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神話 第四十七章 音樂 文 / 初春冬雨
雨聲,窸窸窣窣,街道旁一排樹葉,被雨滴打落得七零八碎,雨滴,一粒粒擲地有聲。又一個雨季的來臨!亂花雨迷的早晨,忙碌的人們,緊張地上演著香港的節奏,撐著傘,開著車,陸陸續續出現在街道上。
錄音棚裡,悄悄翻起幾個人影,細看才清晰,帶著黑眼圈的三男一女,正是為了錄歌而廢寢忘食的籐原育郎、李秋、張靚穎,還有一個音樂製作人,也是《畫心》這首歌的作詞,陳少琪。
唱歌,並不難,四個人卻糾結在了怎麼去唱之上。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四個人的腦袋,對歌曲的理解各不相同,糾糾紛紛之下,一首歌曲半個月也沒錄製完成。
多日的相處,陳少琪至少明白了,為何籐原育郎和黎俊奇選擇用李秋和張靚穎合唱的緣故。
特別是李秋,開篇和結尾的吟唱低吟這一創舉,備受他的推崇。
電影所講述的人狐畸戀,道出了世人對浮華世界的欲求和迷戀美色外表的膚淺,正是這淺淺的低吟,沒有任何伴奏的淺唱,將劇中人物心中的那份疑惑、糾結、悲傷表達出來。而隨著劇情的推進,人性中的美好試圖戰勝邪惡,這份執著與堅守也讓整首歌曲在結尾部分歎息式的演唱有著一種難以名狀的無奈,這種頭尾呼應的方式使得歌曲在感情表達上更加完整。
籐原育郎也對此李秋的音感感到驚歎,旋律本身已經足夠完美,當他在試音那天聽到李秋的淺唱之時,就已經覺得,任何東西,沒有最完美,只有更完美。半個月的修改,這首原本出自他手的主題曲,完美的程度,讓他感到不可思議,同時也對李秋的天分所看好。
——「你老師是誰?你的作曲天份不錯。」
——「我的老師名叫籐木勝!」
——「籐木勝老先生?可是山口美玲子老師的丈夫,籐木勝先生?」
——「是!籐原先生認識我的老師嗎?」
——「我很崇拜美玲子老師,我大學的時候,曾經聽過她的課,現在想起來,也還懷念那段嚴厲的日子,對了,你會不會鋼琴?」
——「老師並沒有教樂器和作曲。」
——「想學嗎?我可以教你。」
——「真的嗎?」
於是,錄音空閒之餘,李秋開始跟著籐原育郎學鋼琴。
有的人,天生愚鈍,做什麼都做不了,並不是他們不夠勤奮,並不是他們沒有興趣,而是缺少了一種,天份。有些人,天資聰穎,做什麼立即上手,但有些事,卻始終做不下,缺少的,也是天份。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份決定的,可往往起作用的,是那百分之一。
李秋對於鋼琴的天份,籐原育郎驚歎至恨不得早些認識他,僅僅只用了錄音的閒暇時間練習,李秋就能把《畫心》整首歌彈奏下來。或許勤奮的人,稍微有點資質的人,學一段時間也能彈奏,但是,李秋花的,是每一天裡,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來練習。
七月,在紛亂的雨季裡,慢慢走過。張靚穎在《畫心》最終完成之後,離開了香港,返回了大陸。李秋則是和李孝利、金敏赫通過電話告知緣由之後,跟著籐原育郎學習鋼琴。李秋猶如在倉敷那段時間一般,奮力汲取著從籐原育郎那裡得到的音樂知識,樂不思蜀。
籐原育郎,他並不是一個中規中矩的鋼琴家,他的琴聲,並不是純粹的交響樂。當他同時愛上電子音樂和交響樂的時候,就注定了他的成功。
所以,在教授李秋的時候,很刻意的,籐原育郎灌輸了一種「雜交」的理念,音樂是沒有界限的,音樂才是世界的語言,籐原育郎,深信。
於是,一邊研究著b-box,一邊研究交響樂的李秋,在籐原育郎無界限的教導下,開啟了一扇新的音樂大門。hippop和西歐交響樂的熏陶,漸漸讓他改變對音樂界限的看法。
