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重生之魔神傳

第一卷 第257章 變故 文 / 七夕使者

    第257章變故

    可能是由於婷婷的出現使得善媽改變了主意,也可能是善媽在電話聯繫女導師的時候碰了人家的釘子,總是是善若水在老爺子這裡安安穩穩的住了三天,白天就帶著婷婷和孫勝己在北京城裡瞎逛,替自己和孫偉買了許多的衣物,還硬是買了許多高檔衣裙以及化妝品裝飾品逼著婷婷收了下來才肯罷手。她老人家住到第三天的時候,婷婷的老媽齊雪娟也就是孫勝己童蒙時候的國文老師前來拜會老爺子。拜會玩老爺子以後,又被善媽拉到房中嘀嘀咕咕了差不多有一個多小時這才離開。

    善若水是在來北京後的第四天清早趕回龍城的。她這次為了逼著兒子相親,在單位裡頭請了三天假。今天是要回單位報道去了。

    孫勝己也是一大早就被老媽叫醒,然後跟在車上直到將老媽送去機場並目送飛機起飛這才又趕回了老爺子那裡。

    他回到家的時候,老爺子剛好吃完早餐,在樓下大書房內忙著處理一些公事。別看老爺子九十多歲快往一百上面數的年紀了,可老頭的精神頭非常好,頭腦也很清醒,動作更是矯健,看著頂多六十來歲。老人家之所以不顯老,除了他自身很注重保健外,最大的功勞還是得數孫勝己。自從吃了孫勝己給他的丹藥後,這數年來,老爺子的身體簡直就如同返老還童了一般。他的肌體的各項生理指標,竟然在朝著年輕化方向發展。是典型的今年九十明年八十八。老爺子的這一反常現象甚至極大的引起了一些負責監控他生理健康數據的專家的好奇心。這事情也正好是發生在老爺子身上,若是換成個平頭百姓,說不定早被這些心癢難搔的醫學專家給秘密抓捕起來後留著做研究了。

    孫勝己對自家老太爺的身體自然頗為上心,老頭的健康狀況他比當世任何一個神醫都要清楚。只要不出大的意外,老太爺活過一百三十歲是沒有問題的。其實,他不光給老太爺一人吃了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丹藥,他的父母也都被他悄悄的下過藥。當然了,這不是什麼春藥瀉藥蒙汗藥,而是典型的能夠令人保持青春與健康狀態的仙家神丹。善媽的容貌之所以能顯著那麼年輕,並不光是她保養的好,實在是藥力的作用無與倫比,就算善媽想讓自己顯老都不可能。

    見老太爺在那忙活著,孫勝己知道,一時半會,老太爺是不會找自個的。於是就直接走向了樓梯口,打算去老太爺書房找本古籍看看打發下時間,等婷婷過來。

    「我的大少爺,你快給我等一下。」孫勝己左腳剛剛踏上樓梯,一名警衛跑了過來。這哥們正是跟著他去過神農架的那兩位當中性格比較活潑的一人。

    「有什麼事?」孫勝己停下腳步回頭問道。

    「老爺子剛剛吩咐了,叫你回來後立即去書房找他。」警衛輕聲說道。

    「房裡沒在接見誰吧?」孫勝己遲疑了一下後小聲問道。

    「沒人,時間還早著呢。就算有人來也得過了九點以後。在此之前,老爺子只看文件和內參,不會會客的。」警衛小聲的解釋道。

    「行,我進去看看。謝謝啊!」孫勝己將踏在樓梯上的腳步收了回來,謝過警衛後走到書房門口邊站定,輕輕敲了兩下門。

    敲門後得到允許才能進去,這不是老爺子的規矩,而是為老子安全服務的警衛部隊定下的規矩。哪怕是在家裡,老爺子在的地方,至少會有兩名警衛對他實施貼身看護。如果有人未經許可的推門進去,在他打開房門的瞬間,很可能會飛來兩顆子彈。孫勝己並不畏懼子彈,不要說是兩顆手槍打出的子彈,就算面對兩顆榴彈炮彈的貼身爆炸,那炸藥產生的破壞力也不大可能擊穿他的防禦護罩傷害到他的身體。炮彈引爆之後濺起的彈片,也會紛紛落在他以法力構成的護罩的外圍。

    「進來吧!」孫勝己在書房門口站了兩秒多種後,老爺子讓他進去的聲音傳了過來。

    「太爺爺,您找我有事?」孫勝己進屋後,在老爺子辦公桌對面的椅子上坐了下來問道。

    「是的,有樣東西要給你看看。」老爺子說完後,身後的警衛拿著一張a4大小的紙張遞了過來。

    「怎麼會這樣?小姑竟然被英國教會給抓捕過去了?她不是躲在宗門修煉的嗎?為什麼會跟洋人扯上關係呢?」孫勝己接過那張a4紙後,剛看了開頭的幾句話就驚呼了起來。

    「事情的經過,上面都寫著呢。你仔細看下去。」老爺子戎馬一生,什麼樣的場面都曾經見識過,因此雖然事關自己親孫女的安危,可老爺子的臉上卻看不出絲毫的情緒波動來。他的語氣一如既往的堅定有力。

