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四卷 戰起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 文 / 天翔

    第一百六十八章大勢已去

    當逃出城門的那些黃巾軍士兵剛出城們沒有多遠,迎頭便遭到了徐晃、顏良與一名輕騎兵團長帶著的輕騎兵的截擊,輕騎兵的弩箭不停的射向這些逃兵,但是他們可能是覺得再回宛城也難逃厄運,因此仍然不停的向城外沖,前邊有阻擋,便開始向沒有官軍阻擋的荒野之中逃竄,因此雖然輕騎兵消滅了不少黃巾軍,但是也有一部分從四門之間無人把守的地方逃了出去,輕騎兵只顧著阻擋黃巾軍的大部隊了,對這些零星逃跑的也沒有前去追擊。

    早已經得到過老劉的指示,要輕騎兵在阻擊逃跑的黃巾軍時,可以允許他們投降,現在幽州缺的就是人口,因此只要把這些黃巾軍帶回幽州,就可以緩解幽州地廣人稀的問題,所以現在輕騎兵已經停止了繼續施放弩箭,而是開始對著那些驚慌失措的黃巾軍士兵高喊「放下武器,投降免死。」

    聽到官軍可以饒自己不死,很多黃巾軍士兵在經歷了短暫的猶豫之後,大部分都選擇了丟下手中的兵器,跪在那裡向官軍投降,也有少數拒不投降的死硬分子,繼續向輕騎兵的防線衝擊,結果當然是無一例外的死在了輕騎兵的連弩之下。

    很快三門之外的戰鬥便結束了,而且由於現在四座城門都已經落入了官軍的手中,因此可以說宛城也已經落到了老劉的手中,但是當官軍收容完俘虜,將他們押回大營看管之後,進了宛城的老劉和戲志才這才發現,他們又面臨著一個新的難題。

    在宛城的中央,原來還有一座內城,老劉他們在土山上沒有看到全貌,還以為是太守府的院牆呢,現在進了宛城,才明白原來內城的城牆一點兒也不比外圍的城牆低,而且城中的黃巾軍士兵戰死了兩萬多人,今天投降官軍的也有四萬人左右,而剩下的三萬多人在張曼成的指揮下,現在都已經退入了內城之中,準備繼續負隅頑抗。

    由於內城不大,因此現在三萬多黃巾軍士兵已經把內城的城牆擠滿了,老劉和戲志才看到這種情況,知道如果強攻的話,肯定會有不小的傷亡,現在突騎兵已經傷亡了一千多人,強攻的話,雖然可以很容易的攻下內城,但是一是幽州軍隊必然要減員,二是內城中的三萬多黃巾軍士兵也會所剩無幾,因此老劉和戲志才考慮了一下,還是先把內城包圍起來,看看能不能勸降裡邊的黃巾軍,如果實在不行,最後再採取強攻的方法。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裴元紹當然又被派到了前邊,這次他又有了幾個同伴,也就是今天在南門投降的那幾個黃巾軍大將,其中兩人與裴元紹也是舊識,他們一位名叫劉石,一位名叫左校,也都是張曼成手下的得力干將,現在既然大家又成了同僚,因此他們幾人便一起到了內城外邊,準備勸降裡邊的黃巾軍。

    另外裴元紹還向他們問清了周倉現在的情況,原來張曼成並沒有殺他,而是把他關進了大牢,也就是在內城的裡邊,現在張曼成身邊除了龔都,已經再沒有什麼能幫他分憂的將軍了。

    幾個人來到內城城牆之下,便又開始向城牆上的黃巾軍士兵喊話,勸他們趕緊放下兵器,打開城門投降,否則官軍如果強行攻擊,恐怕城內的三萬多士兵性命難保,另外就是告訴他們來攻城的官軍,乃是幽州刺史劉備劉大人率領的幽州戍邊軍,只要內城的黃巾軍士兵投降,劉大人可以保證他們的安全,將來如果大家願意去幽州的話,劉大人還會為大家安排好今後的衣食住行,保證大家能過上吃穿不愁的日子。

    看到幾員大將都投降了官軍,而且也知道了原來這支官軍是幽州的軍隊,這些黃巾軍士兵大都聽說過老劉的大名,也知道幽州百姓由於老劉施行的仁政,都已經過上了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因此眾人也都開始動心,打起了投降官軍的主意。

