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五卷 北方 第二百零五章 微服出巡 文 / 天翔

    第二百零五章微服出巡

    現在的大漢,由於幽州有了老劉的出現,已經沒有了外族的威脅,鮮卑人在今年的出兵之後元氣大傷,根本沒有能力再與大漢抗衡,而大漢內部雖然仍有些犯上作亂的小股亂匪不時出現,但已經無關大局,不會對大漢的天下構成什麼威脅了。

    幽州的局面現在也已經基本穩定了,在老劉把幽州原來的十二郡改為十郡之後,現在又向幾個偏遠的郡中遷入了不少從冀州等地帶回來的人口,因此現在幽州的人口已經比去年增加了十幾萬人,而這些新增加的人口也為幽州帶來了更多的兵源和勞動力,老劉與刺史府的幾位高級官員要做的,便是重新調配各郡的人員配備,同時在幾個與外族接壤的郡中增加兵力,以便隨時可以出兵北伐。

    而在洛陽的朝堂之上,靈帝現在也接受了太常劉焉提出的建議,將部分州刺史改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擔任,讓其擁有地方軍、政之權,以便加強地方政權的實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進剿黃巾餘部或其他造反的亂黨。

    其實劉焉這樣做的真正目的,乃是劉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據一方。正好現在因為益州刺使卻儉在益州大事聚斂,貪婪成風,有益州地方官吏向朝廷告密,要求朝廷處置卻儉,而劉焉也聽信了一位江湖術士對他所說的話,說是益州有天子之氣,將來必出新主,於是劉焉向朝廷求為益州牧,靈帝答應了他的請求,免了卻儉的益州刺史之位,封劉焉為陽城侯,益州牧,讓他前往益州整飭吏治。

    而目前同為州刺史,也是宗室至親的交州刺史劉虞改為交州牧,幽州刺史劉備改為幽州牧,至於劉表此時由於黨禁解除,剛剛被大將軍何進召至麾下任職,擔任北軍中侯。

    由於現在老劉的職位由刺史改為了州牧,看似沒有多大區別,但其中的差別實則非常大,以前的刺史主要職責是監督下轄各郡縣的官員,手中並沒有真正的軍權,只是由於老劉到了幽州之後,轄下各郡所用的都是自己的親信之人,因此他才可以把幽州的軍政大權集於一身,現在變身為州牧之後,老劉便可以名正言順的發展幽州的軍隊,再也不會因為受到朝廷的限制而只能設置五萬的常備戍邊軍了。

    雖然朝廷的這種做法看似給了地方官員更大的權利,但是也正是因為劉焉的這一建議,使得日後各地的州牧基本不再受朝廷的控制,而是獨攬大權,開始形成了各地軍閥割據的局面,因此如果說黃巾起義是造成大漢根基動搖的外因的話,那麼真正把大漢朝推到滅亡邊緣的,便是劉焉的這一建議。

    既然大權在握,老劉當然開始對治下的幽州武將的配備進行了重新安置,只不過在進行這項調整之前,老劉和荀攸、戲志才與田豐幾人商議了一番,決定先到各地去看看,瞭解各郡都尉在任期間的情況,然後再行調整。

    而老劉對於幽州軍隊又有了新的設想,那就是幽州的戍邊軍要由幾個軍區構成,分別是鎮守上谷郡、代郡、范陽郡和漁陽郡的第一軍分區,鎮守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的第二軍分區,鎮守遼東郡、樂浪郡的第三軍分區,這幾個軍分區的主要作用,便是用來對付外族的入侵或將來向外進攻,這樣就可以把原來的戍邊軍規模擴大幾倍,每個軍分區都有四到五萬人的編制,再加上各郡的郡國兵、屯田軍,幽州的軍隊規模至少要比現在擴大一倍。

