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晚清風雲之北洋利劍

第三卷 戰火遠東 第一百章 佯攻威海衛 文 / 東城十四少

    袁世凱糾正道:「應該是叛賊康廣仁!」

    光緒帝這才發現袁世凱的衣襟之上沾滿了血跡,再聯想到今天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黨人一個人都沒有上朝,此時養心殿上又出現了這麼血腥的一幕,光緒帝一下子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必定是袁世凱對維新黨人採取了行動。(|com|eng.|com|)

    醒悟過來後的一瞬間,光緒帝有種虛脫的感覺,現在連唯一支持他奪回權力的維新黨人都已經被袁世凱屠殺殆盡,此時的他已經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袁世凱在眾文武百官詫異的目光下,直接走到鑾台之上,將一紙詔書仍在光緒帝面前的條案之上,冷冷的說道:「蓋上章,然後通告天下!」

    光緒帝只好依言緩緩展開那封詔書,詔書之上的血跡還異常猩紅刺眼,光緒帝知道那是維新黨黨人的鮮血。

    當光緒帝看清詔書上的內容的時候愣了一下,詔書上的內容竟然是通告全國說維新黨人勾結唐賊,意圖謀反,並且已於今天黎明時分在宣武門菜市口對維新黨人全部處以了斬首之刑!

    「這個?」光緒帝拿著玉璽的雙手微微有些遲疑,維新黨人他是再明白不過了,他們是堅定的保皇派,時時刻刻看都想幫他重新奪回政權,讓他重掌大清;而唐健的南方軍打著的是推翻清政府的旗號,站在兩個對立面的人怎麼可能會同流合污,這擺明了就是袁世凱為了排除異己,對維新黨人的陷害。

    「怎麼?皇上按不下去麼?拿我來幫你!」說完,袁世凱一把奪過玉璽,在光緒帝錯愕的目光中重重蓋在了詔書之上。

    袁世凱將用完的玉璽扔在了光緒帝的面前,然後對著養心殿中的的所有文武百官說道:「維新黨人勾結叛賊,我已經將維新黨人全部斬於宣武門菜市口,下早朝的時候可以去城門參觀一下,那裡懸掛著一百多顆人頭!在這裡,我也想給在場的各位提個醒,一旦發現有人效仿維新黨人,勾結唐賊,定斬不饒!」

    養心殿中的文武百官都不覺打了一個冷顫,其實每一個人都知道袁世凱這句話背後代表的是什麼意思,他這是敲山震虎,如果有人以後和維新黨人一樣和他作對,那麼城門上懸掛的頭顱就是最好的下場!

    袁世凱說完後便徑直出了養心殿,登上馬車朝北洋新軍的駐地而去。

    一直躲在暗處不語的司理太監這個時候站了出來,用一種尖銳的公鴨嗓子唱道:「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光緒帝暗淡的看著文武百官退出了養心殿,一個人呆呆坐在他的龍椅之上。

    光緒帝眼淚婆娑的輕輕撫摸著座下的龍椅,手心傳來的觸感微帶冰涼,此時光緒帝心中雜味繁陳,他有一種很強烈的預感,他的皇位坐不久了,或者說,這大清朝很快就要改名換姓了。

    維新黨人盡數被戮,朝堂之上已經聽到任何一點反對袁世凱的聲音了。而在這之前,光緒帝曾不計前嫌,暗自派康有為和慈禧時期的後黨接觸,主要討論的是維新派和後黨聯合的事宜。

    只是沒有想到,這才剛剛進行到第一步,袁世凱已經搶先動手,不僅除掉了維新黨人,在見識了袁世凱的鐵血手段之後,那些後黨都選擇退縮了,光緒帝從剛剛在朝堂之上觀察他們的眼神就知道,如今在這多事之秋,保命才最重要。

    光緒帝在龍椅上坐正。這個時候耳邊似乎想起了台下文武百官敬畏的朝拜聲,這種敬畏朝拜聲的氣勢是慈禧那個時候才擁有,光緒帝知道,這才是真正對統治者最尊敬的表現。

    光緒帝的目光開始變得迷離起來,他彷彿看到自己騎著彪悍的戰馬,帶著滿清八旗子弟逐鹿中原。

    什麼唐健袁世凱最後統統臣服在他的腳下,然後在他的帶領下,八旗子弟最終將那些貪得無厭的列強趕出了大清的地界,最後,大清的四萬萬七千子民在他的帶領下過上了安定繁榮的日子,他也完成了他畢生的理想,就是被老百姓稱讚為中興明君。

    「皇上,你該用膳了,您看都到什麼時辰了?」突然一個小太監的提醒聲讓光緒帝從幻想中醒來。

    「哎,皇上,你怎麼哭了?」小太監趕緊上前,只見光緒帝伏在龍椅之上掩面大哭,哭的是撕心裂肺,令旁人聞之也不覺潸然淚下。

    ……

    武昌戰時指揮部。

    唐健一邊品著捷琳娜為她泡製的拿鐵咖啡,一邊看著巨幅地圖之上關於兩軍的最新態勢。

    此時聶士成已經按照計劃順利進入了山西境內,和太原的數萬大軍對峙,而袁世凱也緊急調遣了直隸、河南、山西等地近六萬北洋新軍正在在石家莊集結,準備和太原的守軍兩邊夾擊,聚殲聶士成於晉中。

