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華夏曾游》 第十九回:趙國師開解苦兒,黃道婆收留遠客(下) 文 / 文衍
趙矜聽見有女人啼哭和男人喝罵的聲音,拔腿去看。苦兒連忙跟上。兩人越過幾道小丘。
原來,這是服侍楊太妃的十幾名宮女,因為腳小體弱跑不快,運氣又不好,被元軍一小隊哨騎遇著。元軍毫不費力便俘虜了她們,拿一根長繩捆綁了她們的雙手,串成一串,正要解去獻給張弘范大帥。
沒想到趙矜與苦兒趕到,兩人齊聲怒吼,疾衝上前!
趙矜一腳飛踢,將打頭的一名騎兵踹下馬去,重重跌落地面,摔斷了肋骨,翻滾呻吟著。苦兒從側面撲向一騎,先一刀砍斷馬腿,再一刀劈去了落馬人的腦袋。
兩人一個連施飛腳、一個利落下刀,元兵這點兒哨騎本是得意無備,被兩人一鼓作氣消滅。苦兒先把被趙矜踢傷的元兵盡數殺死,再收攏戰馬,得到了三匹坐騎。
獲救的宮女們雖不認識趙矜,卻認得張世傑將軍的親兵苦兒,一個個喜極而泣,拖著長繩過來,不管雙手仍被背縛著,衝著兩人跪倒便拜。
苦兒的臉漲得通紅,連忙解釋自己也是被搭救的人,恩公乃是趙矜。宮女們團團羅拜在趙矜跟前,千恩萬謝。趙矜忙命她們起身,好言安撫。可是,安撫了半天,也不見她們動彈。
原來,背縛著雙手,又連成一串,跪下容易,起身困難。趙矜弄明白這一節,不禁微微一笑,就親自動手為她們鬆綁。苦兒稍一遲疑,也跟著幫忙鬆綁。鬆綁免不得要碰到身體,不合古時候「男女授受不親」之規矩,不過這種情況下可不管那麼多了。趙矜與苦兒只顧救人,碰到又有何妨?
宮女們獲得了解救,眼見趙矜本事,深服趙矜之能,紛紛請問:「恩公衣飾不凡,莫非修道之人?」
趙矜心想無法多解釋——從另一個世界來的,這要怎麼說呢?趙矜只得順水推舟道:「哈哈哈……沒錯,本大師乃是化外散人,偶爾到你們這世上走走。救苦救難的事兒麼,遇見了便也幹幹!」於是學著和尚唸一聲:「善哉!」又學道士吟一句:「無量佛!」
宮女們喜不自勝,慌忙又團團跪倒,叩拜不迭。沒想到能夠絕處逢生,而且跟上了一位得道高人,這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不必拜了!」趙矜吆喝:「快快起來!這裡恐怕還有危險,咱們趕緊趕路,才是正經!」
就這樣,趙矜一行擴大到了總共十六個人,在山嶺與大海之間跋涉。苦兒在前,趙矜斷後,皆徒步。宮女們腳力不濟,就輪流乘著繳獲的戰馬,走在中間。
走著走著,趙矜忽然一想,不由得脫口而出:「啊!你們說,我們大家應該往哪裡去?」
宮女們驚愕回身——她們怎麼知道要往哪裡去?原本還以為恩公知道呢!
走了半天才意識到這麼一個大問題。趙矜喚回苦兒,一同坐下商議。苦兒也愣了,他就是因為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從,才覺得更是苦得要死。現在卻要往哪裡去?
