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一十四章 雖遠必誅 文 / 天翔

    第四百一十四章雖遠必誅

    有了文丑和呂曠的插科打諢,倒也讓屋內的氣氛輕鬆了不少。老劉接下來又問了問關靖如今樂浪郡的情況。關靖也都一一向老劉做了回答。

    樂浪郡以前地處幽州最危險的地方,所以在老劉剛來幽州擔任刺史之時,這裡的大漢官府幾乎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畢竟樂浪當時處在三韓與北方的高句麗、扶余等外族之間,因此經常受到這些外族的侵擾,百姓民不聊生。而在老劉積蓄了足夠的力量並發動了針對三韓和高句麗、扶余的戰爭之後,將這幾處的外族盡皆征服,那些土地也都成了幽州的一部分,在幽州一分為二之後,如今的樂浪郡處在韓郡、扶余郡和遼東郡之間,因此反倒成了最為安全的地方。而關靖也確實是處理政務的一把好手,在他的治理之下,樂浪的農業和商業都有了很大提高,也使得樂浪境內的各族百姓能夠和睦相處,基本過上了溫飽不愁的好日子。

    看看時間也到了晚飯時間了,關靖與呂曠急忙令府中的管事去飯堂中準備好酒宴,他們也好為老劉接風吸塵。

    關靖與呂曠的酒量有限,尤其是呂曠,看到張飛年紀不大,便以為自己雖然武功不如他,但是喝酒肯定能勝他一籌,便在當晚喝酒之時與張飛較上了勁。本來文丑是想自己出馬把呂曠灌倒的,結果看到呂曠竟然敢向張飛挑戰,他可是知道雖然張飛不過十七八歲,但是不僅武功已經與自己相差無幾,便是酒量也已經快趕上自己了,因此他樂得看呂曠自討苦吃。所以他便在一旁為呂曠打氣助威,實則是等著看呂曠到底能與張飛喝幾杯便會醉倒。

    果然呂曠在與張飛對飲了不過兩碗老白干之後,便已經有些頭暈目眩了。只是他不甘心如此輕易的便輸給張飛,因此又硬撐著喝下去滿滿兩碗白酒,然後便一頭栽倒在桌子下邊,人事不省了。

    看到自己的詭計得逞,文丑樂得哈哈大笑,然後拍著張飛的肩膀道:「益德,你這酒量可是見長啊,現在我還能與你喝個平手,要是再過幾年,恐怕也只有主公才能喝過你。今天你的表現不錯,這呂大以為你人小好欺負,可是他要是知道你的酒量跟我老文差不多,打死他他也不敢跟你拼酒的,來來來,咱們藉著陪主公喝。」

    文丑說完,一口將手中滿滿一碗白酒一飲而盡。

    老劉也知道文丑絕不是為了害呂曠才這樣做,在那個時代,只有好朋友在一起才會這樣喝酒,否則便是心不誠。因此他便讓關靖馬上找來幾個人把呂曠送到府中的客房休息去了。

    雖然關靖喝酒只是慢慢品味,不像他們幾人那樣都用大碗來喝,但是沒有多長時間,關靖也不勝酒力,只好向老劉告罪。畢竟呂曠已經喝醉了,自己不能也像呂曠那樣被別人抬出去,否則他們兩人都走了,還有誰來陪主公。

    看到關靖確實喝的也差不多了,老劉便也沒有再為難他,讓他不要再喝白酒了。而他們三人則是開懷暢飲,一直喝到盡興才回客房睡覺去了。

    如此老劉等人便在朝鮮城等著高順的步兵軍。沒過四天,步兵軍沒等來,倒是顏良和扶余太守石韜從關靖派來的信使那裡知道老劉到了樂浪之後,便快馬加鞭從扶余郡的治所丸都城趕到了樂浪。他們也是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見到老劉了,當然也想盡快知道主公離開幽州後的情形到底如何?而顏良也是想同時見見同樣長的時間沒見過的結義兄弟文丑。

    久別重逢之後,大家當然都很高興。尤其是顏良和文丑,兩人可是從小玩到大的結義兄弟,在老劉出兵平定幽州周邊的外族之前,他們幾乎經常在一起。可是從那之後,幾乎有一年多的時間大家都因為職務的關係而分開了。顏良一直在扶余擔任都尉,而文丑則始終跟隨老劉左右,倒是也轉了不少的地方,令他開闊了眼界。尤其是在羅馬城,還因為羅馬皇帝康茂德的邀請而在羅馬城最大的戴克先利浴場中開了洋葷。文丑對顏良倒是沒有絲毫的隱瞞。當顏良拜見完老劉,石韜在與老劉聊天的時候,他們兩人也躲到了一邊,文丑便把自己這大半年跟隨老劉出使三國的情況全部告訴了顏良。當然了連自己沾了主公的光,曾經把金髮碧眼的羅馬美女的艷事他也絲毫沒有隱瞞。更讓顏良眼饞的是文丑在描述自己的獵艷過程時,竟然連細節都說的很詳細,弄得顏良大張著嘴半天說不出話來。

