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七卷 東征 第四百一十二章 徹夜長談 文 / 天翔

    第四百一十二章徹夜長談

    在老劉來到新州治所襄平城的當天晚上,新州刺史楊彪在刺史府的客廳之中擺下盛宴,歡迎老劉等人前來新州傳旨。同時應老劉的要求,楊彪把如今都在襄平城新州書院中的盧植、楊賜還有書院中的幾位先生鄭玄、趙岐、陳紀等人也都請來參加晚宴。畢竟老劉也有半年多沒見到他們了,他也想藉著這個機會給幾位先生敬敬酒,同時也把自己如今的情況告訴他們,也好讓他們幫著自己出出主意。這些**都為官多年,對這些官場中的事情非常瞭解,能得到他們的指點肯定會對老劉的將來大有裨益。

    小太監李強和淳於瓊也都被老劉拉來參加宴會,畢竟李強乃是奉命傳旨的太監,而淳於瓊如今的職位也不低,作為西苑八尉之一,應該說地位只比一州刺史低一級而在郡都尉之上。

    宴會正式開始之前,老劉先拜見了自己的恩師盧植和前太尉楊賜,以及兩位書院中的大儒鄭玄和趙岐。眾人對老劉現在的成績都是稱讚不已,而且大家也都順帶著拍盧植的馬屁,誇他教導出了這麼出色的弟子。

    晚年官場失意的盧植也是心中高興,自己多虧了這個弟子,才能在書院中一展所長,教導更多的弟子。而自己的兩個兒子盧敏和盧繁也都因為老劉的提拔,如今還在幽州的范陽郡和代郡分別擔任太守之職。雖然如今盧植離開了薊縣到了襄平,但是兩地的距離也並不是特別遠,過年的時候兩個兒子還都到襄平來看望自己,自己的晚年能過的如此安逸,還不是托了這個弟子之福。

    楊賜也同樣感激老劉,畢竟自己在被靈帝免去了太尉之職以後,家裡便由以前的車水馬龍變得門可羅雀。後來多虧了老劉的幫助,楊彪才得以當上了新州的刺史。自己也跟著兒子一道來到新州,並且在書院中與幾個老朋友一道教書,閒暇之時更可以一起談經論道,比起自己在朝中擔當太尉之時,日子過的可是輕鬆愜意多來。

    當然了他們也都看到了幽州新州這幾年在老劉的治理之下,所發生的那些天翻地覆的變化。原來的幽州不過是大漢最貧窮的地方,因為有烏桓鮮卑等外族的侵擾,百姓的生活更是不得安寧。而如今他們看到的到處都是一片安謐和諧的景象,昔日的仇敵如今也都能和睦相處。令他們無不對老劉在幽州所施行的一系列新政而感到折服。

    趁著這個機會,老劉又把自己已經徵得靈帝同意,馬上舉兵東征倭國的情況告訴了幾位大賢。這些人雖然年事已高,但是也都為老劉的舉動而拍手叫好,畢竟能夠平定倭國,也就意味著大漢的疆域又得以向外擴張,而他們也聽說了倭寇禍害韓郡百姓之事,因此老劉的這一舉動,正好可以讓那些不知死活的倭國強盜知道大漢的厲害。

    由於眾人當晚都很開心,因此酒也都喝的不少,連盧植、楊賜和鄭玄等人也都喝的酩酊大醉,最後被下人送去客房中休息了。

    至於老劉,自打在涼州治所冀縣與董卓大喝了幾天之後,就再也沒有痛快的喝過一次。今天正好有這個機會,老劉便也放開酒量,與淳於瓊、文丑和張飛等人痛飲起來。這幾個人的酒量可都不是一般人可比,因此最後幾乎把楊彪專門準備的十幾壇最好的河北老白干都喝光了,他們幾人才先後醉倒。

    戲志才知道這些酒還不至於讓老劉真的醉的不省人事。因此他在安排人把淳於瓊等人送到客房之後,自己親自帶人把老劉送到了客房之中,然後摒退左右,他便在屋中等著老劉醒來。

    不過一刻鐘的功夫,老劉便已經慢慢醒了過來,看來他也知道今天戲志才肯定會私下把一些新州和幽州的事情告訴自己,雖然自己沒有明說,但是其實戲志才還是把新州作為老劉的地盤,因此他才會如此用心的輔佐楊彪,畢竟把新州一地治理好,再加上有耽羅島在手,主公將來就有了與群雄爭奪天下的本錢。

    看到老劉醒了,戲志才急忙把早已準備好的醒酒湯遞了過去,老劉謝過戲志才,然後便將一碗醒酒湯全部喝了下去,戲志才這才開始向老劉說起了如今幽州與新州的情況。

    袁紹在到了幽州之後,目前的各郡太守還基本沒動,只是他把軍隊又改回了原來的軍制。第一、第二軍分區都已經被撤銷,除了繼續保留各郡每郡五千的郡國兵之外,剩下的近十萬大軍目前都在薊縣附近駐紮,公孫瓚目前擔任幽州的兵曹從事,主管幽州的軍隊。而軍隊目前則是又以原來的部、曲、屯、隊、什、伍來進行編製,原來的那些師長以上的軍官如今又都成了偏將,至於更低級的軍官則都成了軍司馬或是軍侯等職。

