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重生之魔神傳

第一卷 第259章 倫敦 文 / 七夕使者

    第259章倫敦

    李悠然平生第一次釋放出了生命的精華後,神仙樂的藥效終於徹底散去。三天三夜的瘋狂,他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幹了什麼。他的大腦在藥物作用的支配下,指揮著身體做著本能的運動。此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他做的時候可能感覺自己是清醒的。可當這一切結束以後,他立即忘記掉了那個過程。因此,當他清醒之後發現自己赤身裸體的處於眾女的包圍之中(當時圍在他身邊的不少於二十人,橫七豎八躺在地上的就有十一個,都是已經累的實在動不了的)時,這哥們嚇的尖叫了起來,隨即推開眾人,然後於一大堆衣物當中找到了自己的一身行頭,匆匆忙忙套在身上後,急速闖了出去。以至於他匆忙之下,竟然穿錯了鞋子。當然,也可能是他沒能找到自己的鞋子,所以就匆忙穿上一雙女式拖鞋跑了出去。自然,他留下的那雙芒鞋也就成了阿嬌阿莎的收藏品了。兩女一人一隻保存了起來。阿莎收藏的那一隻在她晚年的時候拍賣了出去。而神鳥先生穿過的鞋果真不乏追捧者,最終成交價超出底價一千倍,達到了創紀錄的一千萬港幣。而據吉尼斯官方統計,這只鞋應該是世界上最貴的鞋了。人們之所以會如此熱捧此鞋,卻是源於一段謠言。這段謠言很可能是拍賣行的行銷手段,說,誰要是能夠長久的穿著這只鞋,他至少可以獲得神鳥先生三分之一的能力。三分之一呀!那就是一天一夜了。最主要是,那可不是普通的一天一夜哦!而之所以只有三分之一效能,卻是因為鞋子不全的緣故。所以,拍到阿莎那只鞋的富豪,後來又找上阿嬌,願意奉上兩千萬港幣買下那只鞋子,卻最終被已經貴為特首之母的阿嬌婉拒了。後來,阿嬌的重孫,遵照遺囑,將那只芒鞋收進了太主母的棺木之中。這件陪葬品的價值,在當代社會也是極其奢侈的了。

    李悠然匆匆忙忙跑了出去,等他整理好心情之後才發現,自己這次真的是被徒弟給甩掉了。不論他用出何等偵查手段,都未能找到孫芸芸的蹤跡。只不過,他有一點可以肯定,徒弟已經不在神州大地上了。

    孫芸芸在甩掉師傅之後,為了不再被他尋到,索性就在香港買了去倫敦的航班,直接跑去歐洲大陸了。

    歐洲對她來說並不陌生,自從成年以後,她幾乎每年都要跑一趟歐洲去旅遊購物。不過以修仙者身份前往歐洲遊玩,卻還是生平第一遭。

    她跑來歐洲除了躲避師傅的糾纏以及順便購物遊玩外還有一層目的,那就是查找歐洲的修仙者。是的,修仙不僅僅只是東方人的專利,西方的白皮膚高鼻樑的洋人也有修仙者。其實,白種人、黃種人、黑人以及棕色人種都不乏有修仙天賦的人。當然了,大家的修煉方式可能不盡相同。所追求的力量也各不相同。在歐洲,有著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教派,這些宗教人士就有不少是修煉有法力的。尤其是歐洲最大的***教,據說在他們教內要想獲得主教身份至少得有相當於道家金丹期以上的修為才行。主教孫芸芸也見過不少,卻都是在她修仙之前見到過的。嗯,這一次,她是特意跑來開開眼界,當然了有機會的話,她也不介意找一些歐洲修道士切磋下技藝。

    歐洲修道界跟東方修道界之間是有協議存在的。達到元嬰期或以上境界修為的,是不允許隨便踏上對方領土的。也就是說,東西方的高階修士不允許隨隨便便跑去對方領地。非要去的話,必須預先跟對方打聲招呼,在得到許可後才能上路。否則的話,就是嚴重違約。違約一方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甚至是生命。最主要是,這種行為屬於自己找死,就連報仇雪恨都是不允許的。所以,李悠然在發現孫芸芸離開神州大地之後,也唯有黯然回家一途。他的修為,已經不允許隨隨便便踏上歐洲大地了。這倒也不是說,他去了一定就回不去。憑他的修為,只要不遭到歐洲方面高手的圍攻,跑回去還是有些把握的。他只需避開歐洲方面幾處教會聖地就成。因為這幾處聖地乃是歐洲修仙界高手扎堆的地方,聖地之中更有一些威力奇大的法寶以及陣法,倘若誤闖進去,活著出來的幾率是很低的。

