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六卷 西遊 第三百零三章 組建使團 文 / 天翔

    第三百零三章組建使團

    當幽州與新州的兩位刺史到任之後,很快兩地的百姓生活又都恢復了平靜,雖然袁紹初來乍到,但是他如今並沒有輕易改變老劉原來制定的一系列有利於幽州發展的政策,而荀攸和田豐以及各郡的官員也都是原來的班底,而袁紹現在也是處處與各級官員交好,什麼事情都徵求荀攸與田豐的意見,因此幽州的政治經濟都還在向前發展。而幽州軍隊中的那些將領也都沒有被調整,因此大家便都安心的在原來的隊伍中任職。

    至於楊彪主事的新州,因為有了戲志才的加入,無疑更能體現老劉的發展思路,因此如今新州的發展速度更加迅猛,北方的扶余郡和東方的韓郡之地也都開始大興土木,重點是修建兩地的官道和城池,畢竟這些地方原來只有一些缺少維護的土路和用木柵圍成的城堡,而隨著道路狀況的不斷改善,這兩地的商業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甄儼雖然不想為官,但是戲志才還是說服楊彪讓他繼續擔任新州的商業從事,有了他的經驗,因此新州的商業活動更趨活躍,也使得新州處處顯示出更強大的發展勢頭。

    當陳宮與張飛領著一百名親衛隊員護送著老劉的家眷到了洛陽之後,他們很快便被得到消息的老劉親自接進了府中,當然和他們一道來洛陽的,還有老劉點名讓陳宮帶來的剛剛十四歲的小郭嘉。

    如今在洛陽的劉府之中,老劉的四位夫人甄姜、芷清、紅棉和烏雲都已經到了,而早已心屬老劉的紅昌也跟著姐姐一道來到了老劉身邊。另外在劉府的,文官有陳宮、簡雍二人,而武將則有文丑、張飛、太史慈和十五歲的趙雲。

    如今皇上還沒有急著讓老劉出使西方,因此最近老劉每天也跟著文武百官一同上朝,晚上有時在家中陪著幾位夫人,更多的時候則是去長秋宮中與何後相伴。這次是他當官以來,第一次連續半個多月都在朝中,因此也見識到了朝中那些官員們每日裡互相推諉扯皮、勾心鬥角之事,而老劉一般都是一言不發,冷眼看著這些朝中重臣的所為,直到三天之前,袁槐得到消息,知道侄子袁紹已經順利的接手了幽州刺史之位,而且一切順利,老劉也沒有設置什麼障礙來為難他,所以他這才提醒靈帝,是不是該讓代天巡視的平北王正式出使西方三國了。

    這半個多月靈帝經常與老劉相聚,不僅三天兩頭叫老劉進宮與他和董太后以及后妃們一道進餐,還經常有事沒事的叫老劉進宮,與老劉聊天閒扯,當然老劉也從他的言語中看出來了,雖然劉辨如今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是靈帝還是不太喜歡他,如今靈帝對自己的小兒子劉協倒是滿心歡喜,也希望將來老劉有時間同樣教導一下劉協,而且他還有意無意的流露出希望老劉將來能輔佐劉協之意。

    老劉當然不能答應,所以每到此時,他便開始裝糊塗,反正這種事靈帝也不能明說,因此每次倒也被他搪塞了過去。

    當袁槐提出讓老劉出使西方三國後,靈帝略一沉吟,便答應了袁槐的請求,同時他也問了問站在下邊的老劉,他還有什麼要求沒有?

    老劉當然知道這趟差事的辛苦,如今他無法走海路前往古羅馬,因為他還不想太早暴露自己把幽州水軍給藏起來了,所以他這次只能從陸路西行,走的便是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時所走過的絲綢之路,所以老劉請靈帝再給自己幾天時間,他還要與三公商定使團的成員,設計好這次出使的路線,等五天之後,他便可以帶著使團離開洛陽,前往西方三國。

    根據朝廷的規定,老劉這次出使代表的可是大漢帝國,因此他要帶領的是一個龐大的使團,使團的成員不僅會有朝中的幾位大臣,還會有宮中的常侍,另外還會有五百名御林軍擔當使團的警衛,所以整個使團的組成,還要由三公與老劉一道來決定。