    文丑這邊講的眉飛色舞,老劉則在那邊先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石韜。得知老劉又要帶兵東征,石韜非常高興。原來不光是韓郡一帶遭到了倭寇的騷擾,連扶余郡東方靠近海邊的地方如今也開始有倭寇出沒,這些身材矮小的倭寇心狠手辣,已經搶劫了海邊的十幾個村莊,殺死了數百村民。

    得到當地官府的急報,石韜也在與顏良商議之後,便由顏良帶著一個輕騎兵師趕往扶余東端的沿海一帶,開始對那些禍害百姓的倭寇進行清剿。可是沒想到這些倭寇非常狡猾,他們只要看到大漢的官兵到了,便馬上乘船逃到海上。扶余那邊除了海邊漁民打漁的小船之外,根本沒有什麼可以讓士兵在海上作戰的戰船,因此把顏良氣的跳著腳罵這些倭寇,可又乾瞪眼無可奈何,只能加強海岸線的戒備,防止倭寇再次上岸作惡。

    如今得知朝廷已經下旨,命新州刺史楊彪出兵攻打倭國,老劉擔任監軍,如此一來正好也可以幫助扶余解決倭寇侵擾之事,石韜大喜過望,連忙招呼正與文丑聊的火熱的顏良過來,聽聽主公下一步的打算。

    聽到石韜招呼自己,顏良急忙跟文丑一道從大廳的一角來到了老劉和石韜這邊,然後幾人繼續聽老劉講述自己的滅倭之策。

    當老劉把自己這次要帶的兵力告訴兩人之後,顏良便馬上要求老劉也帶上他去,這半年多來顏良一直在扶余擔任都尉之職,雖然管轄地盤甚大,但是境內卻相對比較安定,除了偶爾有些山賊和強盜之外,也就是最近的倭寇才是對他們真正的挑戰。因此顏良覺得日子過的很枯燥,如今一聽老劉說去要發兵前往倭國,並將倭國徹底消滅,如此機會顏良當然不想錯過,於是便懇求老劉這次一定要把他帶上,看到老劉沒有答應,最後他還耍起了賴,跪在地上聲稱老劉要是不帶上他,他就堅決不起來。

    可是老劉想了想如今新州境內的大將也沒有幾個了,而扶余雖然如今還很太平,但是一旦將來天下有變,自己是決不能失去新州這個最大的根據地的。再說了把顏良調過來,就要找一員武將前往扶余去接替他的職務,現在老劉的手邊只有文丑和張飛二人,當然都不能派過去。讓他代替高順也更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老劉便答應顏良雖然這次無法帶他,但是將來肯定會有更多的戰事,到時候自己一定把他帶在身邊,讓他天天都有仗可打。石韜和文丑也在一邊幫著老劉勸他。顏良想想也是,主公身邊現在是真的沒有幾人可用,所以也就只好怏怏作罷了。

    幾人又在朝鮮城等了兩天,高順才終於帶著自己的騎兵軍趕到了這裡。老劉等人得到呂曠的通知後,便親自到了城外的軍營,去看看如今的步兵軍軍威如何。

    得知老劉要來檢閱自己的部隊,高順急忙指揮士兵們在軍營的空地上排好隊形,迎接老劉等人的到來。

    看到高順比起當年更加沉穩,手下的士兵更是進退有度,紀律嚴明。尤其是從這些士兵身上,眾人都感到了一股肅殺之氣。檢閱完隊伍之後,老劉便對高順道:「破虜擅長練兵之名果然不虛,我看如今你手下的士兵不管是從身體素質上還是陣型的變換上都比原來有了很大提高,看來我這次選破虜的步兵軍隨我前去平定倭國是選對了,破虜到時候可就看你們的了。」

    老劉的這番誇獎,令不善言辭的高順興奮的滿臉通紅,嘴裡道:「這可都是因為主公的指點,否則我絕不可能訓練出如此能征善戰的精兵來。主公放心,這次我們一定不負主公之望,把那些膽敢犯我大漢天威的倭寇全部殺光,也讓那些倭寇明白主公說的那句話: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高順的話音剛落,他身後的一萬六千名士兵齊聲喊道:「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雖遠必誅!」這麼多人的齊聲高喊聲震雲霄,頓時驚得周圍林中的小鳥紛紛亂飛,而在場的眾人無不為這些士兵的喊聲所震撼,難怪他們會有如此高的士氣和殺氣,看來主公的這番話早已深深印在了步兵軍士兵的腦海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