    此時張曼成領著自己的幾千親信,早就躲到內城中的太守府裡邊去了,而在城牆上指揮黃巾軍作戰的,便是他身邊僅存的大將龔都了,看到裴元紹他們在外邊喊話勸降,龔都也早就有了投降的打算,因此他先派人去大牢把周倉帶到自己這裡,跟他說明了情況,然後兩人一起上了城牆,去向裴元紹等人說明自己的打算。

    當看到龔都與周倉一起出現在內城城牆之上,自己的好兄弟平安無事,裴元紹大喜過望,連忙衝著周倉喊道:「兄弟你沒事太好了,劉大人現在就在這裡,你和龔將軍趕快投降吧,跟著劉大人,我們今後都會有好日子過的。」

    裴元紹身邊的劉石、左校也跟著幫腔,勸他們趕緊投降。

    在他們身後的老劉和戲志才也看到了這些,待問清裴元紹,知道城牆上的便是城中的另外兩員大將龔都和周倉時,老劉也到了城牆之下,向著上邊的二人道:「龔將軍、周將軍,我便是幽州刺史劉備,請你們為了你們手下的士兵著想,不要再與官軍為敵了,剛才裴將軍他們也跟你們說了,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是一家人,不能自相殘殺,將來我們要打的,是那些我大漢之外與我們為敵的外族,只要你們投降,我保證你們所有人的性命無憂,另外只要你們將來願意隨我去幽州,還想當兵的可以到我幽州的郡國兵中從軍,不想當兵的,可以去種田,也可以到官府的煤礦、港口碼頭和各類工廠中去做工,這樣你們都可以過上有吃有穿的好日子,兩位將軍可願意?」

    老劉的這些話,更讓城上的龔都心中吃了定心丸,因此他待老劉說完,忙衝著城下的老劉喊道:「劉大人,我剛才已經與城牆上的這些兄弟商量過了,我們已經決定不再抵抗了,我們這就打開城門,向官軍投降,還望大人容留我們去幽州為大人效力。」

    龔都說完,便與周倉一起下了城牆,來到城門,指揮那裡的黃巾軍士兵打開了內城的大門,然後裡邊的黃巾軍士兵排成一隊不斷的從裡邊出來,到校場之中去接受官軍的收容。

    等內城的黃巾軍士兵大都出來之後,周倉和龔都也出了內城,前來拜見老劉。

    看到二人都行大禮參拜,老劉急忙上前拉起二人,同時向他們打聽內城之中張曼成的情況。

    龔都道:「劉大人,現在內城之中只有太守府還有人,便是張曼成與他手下的三千多親信在內,其餘地方都已經沒有任何人了,剛才他們應該看到我們出城投降了,但是也沒有阻攔我們,而且太守府的大門早就被他們關起來了,我現在也不知道裡邊的情況,不過他們肯定是不會輕易投降的。」

    老劉道:「幾位將軍辛苦了,也為我們今天能攻下宛城立了大功,我會將你們的功勞記下,等回到幽州後再行封賞,現在幾位先回去休息吧,這裡剩下的事情,就由我們來進行處理吧。」

    裴元紹幾人對望了一眼,知道老劉是考慮到下面要向內城之中的太守府發動攻擊,畢竟他們原來都是張曼成手下的大將,與張曼成兵戎相見也會讓他們為難,這才讓他們先回去休息,實際是讓他們迴避,因此幾人向老劉行禮之後,便隨著親衛隊員先去校場休息了。

    等他們幾人走了之後,老劉與戲志才商議道:「文皓,現在太守府中只有張曼成和他的三千多死黨了,我們該如何行動,是先勸降他們,還是直接進攻呢,」

    戲志才答道:「主公,剛才龔將軍說他們從內城出來投降之時,張曼成肯定看到了,但是他並沒有阻攔他們,也沒有攻擊他們,這也就說明張曼成明白自己的大勢已去,現在他緊閉太守府大門,無外乎有兩種打算:一是與我們對抗到底,直到我們徹底把他消滅,二是他自知罪孽深重,即使投降了,恐怕也無法保住自己的性命,因此有可能會『自殺』身亡,只是他手下的那些親信不知是怎麼想的,是不是會與他一同赴死。」

    老劉道:「既如此,那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先派雲長帶著他手下的士兵進攻太守府,看看裡邊的張曼成如何應對,我們便可以知道他們下一步究竟會怎麼辦。」戲志才答道。

    「那好,趕快傳令下去,令雲長帶領他的隊伍馬上進入內城,用撞木撞開城門,準備向太守府發動攻擊。」老劉馬上把命令傳了下去。

    早就在內城之中摩拳擦掌的輕騎兵得到命令之後,馬上抬起早就準備好的撞木,去撞擊太守府的大門,其他人也準備好連弩,如果院內的黃巾軍向外邊射箭,就馬上用連弩進行還擊,以保證那些撞擊大門的輕騎兵的安全。