    靈帝答應了老劉的請求,然後讓袁槐三人與大將軍何進一道,同老劉一起來商議使團的人選,然後他便匆匆退朝,回後宮行樂去了。

    幾人這次仍然一起來到了袁槐的太尉府中,路上袁槐再三向老劉致謝,對於他對袁紹前往幽州接任刺史的配合也是稱謝不已,老劉當然不能明說自己到底在底下做了什麼,因此嘴裡不停的說著:「袁大人客氣了,我只是奉皇上和朝廷之命行事,至於本初兄那裡,我也希望他能大展才華,把幽州治理的更好,所以袁大人也不必太過客氣,我只不過做了我該做的事而已。」

    到了太尉府之後,幾人分頭坐定,然後袁槐先對老劉道:「王爺這次出使西方三國,乃是為了前去宣揚我大漢天威,所以這次一定不能馬虎從事,這次使團的為首之人當然便是王爺,而隨同王爺一道前去的,還要找幾個博古通今、善於辭令的大臣才行,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劉寬與崔烈現在看到袁槐勢大,因此大事小情一般都是袁槐說了算,所以如今看到袁槐這樣說,他們也隨聲附和,只有何進一直沒有做聲,他是想看看老劉如何反應。

    老劉道:「袁大人,我們這次出使的西方三國,跟我大漢的語言不通,因此最主要的,是要先找到能懂這三國語言的通譯才行,所以這是我的第一個條件。另外由於語言不通,所以我們帶上善於辭令的大臣也是白搭,畢竟將來跟那些國家中的君臣進行溝通的,主要是通過通譯來進行,所以我倒覺得我要帶的,應當是機智過人,善於應變之人才行,諸位大人以為呢?」

    老劉說的是實話,因此三公都沒有說話,而何進連忙接上老劉的話頭道:「玄德所言有理,我以為你除了要帶上幾個這樣的隨從之外,還要帶上一些精銳軍隊才行,我看五百御林軍有些少了,不如我給你派上一千人如何?」

    老劉心道五百人就已經不少了,這次去是跟對方商談貿易往來之事,又不是去打仗的,否則就是帶上一萬人恐怕也不夠,不過他知道何進是好意,於是連忙應道:「多謝遂高兄關心,只是出使所帶士兵數量太多了恐怕一路之上解決吃喝都很麻煩,因此我看還是你給我派上三百人就夠了,我自己還有一百名由我訓練幾年的親兵,我相信有了這四百人和我的幾員大將,縱有千軍萬馬,恐怕也難奈我何,不過我還是希望遂高兄給我派來的三百人,一定是從御林軍中挑選出來的精銳才行,遂高兄可能做到?」

    「這個當然,玄德放心,我一定給你挑出三百名最好的御林軍給你當警衛,這點三位大人沒有意見吧?」何進這次是對著三公說的。

    看到老劉與何進稱兄道弟的十分親熱,三人也知道他們兩人的關係很深,因此聽到何進發問,崔烈急忙答道:「大將軍挑選出來的,肯定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銳之士,這次出使是以平北王為主,因此既然你們二人說好了,我們全都鼎力支持。」

    袁槐與劉寬雖然怪崔烈有些多嘴,說的有些過頭了,但是二人也知道這次確實是老劉為主,因此他提出的建議,兩人當然只能聽從,所以兩人也點頭答應。

    至於朝廷派給老劉的隨從,還有宮中的哪位常侍隨團前往,老劉對他們道:「遂高兄、三位大人,我對朝中的大臣不是很熟悉,因此究竟派誰與我一道出使,還請你們提出人選如何?我的條件也很簡單,就是給我選幾個機智過人,善於應變的大臣便可,請問幾位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三公與何進想了半天,最後給老劉提了幾個人選,這幾人分別是從事中郎王允、何進大將軍府中的主薄陳琳、剛剛花錢買了袁紹離開後的廷尉之職的許攸三人。

