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卷:神鬼莫測 第75章:十敗十勝論 文 / 榕樹下
第75章:十敗十勝論
後軍大敗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曹操處,曹操心驚不已,知道張繡軍中必有高人,急引眾將往後軍,正逢後軍的敗軍,敗軍中有一副將,來到曹操近前道:「丞相,若非有一路不知何處之軍截住中路,我等盡擄矣。」
曹操慌問道:「救軍者何人也?」
聞聽此言,那人搠槍下馬,來見曹操,曹操見此人生得身軀瘦健,筋骨軒昂,樣貌堂堂,完完全全乃是一副儒將之風,大喜之餘,更是生出喜愛之情。
咱們書中暗表一句:此人姓李名通字文達,小字萬億,江夏平春(河南信陽西北)人也,以遊俠名聞名於江汝地區,和同郡人陳恭起兵於朗陵,曾破黃巾曾立大功。
曹操問道:「姓字名誰?汝從何而來?」
李通道:「末將姓李名通字文達,近守汝南,聞丞相破張繡、劉表,特來接也。」
曹操欣喜地道:「賞金銀三百,拜振威中郎將,守護汝南西界,以防劉表、張繡。」
「謝丞相。」李通謝而去。
曹操率軍還許昌,荀彧等率眾出迎,曹操入見天子劉協,言孫策破袁術有功,封為討逆將軍,賜爵吳侯,更遣使繼詔江東去,令孫策率軍破劉表。
曹操下殿回歸自己的府邸,眾官皆聚於此,荀彧問道:「丞相到安眾,何以知其必勝也?」
曹操笑道:「彼退無歸路,必用死戰,吾寬暗以圖之,此孫子之玄妙也,吾以是知其勝也。」
「丞相高論。」荀彧拜服而去。
不一會兒,郭嘉入見,曹操道:「公來何暮也?」
郭嘉道:「適來袁紹使人致書上丞相,欲出兵攻幽州公孫續,求借糧借兵。」
曹操笑道:「吾聞紹圖許昌,今知吾歸,欲圖公孫續,又向吾求糧索兵。」
袁紹使者呈上書信,曹操看書中之意,極驕極傲,令袁紹的使者且歸館驛安歇,隨後問郭嘉道:「袁紹如此驕傲無狀,吾將討之,恨力不及耳。」
郭嘉道:「劉、項之不敵,公所知,漢祖惟智勝,項羽雖強,終被漢祖擒之,惟智勝也,如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
「講來。」曹操道。
「紹兵雖強,無能為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漢末失政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紹外寬而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惟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惟才所宜,不間遠近,此度勝,四也;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得策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紹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之士,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為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此德勝,六也;紹見人饑寒,恤念之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此仁勝,七也;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八也;紹是非不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九也;紹好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公有十勝之德,紹安可望也?」郭嘉道。
曹操大笑道:「如公所言,孤何德以勘之也!若此,紹可圖也。」
郭嘉道:「徐州呂布,實心腹之大患也,今紹北征公孫續,利益牽扯左傲冉,其必然去攻袁紹,乘此二人遠去,不若先取呂布,掃除東南,然後圖紹、冉,未為晚矣,若先圖紹,呂布必來救援,許昌為禍不淺矣!」
「嗯,正當如此。」曹操道:「奉孝,你退下吧。」
「是。」郭嘉走了。
當天夜裡,曹操便召荀彧入後堂,問道:「汝知袁紹動靜乎?」
荀彧道:「今日有使至,不知何事?」
曹操將書信給荀彧,令其看之,荀彧看畢道:「紹辭語大不遜也!」
曹操道:「吾欲興兵討之,恨力不及耳,奈何?」
荀彧道:「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雖弱必強;苟非其人,雖強必弱,劉、項之存亡,足以觀矣。今與公爭天下者,惟袁紹耳。紹外貌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心。公明達不拘,惟才所宜,此度勝也。紹持重少決,失在後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窮,此謀勝也。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士卒雖眾,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此武勝也。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鹹願為用,此德勝也。夫以四勝輔天子,仗義征伐,誰敢不從?袁紹之輩,何能為用哉!」
曹操道:「卿頌吾德,何以當之?然此可興兵征伐!」
荀彧道:「未可!今呂布尚在徐州,常懷不仁,欲伐袁紹,布必乘虛,不如以書安袁紹之心,加紹顯官,許糧千斛,乘彼有事於公孫續之時,先滅呂布,中原十有六也,然後紹一舉可擒也。」
曹操撫掌大笑道:「奉孝之機,文若之智,雖陳平、張良,何可比也!」
曹操下東征呂布之意,荀彧道:「可先使人往劉備處,計會為內應,待其回報,方得動兵。」
次日清早,厚待袁紹之使,奏加袁紹為大將軍、太尉之職,兼督冀、青、幽、並四州,更密書報:「公可討公孫續,後當應之。」遣其使而回,袁紹大喜,遂議進兵討伐公孫續。
并州晉陽左府。
左傲冉剛剛回到并州的家,家人便告知,有漢室宗親之後劉基引兩名文士求見,還有以身故的名士許劭之兄許虔帶著弟之子求見,更有吳郡嚴白虎、會稽太守王朗求見,已經在驛館中等候多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