酷暑八月,汗流浹背已然成了它的代名詞。空調這個東西,是人類征服自然的產物,還是人類向自然發起挑戰的武器,我們並不需要深究,在有空調的室內,隔絕的,是八月那一份熾烤。
李秋坐在一架鋼琴面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已經把鋼琴鍵盤熟悉了一遍,籐原育郎教授的一些指法,雖然還不說信手拈來,卻也能消化大多數。這換成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李秋做到了。
沒有那個為人師不喜歡勤奮的學生的,李秋對鋼琴不僅天份極高,還極其勤奮。歌曲錄製完成後,就一頭埋在了學習鋼琴之上,籐原育郎也沒有藏拙,盡最大的力量教授著,李秋的進步,他可以看出,必須是以日計算的。
籐木勝教導的,大多數是關於怎麼唱,籐原育郎教授的,大多數是怎麼去認識音樂,兩者互補的效果,在李秋身上,立竿見影的發生了質的變化。
獲得進步,每個人都喜歡這種的感覺,李秋也不例外。練鋼琴,是非常枯燥的一件事,但李秋就是慢慢喜歡上了這種乏味的彈奏。每一個音符從自己指尖泛起,那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在籐原育郎的指導下,李秋開始嘗試自己創作歌曲,這是他以前從未想過的事情。籐木勝曾經說,他不教李秋創作歌曲的原因,是因為沒必要。
可是,出道後,李秋才明白,什麼樣的歌曲適合自己,只有自己才是最明白,自己唱自己創作的歌曲,才能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鋪陳在世人面前,任其欣賞、讚美,或者齪罵。
作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好的曲子不是逼自己去寫,也不是音符胡亂堆砌而成,而是細心呵護的音符,隨著感覺把它們放在合適的位置,連貫成一個和弦,一個個和弦漸漸組成一個個小節,一個個小節才組成一首完整的歌曲。
有的作曲家感覺來了,三分鐘寫出一首歌,並不是什麼奇跡;奇跡的是,一首歌,讓幾代人撰寫。快,並不是奇跡,好,才是重點,有故事的歌曲,才是好歌曲,籐原育郎如是說過。
金泰妍,一首《如果》造就了她,讓她以一首ost歌曲,霸佔了08年上半年單曲排行榜首位,為什麼?就因為《如果》這首歌,完美地把洪吉童和許利祿之間的愛情完美表現出來,這首歌裡的故事,就是他們之間的愛情,每每聽到這首歌,這兩個人的愛情,總會浮現於心。
歌手的演繹歌曲的功力,也是無法淹沒的因素,我們不會排除金泰妍自己本身的唱功和嗓音特點。
李秋一直認為,歌曲,能感動人,才是好歌曲,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當籐原育郎一句話喚醒李秋之時,李秋才明白過來的道路。
歌曲沒有什麼好不好的,只有喜歡不喜歡的。有的人喜歡r&b,有的人喜歡舞曲,有的人喜歡饒舌,有的人喜歡鄉村樂,被人們創造出來的音樂那麼多,誰又能去評判音樂的好壞呢?所以,一個音樂人,不是做好音樂,而是去做一種讓人們喜愛的音樂,或者是讓人們不得不愛的音樂,這才是好音樂!
例如,籐原育郎獨特的,電子音樂和交響樂結合後的曲子。
「唉,我要走的路,還很長啊!」李秋彈奏完一遍剛剛熟悉的卡農,歎了一口氣。一旁稿紙凌亂地散亂著,一小節,幾個小節的,全都是未完成的旋律。
忽然,一直平靜的手機,響了起來,顯示的號碼,是一個沒有名稱,卻很熟悉的號碼。
「呀!毛毛蟲,我姐姐你還要不要啊?她現在都瘋了!」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