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五卷 北方 第二百五十一章 神箭懾敵 文 / 天翔

    第二百五十一章神箭懾敵

    乍一看到九原城時,老劉等人都很震驚,原來以為九原城遠在長城之外,肯定也就和并州的劇陽和汪陶城一樣,也就是與大漢一般的縣城那般大小甚至更小,但是眼前的九原城,城牆又高又寬,護城河也又寬又深,四座城門高高聳立在四面城牆的中央,當真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塞外重鎮。

    大軍在九原城四門之外都設下了營寨,然後分兵駐紮,幽州和并州的軍隊各負責兩個方向,這樣四面的漢軍士兵大概都有**千人,為了防止鮮卑士兵前來劫營,老劉傳令在每處大營之外都安置了不少的鹿角和拒馬樁。

    為了試探城中的鮮卑騎兵是否敢出來應戰,呂布自告奮勇,在徵得老劉的同意之後,他沒有先進大營,而是帶著手下一萬名并州騎兵來到了九原城下,開始向城內的鮮卑大軍挑戰。

    城中的鮮卑守軍早就從城牆上看到了漢軍騎兵,急忙趕往城中的縣衙,也就是他們部落的首領拓跋疆現在的府邸之中,將漢軍來襲的消息報告給拓跋疆。

    聽說城外來了大批的漢軍騎兵,拓跋疆心中也是大感不惑,自己也在周圍派出了一些眼線,而且在漢軍的那些邊陲重鎮之中也都有自己部落的探子,怎麼他們一點兒消息都沒傳回來,漢軍就已經兵臨城下了,於是他一邊傳令城門和四周城牆上的鮮卑士兵小心防守,不得擅自出戰,一邊帶著身邊的幾個萬夫長一道,來到了九原城西門的城樓上,觀看外邊漢軍的動靜。

    其實並不是拓跋疆派在劇陽城的探子沒發現漢軍的動向,他們當然看到了幽、並二州的大批騎兵齊聚劇陽城,但是他們不清楚漢軍下一步的行動目標是哪裡,所以便一直等到漢軍出發後,他們才遠遠的跟著漢軍,監視漢軍的動向,當看到漢軍是向善無城方向前進後,跟著漢軍的探子知道,下一步漢軍很可能會前往五原郡的九原城,因此他便抄小路打算趕在漢軍之前,去給部落首領拓跋疆送信,只是這名探子倒霉,在山路上不小心被獵戶設在林中抓捕野獸的鐵夾子給夾住了,這種夾子連老虎都能夾住,更何況人了,而周圍的狼群循著血腥味找到了這裡,所以這名探子不但沒送成信,還在荒郊野外的密林中丟了性命。

    登上城門樓往外一看,城外幾里遠的地方,漢軍正在安營紮寨,看到那些連成一片的帳篷,還有遠處大批的漢軍騎兵,拓跋疆不由得心中一沉,從這些漢軍的裝備和旗號上,他已經看出這支隊伍便是去年自己跟著置鞬落羅和日律推演兩位大人攻打并州時,從幽州趕來增援的那支漢軍,而且想想自己去年被兩名漢將同時用弓箭射中自己的頭盔,若不是漢將的箭法稍差,自己去年就會死在并州,所以他現在想起來都有些後怕,其實當時用弓箭射他的呂布和太史慈都不想要他的性命,因此弓箭本來就是衝著他的頭盔去的,才讓他保住了性命。

    看著城外漢軍分出了一支差不多有一萬人的隊伍,直接來到了東門外五百步遠的地方,然後一名身穿輕鋼鎧甲,騎著一匹神駿的黑馬,頭上沒有戴鋼盔,而是用一個束髮銅箍將頭髮扎到了一起,手上拎著一把大戟的漢將打馬衝到了東門外一百多步遠的地方,衝著城上的拓跋疆等人喊道:「城裡的鮮卑狗賊聽清了,我乃大漢并州雁門郡都尉呂布,如今與我大漢平北王劉大人一道,前來征討爾等賊子,有膽量的,你們便出來一戰,否則你們就躲在城中做縮頭烏龜,等著我們開始攻城吧。」

    一看到呂布出現,拓跋疆便嚇得夠嗆,去年在汪陶之時,他曾經與呂布照過面,當時懾於呂布的神威,他便沒有敢與呂布直接交手,而是選了個稍弱一點兒的太史慈交戰,但是靠著幾名千夫長的幫助,自己才與太史慈打成平手,這也令一向認為自己武功天下無敵的拓跋疆大受打擊,如今呂布前來挑戰,他還如何敢出城迎戰,那不是明擺著去送死嗎。

