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三十七章 風雲莫測 文 / 天翔

    第四百三十七章風雲莫測

    當老劉與郭嘉在猜測自己的水軍到了哪裡的時候,在倭國以南的海面上,陳宮帶領的水軍卻正在與一場突然而來的狂風巨浪做著殊死的拼爭。

    原來在把關羽帶領的輕騎兵送上倭島之後,老劉派來給陳宮送信的信使也到了望漢港,並把老劉的命令傳達給了陳宮等人。得知老劉讓他們不必先去攻打倭島以南的兩個島嶼,而是繼續沿著倭島的海岸線北上,由嚮導把他們帶到邪馬台東北方向的倭面土國,然後從那裡登陸。趁著倭面土國的倭人不備,攻下他們防守空虛的王城。然後再從北方攻打邪馬台國,從而與老劉帶領的大軍形成南北合擊之勢,使得邪馬台國只能分兵應戰,從而盡快平定邪馬台的指令之後,陳宮與周泰、蔣欽兩位水軍統領商議了一番之後,便離開了望漢港,返回耽羅島去接島上的水軍士兵。

    回程倒還順利,他們在耽羅島停留了半天,將留在島上的一萬多名水軍士兵全部接上了戰船。帶足了軍糧和各種軍資之後,船隊便離開了耽羅港,向著倭島方向而去。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這句話算是讓水軍趕上了。就在船隊行進到耽羅島與倭島中間的海面時,海上突然刮起了狂風,天上也下起了暴雨。而巨浪更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拍打在水軍的戰船上。幾艘巨型戰船和八艘大型戰船由於船體寬大,因此還稍好一些。只是剩下的一道行動的八艘中型戰船則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周泰和蔣欽在最大的旗艦上向船隊下達命令:漿手停止划槳,掌舵手盡量保持船體平衡,現在也先不要管船隻前進的方向了,就讓船隊先隨著風浪漂出這片危險的海域再說。畢竟風浪太大,強行控制戰船行駛的方向反而會加大戰船傾覆沉沒的危險性。

    這場風暴整整持續了四天的時間,洶湧的海面才算平靜了下來。而周泰和蔣欽此時急忙派人到船桅上去觀察一下,船隊中的其它戰船狀況如何?現在是否有船隻失蹤等等。

    結果在高高的船桅上那個觀察點看了一刻鐘之後,那名士兵才告訴甲板上的周泰等人:三艘巨型戰船都在不遠處漂泊,八艘大型戰船則在稍遠一些的地方。只是他找了半天,也只找到了六艘中型戰船,還有兩艘中型戰船下落不明。目前海面上風平浪靜,艷陽高照,因此可以看到十幾里甚至二十里外,可是那名士兵找了這麼長時間,還是沒有看到那兩艘中型戰船的蹤影。

    經歷了如此大的風浪,自己的船隊也只損失了兩艘戰船,周泰和蔣欽也是暗暗慶幸。這要是在以前,沒有這些船體寬大低矮的戰船,而是使用大漢原來的那種高大的樓船,估計沒有一艘戰船能夠從這場風暴中逃生。

    於是周泰讓所有戰船先就地拋錨停泊,然後派出幾艘中型戰船去周圍尋找那兩艘失蹤的戰船,畢竟兩艘船上還有一千多名水軍士兵和水手。不過周泰給他們的命令是只能出去三十里,如果找不到便馬上回來,畢竟倭島那邊還有戰事等著水軍前去參與,否則去晚了恐怕就要耽誤大事了。

    而接下來,周泰、蔣欽和旗艦上的船長周平三人則拿出老劉親自繪製的那幅涵蓋了大漢東南兩個方向所有海域的航海圖,然後借助羅盤,來確定如今他們所在的方位。

    連續幾天的風暴之中,陳宮可是受了不小的罪,最後吐得連膽汁估計都吐光了。如今戰船平穩了之後,陳宮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此時也終於緩過來了。便與太史慈一道來到甲板上,與周泰等人一道商議下一步水軍的行動方案。

    然而在經過了近半個時辰的反覆確認之後,周泰才苦著臉對陳宮道:「軍師,我們這下可是遇上大麻煩了。搞不好還會耽誤主公的大事,您看如何是好?」

    陳宮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會讓周泰如此沮喪。於是便對周泰道:「幼平莫急,咱們不過是遭遇了四天的暴風雨,大不了我們轉回去就是了,怎麼會耽誤主公的大事呢?」

    周泰滿臉愁容的對陳宮道:「軍師有所不知,雖然我們遭遇了四天的風暴,但是剛才我們三人仔細的辨認了一番,確認這裡應該是在揚州的會稽郡以東的位置,距離一座被稱為海中州的島嶼不遠。如今我們距離耽羅島足有兩千多里的距離,距離倭島的距離就更遠了,至少在兩千五百里左右。如果我們馬上動身,一路上不再遇上什麼麻煩的話,要趕到倭島也要在十幾天之後了,軍師趕緊想想有什麼辦法沒有,能讓我們盡快趕到倭島去幫助主公,否則耽誤了主公的大事,我們的罪過可就大了。」

