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

第三卷 邊塞烽火 第八十九章 決戰來臨(一) 文 / 殷揚

    第八十九章決戰來臨(一)

    「砰!」

    在周陽拳頭砸下的那一刻,李廣、程不識、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馮敬、李當戶、程征,一眾將領,眼裡閃著熾烈的戰意,明亮得像九天之上的烈日,不由自主的握緊了劍柄。

    與五十萬匈奴決戰,漢軍沒有一點獲勝機會,即使有弩陣,也不可能打敗匈奴。

    可是,決戰時,單于只能投入二十九萬軍隊,漢軍的勝算大增。

    打了這麼多仗,漢軍也有傷損、減員,到如今,漢軍還有十八人。十八萬對二十九萬,雖兵力差距仍是懸殊,可是,比起五十萬匈奴來說,差距小得多了。

    若不是中行說打亂了周陽的謀劃,等到決戰時,單于能投入的兵力會更少。

    繞是如此,已是難能可貴了。

    再者,漢軍有著裝備上的優勢,有弩陣,有戟陣,只要用兵得當,打勝匈奴不是問題。

    匈奴最大的優勢就是騎射,清一色的騎兵,在野外與匈奴硬撼,對漢軍不利,周陽肯定不會這麼幹,會有辦法克制匈奴的騎兵。

    弩陣是克制匈奴騎兵的利器,這是不用說的。可是,光靠弩陣,是不可能打贏匈奴的,需要其他兵種與之配合。如何配合,說到底,就是排兵佈陣的問題。

    匈奴清一色的騎兵,所謂的陣勢,就是一個個騎陣,對著敵人發起衝鋒就是了。衝上去,揮著彎刀砍殺就行了。

    漢軍不同,有騎兵、有弩兵、有車兵、有戟手、有弓箭手、有劍手,如何把這些兵種進行最佳配置,把他們的威力發揮到最大,這就是周陽要考慮的事情。

    這事,周陽已經考慮個很久,還進行過多次推演,只有一種辦法能打敗匈奴,該是使用這辦法的時候了。

    「大帥,下令吧!」

    李廣、程不識、馮敬、公孫賀、公孫建、秦無悔、李當戶、程征這些將領,刷的站了起來,站得筆直,好像用直尺劃出似的。

    「噌!」

    周陽猛的站起,眼裡閃著精光,掃視一眼眾將,對他們熾烈戰意甚是滿意。

    「這一戰,干係極大。若是匈奴勝,北方城池將會落入匈奴之手!北方的百姓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千里北地將會成為一片廢墟!而我們,將是千古罪人!」周陽的聲音特別高,高得嚇人,有些尖細刺耳了,胸口急劇起伏,心神激盪。

    如此重擔落在自己肩上,周陽想都沒有想過,雖然無數回盼望著決戰來臨。可是,當決戰來臨之際,卻是如此的激動,呼吸很是急促。

    不僅周陽激動,李廣他們誰不激動呢?

    擔子實在是太重了!重若泰山!

    略一停頓,周陽接著道:「若是大漢勝,匈奴會死傷無數。匈奴的傷亡不僅僅是戰死在這裡,還有冬季的飢餓,會讓匈奴餓死無數。若是匈奴敗了,就得不到大漢的糧草,冬季會餓死十萬,其至是二十萬,三十萬。為了大漢邊疆的安寧,這一戰,大漢必須勝!匈奴可恨,匈奴死得越多,我們越是歡喜,為了讓匈奴死得更多,大漢必須勝!」

    「必勝!必勝!」

    眾將齊聲高吼,聲浪直上雲霄,蘊含著無盡的信心。

    「若大漢勝,匈奴在五年內無法犯邊。大漢就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訓練騎兵!」周陽眼裡閃著光芒,聲音依然很高:「五年之後,大漢的鐵騎將會縱橫在大漠之上!匈奴的聖地龍城、狼居胥山、單于庭,將成為大漢鐵騎的美麗家園!」

    「大漢萬歲!」

    眾將齊聲吶喊,無盡的戰意自在其中。

    「美好的前途,需要鮮血來爭取!需要性命來搏取!你們有沒有信心打勝這一仗?」周陽右臂重重向下一揮。

    「有!」

    只有一個字的回答,卻是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緊接著就是寂靜,誰也沒有說話,唯有無窮的戰意瀰漫在帥帳中。

