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三卷 幽州 第一百一十四章 發展經濟 文 / 天翔

    第一百一十四章發展經濟

    現在的幽州終於完整的成為老劉的根據地,雖然那時候大漢的官員都不願意到幽州任職,其實主要原因,是由於這裡是大漢與北方的遊牧民族居住地相鄰的緣故,遊牧民族生性好鬥,喜好逐水草而居,說白了主要是靠天吃飯,他們根本也不種莊稼,一般是靠打獵得到的動物皮毛與漢人交換糧食、食鹽、棉花及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後來他們發現漢人孱弱,因此便開始在幽州進行搶劫,只要自己缺什麼了,就跑到漢人的地盤去強取豪奪,而由於東漢末年國力漸衰,漢軍根本無力與他們抗爭,因此才導致幽州境內的差不多四個郡都被烏桓人佔據,而幽州似乎也成了大漢最危險的地方。

    幽州所處的位置,乃是當代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和遼寧的所在地,因此應該說是個物產豐富,連通南北的戰略要地,現在既然內亂沒有了,外邊的鮮卑、扶余、三韓也不敢輕易來犯,因此老劉接下來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大力發展幽州的經濟,以便為將來的北伐打下堅實的基礎。

    老劉現在每天都和荀攸、戲志才、田豐(漁陽太守已經任命魏攸前去擔任了,因此田豐又回到了薊縣)幾人在商量幽州的經濟問題,根據自己記憶中的知識,老劉提出了如何利用幽州的物產和地理優勢來加速幽州經濟發展的幾項建議,然後讓荀攸幾人去補充完善,只要能實現老劉的目標,那幽州的財政收入就會在一年之內增加幾十倍。

    在老劉提出的建議中,第一項就是開發幽州的礦產資源,雖然擔心會給子孫後代造成影響,但自己用的少,所以也就不用考慮那麼多了。

    幾人的面前放著一張幽州地圖,老劉拿著一隻毛筆,邊說邊在地圖上把那些礦產的所在位置標示出來。

    在幽州儲量最多的,當然是鐵礦,老劉先把幽州藏有鐵礦的地方標了出來,原來漁陽是幽州鐵礦石的主要產地,但老劉知道幽州真正的鐵礦不在漁陽,而是有兩個非常大的鐵礦,一是在右北平郡,整個郡幾乎就在一個龐大的由北至南的鐵礦帶上;二是處在遼東襄平附近的鞍山鐵礦,有了這兩個鐵礦,即使現在是靠人工開挖採集鐵礦石,幽州一年的鋼鐵產量也可以增加幾十倍。

    第二個老劉急於開發的礦產,便是煤炭,幽州能大量產煤的地方有三個,也被老劉一一標了出來:第一個是薊縣到沮陽之間(也就是後世北京的門頭溝),但這裡的煤老劉知道,質量不好,儲量也不是特別大,但是用來作為燃料和取暖還是足夠了;第二個便是在右北平郡的治所土垠城外,這裡的煤質好,儲量大而且易於開採,尤其是這裡的煤最適合煉焦炭炭,如果能把焦炭煉出來,那用焦炭煉出的鋼鐵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會大大提高;第三個產煤的地方在昌黎郡治所昌黎的北方,那裡的煤礦儲量更大,分佈地域更廣,但想想這個時代根本用不了那麼多的煤炭,因此老劉決定還是以開採土垠的煤礦為主。

    第三個要開發的是海鹽,幽州瀕臨大海,有較長的海岸線,而老劉知道幽州就有兩個盛產海鹽的地方,於是他在地圖上標出了漁陽的泉州和遼東自己新建的城市旅順兩個地方,這兩處所生產的海鹽,足夠滿足北方各州對食鹽的需求。

    其他的礦產老劉還不急於開發,所以他只是先提出了馬上成立一隻探礦隊,找一些熟悉採礦的工匠,到這幾個地方去尋找鐵礦石和煤炭,荀攸都已經做好了記錄,答應老劉等商量完了,他馬上安排屬下去執行。

    荀攸三人看老劉在指出那些礦產的所在之時,便如知根知底一般,隨手一劃就把哪裡有什麼礦產標出來了,三人雖有疑惑,但知道主公肯定又要說是他在海外經商時聽別人說的,因此也沒再多問,只是對老劉的崇敬之情更是一發而不可收拾。