    孫勝己在老爺子的感染下也從震驚中恢復了過來。打從心底裡暗叫一聲慚愧。要論心理年齡,老爺子簡直就是他的重孫的重孫的重重孫了。可說到養氣功夫,自己倒明顯是要遜色上許多。由此可見,官場確實是最能歷練人心的地方。修仙者那種傳統的遠離俗世不染塵埃的修心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倒是落了下乘了。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修心方式,一個是提倡入世,嘗盡人間冷暖觀遍世情百態,直到最後能將這世間事看通透,摒棄一切表象,一眼觀照本質。

    而離世索居卻是一種避世行為。不去接觸世間百態以保留一顆純真之心。這顆先天得來的純真之心,乃是最最貼近自然之道的。無喜悲,不染情,一切行為發乎自然,出乎本能。秉持著淡然甚至可以說是冷漠的生活態度。超然於物外,超脫於世情。

    當年儒家與道家之爭也在於此。道家認為統治者應該放縱人性的自由,盡量少去干預社會的運行,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人的創造力,貼合道的公正性。他的理由是,天道對待世間萬物都是一視同仁的,天道不會因為你是人類從而就特別的優待你。人與物在道的面前並無任何分別。天道只是在按照自身規律運轉,而依附於天道存在的我們,是不是也該遵循道的理念去展開活動呢?譬如,大道無情,那麼人是不是應該淡化人情味呢?

    從上可以看出,道家的理念可能是正確的,但是人類認知的局限性注定不可能都達到那樣的境界。情感對天道來說是不存在的,可對於開啟了主觀認知的生物來說卻具備極大的意義。尤其對於大多數人類來講,可能情感的意義會佔據他生命的絕大部分。情感因素之所以會在人的生命當中顯得極其重要,這跟人類生命歷程的短暫有著很大關係。相比於宇宙的漫長歲月,人的一生真的是太短暫了。開啟了主觀意識的人類,察覺到了生命的短暫後,自然就會格外的珍惜活著的時光。為了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也更有存在感,人類找到了很多自認為其價值還要大於生命的事情來做。譬如說愛,譬如說功業等等。

    從本質上來說,這些被渲染到極度誇張的所謂追求或者情感,其原本就是依附於人的生命而存在的。包括愛情、親情以至於民族感情之類的,包括金錢、功名乃至生命之外所衍生出來的一切東西,甚至於那些所謂的價值觀,如果人類的認知只從個體出發的話,這些都算不得什麼。所有外在的一切,都只是自身性命的衍生品或者叫附著品。更極端的說,包括人類的主觀意識它也只是生命的附屬品。因此,從絕對理智的角度出發,除了生命外的一切,其實都是不重要的。不值得人類花費大力氣去追求。假如人類接受了這樣的主張,我們的社會就會變成為一個自私冷漠渙散到極點的這麼一種原始的狀態。

    道家的主張,或許對於那些不斷追求更長的壽命和擁有更加強大力量的修仙者來說是一種正確的理念。可對於壽命短暫、力量微弱的普通人類卻不是什麼好的主張。普通人類,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要想過上更富足的生活,要想凝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改造戰勝惡劣的自然環境,都需要組織成群體,依靠團結起來的力量做到這一切。於是家庭觀念、群體觀念、種族觀念、國家觀念就這麼一步步建立起來了。因此,這種抱團現象,本質上也還是為了聚成合力去爭搶更多的利益。不論是家庭、村落、行業協會、乃至黨派、國家這些大大小小的群體組織,其實初始都是為了利益目的聚攏在一起的。當然了,相處在一起的話,很難避免會產生感情。所以,利益與情感在某種程度上會交織在一起。小到家庭,大到國家,莫不如是。有時候我們也很難分清,家庭成員間到底是情感因素多一些還是利益因素更多。因為利益的付出與收穫本身就會對感情產生增減作用。很難完全隔離開來去衡量判斷。然而,這種一個個大大小小團體的存在,也使得人類社會變的越來越不公平,接觸的越緊密,產生的利益糾葛就越多,而團體間力量的差異性,令得社會財富會越來越向少數強者及有錢人手裡集中。弱勢的群體只會越來越弱。這種弱肉強食式的分配方式又轉而成為了人類社會產生動盪的根源。人們為了得到利益而聚攏在一起,卻又因為利益分配最終鬧崩。這一幕,一直週而復始的在人類社會上演著,至今尚未找到一種可行的辦法能夠徹底杜絕該種現象的產生。不得不說,這個悲劇很可能會伴隨人類社會始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