    過了老一陣,還是周陽率先打破沉默:「公孫賀、公孫建:聽令!」

    「末將在!」二將同時出列。

    「若是戰事不利,你二人立即率領建章軍脫離戰鬥,撤回長安!」周陽眼裡的光芒四射,一字一頓的道:「全軍將士會用性命掩護你們撤退!」

    「大帥,為何呀?」公孫賀和公孫建一愣,半天反應不過來。

    李廣代周陽解釋道:「這一仗,我們是來拼的,用性命為大漢拼五年安寧時間。若是建章軍損失過大,五年之後,大漢的鐵騎就不會縱橫在大漠之上!只有你們建章軍保全了,五年之後,大漢的鐵騎才能縱橫在大漠之上!」

    建章軍千挑萬選,騎射嫻熟,頭腦靈活,人人都是校尉級的軍官,只有他們保全了,才有組建大量騎兵的軍官。

    周陽微一點頭,很是贊同李廣的說法:「飛將軍要說的,就是我要說的!」

    雖說這一戰成算比較大,可是,戰場凶險,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凡事都得安排好。

    「大帥,要走,也是你走。」公孫賀和公孫建同聲反駁。

    「我身為將軍,統率全軍,當與兄弟們同生共死,豈有獨生之理?」周陽的話不容置疑:「若我一退,軍心必將瓦解!只要我在,才能激勵起士氣,與匈奴周旋到底!」

    周陽身為統帥,若是戰事不順,率領建章軍撤走,對漢軍士氣的打擊非常大,後果將是災難性的,也就達不到拼掉匈奴的目的。只要周陽在,漢軍就會死戰到底,即使出現最壞的結果,他們也會捨命相搏,給匈奴最大的殺傷。

    「諾!」

    公孫賀和公孫建深知周陽此話一點不假,哽咽著領命。

    周陽沒有說假話,他確實存有必死之心。兩世為人,周陽還是認為這一世最值了。

    上一世,是個成功的商人,賺了不少錢,卻沒做多少有意義的事。這一世,為中華民族的千秋大業出力出策,若是因此而殞命,值了!絕對值了!

    擊破匈奴,影響非常大,奠定了中華民族發展的千年基調。即使因此而身死,也是死而無憾了!

    生命固然重要,可是,有些東西比生命更重要!

    人世若此,夫復何求?

    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好了,周陽開始講解戰術了:「這一戰,匈奴的兵力是我們的一倍多,若是左賢王及時趕回來,就是我們的兩倍。雖然勝算不小,依然凶險。因而,要想打勝,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掏心!」

    「掏心?」

    當日周陽演練給李廣、程不識他們看過,他們非常贊成這打法。為了保密,只有李廣他們這些重要將領知道,其他的將領還不知曉。

    乍聽此言,人人驚訝,臉上帶著迷茫。

    周陽解釋道:「匈奴的心在何處?就是單于的本部兵馬!只有給單于本部兵馬以重創,單于本部兵馬就會潰敗,單于本部兵馬一敗,其他各部也就敗了。我們再趁勢掩殺,匈奴必是大敗而逃。」

    匈奴最精銳的就是單于本部兵馬,若是把單于本部兵馬打敗,那麼匈奴也就敗局已定,眾將點頭贊同。

    就在眾將贊同之際,周陽卻是話鋒一轉:「可是,單于本部兵馬最為精銳,最為善戰,他們裝備了鐵兵器,身著鐵甲,裝備之精良不在我們之下,戰力最為強悍,要打敗單于本部兵馬,只有動用弩陣了。我的意思說,集中所有的弩,對單于本部兵馬發起進攻。」

    單于本部兵馬有多強悍,當日的雁門大戰,眾將就領教過了。雖是給暴雨限制了發揮,仍是戰力驚人,給漢軍製造了不小的傷亡。

    要想正面硬撼,打敗單于本部兵馬,只有弩陣了。除了弩陣,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打敗本部兵馬,即使戟陣也不行。

    「一旦弩陣出現,單于勢必派人猛攻我們的兩翼與後背,因而兩翼與後背需要保護好。」周陽於單于可能的舉動早就在揣摩了。

    不要說軍臣單于,就是換作周陽,一旦遇到漢軍的弩陣,那是不能硬撼的,只有攻擊漢軍的兩翼與後背,一是避開漢軍最強的攻擊,二是一旦攻破,可以對著弩陣猛攻,把弩陣給破壞了。