    有了這些資源和將來的成品,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進行銷售,把幽州所產的豆油、食鹽、鐵礦石、煤炭和鋼鐵製品(當然主要是農具)銷往大漢其他各州,而馬匹也是大漢其它各州中最需要的,除了涼州,只有幽州的戰馬是最好的,因此價格也很高,現在老劉有足夠的馬匹存欄數量,還有那些善於養馬的烏桓人為他放牧,每年至少可以向外賣出兩萬匹以上的戰馬,這也將為幽州帶來大量的收入。

    之前這些農具、豆油和馬匹等物的銷售,主要是靠甄家的商號在負責,老劉為了甄家的安全,已經給甄逸寫了封信,同時派顏良等人到了無極,把甄家老少盡皆接到了薊縣居住,而老劉在薊縣為他們準備的大院,跟他們在無極的甄家大院也不相上下。

    現在要以幽州官府的名義來繼續做生意,因此老劉提議,在幽州刺史府中增加了一個商務從事,同時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幽州在商業上的事宜,而這個從事的人選,老劉是舉賢不避親,推薦由他的大舅子甄儼來擔任,而甄家的商隊,從此也歸幽州官府所有,只是官府給付甄家一筆象徵性的補償金。

    甄逸早就把甄家的生殺大權交給了老劉,因此絕不會有任何的異議,而甄家的商隊,今後也更名為幽州商隊,同時還要擴大商隊的規模,以便專門負責幽州所產物品在大漢境內的銷售和與周邊外族的通商事宜。

    還有一個重要的事項,那就是在幽州境內繼續大力修建道路,除了原有的官道有專人負責維護外,還要把各個港口碼頭與官道連接起來,為了將來薊縣所產物品的運輸方便,老劉又決定在漁陽的泉州建立一個碼頭,從地圖上老劉知道,那裡就是後世的天津附近,也有建造港口碼頭的天然條件,這樣幽州境內就有了三個海港,將來從海上運送貨物就可以大大縮短行程和時間。

    最後敲定的一件事,便是鼓勵那些沿海郡縣之中的百姓出海捕魚,陸地上那時候沒有的東西,大海裡可是都有而且可能比後世還要多很多,只是當時的人們似乎不愛吃魚,所以老劉從幽州百姓的飲食習慣上加以改進,把魚肉的好處說的無以復加,同時他還把如何曬制魚乾、醃製鹹魚的方法教給了百姓,從而使幽州的百姓開始認識海裡的那些美味,開始在自己的飲食中加入海產品,這樣將來還可以為幽州節省大量的糧食。

    這些事項在經過荀攸等人的完善後,便開始在幽州境內進行實施,當老劉回家把今後甄家的商隊交給幽州官府的事情對甄逸說了之後,甄逸對老劉本來就是言聽計從,當然沒有什麼意見,而甄儼聽說自己也當上了刺史府的商務從事,更是高興的不得了,以前自己的父親最大才做過縣令,自己一出仕便是州從事,按級別也應該是郡太守一級的,比父親的縣令可高多了,所以甄逸也沒有意見,還對自己的妹夫能滿足自己的心願而感激不盡。

    有了老劉的地圖,荀攸派出去的探礦隊很快就找到了老劉所說的鐵礦石和煤炭,然後他便和田豐兩人開始組織民伕進行開採,戲志才則負責幽州境內港口碼頭和道路的修建,一時之間,把三人忙的不亦樂乎,只是幽州的各項事務在他們的精心打理下,加上有老劉的指點,逐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從地下挖出的那些黑石頭竟然能燃燒,這可是令眾人大開眼界,同時有了這些煤炭,今後百姓做飯取暖都不用浪費大量的木材了,另外老劉還把如何煉製焦炭的方法教給了鐵匠管事歐鵬,讓他帶著手下的工匠開始煉製焦炭。

    有了優質的焦炭之後,老劉便讓歐鵬開始用焦炭代替木炭來煉鐵炒鋼,由於焦炭的溫度很高,因此沒有鼓風機也一樣能把鐵礦石熔化,而且得到的鋼鐵質量上比以前明顯提高,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今後即使冬天也可以繼續煉鐵。

