來,就是專門打擊這種為富不仁的大地主,這讓所有陵縣的老百姓都笑開了花。

    李先生接著念道:「第一。凡是屯田富戶者,每個月必須發給佃戶一定的錢糧,不得擅自拖欠,也不能像打欠條支付無用的東西,一旦發現有拖欠佃戶工錢的,會處以罰款或勞役,情節嚴重的,還要關押審理!」

    「第二,凡是屯田富戶者,手中土地超過一千畝的,除去那一千畝繳納原來必須所交的稅金外,超過一千畝的必須要到縣政府登記入冊,按年繳納土地報加稅。超過一千畝不到兩千畝的,每千畝需繳納十分之三的土地報加稅!兩千畝不到四千畝的,每千畝需要繳納二分之一的土地報加稅。而超過四千畝的土地,則國家要強制低價徵收,收回國有,多出的土地折價後可以自願置換回購國家的鐵路、礦場的股份或者換成現朝。回購之後的土地將以適當低價出售給無自由土地的佃戶或貧農,所有人不得積壓囤積,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李先生說到這裡的時候,下面的所有人都變得鴉雀無聲,只有兩個賊眉鼠眼家丁模樣的人悄悄退了出去,慌慌張張的朝黃府方向跑去。

    ps:一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