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五卷 北方 第二百一十六章 細說外族 文 / 天翔

    第二百一十六章細說外族

    老劉等人進入朝鮮城以後,那名守門的城門官便帶著他們前往城中的太守府,一路之上,老劉他們看到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往來行商各色人等都很常見,道路兩旁的建築鱗次櫛比,酒店商舖客棧隨處可見,到處都是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

    眾人剛剛走了不遠,迎面正好碰上了正急匆匆的前往南門的鍾繇與呂曠二人,一看老劉等人已經進城了,二人急忙來到老劉面前,跪倒在地,行大禮參見,口中道:「不知主公親臨,我二人未能遠迎,請主公恕罪。」

    老劉急忙上前將二人扶起道:「元常、呂將軍,我們可是有日子不見了,我這次出來是微服私訪,並不想驚動了地方官府,你們根本沒什麼罪過,我們這就去太守府說話如何?」

    二人這才想起還是在大街之上,於是便急忙引領老劉等人,前往城中的太守府。

    街上的很多行人都看到了這一幕,見到太守與都尉兩位大人給老劉行禮,眾人都在心中猜測這位大人是何官職,居然能讓樂浪郡的兩位最高長官行跪拜大禮,雖然也聽到了他們口中所說,這位大人是他們的主公,但是街上行人也沒有搞清楚,這位大人到底是何來頭。

    跟著鍾繇與呂曠二人,一行人很快便到了城中央的太守府中,然後眾人進了客廳,按官位在座位上坐下。

    鍾繇是老劉從穎川書院招來的人才,而呂曠則是老劉在無極剛剛招收親衛隊員時,他們自動前來投軍的,兄弟二人雖然功夫不是很高,但是這兩年通過刻苦訓練,再加上有童淵王越的點撥,功夫大進,他的兄弟呂翔就曾在徐晃剛到老劉軍中時,由於徐晃的兵器不稱手,呂翔竟與他打成了平手,而呂曠的功夫與呂翔相仿,現在也確實算得上是幽州軍中的中上之將,到了樂浪擔任都尉之後,作為獨當一面的大將,呂曠的表現也是中規中矩,加上有鍾繇的指點,使得他在領軍打仗等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現在可以說已經完全勝任了自己的都尉之職。

    一年多沒見面了,眾人自然非常親近,尤其是文丑與呂曠更是最早跟隨老劉的親信之人,二人相見便是你一拳我一巴掌的親熱了一番,只是文醜的蠻力還是遠在呂曠之上,這一親近,吃虧的自然還是呂曠。

    等大家平靜下來之後,老劉先把自己這次出巡的目的向二人介紹了一下,同時也把自己因在海上遇到了大風,被吹到了馬韓岸邊,並且與馬韓軍隊打了一仗的經過也告訴了二人,他們二人已經在這裡一年多了,熟知三韓的情況,聽說馬韓的軍隊連幽州水軍的毛都沒摸著,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四散而逃,知道主公所言不虛,看來幽州的水軍也有了很強的實力,等將來有時間了,一定要去列口港看看,幽州的水軍裝備了什麼新式武器,可以把號稱三韓戰力最強的馬韓軍隊輕易打敗。

    待老劉說完之後,鍾繇便把樂浪郡一年多來的情況也向老劉等人做了匯報,本來鍾繇是奉命擔任了樂浪郡的太守,而帶方郡的太守是老劉恩師盧植的兒子盧敏,後來老劉為了將來行事方便,同時也精簡官府機構,因此向朝廷提議,將樂浪與帶方兩郡合併,成為現在的樂浪郡,而由於這裡地處邊陲,三面受敵,因此老劉便讓能力出眾的鍾繇擔任了樂浪太守,而在這一年多來,鍾繇盡職盡責,將樂浪的各項政事打理的井井有條,樂浪無論從經濟還是政治上,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本來樂浪郡就是幽州人口比較多的一郡,在兩郡合併後,人口就有二十五六萬,這次老劉把從冀州等地帶回的百姓分配給了樂浪郡三萬多人,使得現在的樂浪郡總人口接近了三十萬,這也為將來樂浪郡的進一步開發提供了勞動力的保證。

    看來把鍾繇派到樂浪是用對了人,鍾繇然後又把周圍幾個外族的情況詳細向老劉等人做了介紹。

    與樂浪相鄰的外族中,最強大的一支當屬位於樂浪以北的高句麗,其實以前國人一直有一種誤解,以為高句麗便是今日的朝鮮和韓國,其實不然,高句麗乃是我國東北地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在漢武帝元豐三年出兵朝鮮半島,消滅了衛氏朝鮮之後,大漢朝在原屬朝鮮的土地之上設立了四郡,而高句麗乃是其中的玄葂郡下屬的一個縣,只是高句麗所在的地方多是深山大谷,土地耕田很少,再加上他們的農業生產水平落後,所以糧食根本不能自給,另外由於高句麗人尚武慣戰,有到處搶掠的惡習,由此構成了高句麗不斷向外擴張的基礎,公元前37年高句麗在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建國時,高句麗人已經在西漢郡縣制的管轄之下生活了七十多年。到了王莽篡位之時,高句麗王被王莽貶為侯爵,說明其在西漢末為王國,東漢光武帝復其王號,也證實了高句麗在兩漢時期的封國地位,隨著高句麗的不斷發展,東漢時期高句麗曾侵擾遼東、玄菟、樂浪等地,但這都屬於邊郡地方的衝突,高句麗作為大漢朝邊郡封國的地位並沒有改變。

