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六卷 西遊 第三百一十四章 西出玉門 文 / 天翔

    第三百一十四章西出玉門

    當老劉等人看到那名族長進了公事廳之後,出於對老者的尊重,老劉馬上起身迎接族長,其他幾人看到老劉都起來了,他們當然也不能繼續坐著了,於是公事廳中的大小官員都站了起來,似乎是在歡迎那名族長。

    族長克拉卡雖然在那些羅馬人的後裔中很有地位,但是在官府之中可沒人拿他當回事兒,今天進了縣衙,看到不僅是自己認識的王縣令站起來迎接自己,而且那名看上去非常和善的大官首先站了起來迎接自己,於是克拉卡急忙來到老劉面前,單膝跪倒、右手撫胸向老劉躬身行禮。

    王縣令看到族長沒有向老劉磕頭,便張嘴想要訓斥克拉卡的無禮,可是老劉明白既然族長是羅馬人的後裔,這已經是他們的最高禮節了,因此老劉並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阻止了王縣令,然後老劉對克拉卡道:「敢問這位老者可是驪靬城中大秦後人的族長,我是大漢出使大秦等國的正使,如今需要請族長幫忙,還望族長不要推脫才好。」

    族長粗通漢語,老劉說的他也都聽懂了,而王縣令為了能讓他與老劉更好的溝通,把縣丞烏留斯也叫進了公事廳中,以免他們的族長說不明白造成誤會。

    這時王縣令也趕緊對克拉卡道:「我說族長,你可知道跟你說話的這位大人是誰嗎?他不僅是這次出使的正使,而且還是我大漢的平北王,如今王爺需要一名會說大秦話的通譯,你是族長,一定可以給王爺推薦一位通譯吧。」

    到現在克拉卡才搞明白了,原來這位要去大秦等國出使的大人還是位王爺,他畢竟不知道大漢近年來所發生的這些大事,因此對老劉的那些光輝事跡也不瞭解,只不過聽說老劉是位王爺,自然又對老劉多了幾分尊重。

    他這時才想起老劉向他問的問題,於是便用一口很蹩腳的漢話回答道:「報告王爺,我們族中如今還有幾個會說漢話和大秦話的,對了烏留斯便是其中的一個,對吧烏留斯?」

    縣丞烏留斯早就知道老劉是要找一名會說大秦話和漢話的通譯,他也確實便有這等本事,只是這種事族長不允許,他也絕不會輕易告訴別人,因此王縣令並不知道原來自己的縣丞便是通曉大秦話之人,否則他也不用費力派人去把克拉卡找來了,只要直接指派烏留斯給王爺當個通譯便是了。如今聽到族長提起自己,烏留斯知道族長是想讓自己出頭,跟隨王爺前往自己族人的故國大秦,於是急忙向老劉跪倒道:「啟稟王爺,下官自幼也曾由族長教過大秦之語,不管是說還是寫都還過得去,只是因為沒有族長的允許,我不能擅自告訴外人這件事,如今族長提到我了,我願意隨大人前去大秦,還請王爺恩准。」

    原來縣丞烏留斯便可擔當自己所需要的通譯之職,老劉心中高興,於是便點頭答應了烏留斯的請求,然後他便開始詢問族長克拉卡一些有關大秦人的事情,其中便包括他們來到大漢的過程。

    族長克拉卡也沒有隱瞞,便將驪靬城中的羅馬人族長世代相傳的關於他們的來源、如何從安息逃到了匈奴人的地盤,最後又被漢軍俘虜而被安置到了驪靬的經過詳細的告訴了老劉,而且他也提出這次讓烏留斯回到大秦國之後,請老劉允許他去見如今大秦國內的官或是皇帝,將自己這些人的情況報告給他們,同時他也從身上掏出了那兩樣信物,便是普布利烏斯的戒指和佩劍。

    老劉看了看戒指,果然在戒指的裡面刻著一行羅馬文字,只可惜自己並不懂這些文字的意義,烏留斯早就在族長家中見到過這兩件信物,看到老劉似乎對這兩件東西很感興趣,於是便主動上前為老劉翻譯上邊文字的意義。

    其實不用他翻譯,老劉也猜到上邊肯定是寫著克拉蘇的兒子普布利烏斯的名字,因此戒指上的這行字肯定是他的名字,而在佩劍的劍鞘上也有同樣的文字,由於字也大了不少,因此看上去更為清晰,這也就證明了這枚戒指和佩劍的主人果然便是普布利烏斯。

    族長的漢語不是很好,因此他便用大秦人的語言與烏留斯交流了一下,然後讓烏留斯把他的話說給老劉聽。

    烏留斯對老劉道:「啟稟王爺,我們族長希望您這次到了大秦國都之後,能夠允許我去見大秦的官或皇帝,讓我把我們族人的情況告訴給他們,如果將來有可能的話,也希望王爺能幫我們在朝廷通融一下,讓我們的族人能早日返回我們的家鄉,這也是我們族人二百多年來的願望,還望王爺成全。」