    只要弩陣不能發威,漢軍就失去了最強的利器,必敗無疑了。以軍臣單于的才智,不會想不到此點。

    「李廣聽令!」周陽雙目一凝,盯著李廣。

    「末將在!」李廣精神抖擻,早就在等著這一刻了。

    「給你三萬車兵、戟手,你要保護好左翼!」周陽派任務了。

    「諾!」

    弩陣發威是無解的,匈奴必然強攻兩翼,左側的防守勢必異常激烈,責任重大,李廣欣然領命。

    「程不識!」

    「末將在!」

    「給你三萬車兵、戟手,你要保護好右翼!」

    「諾!」

    「馮敬!」

    「末將在!」

    「給你三萬車兵、戟手,你要護好後背!」

    「諾!」

    周陽要實現掏心戰術,就要把所有的弩集中到正面來,防守兩翼與後背,只能派出車兵與戟手了。他們的任務,只要防守就行,進攻的事情,留給弩陣就不行了。

    可以說,周陽的安排很合適。可是,不是所有的將領都能理解,李當戶有些不解,疑惑的皺著眉頭。

    周陽看見了問道:「李當戶,你有何不解之處?」

    「大帥,萬一單于不從正面進攻,或是避開弩陣,不得不防呀!」李當戶遲疑了一下,還是實話實說了。

    這話,立即得到一片響應聲,其中就有程不識的兒子程征。

    「閉嘴!無知小兒,少給為父丟臉!」李廣喝斥起來。

    他這一喝斥,李當戶臉一紅,有些下不了台。

    周陽笑道:「飛將軍,令郎問了一個大家心裡都想問的問題。這事,我就來說上幾句。若是單于不從正面進攻,或是避開弩陣,我是求之不得。」

    「呃!」一眾疑惑將領嘴裡發出一陣磨牙聲,更加不解了。

    李廣接過話頭道:「單于遭到弩陣攻擊,勢要從兩翼或是後背進攻。一旦攻破兩翼和後背,就可以趁勢拿下弩陣。他要是不進攻,大帥完全可以把弩陣調到其他方向去。為了不讓弩陣調動,單于只有進攻了。」

    程不識接著道:「若是單于不戰,縮回營地,只需把弩陣對著匈奴營地一通猛射,他的營寨就會攻破,我們趁機殺入匈奴營地,端了他的老巢。」

    弩陣發威,無堅不摧,匈奴的營地根本就抵擋不住。一旦給漢軍攻入營地,後果非常嚴重,對軍心士氣的打擊太大了。

    周陽最後道:「這叫牽制!牽制是要付出代價的,尤其是牽制弩陣,這代價會更加高昂。付出代價很痛苦,可是,有些代價,是不得不付出!」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解釋得清楚明白,眾將恍然大悟。看來,決戰之時,單于明知弩陣可怕,也是不得不來送死了。以弩陣的威力,匈奴的代價將會高得出奇!

    匈奴可恨,死得越多,越是讓人開心,一眾將領歡喜無限。

    匈奴營地,王帳中。

    軍臣單于踞坐在寶座上,一眾大臣跪坐在短案上。

    軍臣單于左手轉著黃金權杖,右手撫著寶座上的金鷹,顯得很是輕鬆:「漢人的退路給切斷了,他們無路可退!明日,大軍盡出,與漢人決戰!」

    周陽的疑兵之計,使得軍臣單于誤以為漢軍要撤退。要讓單于生疑,非李廣出馬不可了。在一眾漢軍將領中,對付匈奴最有辦法的是周陽。可是,周陽是統帥,不可能回到雁門去鎮守,派李廣去,最合適不過了。