    雖然輕騎兵撞門的動靜很大,但是太守府中一直沒有什麼反應,也沒有弓箭射出來,所以很快,太守府的大門便被撞開了。

    關羽提著大刀,當先衝進了太守府的前院,他身後的輕騎兵也都提高警惕,端著連弩跟了進去。

    等進了大院之後,關羽才發現院子裡面竟然一個人影都沒有,他和身邊的這些輕騎兵都很困惑,不是說太守府中有三千多黃巾軍嗎,怎麼現在一個都沒見到,難道他們都躲到後院去了,於是關羽提著大刀繼續往裡走,他身後的輕騎兵也繼續端著連弩,緊緊跟在他的身後。

    第二進院落之中,仍然沒有任何黃巾軍的蹤跡,搜索了一下院中的那些屋子,也沒有什麼人影,於是關羽帶著輕騎兵進了第三進也是最大的一進院落。

    剛一進去,便把關羽等人嚇了一跳,院中靜靜的站著三千多名黃巾軍士兵,只是他們都相互依靠在一起,沒有一絲聲響,對於官軍的到來也無動於衷,似乎都成了死人一般。

    而在他們後邊的一座木台之上,有一人坐在一把椅子上,看來他便是宛城黃巾軍的首領、被張角封為「神上使」的張曼成了,只是他也歪坐在椅子上,臉上似乎還有一絲的笑容,但是卻顯得十分的詭異,雖然現在還是大白天,但還是讓關羽等人感到有些脊樑骨發涼,這院子之中似乎有一股陰沉沉的感覺讓大家都有些不舒服。

    一名膽大的輕騎兵士兵耐不住性子,上前推了離他最近的那名黃巾軍士兵一把,結果便如推到了多米諾骨牌一般,這名士兵倒下後,帶動和他相互扶持的那名士兵也倒下了,接著是相連的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沒有一會兒,整個大院中的三千多黃巾軍士兵都倒在了地上,看來他們都已經死去多時了。

    得到消息的老劉和戲志才等人也來到了這裡,看到眼前的這一切,還有那些士兵嘴角掛著的鮮血,老劉明白,他們都是服毒自盡的,這張曼成能有這麼多親信陪他一起自盡,看來還是很會收買人心的,否則再怎麼說,也不會有三千多士兵心甘情願的為他送死。

    老劉輕輕歎了一口氣,然後對關羽道:「雲長,吩咐你手下的士兵將這些黃巾軍士兵都好好安葬了,畢竟他們為了自己的信仰,寧死不屈,也都稱得上是條漢子,至於張曼成嗎,給他刻個木頭腦袋一起下葬,他的人頭,恐怕我們還要送給朝廷才行。」

    關羽答應一聲,領著部下的輕騎兵忙活去了,老劉和戲志才等人回到太守府的大廳之中,幾人坐下之後,都沒有說話,因為剛才的這一幕,確實深深的震撼了他們。

    張角的太平道能在數年之內發展到幾十萬信徒的規模,看來絕不是僅僅靠欺騙百姓才能做到的,還是有許多百姓對張角的那一套學說是深信不疑的,就像今天後院之中的三千多黃巾軍士兵,他們知道無法抵抗官軍的攻擊後,竟然放棄了活下去的念頭,而和張曼成一起選擇了死亡,看來這大漢朝的**也已經令百姓失去了信心,光靠自己一個人的努力,還是無法讓天下的百姓都過上好日子,所以將來在幽州書院之中,一定要多教那些學子如何為百姓造福的道理,只有關心百姓的人多了,大漢才有中興的機會,而百姓也才能過上好日子。

    接下來的幾天,幽州的戍邊軍將投降的黃巾軍俘虜送回幽州,另外還要處理城內外的那些戰死士兵的屍體,安撫城中的百姓,理順當地的政務和治安。

    等這些事情處理完之後,派出去打探穎川、汝南戰事進展的探子也回來了,把那兩地的戰況向老劉和戲志才做了匯報,只是這一來,老劉又沒有辦法趕回幽州了,因為那兩地的戰況進展並不樂觀,為了盡快消滅這些黃巾軍,老劉只能帶著幽州的戍邊軍前往相距不遠的穎川,幫助皇甫嵩的新軍去攻打穎川的波才、彭脫所率領的那支黃巾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