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五卷 北方 第二百二十五章 烏延現身 文 / 天翔

    第二百二十五章烏延現身

    幾天以後的一個早晨,老劉帶著眾人告別了出城送行的石韜、麴義二人,還有公孫度也一直把他們送到了成外,他可不是專程來送老劉的,而是因為自己的兩個兒子也要跟著老劉去幽州書院學習,他是為了送兒子所以才來順便給老劉等人送行的。

    怕兒子將來受委屈,公孫度再三拜託老劉一定要關照公孫康與公孫恭二人,老劉答應了他的要求,反正進了書院,所有的學生都會受到平等的對待,至於能否學到東西,那就要看他們自己的努力了。

    看到老劉答應了自己的要求,公孫度才算放心了,他知道自己的兩個兒子雖然資質不是特別出眾,但是由於自己的家教很嚴,所以他們雖然也結交了一些富家子弟為友,但是他們二人到沒有整天在外邊給自己惹是生非,將來有了名師指點,應該會對他們的發展帶來好處的。

    又叮囑了石韜與麴義幾句,讓他們一定配合水軍的二位統領,做好水軍的擴軍工作,另外就是現在有了大片的良田,明年春天一定要大量種植老劉帶來的那幾種作物,爭取來年獲得一個大豐收。

    離開了襄平,眾人開始沿著官道向昌黎郡進發,襄平到昌黎郡的治所昌黎縣城大概有三百多里的距離,這次又帶上了兩個孩子,再加上太史慈的母親,所以路上眾人沒辦法走的太快,而昌黎郡眼下也是地廣人稀,從遼東進了昌黎郡之後,居然一直到昌黎治所昌黎縣之間都沒有一座城市,因此眾人當天晚上只好在野外紮營過夜。

    北方的初秋,夜裡已經很涼了,親衛隊員在紮營之時,發現在他們的不遠處,有一座牧民的帳篷,而且在帳篷外還有幾匹馬,另外還有牛圈羊圈,裡邊養著不少的牛羊。

    看起來他們就是在這裡生活的牧民了,親衛隊員不敢大意,還是把附近有人居住的消息報告給了文丑,而文丑便馬上離開了營地,帶著幾個親衛隊員前去查看情況。

    聽到帳篷外的馬蹄聲,從帳篷裡出來了一名壯漢,身形竟然比文丑還要魁梧,個頭也比文丑高出了半頭,看到來的是名軍官,那名壯漢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警覺的神情,在那裡打量著文丑等人。

    看壯漢不說話,文丑心說我也不能就這樣和你乾耗著,於是衝著壯漢喊道:「我說大個子,你們是哪裡人?怎麼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居住,幹嗎不去城裡住,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萬一遇上強盜前來搶劫,你們可如何是好?」

    壯漢聽文丑說完,用著生硬的漢語道:「不勞軍爺費心,我們祖祖輩輩都在這裡放牧為生,在城市裡邊還住不習慣,再說了我們也沒什麼錢財,所以也沒有人會跑到這荒郊野外的來搶劫我們,還有一點,就是想搶劫我們,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看來這大塊頭對自己的功夫還挺自信,於是文丑又問道:「大個子,我且問你,這裡離昌黎郡的治所昌黎縣還有多遠?你可知道附近還有什麼大的縣城嗎?」

    「這裡離昌黎縣大概還有一百五十多里,附近百里之內都沒有大的縣城,只有一些小村莊,住著一些種地的農民,軍爺還有什麼要問的嗎?」壯漢答道。

    文丑還沒說話呢,壯漢身後的帳篷中有人問道:「兀突,你在和什麼人說話?可是來給我們送糧的農民嗎?」

    聽到帳篷中的人問話,壯漢急忙回答道:「不是主人,是幾位軍爺向我打聽道呢。」

    帳中人不再說話,壯漢道:「軍爺要是沒事,我就回帳篷了,行嗎軍爺?」

    估計帳中也沒有幾人,不會對自己這些人造成威脅,文丑於是對壯漢道:「沒事了,你回去吧,我們這就走了。」說完文丑帶著幾名親衛隊員返回了營地,與大家一起吃晚飯去了。

    吃飯之時,文丑便向老劉說起了附近還有一戶牧民居住,而那牧民家中竟然有一名壯漢身材竟然與蹋頓不相上下,一看便是一名力大無比的勇士。

    在荒原之上有牧民居住是很平常的事,所以老劉也沒有在意,他身旁的烏雲聽說有人在附近居住,還帶著一名壯漢,於是插嘴道:「文將軍,你可知道那戶牧民是從哪裡來的、姓什麼叫什麼嗎?」

