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唐風色

第一部 龍困范王莊 第七章 忽悠來的新學派(上) 文 / 笑破天

    第七章忽悠來的新學派(上)()

    第二天一大早,范子建和王立邦便聯袂前來拜訪李少天,兩人苦思冥想了一夜,依舊毫無頭緒,反而使得思路變得混亂不堪,迫切地希望李少天能給他們一個合理的解釋。

    好像早就知道兩人會來,李少天特地起了個大早,在桌子上擺了兩幅昨晚新畫的圖,清新優美,畫風獨特,一副是有著大概輪廓的世界地圖,有陸地和海洋,上面用漂亮的小楷標注著五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等,另一幅畫的則是太陽系簡圖,包括太陽和圍繞其運轉的九大行星,每顆星球邊上用小楷標注了名字,地球邊上還畫了月球。

    說起書法和繪畫,李少天現在萬分感謝小時候上的各種培優班,以前覺得是雞肋,沒想到現在卻派上了大用場。

    范子建和王立邦先是驚訝李少天的不僅畫工精湛,而且寫得一手飄逸瀟灑的小楷,接著就被那兩幅圖上的東西吸引,饒有興趣地俯身查看著,尤其是李少天特意標界出的亞洲部分,大體上勾勒出了大唐和周邊幾個國家的邊界線,這要感謝那幅精編的中國旅遊地圖冊,也許是為了精益求精,竟然在地圖冊的後半部分印上了從戰國七雄時代一直到共和國成立時的中國疆界圖,每個歷史時期選擇前期和後期兩幅,幫了李少天一個大忙。

    如果說范子建和王立邦對簡易的世界地圖還能稍微明白一點的話,那麼對那個太陽系的簡圖則是完全不知所謂,一頭霧水。

    「其實,我們腳下的這片大地是個球體,只不過這個球體實在是太大了,我們視線所及的範圍只是這個龐大球體的一點,所以直覺上感覺這是一個平面。」

    趁著范子建和王立邦迷茫的時候,李少天不失時宜地開口,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著,他用手把那張地圖的兩端連在一起,衝著兩人一笑,「我們的世界就是這個樣子的。」

    「那,我們腳下的人豈不是要掉下去了。」

    不愧為烏縣雙駿,王立邦很快便看出了關鍵之處,疑惑地指著跟亞洲差不多處於對立面、現在還是蠻荒之地的北美洲。

    「說到這一點,我不得不提一個理論,萬有引力,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中,任何一個物體對外界都有微弱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跟物體的質量有很大的關聯,越大的物體吸引力越大,正是由於我們腳下的這個球體的吸引力,我們才沒有掉下去,也就是說,在宇宙空間裡,我們根本分不清上下左右,所謂的方向只不過人們設定的參照物而已。」

    李少天沖王立邦投出一個孺子可教的眼神,微微一笑,拋出了物理學三大基礎定律之一的萬有引力定律。

    范子建和王立邦面面相覷,感覺李少天所說的東西荒謬之極,猶如天方夜譚,兩人聽得是雲山霧罩,但對萬有引力、參照物這些陌生的名詞暗自留心。

    不等兩人開口發問,李少天隨即又提出了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結合萬有引力解釋了九大行星繞太陽運行的天文現象,有了這些理論支持,那麼太陽東昇西落、月亮陰晴圓缺這些千百年來的自然現象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釋了。

    范子建和王立邦被李少天滔滔不絕的講解震得目瞪口呆,兩人驚訝地發現李少天所說的東西環環相扣、步步為營,輕而易舉地便解釋了眾多的自然現象,他們根本就找不到辯駁的切入點,堪稱無懈可擊。

    秦雨凝坐在一旁,雙手支著下巴,臉上掛著微笑,興致勃勃地盯著口若懸河的李少天,至於李少天說了什麼,她倒是完全沒有在意。自從李少天向她坦白了身份後,她已經視李少天為這個世上唯一的親人,心境漸漸起了一絲微妙的變化。

    李少天停下來的時候已經是口乾舌燥,他感覺自己好像成了高中的物理老師,秦雨凝忙上前端給他一杯涼茶,李少天一口氣咕嘟咕嘟地喝了個精光,然後不動神色地望著陷入沉思的范子建和王立邦。

