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六卷 西遊 第三百二十九章 諸行無常 文 / 天翔

    第三百二十九章諸行無常

    由於頭天晚上不管是大漢使團的成員,還是總督府中的貴霜官員都喝了太多的葡萄酒,因此直到第二天的中午,眾人才逐漸從宿醉中醒來,而被德魯希拉和老劉聯手灌倒的科洛格省總督阿哥皮則還在自己的臥室中昏睡,看來不到傍晚他也很難醒過來。

    由於昨天老劉已經向阿哥皮說了請他派人帶路,前往貴霜帝國的都城富樓沙,而阿哥皮也已經答應了老劉的要求,只是由於他喝多了,所以到現在還沒有安排此事,老劉和使團中的其他成員中午在旅店的餐廳中會面之後,便得知王允已經派人去總督府打探消息了,聽說阿哥皮總督還在沉睡,估計一時半會兒也醒不過來,因此看來只能等明天他才會為使團派出嚮導了。

    老劉等人商議了一番之後,眾人決定便繼續在科洛格城休息一天,等明天阿哥皮總督為使團派來嚮導之後,使團再離開科洛格城,繼續向南方的富樓沙前進。

    正好下午的時候閒著無事,於是眾人便向老劉請示,是否可以到科洛格城中的集市和商舖看看,這樣一是能瞭解一下科洛格城的風土人情,另外有合適的東西,大家也可以買一些回去。

    老劉想想也是,反正大家悶在旅店中也是沒什麼事情可做,於是他便對答應了大家的要求,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同時也為了大家買東西方便,老劉便讓大家一起出去,同時也把尤利安帶上了。

    這下子紅昌和烏雲可高興壞了,畢竟逛街購物是所有女人的天性,因此紅昌高興的拉著老劉的胳膊又不鬆手了,王允陳宮等人對於紅昌對老劉的這些親熱舉動早就習慣了,因此都裝作看不見。

    於是住在旅店中的使團官員和通譯全都離開了旅店,尤利安來過科洛格城的次數不少,因此對於城中的情況也還算熟悉,於是大家便都跟著他前往城中最大的一個集市,按照尤利安對大家所說,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在大漢見不到的東西,因此眾人都很好奇,想看看這裡究竟有什麼大漢所沒有的稀罕之物。

    為了使團成員的安全,老劉帶進城的十名親衛隊員也和他們一道出來了,這樣有老劉、文丑、趙雲、淳於瓊幾位武將再加上親衛隊員,估計大家的安全應該沒什麼問題了,而眾人的身上由於都是只帶了一些黃金,因此尤利安也把黃金與貴霜金幣的兌換比例告訴了大家,這樣眾人便可以避免吃虧。另外集市上的東西都是可以討價還價的,因此大家一定要盡量把所看中商品的價格壓低一些,如果實在不行便直接找尤利安來幫他們砍價。

    沿著城中最繁華的那條大街過了總督府不遠,一路上果然街道兩邊的那些商舖中,都有一些來自羅馬的玻璃製品和貴霜南部的象牙製品和寶石,看到那些玻璃製品,文丑和陳宮都知道這可是主公原來就有的東西,看來主公所說的他在海外經商應該是確有其事,不知道將來還有什麼東西是主公所沒見過的。

    紅昌和烏雲看到這些商舖中的那些寶石和首飾,兩人都有些愛不釋手,看他們那麼喜歡這些東西,老劉便打算掏錢給她們買下一些首飾,同時也給家中的幾位夫人也都買上一件,但是尤利安告訴老劉,由於這裡距離大漢最近,因此這些東西的價格比起富樓沙來,要高了不止一倍,既然老劉還要去富樓沙,那麼到了富樓沙再買,花同樣的錢便可以買到兩倍甚至更多的東西,而且那邊的東西款式和花樣也更多,挑選的餘地更大一些,如果真的非要在這裡買,那也還是去城中的集市買,價錢也會比這些店舖便宜一些。

    老劉一想也是,雖然自己不缺錢,但是也不能這樣花,所以他便告訴大家都先不要急著買東西,今天大家就是在科洛格城中轉轉,看看這些來自異域的東西,開開眼界,等將來到了富樓沙以後或是一會兒去集市中再買,那樣價格便會便宜很多。

    本來還想買上幾樣東西的眾人聽了尤利安的解釋之後,便也都沒有了在這裡購物的打算,而是跟著尤利安轉了很多的店舖,看到了許多從未見過的商品,最後才來到了尤利安所說的那個科洛格城中最大的集市之外。

