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少勝多 文 / 天翔

    第四百六十三章以少勝多

    當關羽等四人帶著的四支輕騎兵隊伍如四把尖刀一般,插入到倭人的隊伍之後,倭兵在小澤丸的指揮下,馬上分頭上來對他們圍追堵截。其他的倭兵則繼續向漢軍大營猛攻。

    如今周倉帶領的一千五百多名輕騎兵已經收縮了陣型,退到大營中間的位置組成了一個方形戰陣。站在最外邊的輕騎兵用斬馬刀抵抗倭兵的攻擊。而在陣型內部的輕騎兵則用連弩抽空襲擊倭兵,同時內外的輕騎兵每隔一段時間便互換位置,這也是漢軍平時早已訓練過的科目,從而保證外圍的漢軍擁有足夠的體力與倭兵對抗。

    本來五萬多倭兵在圍攻漢軍大營的時候,因為他們的人數是營中漢軍的五六倍,雖然被漢軍擋在營外一直攻不進去,但是從場面上看卻也是他們在圍攻漢軍,似乎大佔上風。如今被漢軍從四面衝開一個缺口之後,倭人的隊伍也被分成了五份,不過他們的人數仍然遠遠多於漢軍,但是如此一來,卻也成了四支隊伍被漢軍的騎兵帶著慢慢離開了軍營,而軍營內的漢軍則依靠陣型之利和默契的配合,頑強擋住了上萬名倭兵的圍攻。

    在衝出去的四支漢軍隊伍之中,關羽帶領的那支隊伍因為前邊有關羽開路,自然殺的是順風順水,沒用多長時間,他們已經衝出了倭人的包圍圈,來到了倭人的身後。

    圍追他們的那支倭人隊伍雖然是騎兵與步兵混雜,但是如何追得上漢軍的快馬。因此當關羽帶人殺出去之後,又向前衝出了一百多步的距離才拉住戰馬,轉回身來面對著還在追趕他們的倭兵。

    看到漢軍突然停下腳步,並且轉過身來面對著他們,把這些追趕漢軍的倭人也搞糊塗了。他們認為漢軍這是在逃跑,那麼逃出他們的包圍圈之後,理應跑的越遠越好。怎麼現在剛剛與倭兵拉開一段距離,便自己停止逃走了呢?因此前邊的倭人也都心存狐疑,不由自主的放慢了腳步,等著後邊的大隊人馬過來之後再一同對付漢人。

    關羽如何能給他們這個機會,因此手中大刀一舉,策動胯下棗紅馬便向著倭人的隊伍衝了過來。他身後的輕騎兵自然不甘落後,組成了一個適宜衝鋒的錐形之陣,高喊著「殺死倭兵」的口號,直奔與他們相隔僅有百步之遙的倭兵而去。

    雖然倭人的腳步放慢了,但是兩軍仍是相對而行,因此百步的距離轉眼便至。等到了倭人的隊伍前邊,關羽手中大刀一揮,對面的一名倭人騎兵舉起的長刀還沒落下,便已經身首異處,成了關羽的刀下亡魂。

    看到關羽向倭兵進攻,那名倭兵旁邊的兩名倭人急忙上來幫助同伴。結果還沒等他們的長刀砍到關羽身上,關羽倏然收回青龍刀,快如閃電的向左右各劈出一刀,兩名倭人騎兵立刻被砍成了兩段。

    看到關羽如此勇猛,倭人都躲避關羽的青龍刀,因此輕騎兵的隊伍再次猶如一把尖刀一般,刺入了倭軍人馬之中。

    關羽帶著隊伍在密集的倭人隊伍中肆意踐踏了一番之後,看到後邊跟著的那些大隊倭兵已經趕到,關羽便不再戀戰,免得被大隊倭兵將自己這些人纏住。因此關羽一聲令下,輕騎兵跟著關羽馬上轉身,奮力殺出了倭人的重圍,再次來到了包圍圈的外邊。

    此時其他幾支隊伍也與這邊的輕騎兵一樣,雖然他們的行動不如關羽這支隊伍那般順利,但是也基本都是從倭人的包圍圈中衝殺了出來。此時正在稍作休整,以便接著向倭兵發動進攻。

    追趕輕騎兵的倭人看到漢軍又停下了腳步在遠處等著他們,衝在最前邊的倭人騎兵這次也學乖了,並沒有馬上追趕過去,而是停在原地,等候身後的大隊步兵趕上來。

    按照之前制定的作戰方案,關羽看到倭人聚集的差不多了之後,便馬上帶領輕騎兵再次衝向了倭兵。不過這次他們在距離倭兵不過四五十步遠的時候,突然變換了方向,沒有繼續殺進倭人的隊伍之中,而是轉向了左邊,同時輕騎兵全部用手中的連弩向倭兵施放弩箭,頓時一陣漫天的箭雨向著倭人的頭頂落了下來。

    本來倭兵手中早已準備好了大木盾,但是在最初他們向漢軍大營發動進攻的時候,大木盾確實為他們擋住了漢軍的弩箭。可是後來雙方短兵相接之後,嫌木盾礙手的倭兵早已不知把木盾丟到哪裡去了。因此現在漢軍的弩箭落下,大部分都刺中了倭兵的身體,使得倭兵隊伍中到處都是倭人中箭後的慘叫聲,更有不少倭兵掉頭便開始往後跑。

