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一十九章 踏破鐵鞋 文 / 天翔

    第四百一十九章踏破鐵鞋

    當晚吃過晚飯之後,老劉手下的郭嘉與一干武將全都來到了老劉的中軍大帳之中,聽老劉佈置下一步的安排。

    不過在開始安排任務之前,老劉首先跟眾人說了一件事,讓大家來出主意,那便是如何命名他們登陸的這個港口,也便於將來在地圖上進行標注。

    郭嘉似乎想好了,正要開口,結果反而被文丑搶了先。文丑對老劉道:「主公這還不好辦嗎?既然這裡是我們登上倭國的地方,也就是我們滅倭的起點,所以依我老文的主意,不如就叫做破倭港如何?」

    文丑說完,還沾沾自喜的看著周圍的眾人,似乎在為自己搶得頭籌而洋洋得意。

    老劉搖了搖頭道:「不俊,你可知道將來我大漢要對倭國的這座島嶼長久的統治下去,因此今後重新命名的不管是港口也好,還是城市、山脈、河流,都最好不要再帶他們原來的這個倭字。這樣在將來我們平定了整個倭國之後,也可以讓留下的那些倭國百姓盡快忘掉他們的祖先是誰,以便讓他們融入到我大漢的天下中來。你們大家再仔細想想,看看還有什麼更好的名稱?」

    沉默了片刻之後,郭嘉對老劉道:「主公,其實讓這些倭人將來忘掉他們的祖先也很容易,那便是將他們的文字和語言統統廢掉。再就是像主公在平定北方之後,在幽州和新州對那些被征服的外族所施行的政策一樣,從大漢內地遷移一些百姓來這裡居住,把島上的倭**部分送到內地生活。這樣用不了多長時間,原來的倭人便會逐漸被我大漢百姓同化,我大漢對倭國的統治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至於說到我們今天登陸的這座港口的名字,我想主公除了要為這座港口命名,更主要的是將來還要在此地建造一座相同名字的城市。既然這裡與我大漢隔海相望,那麼就把這座港口叫做望漢港如何?將來在這裡興建的城市也可以望漢城來命名,主公和各位將軍以為如何?」

    聽完郭嘉的話,眾人都覺得郭嘉為這座港口所起的名字不錯,其實只有老劉知道,他們乘船到了倭國之後,現在已經沿著海岸線轉到了倭國的東邊,因此這裡對著的根本不是大漢的方向,而是與大漢相對的美洲。只是這些地理方位眾人如何搞得清楚,所以老劉想想郭嘉所起的這個名字還算不錯,因此便點頭道:「望漢城,不錯,既然大家也都這樣以為,那麼這座港口就叫望漢港了,至於望漢城嗎,那就要等將來我們平定了整個倭國之後,再在這裡選擇合適的地方興建望漢城了。」

    為這座港口命完名之後,老劉便開始跟大家談起了自己和郭嘉商議的下一步的打算。

    現在對於漢軍來說,最困難的便是由於語言不通,因此無法向當地的那些漁民瞭解周圍的情況,比如說這裡是屬於哪個國家的地盤?他們的王城在哪裡?這個國家有多少軍隊等等。因此現在漢軍在這裡一是等候關羽的輕騎兵到來,二是向周圍盡量多的派出一些探子,好盡快打聽清楚周圍的情況。以便大軍能夠找到目標,開始向北方推進。

    為了保證出去打探消息的士兵的安全,郭嘉向老劉建議,盡量不要單獨派人出去行動,畢竟語言不通,出去除了可以知道周圍的大致情況以外,也無法從倭人的嘴裡打探出什麼消息來。因此這些出去打探消息的隊伍必須要由軍中的武將帶領,並且編製不能少於一個連,否則一旦遇到倭人的大隊人馬肯定不好應付。

    老劉也覺得郭嘉說的有道理,於是便派出高順、李榮、左校三人各帶一個連的隊伍,在明天天亮之後便分頭向海岸的前方、左邊和右邊三個方向出去偵查,盡量不要與遇到的倭人發生戰鬥,畢竟現在他們所處的是倭國眾多國家中的哪個小國?這個國家的實力如何現在還都是未知數。

    三人領命。老劉又告訴大家一旦與倭人的軍隊相遇,盡量不要與他們近身纏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遠距離用連弩進行攻擊。反正倭人的盔甲相對薄弱,漢軍的連弩正好是克制他們的利器。

    當天晚上,營地周圍雖然也不時有一些從穿戴上看似乎是當地的漁民在軍營外遠遠的向軍營張望,不過由於他們都沒有攜帶武器裝備,因此負責值夜的衛兵根據老劉的命令,並沒有想他們發動攻擊,只是當偶爾有人距離營地太近的時候,衛兵才警告他們馬上離開。

    儘管那些漁民聽不懂衛兵在說什麼,但是看到衛兵手中的兵器和讓他們離開的手勢,這些人也算知趣,急忙倒騰著兩條短腿跑開了。

    幾乎坐了一天一夜海船的漢軍士兵終於可以在營地的帳篷內睡個安穩覺了,而營地的守衛也早已佈置得天衣無縫,因此漢軍士兵便都放心的睡了來到倭國以後的第一覺。

    當天晚上,中軍大帳中的老劉倒是毫無睡意。他整夜都在為自己即將滅掉這個後來危害整個中華民族的卑劣國家而興奮不已。畢竟如果自己真的達到了預想的目的,那麼後世也便不會再有倭國的存在,從明代以後便不停的與中華民族為敵的這個毒瘤也就同樣因為自己的介入而煙消雲散了。