    難怪尤利安會說這個集市非常之大,等老劉他們到了這裡,才相信尤利安所言不虛,集市裡邊一排排的商販連綿不斷,而且所賣的貨物也是五花八門,從馬匹牲口到蔬菜水果,還有各種古玩、大漢的絲綢和漆器、武器等等,而來自貴霜和安息、羅馬等地的貨物在這裡也應有盡有,包括大家前邊已經看到的玻璃製品和象牙、香料和棉麻織品、毛織品等等。

    使團中的其他人都被集市中琳琅滿目的商品吸引過去了,而老劉卻沒有進入集市,他讓尤利安帶著眾人前去集市中看看,文丑和淳於瓊以及八名親衛隊員跟著他們,而老劉則帶著趙雲向集市旁邊的一座寺廟走了過去。

    使團中的三位通譯之中,除了精通貴霜語言的尤利安、羅馬語的烏留斯以為,還有一位精通安息語言的通譯安玄,據說他本人便是來自安息國,已經在大漢生活了幾十年了,但是老劉也只是在瞭解幾國情況時,與安玄聊過一次,此後一路上因為也沒到安玄出面的時候,因此老劉跟他幾乎沒什麼交流。

    安玄今天也跟著烏留斯一道出來了,當他看到老劉沒有進入集市,而是向那座佛教寺廟走過去的時候,他便向文丑說了一聲,然後便跟著老劉走了。

    其實在昨天進入科洛格城之後,老劉便看到了在城中既有莊重威嚴的希臘諸神的神廟,也有佛塔聳立的佛教寺院,老劉曾經看過不少有關佛教的書籍,對佛學有一些瞭解,而如今到了佛教最盛行的國家,自然要看看百姓如今對佛教的態度如何。

    當老劉帶著趙雲進了寺廟的大門之後,才發現使團中的那名安息通譯安玄也跟了上來,老劉有些疑惑,這安玄不跟著大家去集市中觀光購物,跟著自己來到這寺廟之中做什麼?莫不是他也對佛教感興趣。

    於是老劉停下腳步對安玄道:「安通譯,你怎麼沒去集市轉轉,莫不是也對這寺廟感興趣不成?」

    安玄這時突然雙手合十對老劉道:「王爺可能不知道我在洛陽時做什麼的吧?那我便告訴王爺,我本是安息僧人,自從二十年前來到大漢之後,便一直在洛陽的白馬寺中翻譯經書,王爺應該聽說過白馬寺吧,不知道王爺曾否去過那裡?」

    老劉這才明白,原來在自己的使團之中,竟然有一位高僧同在,只是自己一直不知道,因此並沒有與他深談,要是自己早就知道原來安玄大師便是在白馬寺清涼台中翻譯佛經的幾位高僧之一,說什麼也要與他多多交流,自己也好向他多瞭解一些佛學的知識。

    於是老劉急忙道:「原來安玄大師還是位有道高僧,本王失敬了,白馬寺我當然知道,也知道清涼台中的幾位大師為了將佛學精髓翻譯成漢文,數年來不辭辛苦、夜以繼日的翻譯佛典,為佛學在我大漢的傳播傾注了無數的心血,大師高義,本王欽佩不已,還望大師不吝賜教,本王對於佛學很感興趣,也曾看過一些經書,但是尚有許多不明之處,還請大師指點。」

    老劉這麼一說,安玄對老劉也不禁有些刮目相看,那時候佛經大多是梵文的,譯成漢文的並不是很多,而自己這次之所以會跟著老劉他們出訪,也是因為他一是知道這次大漢的使團會先到貴霜帝國,而自己正好可以去富樓沙城中最大的寺廟,求得一些經書回來。二是使團還要去安息,那裡是安玄大師和另外一位翻譯佛經的安息王之子安世高的家鄉,他們兩人都已經有二十年沒有回去了,如今安世高在清涼台中主持翻譯佛經,因此無法脫身,所以當他們聽說了大漢使團要出訪貴霜、安息帝國後,便商定由安玄跟著使團一道出發回家鄉看看。當他們把要求跟司空劉寬一說,劉寬當時高興的不得了,因為使團之中正好也需要一名通曉安息語的通譯,於是劉寬便做主讓安玄跟著使團一道出發,並且為使團充當翻譯,於是安玄便跟著使團一路來到了這裡。