    這次出去巡查,老劉決定採取微服私訪的形式進行,文官他只帶著戲志才、簡雍二人,武將則有親衛長文丑,關羽、張飛和太史慈三人,再加上一百名親衛隊員,剩下的武將以顏良為首,都在薊縣的校場中接受訓練,爭取盡快提高自己的武功,同時也多學一些領兵作戰的本領。

    出巡的方向,老劉選定了由薊縣向東,先去右北平、遼西,然後從那裡的碣石港坐船到達旅順,看看幽州水軍的訓練情況,這支部隊是老劉為了將來消滅倭國而準備的,因此他一定要親自前去對這支部隊進行操練,以使他們能明白自己所擔負的責任的重要性,而且他也想看看周泰和蔣欽的本事到底如何,能否勝任水軍正副統領的職位。

    最後,老劉這次出行的終點便是幽州最東端的樂浪郡,原本那裡是樂浪和帶方兩郡,後來被老劉合併為一個郡,這裡是將來北伐的主戰場,向北將對付高句麗、挹婁、沃沮與扶余四地,而向東南,則是三韓的領地,雖然他們自稱是大漢的屬國,但是近年來由於大漢國力漸弱,三韓的王室也不再向大漢進貢稱臣,這次老劉要做的,便是要徹底征服三韓,將他們的土地完全變成幽州的一部分,這樣就不用擔心那些反覆無常的三韓人繼續玩兩面三刀的把戲了。

    而攻佔三韓之後,老劉便會以這裡為跳板,派水軍從三韓的最南端出發,向鄰近的倭國發動攻擊,他知道這才是最艱苦的一場戰爭,因為那個島上的倭國人雖然生性卑劣,但是卻極其頑強,所以他打算不惜任何代價,都要把倭國打下來,然後把它徹底變成大漢的領地。

    只是這次出巡,老劉原本不打算帶女眷的,但是甄姜提起上次老劉誤喝毒酒,若不是有芷清在身邊,恐怕他的性命難保之事,於是一定要讓他帶上芷清,而烏雲也有一身功夫,正好可以陪芷清作伴,於是最後老劉只好答應,帶上了芷清和烏雲二人,把紅棉姐妹鬱悶了好一陣子,尤其是小妮子紅昌,氣的好幾天都沒理老劉。

    將州府中的一切政務再次委託給荀攸和田豐二人,同時老劉還抽空去了一趟幽州書院,現在書院中的老師可以說是人才濟濟,有很多為了躲避黃巾戰亂的名儒大賢都來了這裡任教,像老劉早就聽說過的邴原、管寧兩人都從兗州避禍來到了薊縣,並且被盧植請到了幽州書院任教,而學子中老劉早就看好的幾人見到是他們心目中的大英雄來了,更是纏著老劉,聽老劉為他們講一些如何打退鮮卑人的進攻,剿滅黃巾戰亂的經典戰役。

    此時的郭嘉已經十二歲了,由於自幼家貧,因此身體很不好,老劉便特別叮囑他一定要養好身體,多多加強身體的鍛煉,這樣將來才能更好的發揮出自己的才能。

    看到州牧大人如此關心自己,郭嘉也是大受感動,暗下決心自己一定要痛下苦功,把老師們教的東西學好,同時像州牧大人所說的一樣,把身體也鍛煉後,這樣將來跟著部隊行軍打仗,才不至於因為吃不消而掉隊。

    盧植聽了老劉要到下邊的郡縣之中進行巡查的消息後,對老劉的舉動大為讚賞,只有瞭解並熟悉了自己領地內的實際情況,才有可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戰略方針,因此盧植要老劉不必擔心幽州的政事,他經常與荀攸、田豐等人見面長談,對二人的能力非常肯定,因此他要老劉這次一定要在巡查之後,制定出一套有針對性的幽州發展大計來,好為將來的北伐做好鋪墊。