    「回夫人的話,我沒有問過那戶牧民到底姓什麼,不過我聽屋裡的那人稱呼壯漢為兀突。」文丑答道。

    聽到文丑說出兀突二字,烏雲突然身體一震,然後馬上站了起來道:「文將軍,你快帶我過去看看,那兀突我認識,曾經是我父親的衛兵,不知道文將軍所說的那人是不是我的父親?」

    文丑聽完,不敢擅自做主,於是便看著老劉。

    「既然夫人要去看看,不俊我看這樣吧,我也和你們一起過去看看,也好讓夫人放心,免得她又以為是她的父親在這裡。」

    幾人飯也不吃了,在文醜的帶領下出了大帳,直奔那頂帳篷而去。

    等到了帳外,幾人停了下來,文丑大著嗓門道:「裡邊的人請出來一下,我家主公與夫人有事情找你們。」

    聽到文醜的聲音,名叫兀突的壯漢又出來了,看到文丑帶著幾人過來了,他的警惕性更高了,握緊了雙拳對文丑道:「軍爺還有什麼事嗎?我不是已經把你問的問題都告訴你了嗎。」

    烏雲從老劉身後站了出來道:「是兀突嗎?你看看我是誰,還有你知道我父親在哪裡嗎?我可是找了好長時間都沒找到他老人家。」

    那兀突突然看到烏雲現身,驚愕得下巴差點掉到地上,過了半天才道:「原來是郡主,您怎麼會在這裡?軍爺說的夫人便是郡主嗎?」

    烏雲急忙道:「是我,兀突你快告訴我,我的父親在哪裡?這都一年多了,我一直沒有父親的音信,你可知道他老人家在哪裡嗎?」

    兀突還沒答話,只聽帳篷中有人道:「是烏雲嗎?你可想煞為父了,你的母親和兄弟們可好?他們現在都在哪裡呢?」話音未落,帳篷門便被打開了,而烏延也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烏雲看著眼前蒼老憔悴的父親,比起一年多以前躊躇滿志自號漢魯王之時蒼老了足有十年,看來父親這一年多來沒少受苦,烏雲的眼淚馬上就下來了,叫了聲:「父親,你受苦了,」便一頭撲到了烏延身前,抱著父親大哭起來。

    看來這便是當初自己一直沒有抓到的自號漢魯王的右北平烏桓大人烏延,看著他們父女相逢的場面,老劉也很感動,但接下來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那便是烏延還活著,自己該如何處置他,才好向自己的義兄蹋頓交待,因為遼西的烏桓大王丘力居,便是死在了烏延的手中。

    這時烏延才想起還有幾人在看著自己呢,而且他也聽到了剛才文丑所說的主公和夫人有事的話,看來他口中所說的夫人,便是自己的女兒烏雲了,那麼眼前的這名漢大官,也就是烏雲的夫君了,只是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人,能夠娶到自己那目中無人的女兒。

    老劉看烏延在看著自己,於是上前一步道:「小婿劉備,拜見岳父大人。」

    雖然老劉說話的聲音不大,但是到了烏延和兀突耳中,便如聽到一個巨雷一般,驚得烏延半天沒說出話來。

    等他回過神來,急忙道:「賢婿免禮,您可是大漢一州的刺史,我不過是一介逃犯,如何敢受你如此大禮,罷罷罷,我已經躲了一年多了,可到頭來還是沒有逃出你的手心,既然我女兒跟了你,也算是她終身有靠,我也就放心了,劉大人,你這便抓我回去吧,我也不會再跑了,我知道你是個好官,你這一年多的所為我也都聽到看到了,能夠讓我們部落的百姓過上如今的好日子,我情願一死,去抵償當初誤傷丘大王的過錯,只是希望你今後能善待我的女兒和家人,我在這裡先向大人謝過了。」烏延說完,又向老劉施了一禮。

