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四卷 戰起 第一百三十三章 保衛廣寧 文 / 天翔

    第一百三十三章保衛廣寧

    當天傍晚天降大雨,這可苦了那些沒有了帳篷的鮮卑士兵,也許是天祐大漢,這場大雨整整下了一夜,那些鮮卑將官還好些,畢竟有帳篷用來遮擋雨水,可大部分的鮮卑士兵由於帳篷被燒了之後,只能在樹下搭個簡易床鋪湊合,這回地面上的雨水足有半尺多深,低窪處更是積滿了雨水,所以這些鮮卑士兵沒有辦法,只能砍些木頭枝搭了一些簡易的棚子,上邊再用樹枝蓋上,雖然仍然四處漏雨透風,但也總比在大雨中直接淋著好多了。

    而城中的赤延等人也沒閒著,高順知道死去的士兵身上還都帶著連弩、斬馬刀和精鋼護甲,由於今天的大戰結束後沒多久,天上便下起了大雨,因此鮮卑士兵也沒來得及去打掃戰場,這些東西可不能被鮮卑人得到,否則至少會使他們的部分士兵得以配備這些武器和護具,因此藉著大雨和夜色,高順派自己手下的一千名士兵帶著城中的五千屯田軍到了城外的戰場之上,將那些死去士兵的屍體和他們的武器裝備都抬進城中的校場之上,堅決不給城外的鮮卑騎兵留下一具連弩。

    忙活了大半夜,終於把所有戰死的五千名漢軍的屍體都運回了城中,而鮮卑大營中的士兵則只顧著躲雨,身上又濕又冷的他們根本沒想到城中的漢軍會出來打掃戰場,所以鮮卑人還想著明天再去戰場之上,把死亡漢軍身上的那些裝備收起來呢。

    由於長期得到老劉的指點,因此高順知道這個季節屍體很容易腐爛,引發疫情,於是和赤延等人商量之後,決定先把漢軍的屍體用石灰處理一下,暫放在校場之中,明天要是天氣好了,如果城外的鮮卑士兵也開始打掃戰場、收拾他們戰死士兵的屍體,那便在城外找個地方,派屯田軍出城把這些漢軍的屍體埋好。

    第二天果然是個大晴天,被大雨折騰了一夜的鮮卑士兵身上的衣服都已經被雨水淋濕了,皮甲也被雨水浸透,穿在身上非常沉重,考慮到昨天剛剛下了一夜的大雨,城外的地面非常濕滑泥濘,根本沒辦法前去攻城,因此鮮卑士兵把身上的皮甲也都脫了,一名萬夫長帶著三千士兵到戰場上打掃戰場,準備把漢軍身上的鋼甲和手中的斬馬刀、連弩等武器都搜羅起來,帶回去武裝自己的部隊。

    結果到了戰場之上,他們才法現現在戰場上剩下的,只有他們自己士兵的屍體,昨天戰死的漢軍屍體都已經不見了,搞的這些原本就很迷信的鮮卑士兵後背上直冒冷汗,以為是自己活見鬼了。

    看著泥地上的那些通往廣寧城中的腳印,那名萬夫長知道肯定是漢軍昨晚趁著大雨,已經將那些戰死的漢軍屍體和武器裝備都搶回城中去了,氣得他嘴裡不停的罵著漢軍狡詐,看來昨天自己就該早點動手,還能撈到不少的戰利品,現在好了,只能給戰場上的這兩萬三千多鮮卑士兵收屍了。

    此時城中的赤延派了個使者出城,要求鮮卑士兵允許漢軍到城外掩埋戰死士兵的屍體,那名萬夫長忙去大營中向和連稟報,和連聽說是掩埋屍體,那就埋吧,這種事還要來煩我,沒看到我正在為如何從後方調運帳篷的事正頭疼呢。

    其他幾員大將聽說漢軍要掩埋戰死士兵的屍體,他們也沒多說什麼,昨天漢軍在那種危險境地之下,竟然最後還能逃出一小部分,這才是真正的強者,因此他們心中對漢軍也很是佩服,所以也就沒有再打那些連弩和鋼甲的主意。

    於是赤延派縣尉帶著屯田軍用馬車將城中的那些漢軍屍體運到城外不遠處的一處山坡上,此時沒辦法為他們每人準備棺木成殮了,只能是給每人挖了個坑,然後把已經用白布裹好的漢軍士兵的屍體小心的放到坑中埋好,再堆起一座墳包,墳前插好寫有死亡士兵姓名的木牌,以便將來方便他們的親屬對他們進行祭奠。

