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五卷 北方 第二百三十章 馬韓之戰 文 / 天翔

    第二百三十章馬韓之戰

    按照周泰和蔣欽的安排,一名幽州水軍的連長帶著五百名士兵跟著王太老人,上了耽羅島,他們的任務是盡快將整個島嶼的防禦設施建好,同時在王太老人所居住的村莊內建起一座城池,城牆目前可以用高大的樹木來搭建,畢竟島上的樹木非常多,而有了這座城池,就可以在島上抵禦其他軍隊的攻擊,等將來回到幽州之後,再派人把這座島嶼的情況報告給主公,讓主公派些官員前去管理這座島嶼,以便這裡將來也成為幽州水軍的一座海外港口。

    然後周泰與蔣欽按照王太老人所告訴他們的方向,將船隊前進的方向定為正北方,正好現在海面上風平浪靜,於是每艘戰船上的槳手全部就位,以最快的速度向著馬韓的方向劃去。

    四個多時辰之後,船隊終於看到了遠處的海岸線,他們是從傍晚時分從耽羅島出發的,現在天色已經微明,海岸上並沒有看到有軍隊駐紮,估計是這個方向基本沒有什麼船隻過來的緣故,於是周泰與蔣欽吩咐船員找一個港灣把船隻劃過去,然後所有船隻都在這裡停泊,再用登陸艦把士兵運到岸上去,留下兩千士兵在船上守護,其餘的一萬三千五百人都跟著周泰和蔣欽登上馬韓的土地,準備從這裡向北方進發。

    周泰所率領的這支水軍隊伍中,還有一千二百名騎兵,因為船上的空間有限,所以這次出征,雖然幽州水軍的全部戰船幾乎都出動了,但是由於運載了上萬的水軍士兵,所以也只能運載一千二百匹戰馬,不過三韓的騎兵數量不多,因此能有一千二百名騎兵,也可以對他們構成很大的威懾,而其餘的水軍都配備了連弩,這也是老劉專門吩咐過的,畢竟水軍士兵的戰力稍遜於輕騎兵和突騎兵,因此水軍的連弩倒是給配齊了,以此來彌補他們訓練時間短和戰力不足的缺陷。

    由於馬韓的南方和西方都是大海,因此這一帶的兵力並不是很多,他們幾乎把國內的兵力大部分放在了與大漢樂浪郡交界的地方,還有一部分是佈置在了與辰韓與弁韓相接的部分,只不過馬韓的兵力全部加起來,也不過五萬多人,而且裝備也不是很好,比起當年的烏桓人還大有不如。

    在三韓的土地上,東部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地帶,這部分佔了三韓土地的三分之二以上,而馬韓所在的地方,則主要是平原,適宜各種莊家的生長,馬韓之所以能在三韓中最為強大,也是因為他們佔據了最好的這片土地的緣故。

    不過目前的三韓之中,弁韓雖小,但是其制鐵技術卻是三韓之中最高的,不僅是鐵製農具,還有很多的鐵製武器,馬韓士兵手中的很多兵器和護具都是從弁韓人手中買來的,或是用水稻等農作物換回來的,只不過三韓的馬匹很少,戰馬更是少得可憐,因此才會出現老劉他們初次與馬韓士兵交戰時,馬韓士兵中竟然有人騎驢上陣的情況。

    周泰蔣欽帶著的幽州水軍士兵很快便佔據了馬韓南端的大片土地,只是這裡沒有太多的馬韓軍隊駐紮,所以他們幾乎沒遭遇太大的抵抗,

    而就在周泰等人迅速向馬韓的北方進發之時,從樂浪進入馬韓的高順所帶領的隊伍則遇到了馬韓的主力部隊,他們借助地形的掩護,開始了抵抗漢軍的行動。

    由於當時的的三韓都沒有像樣的大城,所以為了抵禦各部落之間的衝突,馬韓的百姓大都居住在山裡,尤其是地勢險要的地方,更是他們喜歡居住的首選之地,而他們在得知大漢軍隊向他們發起了攻擊之後,如今的馬韓國王樸宗萬馬上傳下命令,三韓的所有軍隊馬上做好戰爭的準備,在各處險要的地方修建各類軍師設施,以抵禦大漢軍隊的侵略。

    同時,樸宗萬也親自率領馬韓的全部兵力,總共大約是五萬多士兵,同時他還臨時招募了大批的青壯年加入軍中,一時之間馬韓的總兵力達到了十幾萬人,只是他還沒有得到漢軍也從南方進入了馬韓之地的消息,因此樸宗萬率領十幾萬人在漢江以南的北漢山一帶駐紮,同時在一處險要的地方修建了非常牢固的工事,漢軍要想進入馬韓的內地,就必須突破北漢山要塞,而北漢山要塞建在了兩座大山之間,兩側的山勢陡峭,漢軍從兩側也無法繞過去,因此雙方不可避免的在北漢山要塞爆發了一場攻防戰。