    除了周陽,最有名望的就是李廣和程不識了。二人中,以李廣的名望更勝一籌,派出李廣,軍臣單于非上當不可。

    這就是周陽的算計。果然,軍臣單于調了五萬軍隊去安陶斷漢軍退路。可以想得到,若漢軍奪路南下,必有一場血戰,匈奴少了,是不可能攔住漢軍的,五萬是必要的。

    「殺光漢人!」

    「漢人可惡可恨!」

    「漢人殺了我們多少兵士,太可氣了!」

    一眾大臣立時叫嚷起為。漢軍今年的勝仗很多,讓匈奴吃足了苦頭,終於到了決戰之機,由不得他們不叫囂。

    軍臣單于手中的黃金權杖輕輕一揮,一眾大臣的叫嚷聲戛然而止:「漢人的車陣,已有辦法可破,明日決戰,若是漢軍還敢用車陣,包證他們傷亡慘重。哈哈!」

    「哈哈!」

    漢軍的車陣雖然沒有攻擊力,可是,防守很不錯。匈奴打了數十年,都沒有攻破過,如今,終於有辦法攻破,一眾大臣儘管已經知道辦法,仍是忍不住高興。

    中行說挺挺胸,這是他的主意,別提他有多得意了。可是,一陣心疼,疼得直冒冷汗,歡喜之情蕩然無存。

    「你們都說說,漢軍還有什麼難對付的?」軍臣單于心情不錯,以商量的口吻問道。

    「漢人的營盤不錯,壕溝不易過去。」右賢王如今對漢軍的營般萬分艷慕,當日如果他的營盤有這般堅固,就能重整陣勢,不會敗得如此之快。

    「壕溝?」軍臣單于濃眉一挑,笑道:「這好辦。明日決戰,把漢軍殺了,扔到壕溝裡,就填平了。」

    「哈哈!」

    一眾大臣歡快的大笑起來。

    連漢軍賴以自保的車陣都有辦法攻破,漢軍的傷亡能不高嗎?只要沒有了車陣,漢軍就失去了最有力的護身符,匈奴騎兵衝上去,那就是一場屠殺,殺得漢軍屍積如山,血流成河都不是問題。

    用漢軍的屍體來填漢軍營盤的壕溝,那是何等的快意。

    又議論了一陣漢軍的長處與短處,軍臣單于這才帶著一眾大臣出了王帳,開始巡視營盤。

    一通比較,發現漢軍處處不如匈奴,明日之戰,必勝!一眾君臣大是歡喜,邊走邊說,喜悅之氣溢於言表。

    正走間,聽得有兵士低聲議論。

    「崑崙神咋就不護佑大匈奴呢?」

    「大匈奴就沒有今年這般,敗得這麼慘!」

    「安陶一戰,左谷蠡王敗了;雁門大戰,大單于本部兵馬大敗;漢人的膽子更大,竟然衝到大漠上來殺我們的牧民牛羊;還放了一把火,把我們的牛羊燒死那麼多。」

    「我們攻城一個多月,城沒攻下來,傷亡還那麼大。」

    「左谷蠡王的偷襲都失敗了,漢軍怎麼這般能打呢?」

    「大匈奴能打贏嗎?」

    兵士偷偷議論,聲音很低,可是,軍臣單于他們的耳音不錯,聽得清清楚楚。

    右賢王右手按在刀柄上,就要發作。

    卻給軍臣單于一揮手阻止,軍臣單于眉頭一皺,快步離去。一眾大臣適才的喜悅蕩然無存,緊跟上去,小心翼翼,生怕軍臣單于發作。

    這是軍心呀!

    決戰之前,兵士如此議論,說明軍心不穩,士氣不高,這仗能打贏嗎?一眾大臣久歷戰陣,對這事的危害再明白不過了。

    軍臣單于一直走,沒有說話。一眾大臣,只好乖覺的閉嘴。這事干係重大,軍臣單于一旦發火,那將是勢若奔雷閃電,誰敢觸這霉頭?

    「中行說,你們漢人是不是有個典故叫破釜沉舟?」軍臣單于突然停下來,並沒有發火,大出眾臣意料。

    「稟大單于,是有這麼一個典故。」中行說知道,軍臣單于不會無緣無故問起,解釋道:「秦末戰亂之時,秦國有一個將軍叫章邯,此人善於用兵,打得山東群豪束手無策。山東群豪中有一個叫項籍的英雄,力大無窮,在巨鹿與章邯大戰之前,把做飯的釜器打壞,還把乘坐的船隻鑿沉,以此表明必勝之心。」

    「那一戰的結果呢?」軍臣單于虎目中閃著精光。

    「項王大勝,章邯慘敗!」中行說如實回答。

    「本單于有辦法讓大匈奴的勇士們一往無前!」軍臣單于緊擰著的眉頭鬆開了。

    只要軍臣單于不發火,那就不用倒霉了,一眾大臣長吁一口氣。

    中行說卻是瞳孔一縮,一股不祥的預兆湧上心頭:項羽雖是破釜沉舟,大勝章邯。卻是自刎烏江,身敗名裂。難道說,軍臣單于……

    一陣秋風吹來,中行說背上涼颼颼的,後面的事情不敢再想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