    死亡士兵的名冊已經造好,將來要上報幽州刺史府,這樣這些戰死的士兵的家屬便可以受到官府很好的照顧:除了得到一筆數目可觀的撫恤金外,家中的父母都由官府每年發放補貼,其他家人之中經考試合格的,也可以進入幽州書院學習,不合格的也可以在幽州各地的那些生產鋼鐵、農具、傢俱等官辦的各類作坊之中安排個事做,有合適的還可以加入幽州的戍邊軍或郡國兵,因此可以說現在幽州軍隊的士兵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他們的任務便是平時在校場上刻苦訓練,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保衛幽州、保衛自己的家園。

    這一天的和平日子很快就過去了,雙方都在積蓄力量,準備明天的戰事。

    赤延下令,將從戰場上收回來的那近五千具連弩和斬馬刀,先給城中的三千名郡國兵和兩千名屯田軍配上,然後又把連弩的使用方法教給了他們,再給他們把那些鋼甲和頭盔也穿上,這樣只要是在城牆上堅守,那麼這五千名士兵的戰力也應該大幅提高,至少他們練了一天之後,連弩的準頭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一百步之內射中敵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城外的鮮卑人手中現在已經有了上百架雲梯和幾根用來攻城的撞木,所以當晚和連傳下命令:士兵早早休息,明天一早便開始攻城。

    畢竟鮮卑大營之中,還有將近五萬的鮮卑士兵,這些士兵也都是身經百戰的鮮卑精兵,昨天上陣的,都是中部鮮卑大人柯最手下的士兵,而和連的手中雖然只有兩萬大軍,但這兩萬大軍可是他父親檀石槐親手帶出來的,其中的很多人都跟著檀石槐縱橫大漠多年,經歷了無數的大小戰陣,能活到現在就證明他們都有著不俗的身手。

    至於明天的攻城方案,和連和柯最幾人商議之後,眾人都覺得城中的精銳士兵應該在昨天的一戰中損失過半,只要把剩下的這些精兵分開,他們便無法應付人數眾多的鮮卑士兵,因此幾人最後決定:明天採取全面突擊的方法,從四面城牆同時進攻,由和連的侄子魁頭帶著和連手下的兩萬精兵從北城牆主攻,柯最帶領一萬人從南邊進攻,闕居帶領一萬人從東邊的城牆進攻,最後剩下的不到一萬人,由慕容風率領從西邊進攻,明天的攻城從早晨吃過早飯便開始,和連下了死令,幾位大人和將軍一定要不給漢軍喘息的機會,我們人多,可以讓士兵輪番不停的向城上進攻,死幾個人沒什麼,關鍵是我們一定要奪下廣寧城,只要能得到廣寧城,估計繳獲的戰利品就會令今後鮮卑士兵的戰鬥力大大提高。

    柯最幾人一想到漢軍手中的連弩和斬馬刀、身上的精鋼戰甲和頭上的鋼盔,不禁眼睛放光,這些東西哪一樣對他們來說都是好東西,要是能給自己的鮮卑騎兵也大量配備上,那將來再與漢軍交手,就不會如此被動了。

    當第二天早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的時候,城中的漢軍便已經做好了準備,除了城牆上的一萬四千名漢軍士兵外,由城中百姓組織的民伕營也到了城牆上下,他們負責為城上的士兵準備運送守城之物,在城牆上支起大鍋燒滾油和開水,如果有士兵受傷了,這些民伕負責把傷員運送到城內的醫館中醫治,而城中的幾員大將為了防止鮮卑士兵同時從四面城牆發起攻擊,也是每邊的城牆上一員大將,赤延帶人守南邊,高順帶人守北城牆,赤莫罕帶人守東城牆,昨天表現出色的李榮今天也獨擋一面,由他負責守衛西城牆。

    至於部隊的分配,由於考慮到北城牆的方向是鮮卑大營所在,因此這邊應該是他們攻城的重點,於是在北城牆上安排了兩千名步兵師的步兵、兩千名配備了連弩的屯田軍共四千人,而其餘的三面城牆上,每處派了三千名士兵,其中都有兩千名配有連弩的步兵或郡國兵,還有一千的屯田軍加以輔助,而突騎營剩下的一千一百名士兵,被用作機動部隊,他們都有馬匹,到時候哪邊城牆上的戰事吃緊了,他們便可以騎馬前去幫忙。

    很快,遠處的鮮卑大營中有了動靜,隨著一陣鮮卑士兵的號角聲響起之後,大批的鮮卑士兵從大營中開出,只是今天他們的部隊中除了少數騎馬的以外,大部分都已經不再騎馬,而是變成了步兵,舉著很大的木製盾牌,還有很多人抬起那些雲梯和撞木,向著廣寧縣城的方向進發。

    和連帶著幾個文官和自己的親兵騎馬在城北的方向督戰,這邊因為是他們今天的主攻方向,因此人數最多,他也寄希望於魁頭帶領的自己的直系部隊能最先打開缺口,免得鮮卑幾部的大人總因為自己手下兵微將寡而輕視自己。