    看到拓跋疆沉默不語,他身邊的幾個鮮卑萬夫長紛紛請戰,要出去教訓一下城外那個狂妄的漢將,拓跋疆搖了搖頭,然後對幾名萬夫長道:「你們記住我的話,千萬不要與城外的那個自稱呂布的漢將交手,他可是我生平僅見的高手,咱們城中沒有任何一人是他的對手,還好他的箭法稍差,要不然去年我在并州就會死在他的箭下,所以你們都聽好了,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與漢軍交戰,你們也看到了,他們都是騎兵,咱們九原城的城牆高大,易守難攻,我就不信漢軍能攻破九原城,只要我們能夠守住半個月,到時候他們的糧草供應不上,自然就會退兵了,你們都聽到了嗎?」

    幾名萬夫長連忙答應,只不過他們沒有參與去年攻打并州的戰鬥,因此對拓跋疆的話還有些不相信,但是首領已經發話了,他們哪敢不從,於是急忙都回到自己負責的城牆上,安排士兵守城去了。

    呂布在城外耀武揚威的來回轉了半天,城中的鮮卑士兵也沒人搭理他,氣得他反手從背上摘下自己的長弓,拉弓搭箭,然後瞄準了城牆上一名正在往外觀看的鮮卑士兵,兩指一鬆,羽箭離弦而去,轉眼正中那名鮮卑士兵的面門,那名鮮卑士兵疼得大吼一聲,翻身掉落城下。

    這一下城上的鮮卑士兵可真的害怕了,不過首領不是說這名漢將的箭法不行嗎,怎麼這麼遠的距離,人家一箭就要了自己同伴的命,其他鮮卑士兵更是不敢露頭了,都躲在牆垛的後邊,任由呂布在那裡破口大罵。

    看看連想射箭都沒有目標了,呂布更是氣惱,突然他看到了那面在城門上飄揚的標誌拓跋部落的旗幟,只是旗桿很粗,一支箭肯定無法將其射斷,於是呂布伸手從箭壺中掏出三支羽箭,然後迅速張弓搭箭,這次他用的是連珠箭法,轉眼間就見三支羽箭如流星一般,齊齊的並排射在了旗桿之上。

    呂布接著又掏出一支羽箭,不過這次他先把箭頭掰掉,然後對著插著三支羽箭的旗桿上方又是一箭。

    沒有箭頭的羽箭正好射在旗桿上,力道之大令旗桿頓時從三支羽箭處折為兩段,那面繡著拓拔鮮卑部落的狼頭標誌的大旗也掉落到了城牆上。

    呂布的這手功夫,頓時讓城上那些自以為箭法高超的鮮卑人目瞪口呆,而城下的并州士兵看到自己的統帥如此神勇,更是爆發出一陣震天的吶喊聲,呂布的心裡這才算有些平衡,看看再等下去城中的鮮卑士兵也不會出來與自己交戰,於是呂布撥轉馬頭,帶著并州騎兵返回了大營。

    在大營外為呂布觀陣的老劉和幽州眾將都看到了呂布的箭法,眾人也都是自歎不如,老劉雖然在兵器的比試上不輸於呂布,但是要是論起箭法來,他只是當初在山中跟義父童淵學藝時,趙雲教了他幾天箭法,而後來他和馬鈞一起造出連弩之後,老劉經常帶著連弩上陣殺敵,因此他的箭法只能用平常稀鬆來形容。

    等呂布回到營門前時,老劉親自上前道:「奉先兄箭法通神,令人歎為觀之,備自問自己的箭法與奉先兄相比,當真有天壤之別,今天奉先兄射落了鮮卑人的大旗,令他們的士氣大受打擊,今天晚上我可要敬奉先兄一杯,我們這就回營,為奉先兄慶功。」

    看到老劉親自前來迎接自己,呂布也急忙從馬上跳了下來,連說:「大人謬讚了,呂某愧不敢當,大人的功夫才是讓呂某佩服不已。」然後老劉拉著呂布的手,二人一同進了大營,來到了老劉的中軍大帳之中。