    此時衝出包圍圈的四支輕騎兵隊伍採取的都是同樣的戰術,他們圍著倭人繞圈奔跑,同時不停地用弩箭射殺倭兵。很快四支隊伍的近八千輕騎兵反而在倭人的隊伍之外形成了一個包圍圈,把倭兵圍在了裡邊。而輕騎兵採取的是游擊戰術,倭人根本沒辦法接近他們,因此現在反倒成了輕騎兵佔據了戰場上的主動,手中連弩一輪接一輪的向倭兵傾瀉著弩箭,使得倭兵的傷亡數量越來越大。

    已經跟著大隊人馬衝進漢軍大營的小澤丸此時站在隊伍的後邊,正在指揮倭兵對營中剩下的一千多名漢軍全力進攻。雖然他也看到漢軍分頭突圍出去了不少人,但是他現在的目的是盡快將大營中剩餘的這些漢軍全部消滅,徹底佔領漢軍大營,然後便馬上派人去河邊接應竹下登的隊伍過河。

    然而營中剩下的漢軍堅韌異常,儘管他們在倭兵的全力攻擊下,人數也在不斷減少,但是卻始終保持著完整的防禦陣型。並且內外的漢軍職責明確,外邊的與倭兵面對面的交戰,而裡邊的則不時用連弩或從前邊漢軍的縫隙中施放冷箭,射殺前邊的倭兵,或者向空中拋射,反正倭人的隊形密集,隨便向空中一射,落下的弩箭一般不會落空。因此打到現在,雖然漢軍剩下的還有大約不到千人,可是死在漢軍手裡的倭兵數量已經有三千人之多。

    為了追殺逃出去的那些漢人騎兵,小澤丸的五萬多大軍也被分開了,騎兵現在也混在步兵隊伍之中,每個方向去追殺漢軍的大約有一萬人,剩下的一萬五千多步兵就在漢軍大營之內,攻打營中留下的那些漢軍。可是如今幾路追兵也都紛紛派人前來送信,他們如今不僅沒有殺掉那些逃走的漢軍,反而被漢軍將他們圍住了,在漢軍游擊戰術的攻擊下,幾支隊伍的傷亡都不小,初步估計每支隊伍的損失差不多有兩三千人,而死在倭兵手裡的漢軍加起來也不過一千出頭。

    得到這些消息之後,小澤丸大致估算了一下,這才發現雖然在戰場上自己看似大佔上風,但是如今倭兵不過消滅了兩千多一點的漢人,可是倭人的損失加起來至少接近了兩萬人,也就是說如今自己手中的隊伍不過四萬人出頭,而且又被漢人圍住了,小澤丸頓時腦袋就大了,他知道這個時候自己一定要盡快想出主意,否則再這樣打下去,即便是自己將包圍圈最內部的一千漢軍殺光,接下來仍然要面對現在圍著自己的七八千漢軍,而且到那時自己手中倭兵的數量還會減員不少,能不能打得過漢軍可就難說了。

    小澤丸絞盡腦汁,在想有什麼辦法才能讓自己擺脫眼下的困境。他知道現在想撤退肯定是不行了,漢軍騎兵的速度比倭兵快很多,根本跑不過他們。在大營中死守同樣不是辦法,那樣自己就成了甕中之鱉,只能任漢人宰割。忽然小澤丸眼睛一亮,他想到了連湖河對岸還有倭人的七萬大軍,只要自己能殺到河邊,把渡口搶到手中,便可以讓河對岸的倭兵過河參戰。另外如果自己佔領了渡口,即便是到了最後,倭人無法打敗這支漢軍,自己也可以在形勢不利時坐船退回連湖河北岸,這樣至少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主意已定,小澤丸便開始招呼隊伍先向大營方向集結,這樣也可以避免被外圍的漢軍各個擊破。等隊伍全部收縮到大營之內後,小澤丸便把隊伍中的幾員將官叫過來,佈置了一下倭兵下一步的行動。

    除了留下一萬步兵在大營中繼續猛攻包圍圈中的漢人之外,過一會兒其餘的倭兵全部跟隨小澤丸前往河邊,去搶佔渡口以便接應對岸的倭兵過河。

    分派好人手之後,小澤丸一聲令下,大營中除了留下一萬步兵繼續圍攻周倉等人外,剩下的兩萬多倭兵看準了河邊渡口的方向,出了大營朝河邊而去。

    為了抵抗漢軍的連弩攻擊,小澤丸命令士兵把木盾又都帶上了,如今他們的隊伍兩邊是舉著木盾的步兵,騎兵則在隊伍的中間,由於持盾的倭兵速度很慢,因此整個隊伍便如烏龜一樣,躲在盾牌的後邊慢慢向河邊移動。

    看到倭人全部退入大營之後,關羽便知道倭人肯定是要變換戰術,因此他帶著隊伍繼續在大營外遊走射箭,伺機射殺倭兵。

    看到倭人開始向河邊衝擊,關羽馬上便明白了倭人的目的,看來他們是想先佔領渡口,這樣便可以接應河對岸的倭兵過河。關羽當然不能讓倭人的目的得逞,否則河邊的徐晃便會腹背受敵,處境更加危險了。

    看看營中尚有不少倭兵在圍攻周倉,關羽急忙叫過一名輕騎兵團長,令他帶領一千人前去營中幫助周倉,他們不必與倭人硬拚,還是採用剛才對付倭人的辦法,就在不遠處用連弩招呼他們。

    派出援助周倉的隊伍之後,關羽心中也就不再為他們擔心,於是他帶著剩下的六千多人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矩形戰陣,從側面向倭人的隊伍發起了攻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