    等部隊在廣寧城的四周站好隊形之後,隨著又一聲號角聲響起,四面八方的鮮卑士兵舉著大木盾擋在身前,開始慢慢向廣寧城靠近。

    北城牆上的高順看到自己這邊的鮮卑士兵要比其他方向多很多,看來自己等人事先預測的沒錯,今天鮮卑士兵的主攻方向,果然就是自己負責防守的北城牆,好在經過一天的訓練,手下的這些屯田軍已經可以熟練使用連弩了。

    看到遠處的鮮卑士兵舉著大木盾護身,高順馬上命令那些民伕準備好一些燃燒的火盆,同時把屯田軍原來使用的長弓準備好,同時也把一些羽箭箭桿上綁上易燃之物,然後告訴士兵過一會兒等鮮卑士兵進入弓箭的射程之後,便把羽箭箭桿上的易燃之物在火盆中點燃,瞄準那些鮮卑士兵的木盾射擊,木盾易燃,有些蒙上牛皮的更是怕火,只要他們把著火的木盾拋開,大家再用連弩射死他們。

    怕其他城牆上的士兵不知道這個方法,高順還派了幾個士兵急忙從城牆上跑過去,告訴其它城牆上的將官如何用弓箭燒掉敵人的木盾。

    高順現在心中還挺慶幸多虧了郡國兵和屯田軍手中還有弓箭,要不然自己的連弩因為弩箭在箭匣之中,無法發射火箭,看來今後如果是在守城的時候,部隊中還是要準備好一些弓箭,這樣便可以用來發射火箭,否則自己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對付鮮卑士兵的這些大木盾。

    很快,城下的鮮卑士兵離城牆越來越近了,現在他們與城牆的距離已經不到一百步了,看著他們就像烏龜頂著個烏龜殼一樣的在向前慢慢移動,高順心道你們這些不知死活的東西,以為我們人少便敢前來攻城,那就讓你們嘗嘗我們的厲害吧。

    鮮卑人的木盾小的正好是擋在一個人的身前,也有稍大一些的可以幾個人同時躲在後邊,最大的則是像一塊拼在一起的大木板,上邊蒙著一層生牛皮,躲在後邊的鮮卑士兵足有幾十個人,漢軍的弩箭再強,恐怕也無法射穿這些木盾和木板,因此他們並不害怕漢軍用弩箭攻擊他們。

    高順從城牆邊拿起一張強弓,搭上一支已經在火盆中點燃的羽箭,穩穩的拉開弓弦,瞄準了一個正在向前移動的大木盾,然後將捏著箭尾的右手一鬆,羽箭直奔著那面大木盾而去,畢竟大木盾的目標非常大,對於一般的弓箭手來說,都可以輕易在幾十步的距離內射中這麼大的目標,所以看到高順開始射擊後,其他士兵也學著高順的樣子,將箭桿上的易燃之物引燃,然後射到鮮卑士兵舉著的大木盾上。

    那些躲在木盾後邊的鮮卑士兵聽到箭支射到木盾上的「彭彭」聲並沒有害怕,他們以為射到木盾上的,就是普通的羽箭,根本沒想到漢軍射出來的是火箭,所以仍然舉著木盾繼續前進,等他們發現自己手中的木盾或大木板開始燙手的時候,整個木盾已經開始燃燒了,這些鮮卑士兵無奈之下,只好扔掉手中的木盾和木板,開始把雲梯搭在護城河上,準備衝過護城河,再向城上攻擊,高順等的就是這個時候,沒有了木盾和木板掩護的鮮卑士兵現在成了漢軍的活靶子,也成了城牆上郡國兵和屯田軍訓練使用弩箭的目標,在如此近的距離下,漢軍發出的弩箭幾乎沒有一支落空的,結果沒了遮擋的這批鮮卑士兵除了少數逃了回去,其餘的死在了漢軍的連弩之下。

    這次攻擊也是鮮卑士兵的一次試探攻擊,雖然每個方向的城牆下都死傷了幾百人,但他們知道了漢軍如何破自己的木盾防護,因此他們也馬上把木盾和木板用水潑上去,或者蓋上已經用水澆透的棉被,這樣雖然木板舉起來很重,但漢軍再想用火箭攻擊恐怕就很難奏效了。

    打退了鮮卑士兵第一輪攻擊的漢軍士氣大振,尤其是那些初次上陣的郡國兵和屯田軍,發現手中的連弩居然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只要將連弩對準敵人,輕輕一扣扳機便可以將敵人殺掉,這也令他們的信心大增,現在他們不怕鮮卑士兵前來攻城了,而是盼著鮮卑士兵趕緊過來,自己再殺上幾個過過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