    妥善安置好幽州牧府內的一切事宜後,在臨走之前的晚上,老劉又陪了甄姜與紅棉整整一晚,三人卿卿我我了大半夜,老劉才左擁右抱的陪著兩位夫人睡著了。

    由於是微服出行,因此老劉他們並沒有驚動城中的百姓,離開薊縣時只有荀攸與田豐帶著顏良蹋頓幾位將軍把他們送出了城門,然後老劉便讓他們回去了,而自己的這一隊人馬則迅速離開了薊縣,穿過漁陽郡,逕直向右北平方向而去。

    由於現在幽州境內的官道都已經基本修好了,路面又寬又平,再加上大家都騎馬,因此眾人的速度很快,當天晚上,隊伍便趕到了右北平與漁陽交界處的無終城中,此時由於天色已晚,無終城的城門已經關了,老劉便讓文丑前去叫門。

    城內負責把守城池的郡國兵聽說是從州牧府來人要進城,不敢擅自打開城門,急忙前去稟報縣尉。

    縣尉聽說有一支隊伍自稱是從州牧府來的要進城,便急忙趕往城門,同時讓人去給縣令送信,讓他也馬上到東門看看,是什麼人從牧府到這裡來了,深更半夜的他們不得不防,畢竟這裡離鮮卑人的地盤不遠。

    等縣尉到了東門,上了城樓之後,藉著燈籠火把的光線,他看到了城外的那支隊伍,人數不多,也就一百人左右,突然他發現最前邊騎在馬上的,便是刺史劉大人,上次老劉帶著部隊來攻打右北平時,這名縣尉還是老劉手下的一名屯長,由於立了戰功,後來才被提拔為無終縣的縣尉,於是這名縣尉急忙喊道:「外面的可是刺史大人,小人是城中的縣尉,不知道是大人來了,還請大人恕罪,我這就給大人開門去。」

    老劉聽他發問,便答道正是本官,那名校尉也認出了戲志才等人,於是趕緊讓人放下吊橋、打開城門,同時命令城門的守軍站好隊伍,歡迎刺史大人進城。

    看到城中的郡國兵警惕性都很高,認出是自己了才開城門,老劉很高興,於是便縱馬進了城門,勉勵了守城士兵幾句,然後在那名縣尉的帶領下,前往城中的縣衙。

    還沒到縣衙呢,縣令也帶著幾個士兵向城門方向跑了過來,雙方正好在大街上遇到了,縣尉急忙上前對縣令到:「稟報大人,是刺史大人到了,我已經把大人接進城了,正要前往縣衙呢。」

    一聽是刺史大人到了,縣令急忙上前給老劉行禮道:「不知是大人到了,下官有失遠迎,還望大人恕罪。」

    老劉急忙把他扶了起來,然後道:「我這次來,本來也不想驚動你們,只是今天天色已晚,錯過了過夜的地方,沒辦法,只好到城裡來歇息一晚,還請二位給我們安排一下,明天一早我們再到縣衙說話如何?」

    「是,下官這就去給大人安排歇息的地方。」縣令說完,便急忙派人去縣城中的館驛把房間都收拾出來,讓老劉他們前去休息。

    縣令與縣尉親自把老劉等人送入館驛,關羽和張飛等人自去安排親衛隊員放哨站崗,館驛中的廚師知道今天來了貴客,都被叫起來為老劉他們準備飯菜,忙活了半天,老劉等人才吃上了晚飯。

    看到縣令與縣尉還在一邊候著,老劉便讓他們回去了,今天晚上自己就在館驛中休息了,明天上午,自己會去縣衙轉轉,看看如今右北平的漢人與烏桓人相處的如何,是否做到了老劉當初預想的那種互相融合的結果,要是做到了,那右北平太守時風與都尉鄒靖的職責就算完成的很好,否則,老劉就會督促他們盡快將民族融合的問題解決好,這樣才能使幽州各地的百姓都能其樂融融的生活,更為將來平定北方後如何與那些外族相處做好準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