    雖然地圖上的態勢對南方軍極為不利,但是唐健並不擔心聶士成部的安危,因為他算準了袁世凱是不可能一口吃掉聶士成的八萬大軍的。

    就在這時,嚴復面色極為難看的拿著一份電報進了唐健的指揮部。

    「怎麼了?有什麼事讓我的嚴先生如此不悅啊?」唐健放下咖啡,好奇的問道。

    嚴復氣憤的將電報拍在實木長桌上,說道:「袁世凱實在是太殘暴了,竟然連審訊的過程都沒有,就將所有的維新黨人全部斬殺於菜市口!」

    「什麼?」唐健一驚,趕緊拿過桌上的電報一瞧,果然,維新黨人在一夜之間慘遭覆滅,連頭顱都被懸掛在城牆之上示眾,實在是死的夠慘了。

    唐健有些吃驚,他對這些維新黨人並不反感,畢竟他們自始至終的目標是想要國富民強,不再受洋人的欺辱,從這一點看,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

    不過他們卻選擇錯了方向,想要改變此時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僅僅靠政治上改革是無法成功的,更何況,維新黨人依附的還是沒有一點實權的皇帝,這樣注定了他們失敗的命運。

    歷史上,維新變法最終是失敗了,那個時候維新黨人是被袁世凱出賣,敗在了慈禧的手中。然而,在這個扭曲的時空中,雖然戊戌政變的時候,唐健改變了歷史,除掉了慈禧,但維新黨人最終還是毀於袁世凱之手,不知道這是不是冥冥之中的宿命呢?唐健在心中暗暗感歎道。

    「那康有為也在被斬首的人之中麼?」唐健問道。康有為在他的印象中還算是個人物,當時他在奪取北京政權後,康有為是第一個敢罵上門來的人,對於他不畏強權的這一點,唐健從心裡還是比較欽佩的。

    「這個中情局的情報人員並沒有調查清楚,他們只是統計了被殺維新黨人的人數,具體的名單還沒有查出來。」嚴復有些無奈的說道,「不過我看康有為脫困的幾率很小,情報上說,那夜袁世凱出動了近三千北洋新軍連夜在北京城中搜捕,維新黨人大多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真正的能在這麼嚴密的搜捕下逃脫的機會很渺茫。」

    「唉。」唐健重重歎了一口氣,要不是康有為是個頑固的保皇派,那麼唐健很有可能讓康有為為他所用,畢竟康有為也有過人之處,擁有不小的才幹。只是,最後卻是死在了袁世凱的刀下,可惜了啊!

    「怎麼?司令是在為康有為惋惜麼?」嚴復問道。

    唐健默認的點了點頭。

    「不過,嚴先生,你有沒有從袁世凱血腥屠殺維新黨人這件事裡看出一點端倪?」唐健馬上從這件血腥屠殺維新黨人的事件中嗅出了一點變化,轉頭問嚴復。

    嚴復經過唐健這麼一提醒,也似乎明白了一點什麼似的:「司令的意思是說,袁世凱已經自亂陣腳了?」

    「似乎就是這樣,不然他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屠殺維新黨人,你想一下,無兵無權的維新黨人能給袁世凱多大的威脅。這表明袁世凱已經感覺到了漸漸逼近的壓力,北京城中的各方勢力稍稍有點異動都會引起袁世凱的緊張。」唐健分析道。

    「在我的印象中,袁世凱生性多疑,也許是維新黨人做了什麼讓他惶恐的事才會召此滅頂之災的。」唐健歎道。

    其實唐健並不知道,袁世凱僅僅是因為做了一個噩夢就對維新黨人痛下殺手,袁世凱此時精神緊張的程度遠遠比唐健預想的要高的多。

    「這麼說來,袁世凱在巨大壓力下漸漸失去了冷靜和理智,那此時正好是反攻的大好時機啊,如今袁世凱的注意力大多被吸引到了山西去,東南沿海軍備鬆懈,正好給了我們一次可乘之機啊!」嚴復高興的說道。

    「嗯,不錯,我剛剛正有這個打算呢!」唐健笑道,「北洋艦隊已經整裝待命,隨時可以出動!」

    「司令,你打算把第一個佯攻登陸地點選在哪裡?」嚴復問道。

    唐健拿起指揮棒,指著地圖上的一個位置說道:「佯攻的位置就選擇在這裡!」

    嚴復順著唐健所指的地方看去,出聲念道:「威海衛?」

    「不錯,就選在了威海衛!我要讓袁世凱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看他還怎麼抽出兵力來對付聶士成。等將他的兵力吸引到山東之後,北洋艦隊的大部隊再從秦皇島直入直隸,和聶士成聯軍一舉攻入紫禁城!」唐健用了點了一下紫禁城的位置,然後嘴角浮現一抹自信的微笑。

    ps:第一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