    這些情況,孫勝己都是在宗門典籍當中看來的。她的寶貝師傅可能是覺得現在還沒必要去告訴她這些,因此提都沒有提過這方面的知識。

    當她瞭解到自己曾經親身到過的大教堂裡面竟然也有修為不俗的西方修仙者後,孫芸芸倒是沒有任何忌憚之意,更多的是感到興奮,甚至還有些遺憾,遺憾自己知道這個消息太晚了。假如以前去的時候就知道裡面有西方的修仙者、有法器的話,說不定早就被她順手牽羊的撿了幾樣回來做玩具了。所以,這趟歐洲之行是早在她計劃當中的,趁著現在修為低下的時候,得趕緊去逛逛,看能不能夠撿回來一件兩件西方人的法器乃至聖器。有可能的話,最好還能把西方人的修煉秘籍搞上幾本回來作個參照,看看東西方修仙者到底誰的路子走的更科學。嗯,修仙也是一門科學,至少,修仙者都是這麼看的。

    在華夏,修仙者大多隱於深山老林之中埋頭苦修。人們常見的寺廟、道觀內,其實很少會有修仙者常駐。可能寺廟裡面會多一些,那些主修佛門願力的修士,需要呆在寺廟裡面吸收信徒們貢獻的信仰願力,來提升自己的修為。而佛教的另一流派,禪修走的卻是另一種路子。他們的修煉方式源自古印度的瑜伽,需要通過苦修才能在體內積攢起力量,再通過入靜、研判禪理等方式來領悟道的真諦。所以,真正的禪修,他們的寺廟通常都建在深山老林之中,這樣的寺廟又被叫做禪院。和建在熱鬧城市裡面寺廟是不一樣的。那些建於人群當中,廣招信徒的寺廟,應該叫做佛寺。佛寺跟禪院屬於佛教中的兩大不同流派。

    西方的修仙者卻是大部分都聚集在教會裡。他們走的路子跟佛修差不多,也是靠發展信徒收集願力來提升自己修為的。所以,教會大多都建立在人流密集之處。很少會在人跡罕至的地方能夠看到教堂的。假如有,那裡面也不大可能會有修仙者存在,很可能是那些真正虔誠的普通信徒所建。

    倫敦是一個教堂密佈的城市。在1666年倫敦大火以前,倫敦市2.6平方公里範圍內共有107座教堂,密度可見一斑。雖然,在那場災難性的大火災當中,有81座教堂被焚燬,其中就包括倫敦市內最為有名的聖保羅大教堂在內。可不久之後,其中的51座教堂又被重新蓋了起來。這裡面自然也包括了聖保羅大教堂在內。

    加上這一次,孫芸芸來聖保羅大教堂的次數已經是第七次了。她第一次來的時候才只有七歲,那時候的華夏才剛剛打開國門,對外實施開放。那時候的她們一家,穿著國內最時髦的衣服,燙了國內當時最時髦的髮型。可當她們一家走下飛機,踏上倫敦街頭後才發現,這些所謂的時髦,原來竟是土鱉到了極點。改開初期的華夏,外匯還是很緊張的,國家管制的也很嚴格。縱然是他們這種在國內享受著種種特權的高幹家庭,所能得到的外匯指標也極為有限。再加上,倫敦的物價水平和國內幾乎沒辦法比,似乎每一種商品都貴的離譜。他們一家帶來的全部外匯,在倫敦普通商店也買不了太多東西,更別說去購置什麼奢侈品了。原本打算至少半個月的旅行,卻由於買了些時髦的衣物後出現了外匯危機。而且,這邊的住宿、交通對於他們來說也是貴的離譜。因此在經過全家人商議之後,將十五天的原計劃縮短到了三天。三天裡其實是逛不了多少地方的,在孫芸芸的記憶中,那次旅行似乎總共就去了兩個景點,一是大英博物館,第二個就是聖保羅大教堂。逛完這兩個地方其實只用了一天。餘下的兩天就是用來購物的。由於手頭緊張,購物時候也是精打細算,會盡量挑選那些相對來說性價比比較高的商品來買。總之,人生中第一次出國旅遊,留給孫芸芸的記憶並不美好。作為當時才有7歲的孩子,購物並不符合她的興趣,就連唯一去看過的兩個景點,也都不受她所喜歡。而,這一次的出國,也徹底的改造了孫芸芸父母的世界觀。這夫妻倆不顧家裡老爺子的反對,硬是辭去了政府職務,下海經商去了。這或許又算得上是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戰士被資本主義糖衣炮彈打敗的經典故事吧!儘管,這個故事說起來一點都不曲折,也不精彩。可世事往往就是這麼簡單直接。人的思想的轉變,有時候就是這麼偶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