    之前漢軍遇到的抵抗都很輕微,因此幾乎沒付出什麼傷亡的代價,漢軍便向馬韓境內推進了一百多里,但是在渡過漢江之後,便在北漢山要塞遭到了馬韓軍隊的頑強抵抗,他們憑借地利的優勢,將漢軍死死的擋在了要塞之外,到了今天雙方已經在要塞進行了四天的殊死拚殺,雖然漢軍有武器和裝備的優勢,但是馬韓士兵佔據了有利的地形,加上人多勢眾,他們居高臨下,又是躲在了暗處,因此他們的短弓雖然射程不遠,但是仍舊給漢軍造成了一定的傷害,而順著山勢而下的滾木礌石也給漢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高順與鍾繇考慮到強攻雖然有可能攻下要塞,但是士兵的傷亡肯定不小,因此便放棄了強攻,每天派出一些士兵對要塞進行騷擾,同時並不進入馬韓士兵短弓的射程之內,而是在遠處將馬韓士兵引出來之後,利用連弩的優勢在遠處射殺他們。

    高順與鍾繇看到馬韓人死守要塞,拒不出戰,而他們對於馬韓士兵的這種打法也確實無計可施,於是鍾繇便提出馬**絡南方的幽州水軍,看看他們現在到了哪裡,如果他們已經佔據了馬韓南方的大片領土,那麼他們就可以盡快趕到這裡,要塞以南便是如今馬韓王樸宗萬所在的目支部落的地盤,而樸宗萬的王宮也就在北漢山要塞南邊不遠處的古川裡一帶,馬韓人的城郭大都是用木頭圍成的,因此根本無法與大漢的城池相比,鍾繇在出兵前,就根據上次老劉他們抓回的那個馬韓人金亨善提供的消息,制定了利用火箭攻城的方案,只不過現在的北漢山要塞主要是用石塊壘起來的,而馬韓人也知道一旦要塞失守,他們在開闊的平原上根本無法抵擋漢軍的攻擊,所以他們也都拼了命,樸宗萬的兩個已成年的兒子也加入了馬韓軍中,在要塞抵禦漢軍的攻擊,令馬韓士兵士氣高漲,雖然他們的傷亡遠遠高於漢軍,但是他們人多,所以仍然守住了要塞,而且能夠殺傷不少漢軍,也令他們膽氣提升了不少,現在雙方便陷入了一種膠著的局面,樸宗萬想的是只要自己在這裡把漢軍擋住一些時日,漢軍的後勤供應就會出現問題,那時漢軍只能撤軍,自己也就安全了,他可不知道自己的身後還有一支漢軍,已經到了距離北漢山要塞二百多里遠的地方了。

    等樸宗萬接到後方傳來的消息,知道又有一支漢軍已經從自己身後殺過來時,幽州水軍的隊伍已經離北漢山要塞不到二百里了,於是樸宗萬急忙傳令,讓自己的大兒子帶著五萬人繼續在這裡死守,而他自己則帶著剩下的八萬多人,其中有三萬多是原來的老兵,剩下的則是這次臨時徵召的新兵,離開了北漢山要塞,前去阻擊南邊過來的漢軍。

    只是從北漢山往南幾乎沒有什麼險要的山脈,除了一道並不是很高、名為鳥山的山脈以外,這裡也是三韓最為廣闊的一片平原,雖然知道與漢軍在平原上作戰很困難,但是樸宗萬也沒有辦法,人家已經打到自己的後院了,總不能就在北漢山要塞等著漢軍兩面夾攻自己吧,所以他打算在古川裡以南幾十里遠的鳥山一帶設下防線,這裡的山勢雖然不及北漢山險峻,但是至少也算是一道天然屏障,漢軍要向南推進,必然要經過鳥山,而這大片平原中唯一的一座山脈,則成了樸宗萬的救命稻草。

    樸宗萬的手下有一名另一個大部落的首領,名為崔勝男,也是馬韓中僅次於樸宗萬的第二號人物,頗有智謀,在北漢山設下要塞便是他的主意,如今在鳥山佈置好了防線之後,崔勝男對樸宗萬道:「大王,我估計這支從南方來的漢軍,應該是乘船過來的,所以人數不會太多,另外,他們連日來一路突進,沒有受到什麼像樣的抵抗,所以必然會認為我馬韓無人,輕視我們,如此一來,我們便可趁機派出一支伏兵,就在鳥山前邊十幾里,有一處名叫松炭的地方,那裡林木茂密,我們的伏兵就埋伏在樹林周圍,一旦漢軍進入林中,我們便從四面放火,把漢軍活活燒死在裡邊,大王以為如何?」