    陳宮沒想到只是四天的時間,水軍的船隊便被吹到了兩千多里之外,而且現在還有兩艘中型戰船下落不明。如果趕回去還要十幾天的話,加上剛剛過去的四天,等水軍趕到倭島之時,豈不是耽誤了快二十天的時間?如果主公誤以為水軍已經在倭島登陸,並且開始攻打倭面土國,然後再繼續向邪馬台國進攻的話,主公那邊的戰術便會受到很大影響,畢竟按照主公原來的設想,自己這支隊伍現在應該是在倭面土國登陸,並且開始與倭人作戰了。

    看著周泰蔣欽和太史慈幾人焦急的面孔,陳宮長歎一聲然後道:「幼平,遇到風暴我們也沒有辦法,我相信主公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之後,也不會怪罪我們的。我們如今的頭等大事,便是盡快趕往倭島。剛才我聽幼平說有兩艘戰船下落不明,我們現在也不能耽誤時間尋找他們了,等幾艘出去尋找他們的戰船回來之後,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只能馬上向倭島方向進發,不知道船上的飲水和糧食是否夠用?反正我們現在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盡快趕到倭島去幫助主公,免得主公他們孤軍奮戰,幼平馬上去安排吧,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出發。」

    「遵命軍師,我馬上就去安排啟航之事。飲水和糧食倒不用擔心,我們離開耽羅島的時候,船上就已經裝滿了軍糧。而且我們還可以在海上捕魚為食。但願我們能及時趕到倭島,不至於耽誤主公的平倭大事才好,否則主公他們萬一遭遇危險,我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周泰道。

    眾人又在海上等了一個多時辰之後,幾艘出去尋找失蹤戰船的船隻都已經回來了。雖然他們在幾個方向搜尋了半個多時辰,但是仍然沒有找到那兩艘失蹤的戰船。而周泰也馬上傳下命令,所有戰船馬上起錨,全速向倭島方向前進。

    由於這場暴風雨的出現,使得老劉的水軍被吹到了耽羅島以南兩千多里地以外的海面上,雖然他們現在正日夜兼程的全力趕往倭島,但是等他們到達倭島,至少也要十幾天之後了。而在倭島上的老劉在與郭嘉商議了一番之後,便在高順的步兵軍到達岐阜城後,讓他們先在城中休息了一天。

    在佔據岐阜城之後,漢軍便開始將原來屬於伊都國的船隻全都集中起來,同時準備好了木板和鐵釘等物,等到漢軍向邪馬台國進攻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些船隻在古川河上搭建一座浮橋。這樣便可以讓漢軍的輕騎兵從浮橋上過去,只有先在河對岸站穩了腳跟,然後才有機會向邪馬台國的古屋城發動進攻。

    不過負責看管那些船隻的士兵也發現在他們在河邊出現後,對面的倭人也已經發現了他們。可能是怕他們乘船渡河,因此河對岸的邪馬台國士兵已經在河邊設置了不少樹枝石塊等障礙,還修建了一些陣地。並且還在河對岸安置了不少士兵,如今這些士兵都已經進入了他們建好的陣地之中,準備阻擋漢軍的船隻過河。

    在步兵到達岐阜城的第二天,漢軍的輕騎兵和步兵先後離開了岐阜城,來到了岐阜城北不到五里遠的古川河邊。

    這一仗非常的重要,關係到漢軍能否順利的渡過古川河,從而向邪馬台國的古屋城發動攻擊。因此今天老劉帶著郭嘉親自出陣。率領眾將來到了古川河南岸。

    看到對岸的倭兵已經做好了準備,老劉等人並沒有慌張。因為現在有步兵在,又有近百搜小船在手,因此老劉並不擔心漢軍無法過河。郭嘉看了一番地形之後,便建議老劉先讓步兵乘船渡河,然後在對岸搶得一塊陣地。掩護後邊的步兵搭建浮橋。

    待浮橋建好之後,輕騎兵便可以順著浮橋渡過古川河,然後向對岸的倭兵發動衝鋒,從而佔據河對岸那片空地,在那裡把軍營建起來。有了根據地,才好接下來向距離古川河不到十里遠的古屋城發動進攻。

    想要讓輕騎兵繞過這條河看來不太現實,因此老劉便同意了郭嘉的建議,讓高順馬上派兵渡河,搶佔河對岸的倭兵陣地。

    高順得令,親自帶領五百名盾牌兵和三百名弩兵上了幾十條小船,然後盾牌兵將自己的大盾依次放在身前,組成了一面盾牆,從而掩護船上的士兵划動船槳,向著對岸衝去。

    看到漢軍開始渡河,古川河北岸的邪馬台國士兵一邊準備好弓箭迎戰,一邊派人去給古屋城內的姿三郎將軍送信,讓他趕緊派人前來增援。因為他們也看到了,河對岸的漢軍至少有兩萬多人,如今自己這邊不過只有三千名倭兵,如何是對岸那些身材高大、護具精良的漢軍的對手。不過在援兵到來之前,他們也只能將手中的弓箭瞄準了正在渡河的漢軍,等著漢軍進入他們的攻擊範圍之後,便開始用弓箭向漢軍發起進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