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整山河到三國

第三卷 幽州 第八十八章 刺殺牛角 文 / 天翔

    第八十八章刺殺牛角

    得到命令的高順帶著三十名親衛隊員,於當天離開了土垠,經過兩天的長途跋涉,於第二天的傍晚到達了范陽郡的治所范陽縣城,高順帶他們先去了范陽郡守府,找到了太守盧繁與都尉呂翔,把此行的目的告訴了他們,同時也把幽州刺史府關於如何處置太平道信徒的密令交給了他們。

    盧繁和呂翔自來到范陽上任,已經有一個月了,由於此地位於幽州的最南端,大部與冀州接壤,因此屬於比較平安之地,目前其他郡的郡國兵和屯田軍都已經配備齊全,可他們這裡卻一直差強人意,雖然也徵召了五千名郡國兵,但士兵素質普遍不高,良莠不齊,屯田軍的招募更是無法令人滿意,只招來了一些老弱之人。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意原因,就是因為范陽現在是幽州太平道的大方所在地,而且是除了冀州以外最大的一方,足有三萬多人,那時幽州的人口本來就比較稀少,所以范陽官府再去徵召士兵當然就不好招了,盧繁和呂翔一直在為這件事著急,如今看到刺史大人已經有了安排,非常高興,連忙問高順下一步打算如何下手。

    「盧太守、呂都尉,順此次奉了刺史大人之命,必須在十天之內將太平道在幽州的渠帥張牛角除掉,只是我初來乍到,有些情況還不熟悉,必須要借助你們二位的幫助才行,還望二位大人鼎力相助啊。」高順道。

    「好說,高將軍是來為我們除害的,我們理當效勞,那渠帥張牛角現在就居住在廣陽縣城內一名姓孫的太平道信徒的家中,那孫姓信徒本是廣陽縣中的一個大戶,因其母親病重之時,曾經得到過張角的救治而得以活命,於是他便加入了太平道,同時為太平道提供了大量的錢財和房屋土地,他的府邸現在便成了張牛角的渠帥府,只是張牛角為人看似粗豪,實則粗中有細,在孫府中安置了大批的太平道信徒作為他的護衛,同時每次外出之時,也有很多護衛跟隨,所以要殺他恐怕還要費上一番功夫。」呂翔對高順道。

    「是啊高將軍,這次可就要靠你了,有什麼需要你儘管說,我們會全力配合的。」盧繁道。

    「那好,你們一是在廣陽縣城中給我們找一個可靠的落腳點,二是盡快通知史阿將軍和呂曠將軍率領的輕騎兵機動隊,盡快趕到廣陽城外駐紮,如果城中有變,他們也可以及時進行增援。」高順道。

    聽完高順的要求,呂翔道:「我明天可以給你們派我手下的軍侯吳相與你們一同前往廣陽,吳軍侯的家就在廣陽城內,而且也是個大戶人家,肯定可以給你們提供住處,另外,我明天再多派幾個傳令兵,找到史阿將軍的機動隊,把刺史大人的命令傳達給他們,讓他們盡快到廣陽城外駐紮,高將軍,太平道在廣陽勢力很大,你可一定要小心行事。」

    「多謝呂都尉提醒,順會小心,只是你們范陽的郡國兵也要做好準備,免得真的出現意外時,你們也可以為輕騎兵機動隊提供幫助。」

    三人商議已罷,當晚高順和親衛隊眾人就在范陽太守府中歇息,第二天便在呂翔派來的軍侯吳相的帶領下,前往廣陽。

    廣陽距離范陽不遠,第二天只用了半天的時間,高順等人就到了廣陽縣城,畢竟處在幽冀二州的交界處,因此廣陽縣城很大,這也就難怪張牛角會把自己的渠帥府設在這裡,畢竟這裡除了人口眾多以外,距離張角的老巢巨鹿也不是很遠,大概不到五百里地。

    為了避免走漏風聲,打草驚蛇,高順他們沒有去廣陽縣衙,而是直接跟著軍侯吳相到了他的家中,同時這次來的時候,眾人也都是將武器、護具等放在行囊之中,同時三十人分成幾批進的縣城,免得被太平道的眼線發現。