    對於這些羅馬後人的思鄉之情,也算是有這相同經歷的老劉當然深有體會,而且他也知道這些羅馬人的後裔已經離開他們的故國二百多年了,因此想回去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他便對烏留斯道:「烏縣丞(沒辦法,老劉也只能當他姓烏了),你們族長所說的這些我都能理解,我也答應將來等我們到了大秦國之後,允許你去見大秦的皇帝或者官,一旦將來我們兩國之間的往來通道打開之後,大秦人也希望你們回去時,我一定會向皇上奏明此事,請皇上開恩放你們的族人返回你們的故國,而且將來我也希望你們中那些精通兩國語言的人,可以擔當起在我們兩國之間進行貿易和文化傳播的使者,這一點你們能做到嗎?」

    克拉卡也聽明白了老劉的意思,看到王爺如此仁慈,答應了他的請求,感動得克拉卡再次跪倒在老劉的面前,用漢人的跪拜大禮向老劉表示感謝,烏留斯看到族長如此,他也跟著族長一道向老劉拜謝。

    當晚老劉便在縣衙的客廳中請族長與自己一道吃晚飯,期間他又問了族長一些有關大秦帝國的情況,只可惜族長所知道的,也都是前一任族長所告訴他的那些,至於如今大秦帝國的情況如何,他也根本就不知道了,倒是老劉無意中說出了一些有關克拉蘇和凱撒等人的情況,還有如今大秦帝國與安息人之間連年不斷的戰爭,令克拉卡和烏留斯吃驚不小,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些情況,而眼前的這位王爺說的頭頭是道,而且聽上去也似乎是真的一般,到了最後克拉卡與烏留斯都把老劉當成了他們族人的救世主,克拉卡不停的央求老劉一定要實現自己的諾言,讓驪靬城中的羅馬後人能夠早日回到自己的家鄉。

    第二天一早,老劉帶著使團繼續向西域方向進發,而李儒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他在把老劉等人送走了之後,便在幾十名董卓親兵的護衛下趕回冀縣縣城,因為接下來他還要帶著老劉寫給楊彪的親筆書信,前往新州去購買軍備和種子。

    接下來的半個多月裡,老劉帶著使團經過了酒泉、敦煌兩郡,終於從玉門關離開了涼州的地界,進入了大漢最西端的西域長史府的屬地。

    玉門關又被稱為小方盤城,聳立在敦煌城西北不到二百里處的一個沙石崗上。關城呈方形,四周城垣為黃膠土夯築,每面城牆的長度在三十丈左右,城牆上開了西北兩座關門。城牆高達三丈,上寬一丈,下寬一丈八尺,城牆上有女牆,下有馬道,士兵騎馬可以直達城牆頂部。

    登上玉門關,舉目遠眺,只見四周沼澤遍佈,溝壑縱橫,不遠處長城蜿蜒,烽燧兀立,西域特有的植物胡楊林高大挺拔,而地面上泉水碧綠,紅柳花紅,蘆葦搖曳,遠處的黃河奔流東去,與玉門關雄姿交相輝映,不禁令老劉心馳神往,百感交集,於是老劉便隨口吟詩一首,成為千古傳頌的佳句。

    不用說大家也想得到老劉又盜用了王之渙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當這四句新體裁的詩歌從老劉的嘴裡慢慢吟誦出來時,老劉身邊的幾位文人可都是聽了個仔細,他們慢慢的品味著詩中的那種意境,忽然,便聽到以文采著稱的陳琳大喊了一聲:「好!」把周圍的眾人嚇了一跳。

    陳琳道:「王爺的詩,題材新穎,用詞簡練,而意境深遠,耐人尋味,原來我只聽說過王爺曾經自創過一種新式的歌賦,也聽到過其中的幾首,果然也是同樣的催人奮進,與這首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王爺大才,琳今日領教了,還望王爺今後不吝賜教,琳在這裡先謝過王爺了。」

    陳琳的話音剛落,旁邊的王允、陳宮、許攸三人也是一片的讚美之聲,就連文丑又問了老劉幾遍,然後慷慨激昂的把這首詩高聲讀了一遍之後,果然又是另外一番意境,同樣引來眾人的一片喝彩之聲,令文丑頗為得意。

    離開了玉門關,關外的景象果然與關內大不相同,其實如今老劉等人進入的,便是後世的羅布泊,此時雖然這裡還沒有全部變成乾燥荒涼的戈壁沙漠,但是卻也是水草稀少,人煙罕至,而老劉他們此行的目的地,便是西域長史府的所在地,距離玉門關大約不到兩千里之遙的它乾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