    為了盡快把軍隊掌握在自己手裡,袁紹也找了一些心腹派到了軍隊之中,使得幽州的軍隊如今已經分成了三派。一派便是仍然由原來老劉手下的舊將所帶領的隊伍,像是蹋頓、褚燕和呂翔、管亥等人,他們仍然心屬老劉,而且這部分隊伍的人數最多,大約佔到了整個幽州軍隊的三分之二。第二派便是如今袁紹自己的心腹帶領的隊伍,人數大概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便是那些處於中立的隊伍,像如今的公孫瓚便是如此,不過這部分軍隊的人數目前也最少。

    戲志才為了保持對幽州軍隊的控制,與蹋頓等人仍舊保持著密切的聯繫,當然了他們之間都是通過細作來傳遞消息,並且傳遞消息用的都是老劉最早發明的那些密碼,以免被人發現。

    至於留在幽州的荀攸、田豐和下屬的幾個郡太守,他們現在當然還是把自己當成老劉的人,畢竟老劉是他們心甘情願追隨的主公,所以他們對於袁紹只是表面上逢迎而已。只是為了讓幽州能夠保持平穩的局面,以使幽州的百姓過上好日子,他們也都幫著袁紹出了一些主意。可惜袁紹一直對這些人保持警惕,而且為了提高自己的實力,袁紹沒來多久便開始大肆擴張軍隊,搞得幽州百姓怨聲載道。雖然荀攸等人也曾勸過袁紹幾句,但袁紹並不採納他們的意見,最後荀攸田豐也就不再言聲,而是任袁紹所為了。

    另外便是袁紹來到幽州之後,也帶來了幾個謀士,其中便有辛評、郭圖和沮授三人。田豐與這些人都是舊識,因此大家共事倒還合得來。只是荀攸田豐也看出來了,一旦袁紹自認為幽州已經完全控制在他的手中之後,他肯定會更換一大批幽州的大小官員,到時候恐怕連荀攸田豐都得捲鋪蓋走人。不過這樣也好,他們便可以繼續跟在老劉的左右,而不用每天去面對袁紹的冷面孔了。

    至於新州雖然現在楊彪是刺史,但是估計是他早已得到楊賜的吩咐,只是在政務上行使自己刺史的職能,並且事事都與戲志才商量,軍事方面的事他幾乎從不過問。看來楊家父子早已做好了決定,那就是他們楊家感激老劉為他們所作的一切,因此將來他們肯定會支持老劉,並且毫不介意新州的這些官員繼續把老劉當成他們的主公。

    雖然新州的軍隊數量並沒有增加。但是戰力卻因為裝備和武器的升級換代而有所提升,再加上軍隊的訓練得法,因此如今的新州軍隊比以前更為出色,只是因為如今沒有戰事,所以這些優點也就無從顯現。

    得知了這一切,老劉也很感欣慰。他也知道袁紹到了幽州之後,肯定會逐漸把幽州的控制權奪走,畢竟這也是他們袁家花了大價錢為袁紹買這個刺史的主要目的。不過只要把新州繼續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麼自己就仍然有將來與天下群雄爭霸的資本。更合況自己還有耽羅島和原來幽州的那支水軍力量。等將來打下倭國之後,同樣可以想辦法把倭國控制在自己的手裡,有了新州、耽羅島和倭國這三地作為自己的根據地,自己便可以安心的繼續提高自己的實力了。

    這次自己出訪時從安息帶回老的一萬匹安息戰馬,老劉已經安排太史慈和郭嘉直接把它們送往耽羅島去了,如果路上沒出什麼差錯的話,這些戰馬應該早已到了耽羅島,等將來自己過去之後,便可以讓歐鵬幫助自己打造出戰馬披掛的精鋼戰甲,這樣自己就可以組建一支真正的鐵甲騎兵。這支隊伍的統領老劉早就想好了,那便是如今武功與兵法日漸成熟的張飛。

    由於袁紹得到了幽州的那些軍隊,武器和裝備自然也就落入了他的手中,而且連弩現在也不再是新州軍隊獨有的利器了,因此老劉一定要把鐵甲騎兵建好,這樣才能在將來與對手的戰鬥中出奇制勝,同時克制住對手的連弩攻擊。

    當晚兩人一直聊到後半夜才算把這些事情說完。得知主公對滅倭之事早已經有了安排,戲志才也是如釋重負,畢竟在老劉沒有到來之前,這些事情要完全靠自己來解決。而如今主公到了,自己肩上的擔子也就輕了。有老劉親自出馬,戲志才也相信憑借如今他所瞭解的倭國的實力,肯定很難與大漢的軍隊抗衡。如此用不了多久,倭國便會成為大漢帝國的又一個新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