這時有位聰慧的宮女大膽問道:「恩公仙山何處?我等可否去得?」
這樣一問,眾宮女都流露出一臉期盼之色。亂世中,最好避難的地方就是出家人的地盤,若得恩公收留到仙山去,那真是莫大的幸運。亂世中的女人可沒那麼多奢求,當道姑也好,當尼姑都好,總勝過流落世上受苦受難。
趙矜張口結舌,只得含糊道:「你們去不得。我修道學藝,卻不是在這凡間。老實說,我對這世上一切,皆無瞭解。」說到這裡,不禁在心中叫道:「我所言不虛!就連這世上女人裹成的小腳,今天也還是第一次看見哩!」
宮女們不知道不長進的恩公正在遐想些什麼,她們只管認真尋思,踴躍出謀獻策。於是群策群力之下,就有人提到瓊州。瓊州那邊是苗人地區,元朝統治薄弱,應該可以安身。
瓊州,又稱崖洲,就是後世所稱的海南島。這個時代,南方各少數民族統稱苗人,實際上,居住在瓊州的少數民族應該是以後世的黎族為主。趙矜必須順應這個時代的說法,就問道:「那裡的苗人可樂意收留漢人?」
宮女們告訴趙矜,那裡的苗人非常友善。又有宮女說起,她聽說有一位叫做黃道姑的漢人女子,就在那邊居住,她特別擅長織布,深得苗人尊敬。
趙矜一聽,喜不自禁:「黃道姑?這個姑姑我認得!」
眾人忙問:「恩公如何認得?」
趙矜笑而不答,心想:「那不就是黃道婆麼!她現在還沒老,所以叫道姑,不叫道婆。我可知道,她是宋末元初的民間發明家,出身童養媳,小時候為了逃避婆家虐待,偷偷跑上船,來到海南島。她向黎族人民學習紡織,又在黎族手藝的基礎上發明出了多種紡織機械,晚年返回老家松江,將她的技術與機械傳給漢族人民。她使得中國的紡織業生產力繼續保持了幾百年的領先!她的發明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我何不帶領大家到那裡去,順便親眼見見這位黃道……姑呢?」
就這樣,一行人議定去向,在珠江口找了一隻海船,用宮女們的首飾作價錢,雇上了船駛向海南島而去。這個時代海南島的紡織工藝領先全國,經常有海船到那邊去拉布匹回大陸賣。說起黃道姑,官方雖不重視這位傑出的發明家,勞動人民卻津津樂道。
珠江是嶺南第一大河流,水量居於中國第二,僅次於長江,數倍於黃河。只見江面格外寬廣,水流清澈。這一帶滿是南國風光,不時聽聞漁歌唱響。趙矜叉手立於船頭,頓覺胸懷開闊!苦兒佩刀侍立,眾宮女欣喜眺望,皆感到昔日的苦難已經過去,新的生活就要開始!這一幕美景,有詩為證:
旭日東昇漁歌起,
鱗光流彩映早霞。
干戈亂世何處避?
英傑率眾赴瓊崖。
紅雲悠悠千古事,
沙洲萋萋萬蒿生。
健兒探珠入碧水,
倩女慇勤炊魚羹。
虎門灘頭無盡岸,
伶仃洋內不了情。
長嗟一聲江山好,
且看輕舟破浪濤。
於是這一天,海南青山綠水間的苗寨。勤勞善良的勞動婦女黃道姑,驚訝地見到了一群遠來的客人。
趙矜穿的還是那件古人無法弄明白的運動衣,赤著雙腳,一副飄然若仙模樣,走在眾人前面,先唱了一個肥喏:「敢問——您就是織布織得最好的黃姑姑麼?」
唱喏是這個時代男人的常用禮節。喏讀作「惹」,表示恭敬之意。一邊袖了手鞠躬,一邊叫一聲:「喏——」,叫得響而長、鞠躬鞠得深的,就是「肥喏」。
黃道姑打量趙矜,見是個俊朗小生,十分有禮,又叫姑姑,心底已是歡喜。互相施禮後,再坐下來談話,黃道姑得知這原是一位得道高人帶了一個瘦弱孩子、一群落難女子,懷著對自己的誠心景仰,前來拜訪自己。同是漢人,責無旁貸,黃道姑馬上答應趙矜:自己會向族長、長老們說情,收留無家可歸的孩子和女子們。
就這樣,趙矜親眼見到了史書上只一筆帶過的大發明家黃道婆。此時的黃道姑三十五歲上下,頗歷滄桑,漂亮是說不上的,但也端莊而乾淨,尤其是一顆善心,從來樂於助人,令人倍覺可親。這樣一位看似普普通通的勞動婦女,回到老家松江(古代名府,現代為上海市松江區)之後,大大造福桑梓,她的發明使得松江生產力提升,穩居全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乃至有「蘇松稅賦半天下」之稱。這樣看來,發明家豈不偉大!由儒學蛻變的程朱理學在宋朝時盛行起來,成為之後歷朝的官方統治思想,不但過度重文輕武,還極端貶低科學技術,豈不是東方文明漸漸衰落的一大原因?