    至於歷史是否也會因為自己的介入而發生什麼重大變化,老劉自己現在也不知道。如今他只能是按照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為自己的國家和百姓盡力而已。如果自己不去做這些對中華民族有益的事情,老劉自己的良心也會不安的。

    折騰了大半夜,老劉最後便練起了內功心法,如今他的心法已經有了相當火候,因此在練完之後,便馬上覺得神清氣爽,毫無倦意。

    到了第二天清晨,吃過早飯之後,高順、李榮和左校三人便分別帶著一個連的士兵離開了大營,開始向幾個方向出發,前去打探這幾處的情況。

    而在軍營之中,老劉與郭嘉也在文丑和十名親衛隊員的陪同下,爬上了軍營後邊的那座小山。雖然這座山不是很高,但是卻也至少有兩三百丈高,山坡上到處都是茂密的樹木叢林,好在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往山頂,所以幾人便順著這條小路爬了一刻鐘的時間,才終於爬到了最高的山峰。而在幾人登上山頂之後,更可以看到身後的大海並將前邊的景象盡收眼底。

    為了保證後勤的供應,郭嘉昨晚建議盡快從海邊的望漢港到軍營之間修建一條簡易的道路,這樣也好讓漢軍的輜重能夠順利的運到大營之中。如今張飛正帶著不少士兵在那裡修路呢,儘管兩地之間的距離不過七八里,但是因為首先要平整路面,還要從路旁搬運一些石頭來鋪到路面上,以增加路面的硬度,好讓漢軍的輜重車能從上邊通過,因此要修完這條路估計也至少要兩天的時間才行。

    看過漢軍修路的情況之後,老劉等人便向對面的方向看去,如今已經是上午的辰時三刻了,在遠處的農田中也可以看到有農民在忙碌,雖然距離很遠,但是從他們種植的莊稼是在水中來看,這些農民種植的應該是水稻。

    島上看來還很落後,從這裡向遠處根本看不到一座城市的存在,倒是在海邊有個不大的漁村,從那些簡易的房屋來看,住著的也不過二三十戶人家。而在遠處也有一個更大的村子,應該有上百戶人家居住。而且從村子周圍的那些農田來看,這些住戶便是在此地種地的農民。

    幾支出去打探消息的隊伍早已不見了蹤影,看看在這裡也看不到什麼有價值的線索,老劉便與郭嘉等人離開了小山,回到了軍營之中。兩人一邊在帳中閒聊,一邊等著幾支隊伍的消息。

    第一支回來的隊伍,是師長李榮帶著的前往大海對岸方向的。他們是在當天下午未時一刻回到軍營的。根據李榮的稟報,他們這邊根本就沒遇到太多的居民。基本上都是荒地。而且走了大約一百多里遠便到了另外一邊的海邊。路上偶爾遇到的當地倭人也都躲著他們,因此根本就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消息。

    第二支返回的是另一位師長左校帶領的隊伍,他是向著東北方向出發的,走了大約一百里的距離之後,他們便在一處比較平坦的地方發現了一座用高大的樹木建成的城堡。整個城市的規模很小,遠不及大漢一個最小的縣城大。而且城中基本都是用木頭和茅草搭建的低矮的房屋。左校只是帶人在城外很遠的地方觀察了一陣,同時找了處高地看清了城內的情況。估計這座城堡之中大約居住著四五萬居民,他們的穿著都很簡陋。整個城堡只有一座城門,門口站著幾十名穿著皮甲、手拿長刀的衛兵。而城內似乎也有一座兵營,不過看規模,裡邊的士兵數量不會超過兩千人。

    這個消息還算不錯,至少知道在東北方向有倭人的城堡存在。現在就等高順帶著的那支隊伍了。不過老劉知道他去的方向應該是與大漢最近的那端,用不了二百里也到海邊了,所以估計也不會有什麼情況。

    直到當天深夜,時間已經快到子時了,高順所帶的隊伍仍舊沒有消息。老劉很擔心他那邊不要出現了什麼危險,因此他也一直在帳中沒睡。而郭嘉和文丑張飛也都陪著他在帳中閒聊,同時等著高順的消息。

    又過了大約一個半時辰,幾人便聽到從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後便是高順從敞開的帳篷門衝了進來,而跟他一起進來的還有另外兩個陌生人。

    進帳之後高順看到老劉等人都在望著他,便對老劉高聲道:「主公好消息呀,我給您帶來了兩個自稱是大秦朝的人,他們既會說咱們的漢話,又會說倭語,這下咱們可就不用愁沒人給咱們做通譯了。」

    高順說完,搞得帳內的幾人都有些迷糊。他怎麼會帶回來兩個大秦朝的人,那可是六百年前的事情了。只有老劉隱約猜到了什麼,於是幾人便都把目光轉向了高順帶回來的那兩位大秦朝人的身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