    老劉急忙道:「岳父大人說哪裡話,我們是要從遼東返回薊縣,因為天色已晚,便在這裡紮營過夜,沒想到會遇上您老人家,我看這樣吧,您老人家也不要再東躲西藏的了,就回右北平您的家中吧,至於我義兄蹋頓將軍那裡,我會想辦法說服他,不讓他再找你報仇了,畢竟當初都是因為誤會,才導致了丘大王的被殺。」

    聽完老劉的話,烏延半天才明白過來,原來刺史大人已經原諒自己了,還要自己回右北平的家中居住,看來他的話不會是假話,於是烏延急忙對老劉道:「多謝刺史大人了,外邊很冷,還請大人到帳中說話,兀突,你快去給大人準備些酒菜來,我要與大人對飲一番。」

    那兀突答應一聲,忙著去端酒菜去了,而老劉和烏雲也跟著烏延進了帳篷,然後坐在了地毯上。

    看著屋中簡陋的傢俱和又髒又破的被褥,烏雲又流下了眼淚,不過想到父親的苦日子終於到頭了,她才停止了哭泣,把家中一切都好的消息告訴了父親,只是有一件事她不好對父親說,那便是叔父赤延在父親失蹤後,把父親的兩房小妾給收走了,現在那兩個小妾已經跟著赤延離開了右北平的土垠城,在他任職的薊縣與赤延一同居住呢。

    烏延與老劉在酒菜上來之後,兩人邊吃邊聊,老劉把烏延逃走後右北平的情況告訴了他,知道現在右北平的太守便是時風,也就是自己當初的軍師,烏延心中放心了,畢竟兩人的交情很深,將來自己回去後,時風也會看在往日的情分上,處處照顧自己的,而自己的弟弟赤延竟然成了幽州軍隊中的高級將領,看來自己只要不再有什麼想法,在家中頤養天年還是沒問題的,這也總比自己帶著兀突整日在荒無人煙的野外度日強多了,所以烏延打定了主意,只要能讓自己回家過日子,自己的女婿提出什麼條件自己都答應他,而且他現在還是烏雲的夫君,自己的女婿,不管怎麼說也不會為難自己的,所以烏延這頓酒喝得很高興,雖然他也很能喝酒,但是與老劉比起來,那可就差的遠了,所以沒過多久,高興過頭的烏延便喝的酩酊大醉,倒在帳中不省人事了,老劉讓兀突和幾名親衛隊員留下來照顧他,自己則與烏雲和文丑回了營地,他要和戲志才商量一下,如何妥善安置好烏延,才能既不得罪自己的夫人,也不會讓義兄蹋頓挑出毛病。

    戲志才一直在等著老劉回來呢,吃飯時他看到烏雲與老劉出去了,便已經猜到搞不好是烏延就在此地,所以當老劉把情況告訴了他以後,戲志才便把早已想好的主意告訴了老劉,那便是以後烏延不要在外人面前露面了,他就在土垠城自己的家中好好過日子就行了,同時嚴令烏延府中的下人保守秘密。決不能把烏延還活著的消息暴露出去,這樣蹋頓也根本無法知道此事,而右北平太守時風與烏延的私交也不錯,讓他以後負責照顧烏延家中的生活,這樣就可以讓烏延在家中安心度過自己的晚年了。

    戲志才說的,跟自己想的辦法差不多,於是老劉便把這件事定了下來,回到自己帳中又把這個決定告訴了烏雲,雖然烏雲覺得這樣做有些委屈了自己的父親,但是又一想不管怎麼說,父親也可以在家中安度晚年,不用再為任何事去擔驚受怕,所以烏雲便同意了老劉的主意。

    於是老劉決定明天一早,便派出張飛與太史慈二人帶著公孫康與公孫恭、還有太史慈的母親與烏延兀突二人先行上路,他們也不用在昌黎城中停留,直接先去右北平郡的治所土垠,把烏延送回家中,然後他們便直接返回薊縣即可,而老劉也給右北平太守時風寫了一封信,把烏延的事情向他交待了一番,告訴他如何處理此事,以免出現差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