    聽完崔勝男的主意,樸宗萬大喜過望,於是便派崔勝男親自帶領一萬士兵前往松炭,帶上各種引火之物,前去伏擊漢軍。

    崔勝男得令,於是帶著一萬名原來的老兵離開了鳥山,迅速趕往松炭,十幾里的距離對於這些習慣了用雙腿奔跑的馬韓士兵來說,倒也不算什麼,所以他們很快便趕到了松炭的那片密林之中。

    崔勝男指揮士兵分別埋伏在樹林的四周,同時在林中放置了很多的乾草、枯樹枝等易燃之物,加上現在時值春末,今年也沒下過大雨,所以林中的樹木都很乾燥,再加上從這裡的地名就可以看出來,這片樹林主要是易燃的松樹,所以崔勝男也是躊躇滿志,準備在這裡大勝漢軍,從而令馬韓各部的首領對自己刮目相看。

    周泰蔣欽帶著的一萬多名水軍士兵中,除了一千二百名騎兵外,其餘的都是步兵,而馬韓的國土上基本沒有什麼寬敞的大道,都是些路面很窄、路面上還坑窪不平的小路,大軍行走在上邊非常緩慢,所以從他們登陸之後到今天已經是第五天了,隊伍才向北前進了三百多里,好在一路上除了一些普通百姓,他們基本沒遇到什麼馬韓軍隊,而那些馬韓百姓看到他們並沒有燒殺搶掠,因此最初還有些人起來抵抗漢軍,到了最後只是躲開他們,都不再來招惹漢軍,也使得周泰蔣欽二人很是鬱悶,這哪裡是來打仗的,簡直就是在練習急行軍,而這些情況也令他們放鬆了警惕,尤其是今天他們又遇上了鍾繇派來的探子,告訴他們北路的漢軍正在北漢山一帶與馬韓士兵交戰,只是馬韓士兵佔了地利之便,擋住了漢軍前進的路線,讓他們盡快趕去支援,這樣南北夾攻,北漢山要塞必破,而馬韓的軍隊幾乎都在北漢山一帶,所以只要消滅了他們,則馬韓再無大隊士兵存在,因此周泰蔣欽二人也是急著盡快趕到北漢山,與北路大軍一道,盡快消滅那裡的馬韓軍隊,從而取得平定三韓的第一場勝利。

    當他們趕到松炭一帶時,看著前邊一眼望不到邊的密林,周泰與蔣欽也猶豫了一下,怕裡邊藏有伏兵,於是二人合計了一番,決定先派一個連的士兵先進去看看,裡邊是否有埋伏?上次在耽羅島立了頭功、眼下已經被提拔為連長的陸東再次搶到了這個任務,帶著自己手下的五百人進入了密林。

    眾人小心翼翼的向前摸索著前進,足足用了兩刻鐘的時間,陸東等人才走出了這片密林,林中除了有些大小野獸,根本沒有看到馬韓的士兵,於是陸東留下了四百人在這裡守著,帶著剩下的一百人沿著原路退了回來,為了記住道路,陸東每隔幾十步便留下一個士兵守候,最後自己出了樹林,打算把情況報告給周蔣兩位統領。

    得知林中很安全後,周泰便向大部隊下達了穿越密林的命令,只是騎兵被他留在了最後,於是一萬多名步兵戰士很快便進入了密林,蔣欽在最前邊帶隊,而周泰則領著一千二百名騎兵跟在隊伍的最後邊,時間不長,整個水軍隊伍便全部進入了茂密的樹林之中。

    一直在密林外埋伏的崔勝男看到漢軍之後,漢軍那精良的裝備和手中的兵器都令他羨慕不已,不過想想過一會兒這些漢軍就會被自己的大火燒成灰,那麼他們身上的盔甲和手中的兵器可就成了自己的了,尤其是漢軍身上背著的連弩,他在北漢山要塞與漢軍交手時見過這種武器,射程遠、威力大,可是想想大火一燒,這種武器肯定會被燒光了,崔勝男心中不禁有些惋惜,但是現在消滅這支漢軍才是大事,於是崔勝男馬上指揮士兵從藏身之處出來,開始在林外放火,而其他三面的士兵在看到了這邊的火勢起來之後,也馬上引燃了林邊的火種,只是有一個方向出了差錯,那便是陸東留下的那四百名士兵正好站在密林北邊進行警戒呢,所以這邊的馬韓士兵一時沒辦法靠近樹林,領頭的一名部落首領無奈,怕自己這邊如果點不起大火,讓漢軍從這裡逃出來自己的罪過可就大了,再一看林外的漢軍只有幾百人,自己手下可是有兩千多人呢,於是他便指揮士兵衝了出來,打算先盡快消滅眼前的幾百名漢軍,然後再馬上點起大火,堵住漢軍的出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