    如今聽老劉也讀過佛經,安玄於是便對老劉道:「王爺果然是學識過人,如今的大漢朝中,讀過佛經的又能有幾人,只是不知王爺曾經讀過哪卷經書,可否說來與我聽聽?」

    安玄的這句話倒把老劉問住了,他確實看過不少有關佛教的書籍,而他所說的佛經也就是在這些書上邊看到的,像是《版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經》,還有許多的佛教故事和傳說等等,如今安玄問起自己來了,於是老劉搜腸刮肚的想了半天,只好把自己還記得的有關雪山大士聞法偈中的那四句話念了出來:「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己,寂滅為樂。」

    當聽到老劉嘴裡說出的四句偈語時,安玄大師臉上由迷茫轉為沉思,良久之後,突然面露喜色,對老劉道:「王爺是從何處聽來的這幾句經文,我自問曾經翻見的經文已有幾十部上百卷之多,而且其他大師所翻譯的經文我也都曾看過,但是卻沒有見到王爺所說的這幾句。不過我仔細參詳了這幾句經文之後,才發現便是這短短的四句經文,足可道破一切事物生滅無常的本質,也為我等修行之人指明了斷生死、證涅槃的解脫目標,看來王爺哪裡是簡單的看過佛經,應當是精研過佛經才對,只是不知王爺能否把這四句經文的來歷說給我聽聽?」

    老劉心說這倒不難,因為自己熟記的這四句偈語,乃是從一則佛教故事中看來的,於是他便把這四句偈語的來歷原原本本的說給了安玄大師。

    這則故事說的是在佛祖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在雪山中苦行,修菩薩道,名為雪山大士。

    雪山中非常清淨,而且還有流泉浴池,樹林藥木,潔白的石頭上流著清清的泉水。大士獨處其中,採野果為食,靜**禪,也不知過了多少歲月,但大士一直堅持著苦修。

    佛教的護法神帝釋天見狀,準備親自前往試探,看看大食的心志是否堅定,於是帝釋天就變成了羅剎,外貌非常可怕。羅剎來到雪山,在距離大士不遠的地方停了下來,然後用非常清雅的聲音宣說過去佛所說過的半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大士聽了這半偈,就像做生意的人找到了失散的伴侶,久病之人求到了好藥,落入大海中的人遇到了救生船,口乾唇燥的人得到了甘美的泉水,漂泊異地的遊子終於回到了故鄉一般,欣喜之情,難以盡述。他一點也不懼怕羅剎的猙獰長相,起身來到羅剎面前,問羅剎道:「如此美妙的偈頌,你是從什麼地方聽到的?這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的無上大道啊。一切世間無量眾生,被各種邪見的羅網所纏繞,哪裡有福份聽到這樣的偈語。你如果能為我說完這首偈語,我願意終身作你的弟子!」

    羅剎回答說:「你這樣說,還只是僅僅考慮到你自己。你難道沒有看到,我如今快餓得不行了,實在不能再給你說了。」

    大士問道:「你要吃些什麼東西才能維持生命?」

    羅剎答道:「我只喜歡吃新鮮的人肉,喝人的熱血。」

    大士於是到:「你只要說完半偈,我願意用此身供養。人生難免一死,這個身子並沒有什麼用處,到頭來還不是被虎狼鴟梟雕鷲這些野獸所食,卻得不到一絲一毫的幸福。與其那樣,還不如奉獻給你。」

    羅剎再次問道:「你真的能為了半偈而犧牲人人貪愛的肉身?」

    大士堅定地答道:「犧牲脆弱的肉身,換取堅固的法身,我決心已定!」

    羅剎點了點頭道:「既然這樣,你且用心聽著,我為你宣說其餘的半偈。」於是,便聲如金石地長吟道:生滅滅己,寂滅為樂。

    大士聽聞此偈,深思其中的深義,在岩石、牆璧、樹幹、道路上,到處書寫此偈。然後爬上高樹,準備從上面跳下來,摔死自己以供養羅剎。他眼睛一閉,雙手一鬆,便毫不猶豫地從高樹上跳下。

    「好一個為法捐軀的修行人!」

    羅剎暗自讚歎,當即恢復了帝釋天的形相,在半空中接住了大士下墜的身體,穩穩當當地放到平地上。當大士睜開眼睛時,帝釋天、大梵天王等眾神都紛紛在他的腳下稽首頂禮。

    這是《涅槃經·聖行品》中所記載的一則故事。其中的雪山大士不是別人,就是釋迦牟尼的前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