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一十八章 登陸倭島 文 / 天翔
第四百一十八章登陸倭島
如今在耽羅港停靠的水軍共有與興漢號同樣大小的巨型戰船三艘,這幾艘船每艘都可運載攜帶戰馬輜重的士兵一千五百人。另外還有可以一次運載士兵一千人的大型戰船八艘,每次運載五百人的中型戰船十二艘。這幾種大船因為船體寬大,高度都不是很高,因此非常適宜在海上航行。另外尚有小型戰船二十多艘,但是因為運載的人數有限,另外也無法抵禦海上的強風巨浪,所以這些船更適合在內地的江河湖泊中使用。
這次老劉打算帶往倭國的士兵共有輕騎兵一萬五千人,步兵同樣是一萬五千人。再加上兩支隊伍的馬匹和輜重,以及船上原有的水軍士兵兩萬人,因此三種戰船必須要運送三次才可以把所有的士兵和物資運到倭國去。考慮到耽羅島到倭國的直線距離大約不到八百里,按照水軍戰船航行的速度,每個時辰大約可以航行八十到一百里,這樣便可以用八到十個時辰的時間完成一次運送任務。不過要把全部士兵和物資運到倭國,看來至少要三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
接下來的幾天之中,陳宮與郭嘉根據已經定好的作戰計劃,將五萬士兵分成了幾部分。水軍士兵總數雖然有兩萬人,但是由於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負責划槳的漿手和船員,因此真正能夠上岸參與作戰的大概是一萬五千人。而且他們的目標首先是倭國最南端的那個島嶼,因此為了保證大隊人馬能夠盡快登上倭國最大的島嶼,陳宮安排水軍士兵最後一撥出發。第一次運送的完全是步兵和全部輜重,這樣便可以一次將步兵全部運送到倭國的領土上。而接下來便分兩次將輕騎兵和水軍運送過去,這樣步兵可以首先在島上選好地方安營紮寨。等輕騎兵到了島上之後,漢軍的基地也差不多在倭國的土地上建好了。
而老劉則帶著郭嘉、文丑、張飛、高順、李榮、左校幾人也在第一批出發。剩下的關羽、徐晃、周倉、裴元紹四人在第二批人馬之中。而陳宮則帶著太史慈跟隨周泰和蔣欽的水軍一道行動。
在眾人緊張而有序的忙碌之中,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到了第三天傍晚,所有第一批出發的將士都已經坐上了水軍的戰船。而留在島上的眾人還有稍後出發的陳宮等人也都來到了耽羅港,為老劉等人送行。
在得知老劉要帶兵東征之後,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那便是露西拉也要跟著老劉前去倭國征戰,烏雲在一旁陪著她央求老劉答應帶她們兩人一起去。露西拉的理由是自己在羅馬帝國之時,從十幾歲便跟著父皇在北方的邊境與日耳曼人作戰,而且自己也曾親自上陣殺敵。所以她這次是想讓老劉和其他大漢的武將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能力隨老劉出征,況且她的身邊還有烏雲和瓦妮莎幾人來保護自己。
對於露西拉和烏雲的這個要求,老劉斷然予以回絕。這次的平倭之戰看上去沒什麼凶險,但是老劉知道,以倭人的凶殘本性,這場戰爭絕不是像自己預想的那樣輕鬆,因此戰場上會出現什麼樣的凶險自己都很難預料。帶上他們兩人,萬一出了什麼危險還要去保護她們。因此老劉堅決不同意她們跟著自己。
看到老劉的態度十分堅決,再加上甄姜與福斯汀娜等人的勸阻,露西拉和烏雲知道老劉也是為了她們好,因此最後也就只好作罷了。
在出發之前,老劉也與陳宮郭嘉一道看了看天氣,估計未來幾天不會有什麼大風浪,因此看看時候差不多了,老劉便告辭了岸上的眾人,二十幾艘戰船浩浩蕩蕩的離開了耽羅港,位於最前邊的興漢號的船長周安調整好航向,全速向正東方向的倭國而去。
為了保證在到了倭國之後,士兵能有充沛的體力和精神應對可能遇到的危險,老劉傳下命令,大家趁著夜晚趕緊睡一覺,如果沿途沒有遇到什麼大風大浪的話,船隊應該在明天中午前後抵達倭國海岸。
而老劉和郭嘉兩人則繼續在船艙中商議下一步該當如何與倭人作戰之事。老劉曾經在前年前去青州收容難民的時候,在東牟一帶與上岸搶劫的倭國海盜打過一仗。知道這些倭人雖然身材不高,但身體靈活,縱躍自如,且生性殘忍,如嗜血惡魔一般。雖然他們的身上只有簡單的皮甲護身,但是他們的武器卻是非常出色。老劉所設計的斬馬刀的樣式便是取自倭人慣用的長刀。這種刀刀身狹長,且刀身厚度很薄,但是韌性和鋒利程度卻絲毫不比如今輕騎兵所使用的斬馬刀差。唯一的缺點兒便是硬度遜於斬馬刀,因此雙方一旦兵器相交,斬馬刀還是稍佔上風。