    也就是經過上百年的擴張,才形成了如今地域遼闊的高句麗,只是由於受到大漢的不斷打壓,高句麗便將其國都安置在了如今的丸都城,那裡距離高句麗與大漢接壤的樂浪、玄葂兩郡相距甚遠,因此輕易不會遭到大漢軍隊的攻擊,而近年來由於東漢朝廷的日漸衰落,也使得高句麗有了更多的機會,成為大漢北方除鮮卑之外的第二大外族勢力。

    目前的高句麗有百姓近四萬戶,人口也達到了近二十萬,而由於他們不善耕種,因此除了婦女、老人和孩子,剩下的八萬多人幾乎都是士兵,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與高句麗相鄰的扶余、沃沮甚至大漢的樂浪、玄葂等郡均遭受過高句麗人的攻擊與搶掠,他們除了搶劫糧食財物,還大肆將這些地方的人口劫到高句麗的地盤上,也使得高句麗能在短短的近百年之間,人口便由最初的幾萬人增加到現在的近二十萬人。

    如今的高句麗王名為托力,乃是高句麗始祖**的後代,其人勇武有力,只是缺少智謀,但是手下有兩名大臣很是得力,分別擔任著高句麗王國的左右二輔之職,正是由於有了他們的輔佐,才使得如今的高句麗國力強盛,大有不日吞併北方的扶余、沃沮之勢。

    至於位於高句麗東方、樂浪郡東北方的沃沮,目前也是一個尚未形成國家的部落聯盟,他們靠海而居,目前尚無整個部落的最高君王,而是各個部落都有首領酋長的階段,沃沮人不擅種田,只是靠打獵捕魚為生,因此居民勇猛善戰,這也是他們多年來一直遭受高句麗王國的不斷進攻,但是一直沒被吞併消亡的原因。

    位於樂浪郡以東的穢貊族,據史書記載,穢貊乃是肅慎最大的一個支系,原來是兩個民族穢和貊,後來融合成為一個民族稱為穢貊,也就是靺鞨族的前身,所以他們是通古斯族的主要祖先之一,相比於沃沮來說,穢貊已經跨過了原始部落的時期,進入了文明時代,穢貊人已經開始飼養豬、馬、牛,又善於狩獵,以農業城柵為特點,從事農業和漁獵業,黍成為濊貊人的主要食糧,他們不同於北方逐水草而居的其他遊牧民族,而是建立了固定的城柵,過著定居生的活,現在他們的首領被稱為穢王,目前整個穢貊族有百姓兩萬餘戶,人口約十萬人,其中軍隊有兩萬多人。

    至於三韓的情況,鍾繇所說的與老劉他們從金亨善那裡瞭解的差不多,有了這些資料,對於幽州牧府將來如何制定北伐的計劃,會提供更為可靠的依據。

    期間,戲志才與簡雍也向鍾繇問了一些不明白的地方,鍾繇都給他們做了解釋,令二人都很滿意。

    呂曠接著把樂浪郡目前的軍事與軍隊建設,向老劉等人也做了一番匯報,目前樂浪郡有郡國兵兩萬人,分別駐紮在與周圍外族接壤的城市之中,屯田軍則已經達到了三萬多人,成為樂浪郡國兵的有力後援,而郡國兵由於大都配備了幽州自產的精良護具和武器,再加上高強度的訓練,戰力已經明顯高出了周圍的這些外族的軍隊,只是由於數量有限,因此現在他們只能把守護領土作為第一要務,至於將來的擴張之事,那就要由幽州牧府來統一行動,才會順利實現。

    老劉於是把自己與戲志才、簡雍商量好的建立軍分區的事告訴了鍾繇與呂曠二人,聽說這裡是將來第三軍分區的指揮部所在,要擔負起征服鄰近幾個外族的重任,二人都很興奮,尤其是呂曠聽說將來顏良要來擔任統帥之職,心中更是高興,他與顏良的關係不錯,也知道顏良的武功和能力都高出自己很多,有了他的到來,自己就不用再那麼操心了,畢竟他的能力有限,現在他身上的這些瑣事已經把他累的夠嗆了。

    在朝鮮城逗留了幾天之後,老劉等人也把第三軍分區的事情籌劃妥當,等將來回了薊縣之後,便讓顏良帶著他的輕騎兵第二軍開來樂浪,以第二軍的一萬人為基礎,建立起幽州第三軍分區,為了完成征服週遭外族的重任,第三軍分區士兵的數量可以達到五萬人,而所需的裝備和武器都由州牧府統一提供,老劉等人都相信有了這支大軍的存在,用不了一年,便可以把樂浪周圍的幾個外族滅掉,使得這些地方都成為大漢的領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