    吳相的家就在廣陽城城西,是一所裡外兩進的大院,也算得上是城中的大戶,而那張牛角的渠帥府,就在離吳家不遠的另外一條街道上,只是那孫府比吳家可大多了,是一座裡外四進的大宅子,孫家目前住在最裡邊的院落中,而第一進院落是便是張牛角每天處理事務的大廳所在,同時還有客廳、飯堂,而第二進院落是張牛角手下的親兵的居所,張牛角自己則帶著幾個小頭目和家眷,住在第三進院落中,為了自己的安全,張牛角在孫府四周都安置了明樁暗哨,而且在孫府中用來保護張牛角的親兵,一共有五百多人,而這些人,也就是太平道在廣陽的骨幹力量,他們遍佈整個孫府的各個角落,所以如果要讓高順帶著三十名親衛隊員在孫府中刺殺張牛角,簡直比登天還難。

    當天下午,高順就帶著吳相和兩名親衛隊員,親自到孫府外轉了一圈,果然是高牆厚門,戒備森嚴,幾人剛圍著孫府沒走多遠,便有孫府的護院跟上了他們,為了避免引起對方的警覺,高順忙帶著幾人轉向別的路上去了。

    回到吳相家中,高順和吳相商量了一下,均覺得無法在孫府中動手,那樣除非是有大部隊參與才行,看來只能想別的方法,就是看看張牛角何時出府,他是員武將,出門必定會騎馬,那麼在他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憑借親衛隊員手中的連弩,他的功夫再高,只要幾人齊射恐怕也難逃厄運。

    吳相是本地人,於是高順便派他想辦法找到認識的孫府下人,或者這些下人的家人朋友,從他們的口中套出張牛角的行動規律,這樣再找機會就容易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吳相在城中轉了兩天,終於打聽到在城中的鐵匠鋪中,有一個姓田的鐵匠的哥哥,就是孫府後廚的廚師,已經在孫府幹了幾年了,廚師的家就在離孫府不遠的一條街上居住,家裡有老婆和兩個孩子。

    於是吳相先假藉著讓田鐵匠為自己打造一把腰刀的機會,認識了田鐵匠,同時給了田鐵匠雙倍的工錢,讓田鐵匠對他心生感激,吳相又請他喝酒,於是酒足飯飽之後,田鐵匠便與吳相成了好朋友。

    沒過兩天,吳相假作才從田鐵匠口中知道他還有個哥哥,是孫府的廚師,於是便讓田鐵匠把他哥哥一同請出來,三人一起喝酒,有人請自己和哥哥喝酒當然是好事,於是田鐵匠便在第二天晚上,把哥哥田大廚請了出來,三人一起在城中的酒樓中喝酒。

    推杯換盞之中,吳相便從田大廚口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原來張牛角每隔三天都要在一大早出城,到城外的孫家莊院去操練那裡的護院,昨天張牛角就剛剛出了一趟城。

    得到這個消息的吳相十分高興,又向田大廚問清楚了孫家莊院在城外的位置,原來就在廣陽城西八里處,張牛角的容貌也被吳相從田大廚的嘴裡問了個七七八八,把那喝得醉醺醺的田家哥倆送回家以後,吳相忙回到家中,向高順稟報自己從田大廚那裡得到的消息。

    高順與吳相一分析,張牛角昨天剛剛出城,那麼兩天以後還要出城,自己明天派人去城西找到孫家莊院的所在,然後在路上選好一處僻靜所在,後天早晨設好埋伏,待張牛角等人進入伏擊圈後,用連弩將其射殺,最好同時把他身邊的那幾個小頭目也幹掉,完事後馬上撤退,不留任何痕跡。

    第二天,史阿和呂曠帶領的輕騎兵機動隊得到命令後,也來到了廣陽城外,得到消息的高順到了他們的營中,三人商議了一下,決定在後天高順帶人刺殺完張牛角後,輕騎兵繼續在廣陽駐紮一段時間,爭取把那些沒了首領的太平道信徒收編過來,或者分散安排到其他郡的屯田軍中去,而對於拒不投降的頑固分子則不必客氣,武力鎮壓即可。