    王立山還以為屋裡在講故事,中途進來了一下,聽了一會兒就無聊地溜了出去,他對什麼萬有引力,什麼天體運行可不感興趣。

    「先生,你既然說重力加速度對每個物體都是一樣的,但為什麼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先落地?」

    沉思了良久,范子建抬起頭,有些不服氣地看著李少天,王立邦也把目光投了過來,期待著李少天的辯解。

    「為什麼會聽到風聲?這是因為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像河水一樣的氣體,這些氣體無色無味,雖然我們看不見,但它卻是客觀存在的,這些風聲就是氣體流動時由於摩擦而發出的聲響。」

    李少天清了清嗓子,他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左手在空中揮舞了幾下,憑空抓了一團氣體放到眼前,嗅了一下後又把手鬆開,見范子建和王立邦皺著眉望著自己,少不了又是一番解釋,「這些氣體就像流水一樣,阻礙著我們運動,和液體一樣,咱們走的越快,空氣的阻力越大,如果沒有這些氣體的阻礙,物體下落的速度將是一樣的。」

    怕兩人不明白,李少天從桌上拿起兩張宣紙,把一張揉成一團,拿到同一個高度放開,揉成一團的直接墜落,而另一張展開的則是晃晃悠悠地飄落。

    范子建和王立邦詫異地對望了一眼,李少天的解釋合情合理,但身體周圍真得充滿了那種看不見的氣體嗎?兩人覺得李少天獨特的見解太不可思議了。

    一時間無法理解李少天的這些新奇的知識,范子建和王立邦各自臨摹了那兩張圖,然後急匆匆地回去慢慢消化。

    「其實,頂尖聰明的人也蠻好忽悠的。」

    見兩人並不排斥自己的理論,李少天鬆了一口氣,伸手接過秦雨凝遞過來的一個蘋果,咬了一大口後,笑著望著她。

    秦雨凝關上房門,從李少天的背囊裡拿出世界旅遊地圖和中國旅遊地圖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遇到不懂的簡體字就問李少天,她對未來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而這兩本地圖冊是她認知未來的唯一途徑。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唐宋元明清歷史,一二次世界大戰,蒸汽機,電報,發電機……李少天昨晚講給秦雨凝的時候,她聽得如癡如醉,對神奇的未來世界無比嚮往,休息前,李少天和秦雨凝鄭重地勾了手指,這是屬於兩人之間的秘密。

    接下來的日子裡,范子建和王立邦接連不斷地往李少天的房間跑,像懵懂無知的弟子一樣虛心向他請教問題,雖然感覺很枯燥,但李少天還是不耐其煩地給兩人講解,並且做一些簡單的物理實驗加以論證。

    為了證明月亮上沒有嫦娥,只不過是荒涼的山體,李少天特意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讓范子建和王立邦用俄制的軍用望遠鏡看月亮,雖然軍事望遠鏡的視野有限,但兩人還是隱隱約約地看見了月亮表面上的環形山陰影,一舉擊潰了心理的最後防線。

    趁著看月亮的時機,李少天把望遠鏡的原理講給了他們,甚至把望遠鏡分解成一個個的零件,講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功用等等。

    早在西周時期,那時候的人們就開始掌握了玻璃製造技術,河南洛陽莊淳溝、陝西寶雞茹家莊等地的西周早期墓葬中,均發現了大量的玻璃管、玻璃珠等。

    經中外專家用現代化光譜鑒定,得出的共同結論是:中國的「鉛鋇玻璃」與西方的「鈉鈣玻璃」分居兩個不同的玻璃系統。

    玻璃在中國古代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稱謂,比較通用的就是琉璃,而現代「琉璃」一詞多用於建築琉璃瓦及瓦頂琉璃飾件。

    由於琉璃製品晶瑩剔透、光彩奪目,蘊含有吉祥如意、招財進寶、驅邪避凶的意味,因此它不僅是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佛家七寶(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琥珀)之一。

