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8卷:神鬼莫測 第74章:丞相之言,誰敢不從 文 / 榕樹下

    第74章:丞相之言,誰敢不從

    因此,一路之上的百姓們都望塵遮道而拜,口中皆稱頌曹操聖德,於民無犯,凡官軍經過麥田,並皆下馬以手扶麥,遞相傳送而過,只怕麥倒在路上。

    這一日,曹操行於麥中,忽然驚起一鳥,曹操胯下之馬當時就驚了,竄入了麥中,踐倒其麥無數,曹操當即喚來行軍主簿張煜,擬自己踐麥之罪。

    主簿張煜道:「丞相之言,令也,誰敢不從!」

    曹操道:「吾自製法,吾自犯之,何以伏眾乎?」遂拔出自己隨身所佩之倚天劍欲自刎於眾人面前,以行自己所制之法令,眾文武一見,急忙救之。

    郭嘉上前道:「古者《春秋》之義:法不加於尊,丞相總統大將,豈可自殘害耶?」

    曹操道:「既《春秋》有『法不加於尊』之義,吾暫記過。」乃以劍割自己之發,擲於地上道:「割發權代首耳!」萬軍悚然,沿道之民,秋毫不犯。

    此時張繡早已聞知曹操引兵又來,急發書報知劉表,使為後應,乃遣雷敘、張先二將出城迎敵,令新投謀士徐庶守城,兩軍相拒,陣勢排成,張繡出馬,指曹操而罵,曹操大怒,令徐晃出馬,張繡令麾下大將張先出馬迎敵,僅僅只戰了三合,徐晃殺張先於馬下,張繡軍大敗,曹操引軍趕張繡至南陽城下。

    張繡敗入城中,閉門不出,曹操圍城攻打,城上擂鼓不絕,炮石金汁弩箭其下,城壕大闊,水勢尤深,急難近城,曹操令軍士運土填壕,又用土布袋並柴薪草把相雜,來城邊作凳梯,又立雲梯,窺望城中,曹操自騎馬繞城而視,如此三日,傳令軍士於西門角上堆垛柴薪,會集將士,就那裡上城。

    張繡不知曹操為何如此,便問道:「曹操此是之意?」

    徐庶答道:「某在城上見曹操繞城觀看三日,他見城東南角上有二色新舊不等之故鹿角,多半朽爛,意在此處容易進城,卻虛去西北上積草,詐為聲勢,盡掣我城中之兵去守西北,今夜黑必扒東南角而進也。」

    張繡問計道:「若是如此,如之奈何?」

    徐庶笑道:「此極容易,日間盡撥百姓穿軍衣號,虛守西北,令精壯之兵食飽輕衣,盡歸東南屋內,夜間只教百姓去西北角上吶喊,任他扒城,一聲鼓響,伏兵齊起,吾一人可當一百也,此可破曹矣!」張繡用徐庶只計,儘教百姓穿軍衣,於城上吶喊。

    雲梯之上只望見西北上有人馬,將其報入中軍,曹操聞聽,大喜道:「中吾計也!」

    次日,曹操將精銳之兵都留存帳後,預備鍬钁扒城器具,日間只用軍攻西北角,城外城中吶喊不絕,至二更,乘夜引精壯之兵來東南角上,扒過壕去,砍倒鹿角,軍人一齊扒到城中,城裡亦無動靜。

    恰在此時,只聽得西北角上喊聲大起,東南缺內火把齊明,曹操軍殺入,兩下伏兵齊出,曹軍的兵士急退,背後張繡親自催馬舞槍殺來,則見東南二門齊開,精兵突出,曹軍大敗,一擁而退,城外壕皆填滿,殺到五更,曹軍敗走數十里,張繡收軍馬入城,所奪車馬輜重極多,曹操收敗軍,查得折軍五萬餘,呂虔,於禁俱各被傷。

    徐庶見曹操敗走,急發書去教劉表絕曹操後路,劉表得書信欲起兵,恰在此時,有人來報:「說孫策兵已屯湖口,因此未敢動兵。」

    蒯良道:「孫策之兵已屯湖口,乃是曹操計,故借疑兵也,近日曹操新敗,若不乘勢剿滅,後患必然無窮,明公乘兵勢之勝一擊,曹操亦可破也。」

    劉備令蔡瑁、張允統兵堅守各處隘口,率驍將呂公進兵安眾,以絕曹操之後路,而令一面會張繡,張繡聞知劉辨已起兵,同徐庶引兵去襲曹操。

    曹操軍緩緩而行,行至襄城,到了淆水,曹操於馬上大哭,眾將問其故,曹操道:「吾思去年將吾典韋在此折了,不由不哭耳!」眾皆留下眼淚。

    曹操令就此屯兵,弔祭亡魂,宰牛殺馬於淆河之上,祭享典韋,曹操再拜,大聲痛哭,昏絕於地,眾皆扶起,大小軍校無不下淚,次祭曹安、曹民,末祭長男曹昂,又祭「絕影」寶馬,次祭末於此處軍士,祭奠完畢,營中軍士皆哭聲不絕,留連不忍便行。

    忽荀彧差人來報:「劉表助張繡,兵屯安眾,以絕歸路!」

    曹操答荀彧之書:「吾雖日行數里之遙,但已知賊來追吾,吾今策度已定,若到安眾,必破張繡、劉表之軍,君等勿憂。」率大軍遂至安眾地界。

    劉表軍已守險要,張繡隨後引兵趕來,曹操令眾軍黑夜鑿險開道,暗伏奇兵,天色微明,劉表,張俊軍會合,見曹操兵少,疑曹操遁去,兩軍俱入險路擊之。

    曹操縱奇兵出,破劉表,張繡之兵,曹操得脫安眾隘口,於隘外下寨,劉表與張繡各整賊兵相見,劉表道:「何期被曹操之奸計!」

    張秀道:「容再圖之。」

    荀彧探知袁紹欲起兵犯許都,急發書報知曹操,書曰:「近人自冀州來報,說許攸和袁紹說:今將軍糧足兵強,曹操南征未回,宜早乘虛以襲許都,奉迎天子,號令海內,此為上策,若不乘機破之,終被他擒,雖悔無益也。袁紹聽之,卻遲疑未決,彧請丞相還都,別作區處。」曹操得書心慌,即日整兵啟程。

    得知曹操率軍北歸,張繡、劉表起兵追襲,徐庶連連阻攔,張繡、劉表不聽徐庶之言,引軍追擊曹操,結果被曹操設下的伏兵伏擊,大敗一場,兩人引敗兵而回,半路遇到徐庶,徐庶主張重整敗軍,再去追擊曹操,劉表不信徐庶之言,為肯輕動麾下,張繡聽從徐庶之言,重整旗鼓,率軍追擊曹操後軍,曹操後軍果然大敗而走,張繡軍小勝了一場,張繡對徐庶信服不已。

    劉表見張繡果然打了勝仗,也都徐庶佩服不已,經徐庶一番高談闊論,兩下結為攻守同盟,唇齒之依,張繡據宛城,兵駐襄城,以御曹操率軍來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