    老劉一看,這幾人之中王允自己曾經見過,那還是在自己初來洛陽之時,因為紅棉姐妹之事得與王允相識,也知道他便是洛陽城中有名的妓館秋月樓的老闆,沒想到如今他已經是朝中的從事中郎了。而陳琳和許攸雖然老劉不認識,但是對於這兩位他也並不陌生,畢竟兩人的名氣都不算太小,而許攸更是因為官渡之戰而為後人所熟知,應該說這三位也都比較合適跟隨老劉出使,因此老劉考慮了一下,便同意了四位大人的提議,將這三人列入了使團的名單之中。

    至於宮中的常侍由誰出使,老劉知道朝中諸人都知道自己這次可是趟苦差事,因此那些養尊處優的太監恐怕都不願意跟著自己去吃苦受罪,另外他也不想在自己的隊伍中帶上一位不男不女的怪物,因此便以路上辛苦為由,請幾位大人通融一下,是不是這次就不要帶宮中的常侍和自己同行了。

    四人商議了一下,也覺得老劉說的有道理,畢竟這次的出使旅途遙遠,而且路上還要經過許多荒無人煙的地區,其艱苦程度可想而知,因此他們也知道宮中的那幾位常侍肯定都會找借口推托,老劉不願意帶他們,倒是正好遂了他們的心意,因此幾人便做主答應了老劉的要求。

    至於三百御林軍的統領,根據大將軍何進的提議,便由如今南軍的騎都尉淳於瓊來擔任,老劉一看這又是個自己知道的人物,功夫不是很高,但是卻很好杯中之物,不過這種酒囊飯袋跟著自己倒也不怕他會監視自己,而且他是何進推薦的,因此老劉當然會同意,於是通過幾人的一番商議,出使西方三國的使團成員也就基本確定了。

    第二天上午,袁槐在早朝上將組成使團的成員情況向靈帝做了稟報,靈帝看了看他們所選的幾人,倒也確實精幹,於是便同意了袁槐的提議,然後讓袁槐準備好聖旨,正式任命御弟劉備為代天巡視、出使西方三國的使節,而使團的成員還包括王允、許攸與陳琳三人,另外騎都尉淳於瓊帶領三百名精銳御林軍作為使團的護衛隨行,五日後使團正式離開洛陽,開始前往西方的貴霜、安息和大秦三國。

    靈帝另外還責成司空劉寬為使團準備好出使三國所需的珠寶絲綢等各式禮品,還有使團路上所需的經費,同時還為使團提供了一道聖旨,這道聖旨是給沿途的地方官府準備的,要他們無條件為使團提供幫助,不得有誤。

    第二天,得到命令的王允、許攸、陳琳和淳於瓊都來到了劉府,老劉急忙派陳宮將他們接進了客廳,自己也帶著簡雍等人前去和他們相見。

    王允算是老劉的老相識了,其餘三位雖然在朝中見過,但是老劉與他們並不熟悉,因此也不知道他們的名姓和官職,今天幾人才算是正式認識了。

    幾人之中以王允的年齡最長,今年他已經四十三歲了,而陳琳則是二十八歲,許攸三十出頭,淳於瓊也是三十二歲,因此幾人之中反而是老劉最年輕。

    王允看上去老成持重,濃眉重目,頦下留著一圈短鬚。陳琳則看上去年少有為,長相到與趙雲有幾分相似,只是他比趙雲大了十多歲,因此看上去更加成熟。許攸的相貌是老劉最不喜歡的,因為他的臉上長了個鷹鉤鼻,使得他整個人看上去比較陰鷙。淳於瓊則是個身材粗壯的軍官,外貌與性格倒是很一致,便是那種毫無心計的實心眼之人。

    幾人分別給老劉見過禮之後,老劉招呼大家坐下,然後也把自己身邊的陳宮、簡雍和文丑、張飛、太史慈以及趙雲都介紹給了他們,看到老劉身邊的這些人才,眾人都對老劉有了新的認識,看來平北王果然名不虛傳,單是他手下的幾名文臣武將,看上去便都不是等閒之輩。

    幾人認識了之後,老劉便招呼大家都坐下,然後便開始商議出使西方三國之事,而老劉接下來所做的一切,也更是讓頭一次與老劉打交道的幾人更加見識到了老劉的不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