    琉璃自古以來就是漢皇室專用品,對使用者有著極其嚴格的等級要求,民間非常少見,製作工藝更是為皇室工匠所掌控。

    元朝時,漢皇室的文化出現斷層,身為皇室工藝的琉璃的製法也隨即流失,一直到明清才逐漸恢復,清代設立的宮廷琉璃場,曾僱傭多名歐洲玻璃工匠作指導,製造高級藝術玻璃。

    范子建和王立邦對望遠鏡結構的精妙讚歎不已,更驚訝於李少天竟然擁有做工如此精美的琉璃--鏡片(他們可分不清琉璃和玻璃),身份一定尊貴無比,聯想到李少天姓的是國姓李,不由得浮想聯翩,對他是更加的敬畏,這是李少天萬萬沒有料到的。

    「先生,這門學說可有名號?」

    一天,當李少天講解完地球南北極磁場對候鳥遷徙的導航作用和月亮對地球潮汐的影響後,范子建一臉敬畏地望著他,李少天不僅身份尊貴,而且還博文廣識,令他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物理!」

    李少天想都沒想,脫口而出,說完後又有些後悔,應該取個更拉風的名字才對。

    「世間萬物,遵循之理,物理,好名字。」

    王立邦品味了一下,連連點著頭,李少天以一種怪異的眼神看著他,心中暗自讚歎,看來真得是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個簡單的物理二字竟能引申出如此深奧的含義,自己當時上學的時候怎麼沒有察覺到?

    「想當年恩師教授的不僅有物理,還有山川地理、數算、化學、醫術和天文奇觀等。」

    發覺范子建和王立邦現在對自己所講的東西越來越感興趣,領悟的也越來越多,有時候甚至能舉一反三,對知識進行融會貫通,李少天眼珠一轉,決定好好忽悠這兩個傢伙一把,「他老人家仙遊之際曾反覆囑咐我要大興本門學說,可惜本人勢單力薄,才德有限,怕是要辜負他老人家的期望了。」

    說著,李少天擺出一副傷心的模樣,擠出幾滴鱷魚的眼淚,邊用手擦拭著眼角,邊暗自偷窺著兩人的反應,正在一旁學習阿拉伯數字和四則運算的秦雨凝死死咬著嘴唇,強忍著濃烈的笑意,默默欣賞著李少天的表演。

    范子建和王立邦聞言頓時渾身一顫,先是愕然呆立,隨即萬分激動起來,臉色漲得通紅,雙目投射出一股狂熱:大興本門學說?這豈不是開宗立派,有機會成為一代宗師,進而名留青史!

    「我等願意拜入先生門下,侍候先生左右,望先生垂憐,收我等為徒。」

    對視了一眼,彷彿看穿了彼此的心事,范子建和王立邦雙雙起身,嚴肅地站在李少天的面前,一甩衣袖,雙手作揖,跪伏於地,態度誠懇。

    「這……本門學說新穎奇特,恐怕不為世俗所容,爾等乃當世俊傑,前途不可限量,何苦要跟我走這條荊棘坎坷之路。」

    忽悠成功,李少天心中竊喜,正要答應,忽然想起古代的大師都是一副高深莫測、拽了吧唧的姿態,於是咳嗽一聲,為難地搖了搖頭。

    「我等誓死追隨老師。」

    范子建和王立邦心中不由得一陣感激,抬起頭,異口同聲地望著李少天,態度堅決,不置可否,已經由先生改稱老師。

    「呵呵,起來吧,我果然沒有看錯你們。」

    李少天讚許地點了點頭,笑著扶起了兩人,心中早已經樂開了花,看來這回能逃離這個鬼地方了,古代的文人講究的是天地君親師,實際上行起事來往往是天地師君親,老師往往排在君王和父母的前面,自己以後再加一把勁,肯定能把這兩個狂熱的小子給忽悠得連親爹都不認識了。

    「老師,本門的全號是?」

    范子建垂手站立一旁,躬著身子,努力壓抑著心中的激動,恭敬地問。

    「科技門,研習新科之技,以造福萬民。」

    李少天愣了一下,忽然福至心靈,提起毛筆在宣紙上寫下了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朗聲講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