    戲志才等人也跟著進來了,現在還沒到吃晚飯的時間,所以老劉想和大家一道,商量一下有什麼辦法,才能攻下既有高大的城牆掩護,又有重兵把守的九原縣城。

    由於考慮到鮮卑境內的道路狀況很差,因此這次幽州的器械師並沒有一起前來,所以想指望用投石車是不成了,老劉上次在旅順港的造船廠見到馬鈞時,曾經讓他想辦法造出一種便於拆裝的投石機來,這樣平時不用的時候,可以將投石機的各個部件拆開,運輸時可以用馬匹或馬車來運送,這樣就不會因為路況的原因而無法將投石車送到那些道路不好的地方,只是馬鈞現在手頭的事情太多,一時半會兒還騰不出手來進行這方面的改進。

    其實老劉和戲志才已經想了幾個主意了,比如從城牆外挖洞進城、化裝成援兵賺城、或者指揮大軍繞過九原繼續向縱深之地進發,然後趁九原守軍不備殺個回馬槍等等,但是又被二人一一否定了,畢竟這些辦法都很難行得通,強攻二人也考慮過,憑借輕騎兵手中的連弩和身上的盔甲,自然可以打下九原城,但是估計傷亡也會不小,因此現在老劉才把眾將都找來,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呂布想了一下,然後開言道:「劉大人,戲軍師,我知道在這九原城中,其實漢人是佔了大多數,記得我離開九原城時,城中的人口大約也就是六七萬人,但是這幾年由於鮮卑人也大都不再在草原上放牧,有很多鮮卑人都遷入了他們侵佔地區原來屬於大漢的那些比較大的城池中生活,因此九原城人口應該比我離開時要多一些,不過在當時的六七萬人中,就有近五萬的漢人,這些處在塞外的漢人被匈奴人和鮮卑人壓迫了上百年,早就憋著一肚子的氣,只要咱們能派人混進城中,發動城中的百姓起來**,估計大部分漢人都會響應,只是如今九原城四門緊閉,我們的人很難混進城去,不知道劉大人和戲軍師可有什麼好主意。」

    聽完呂布的話,老劉和戲志才均是眼前一亮,他們都覺得呂布的主意不錯,只是要有城外的漢軍配合才行,只要每天派出一支漢軍前去攻城,同時用弓箭綁上一些要城裡的漢人組織起來反抗鮮卑人的書信,射到城裡去,就可以讓城中的百姓知道,漢軍已經打到了這裡,一旦消滅了城中的鮮卑士兵,九原城又可以重歸大漢的統治之下,所以戲志才接口道:「呂都尉的主意不錯,我們不必派人進城,因為只要我們的大軍在城外,鮮卑人就不可能再開城門,不過我們可以用沒有箭頭的弓箭,在晚上綁上書信射進城中即可,這同樣可以起到呂都尉所說的作用,而我們也每天派兵攻打九原城,明天我們就派士兵去城外的樹林中砍伐樹木,製造雲梯和撞木,雖然沒有投石車,但輕騎兵手中的連弩也照樣可以壓制城牆上的鮮卑士兵,等城中的漢人百姓真的起來**時,我們便可趁機攻進城去,諸位看這樣可好?」

    帳中眾人也都覺得呂布和戲志才的計策可行,尤其是現在漢軍士氣高昂,即使是強攻,眾將也覺得肯定能打下九原城,只是估計漢軍也會有不小的傷亡,這對於還要繼續向鮮卑內地挺進的漢軍來說,未免有些得不償失。於是老劉便傳令從明天開始,先派一個連的輕騎兵去大營北邊的那片樹林中製造雲梯和撞木,同時也派出一支軍隊繼續到城下向鮮卑士兵挑戰,在雲梯沒造好之前,先暫時不派兵攻城,等造好了雲梯撞木之後,再把書信趁著晚上射到城裡去,然後第二天大軍便開始向九原城發動大規模的攻擊。

    只用了兩天的時間,輕騎兵便造好了上百架雲梯,高度基本與九原城的城牆高度一樣,先把雲梯都運到了明天漢軍準備攻城的北城牆外邊,當天晚上,并州的幾十名騎兵趁著夜色爬到離城牆幾十步遠的地方,然後用無頭弓箭把戲志才寫好的書信射到了城中,至於這個辦法是否管用,那就等過幾天看看,城中的百姓是否會相應漢軍的號召,組織起來對長期壓迫他們的鮮卑人進行反抗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