    去年冬天河水結冰後,水車無法轉動,鼓風機便工作不了,所以去年冬天就沒有辦法煉鐵,另外就是現在還有了充足的鐵礦石,所以鋼鐵的產量也是大大增加,這樣老劉除了為軍隊打造兵器護具外,也開始大量生產各種農具民用鐵製品,以便賣到其他州郡為幽州增加收入。

    州中的諸多事務安排下去之後,老劉自己則帶著家眷還有戲志才、文丑及親衛隊先到了漁陽的泉州,一是督建那裡的海港碼頭,二是指導當地鹽場招來的民伕如何曬制海鹽,另外就是老劉也讓幾個夫人看看大海,同時每天品嚐自己為他們精心烹製的海鮮。

    頭一次吃到如此美食,令幾位夫人和戲志才、文丑等人毫不顧忌自己的吃相,只顧著吃那些美味的螃蟹、大蝦、海螺和各種海魚了,而老劉各種新鮮的吃法,也著實令他們大快朵頤了一番。

    在泉州呆了幾日後,負責修建碼頭的官員已經瞭解了如何修建碼頭的方法,而那些鹽場的民伕也已經掌握了曬制海鹽的技巧,按照碼頭現在的施工進度,老劉估計碼頭用不了一個月就可以建好,於是帶著眾人繼續東行,前往遼東正在興建的旅順城。

    由於幾位夫人坐的是馬車,因此速度要比騎馬慢多了,經過近十天的旅途,老劉他們才到了旅順,此時的旅順城已經初具規模,而老劉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要去造船廠,看看馬均他們正在建造的第一艘大船進展如何,同時也為他們提出意見。幫助大船早日建成下水。

    看到老劉來了,馬均先是把他按照老劉的指點,已經做好的航海羅盤拿給老劉看,聽說這個東西無論怎麼轉,上邊的那個指針都是一直指向南北方向,文丑來了興致,讓馬均站在屋中的南側不動,然後他拿著羅盤在地上轉了十幾個圈子,他自己最後都暈了,而托在他手中的羅盤的指針果然一直指向不變,始終指向馬均所站的南方,令文丑連聲稱奇。

    看來海上航行時的方向問題是解決了,接著老劉便和戲志才與馬均一起,來到造船廠看那艘正在建造中的大船的進展情況。

    由於有了老劉的圖紙,因此馬均他們這次造的大船可以說是目前大漢最大的樓船,由於老劉造這艘船的目的是要用來在海上航行的,為了防止海上的風浪,所以這艘船的高度不像當時的樓船那樣造的很高,而寬度又比當時的樓船寬了一些,但長寬尺寸都比當時最大的樓船要大,再加上馬均按照老劉的要求,在一些關鍵部位上裝上了鋼板,因此這艘船的吃水也會比完全由木頭建成的樓船吃水深,這樣就避免了在海上因為風大而容易使樓船側翻。

    由於高度降低了,因此這艘樓船在甲板之上只有兩層,一層主要是用來載人的客艙,上邊稍小一點的二層是駕駛室和少量高級客艙,說是駕駛室,其實主要是供船長在上邊辨別方向用的,羅盤就安置在駕駛室中,至於樓船前進的方向,還是由船員在船尾的甲板上操控水下的方向舵來控制。

    這艘船的甲板之下也有兩層,下邊一層的兩側是船員操漿的所在,中間便是船員的宿舍,在兩側的船舷上從船身中央到船尾各開了三十二個小孔,可以把長長的船槳從這裡伸出去,這樣光是負責划槳的船員就有六十四人;上邊的一層是貨倉,主要用來裝載貨物。

    由於這艘船的主要目的是運送人員和貨物,因此才設計成這種樣式,如果是戰船,那就要取消甲板之上的那些客房,而是要安放多架投石車和巨弩,而這種戰艦之上的投石車和巨弩根據老劉的要求,還能進行三百六十度的旋轉,這樣才可以對任何方向的敵人進行攻擊,這種戰艦現在也在建造之中,只是同那種運輸艦相比,馬均讓工匠們在船頭和船舷裝上了更多的鋼板,以便在與敵船作戰時,一是可以抵禦敵船的撞擊,二是可以利用這些鋼板去撞擊敵船。

    在老劉到了之後,由於有些關鍵問題都很快得到了解決,因此大船的建造進度大大加快,尤其是如何在甲板之上架設桅桿和升降船帆,這些都因為有了老劉這個明白人的指點才得以順利實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