不管官方怎麼看待勞動人民出身的發明家,黃道姑在寨中還是頗受尊重的。族長、長老們都買她的面子,又見趙矜一行多數是女人,怎麼看也不像土匪之流,商議之後便答應了。
於是趙矜一行人在苗人們幫助下,蓋好了竹棚、草寮,安下身來。宮女們跟著黃道姑紡織,苦兒砍柴,趙矜閒逛。
閒逛?是啊,趙矜來自現代,跑到這兒什麼活都不會幹。耕田不識扶犁,織布不知穿梭,放牛不明要領,砍柴也使不慣斧頭……干各種活兒都只興頭了幾下就知難而退,可不只能閒逛麼!
偏偏趙矜生性又不安分,逛來逛去,便生出事來。族長家中有一把硬弓,尋常青壯皆難拉動,趙矜取來玩,不料拉一下竟拉折了。族長大驚,連贊趙矜神力。趙矜過意不去,決定給全寨人挑水,以作抵償。
挑水可是好差事!趙矜挑過幾回以後,樂此不疲,內心大叫道:「此乃吾天職也!」
為什麼呢?噓,因為啊,常常可以望見各寨子到溪中戲水的少女!趙矜遂十分勤快,從早晨挑水挑到黃昏,簡直要把整個寨子的用水任務都包攬下來。如此樂於助人的得道高人,全寨子男女老幼沒有不喜歡的。老人拉趙矜來家吃飯,男人女人遇到了趙矜都友善招呼,許多孩子跟著趙矜跑來跑去,其樂融融。
古代史書上總記載苗人「不識禮防」,其實這是漢人大儒的片面眼光。苗人正是秉性天然、無拘無束罷了,生長在青山綠水之間,每日裡唱歌勞動,心胸自然開朗,哪有那麼多繁文縟節的拘束?苗女平時於人前頗也靦腆,戲水溪中時卻是盡情嬉鬧,生人外人皆不避,那是純然率真的舉止,你愛看盡可大方去看,假正經只能浪費美景。一直到明代,還記載苗疆的風俗未經教化,苗女們裸泳溪中,見有漢人客商過路,越是側目不敢視者,越遭到她們潑水戲弄,以此為樂。
噫!趙矜初時挑水也不知道,第一次撞見幾個女孩子赤條條地划水過來,慌得也忙棄桶而逃。後來漸漸知道,你越退縮,她們越大膽,你越窘迫,她們越樂不可支。真正對付之道,就是坦然自若。你膽子壯了,她們倒羞怯了,不敢來犯。這就是「誰比誰牛」的道理。穆哈哈哈,本草終於領悟。
苗人並沒有媒妁之俗,女兒長大了,父母便為她別建一座竹樓,建在臨山傍水、景致幽美之處。女子獨居其上,夜裡看上她的男子便來唱歌。女子喜悅了,便開門納男子進來,歡會無忌。
趙矜心裡就想:「啊哈,這可是天然的艷遇機會!我何不也來試試?雖然我不會唱山歌,不過人家女孩子開不開門,只怕不在於歌,主要在於她喜不喜悅。我就隨便唱上幾段流行歌曲,她聽得亂七八糟,說不定就喜悅了呢!」心底這樣盤算了許多遍,怎奈膽量不足,每每剛要上前又退回來,於是一直擱下了。晚上挑水經過,耳聞竹林中陣陣男女和歌,不亦樂乎?
來到苗寨的宮女們,漸漸也有苗人男子們看上她們,幫她們做事,喜氣洋洋地圍繞她們唱歌。趙矜為宮女們的終身寄托著想,趁此加以引導。於是出自恩公的恩命,宮女們陸續被苗人中的好男子娶去,成了家,有了依靠。
苦兒亦適應了苗寨的生活,臉上終於也見笑容。
趙矜更加無憂無慮,做夢都是在笑。一天晚上,忽然感覺自己呆得差不多了。當晚就枕了枕頭,悄然離開。
次日苦兒、宮女們、黃道姑、苗人們發現趙矜突然消失,十分驚詫,於是他們搭了廟宇,立了趙矜的牌位,頂禮膜拜。這廟宇,後來發展到遠近皆知,四方來客有什麼事情都來拜拜,求日求雨,求子求女,據說甚靈!即使後來苦兒、黃道姑離開了苗寨,宮女們及其後代又繼續守護廟宇,一年四時拜祭,據說五百年後還香火不絕呢!
(待續第二十回:關漢卿寶刀不老,朱簾秀苦命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