    時間很快就到了第三天,天剛剛透亮的時候,高順就帶著吳相和三十名親衛隊員,來到了廣陽城西,從縣城到孫家莊院的道路中間要經過一片樹林,高順昨天就已經選好了埋伏的位置,在快要走出樹林的那段路上,路最窄,樹木也最茂密,高順帶著眾人首先在這裡設下了三道絆馬索,由六名親衛隊員在道路兩旁牽著,然後又在道路兩邊的雜草叢中各埋伏了十名親衛隊員,還有四名在樹林的外面看管馬匹,高順和吳相則選了兩顆大樹爬了上去,在樹幹上隱藏好,到時候大家只要聽到高順的命令,首先由那六名隊員拉起絆馬索,趁敵人慌亂之時,其他人便一齊對著中間的張牛角放箭,除了他,他身邊的幾個小頭目也不能放過。完事後馬上撤出樹林,騎馬直接返回范陽城。

    今天是個陰天,天氣比往常暗了許多,這更利於高順等人的刺殺行動,眾人埋伏了半個多時辰後,終於聽到從廣陽城方向傳來了雜亂的馬蹄聲,聽聲音似乎人數還不少。

    很快,一大隊毫無隊形的騎兵進入了樹林,估計張牛角根本沒想到會有人對他不利,仍然大搖大擺的騎著馬,走在隊伍的中間,尤其是在這些人當中,只有他穿著光鮮的金屬鎧甲,腰間挎著一把寶劍,而且滿臉虯髯、身材粗壯,令高順他們一眼便認出他就是那田大廚所描述的張牛角。

    等張牛角前邊的那些人快出樹林,張牛角進入包圍圈之時,高順高喊了一聲:「起!」,同時手中的弩箭早已對著張牛角的面們射了過去。

    三條絆馬索被六名隊員一拉,頓時前邊騎在馬上的太平道信徒人仰馬翻,摔倒一片,而其餘親衛隊員的二十支弩箭和高順的那支一起,瞬間便射到了張牛角的身上,雖然有鎧甲護體,但其中有一多半弩箭是衝著他的腦袋來的,可憐張牛角連哼都沒哼出來,腦袋上便插上了十幾支弩箭,那些信徒還喊著:「保護渠帥。」衝到張牛角周圍想保護他,可這時他們才發現,他們那號稱刀槍不入的渠帥早已經摔下馬去,成了一具死屍。

    這時高順等人的第二輪弩箭又到了,張牛角邊上的十幾人馬上沒了聲音,到地下追隨他們渠帥去了,剩下的那些小嘍囉發一聲喊,頓時紛紛調轉馬頭,向著來時的路上逃跑,只是後邊的那些人還在往前衝,前後兩隊撞在一起,頓時又是一片混亂。

    看到任務已經完成,高順也不想多殺人,喊了聲撤退,當先從樹上躍下,帶領眾人快速跑到林外藏馬的地方,眾人翻身上馬,奔著范陽城而去。

    當天中午,高順和吳相等人就趕回了范陽城,先到太守衙門見到了盧繁和呂翔,高順將刺殺張牛角的經過向他們講述了一番,然後請呂翔帶著兩千郡國兵於當天下午趕往廣陽縣,與當地的官員一起,盡快把廣陽的局面控制好,同時借助史阿和呂曠那隊輕騎兵的力量,把廣陽城中和城外的太平道信徒按照老劉的要求,處置妥當。

    此時高順離開土垠不過十天,當晚盧繁便在府中擺下酒筵,為他們慶功,第二天一大早,高順便帶著三十名親衛隊員,踏上了返回土垠的路程。

    至於廣陽城裡城外的那些太平道信徒,突然之間沒了首領,而那幾個小頭目也同時殞命,頓時都成了無頭蒼蠅,此時范陽的郡國兵又在都尉呂翔的帶領下來到廣陽,與當地官府一起,開始收容這些信徒,當聽說官府給他們土地,將來還能成為范陽郡的屯田軍後,既然有田種、有飯吃,大部分的太平道信徒都開始脫離太平道,在官府的安排下被分配到范陽和幽州其他各郡,成了當地的屯田軍,只有極少頑固的太平道信徒,看到在廣陽已經沒有了立足之地,於是準備前往冀州巨鹿去投奔張角,結果在他們還沒有進入冀州之時,就鑽進了史阿呂曠為他們設下的埋伏圈,儘管他們拚死抵抗,但雙方實力相差懸殊,最後還是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其他郡縣的太平道本來就沒多大勢力,在張牛角伏誅後,幽州的太平道勢力基本被剷除,也基本實現了老劉穩定後方的目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