至於倭人的戰鬥方式,他們一般習慣單打獨鬥,並不擅長髮揮團體作戰的優勢,因此在戰鬥中往往不講究協同作戰,只是每人尋找自己的對手去發動進攻。而這次跟隨老劉前來倭國的步兵軍在高順的調教下,最擅長的便是協同作戰的方式,從而可以將每個人的戰鬥力都發揮到極致。因此如果是雙方兵力相當甚至步兵軍的人數少於倭人,老劉也相信漢軍肯定會很容易的取得勝利。
現在還有一點兒很關鍵的問題,那便是自己這邊並沒有人會說倭人的語言。老劉在樂浪郡等候高順的時候,也曾經讓樂浪太守鍾繇幫助尋找會說倭語的三韓人,但是由於時間倉促,因此直到老劉離開列口港,也沒能如願找到一個。不過鍾繇也告訴老劉,一旦他找到會說倭語之人,便馬上把他送到耽羅島,再由島上的水軍想辦法把他送往倭國,這樣對於老劉日後與倭人打交道會方便許多。
兩人商議良久,最後決定還是等大軍到了倭國之後,先打探清楚情況再進行下一步的行動。估計隊伍的給養都要從耽羅島運送過去,不過以目前老劉麾下水軍的實力,他並不擔心後勤供應不上,因此只要不把這場戰事拖到冬季結束便可。
由於海面上的風浪聲不斷,因此海上的夜晚並不平靜。而且步兵軍的士兵大都不習慣乘坐海船,有很多人都出現了暈船的現象。這在上次他們從列口港到耽羅島的途中便曾出現過。好在老劉早已告訴了隨軍的軍醫一些簡單的防治暈船之法,因此船上的軍醫大都沒有休息,而是忙著幫那些暈船的士兵按摩服藥,盡量減少大家的痛苦。
整整在海上航行了近九個時辰之後,船隊終於在第二天的午時時分,來到了距離前方的陸地不過幾里遠的地方。興漢號的船長周安不敢輕易靠岸,畢竟他們也是第一次來到倭國的土地,因此便急忙向站在甲板上瞭望的老劉請示,是否馬上靠岸登陸?
按照船隊航行的方向,老劉知道船隊沿著海岸線再向東北方向前進,很快便可以到達那道分隔兩座島嶼的很窄的海峽,而從那裡繼續沿著海岸線航行,便會到達那座後世因遭受核武器攻擊而聞名於世的海港城市廣島,那裡本身便是個天然的港灣,因此船隊在那裡靠岸才是最好的選擇。否則這些海岸線雖然看似風平浪靜,但是下邊的礁石暗布,稍不留神便會發生戰船觸礁之事。周安聽到老劉的吩咐之後,便急忙跑回自己的船長室,按照羅盤的方位調整好方向,操縱戰船按照老劉所說的方向繼續前進。
果然沒過多久,戰船便駛入了那條狹窄的分隔兩塊陸地的海峽之中,只是過去之後,才發現裡邊是個海灣。周安熟練地操縱戰船,引導船隊繼續沿著曲折的海岸線向東北方向行駛。
又經過了兩個時辰的航行,船隊才終於駛入了老劉所說的那個天然海港。在船隊沿著海岸向東北方向前進之時,岸上的倭人已經發現了這支龐大船隊的出現。很多穿著破爛衣服、身材矮小的倭人都跑到岸邊,看著大船又喊又叫,也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而在海上也偶爾會有打漁的倭人划著小船出現。當看到戰船之後,便嚇得紛紛躲到岸邊去了。更有甚者,許多倭人看到這些巨大的船頭和船舷兩側都覆蓋著厚厚鋼板的戰船,他們什麼時候見過這樣的龐然大物,因此可能以為是天神來了,竟然匍匐在地,向著戰船方向不停地磕頭。
很快,幾條戰船慢慢的靠近了岸邊,等戰船與海岸的距離不過一丈遠的時候,船上的水軍士兵便將長長的跳板搭到了岸上比較堅實的土地上。而步兵士兵也在跳板搭好之後,便迅速的衝過跳板,踏上了倭國的土地。
首先上岸的是高順親自帶領的一個步兵連。在登陸之後,高順便馬上指揮手下士兵迅速在附近尋找有利地形,爭取盡快把軍營建好,這樣便可以一邊派人出去偵查周圍的情況,一邊在軍營中等著輕騎兵的到來。
一萬五千人的隊伍經過了近半個時辰的時間,才全部離開了戰船,來到了倭國的土地上。而此時高順已經帶人在距離岸邊大約七里多遠的地方找到了一處依山傍水的安全所在,然後便迅速將從船上卸下的輜重推運過來,組成了一道圍牆。同時在營寨後邊的山上安插了一個連的士兵負責警戒。然後又在營寨的前邊安置好了路障和鹿角等物,整個隊伍忙活了一個多時辰之後,終於在天色微暗的時候全部進入了營寨。並且開始埋鍋造飯,準備隊伍來到倭國之後的第一頓晚飯。
至於所有的戰船則在全體士兵登陸之後,馬上向耽羅島方向回轉。他們要盡快趕回耽羅島,將第二批第三批的士兵運送過來,從而在隊伍全部進入倭國之後,開始對倭國分南北兩個方向進行征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