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4卷:決勝千里 第34章:安國寺高僧指迷津 文 / 榕樹下

    第34章:安國寺高僧指迷津

    於是一行人往山上而來,一路上邊走邊看,只見路邊長滿奇珍異草,叢中佈滿美麗金黃,山中的秀麗景色是美不勝收。幾經盤旋後,眾人來到了頂峰,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氣勢,這時候就見眼前,坐北朝南赫然座落著一處寺院:宮殿翔起,棟宇崇隆,好生的氣派!

    重簷歇山頂,覆蓋琉璃瓦,熠熠生輝。殿內外畫棟雕樑,牛腿、雀替、斗拱均裝飾著精雕細刻的飛禽走獸,栩栩如生,整個寺院是古香古色,金碧輝煌。山門內掛著一副橫匾,上書三個大字:安國寺!這名字起的好啊!此處相傳是上古帝王御前的香火院,歷史十分的悠久。

    哥幾個趕忙拴好馬匹,上前輕叩山門,不多會一個小僧尼走出來,左瞧右看,眾人說明來意,小僧遂引著眾人進了寺院,今兒不是進香時日,因此寺院中行人不多。

    大伙隨著小和尚往裡走,但見廟內十分的寬敞,共有數座大小不一的大殿,皆是雄偉壯觀!頭層殿、二層殿、三層殿,一直跟隨小和尚來到了大雄寶殿。

    此時就見廟堂之上,早已站定一個大和尚,就見他光頭頂九塊受戒的香疤,長眉倒垂,大耳落肩,天庭飽滿,面如紅霞,身穿大紅袈裟,手執拂塵,宛若九天神佛下凡一般!

    大和尚是笑容可掬,慈眉善目,一雙慧眼打量了眾人一番,合掌做楫道:「阿彌陀佛!貴客遠來,咱家有失遠迎,慚愧慚愧!」其聲若洪鐘,眾少年趕緊還禮。

    這時候大和尚呵呵一樂,突然問道:「不知貴人當中,可有前太子太傅、車騎將軍、護國忠勇侯左傲冉左雲龍否?」

    好麼!這可真是一語驚煞人!哥幾個都不由打個激靈,目光「刷!」的一下都投到左傲冉的身上了,左傲冉也覺奇怪,不敢怠慢趕忙跪拜道:「回長老,不才在下正是左傲冉!」心裡卻道:「今兒我算遇上活佛了!未曾謀面已知我姓甚名誰!這大和尚真就這麼神麼?!」

    這倒也未必,這裡頭有段隱情,原來大和尚名叫朱士行,穎川(今河南省禹縣)人士,法號「玄聖」,乃是東漢末年得道的高僧,十六年前年前,他聽說左家軍左大善人濟世愛民,特去求齋化緣,以觀其人。

    跟這個左傲冉有過一面之緣,那時左傲冉還是個小孩兒,左傲冉也沒注意這和尚,朱士行修行多年,要按其佛法度人的角度來看,左傲冉面貌清爽,龍體虎態,印堂間隱隱有紫氣遙繞,朱士行知其乃非常人,因此對這個孩子的印象是頗為深刻。

    不想十六年後的今日,哥四人一進廟,老和尚佛眼超俗,見當中一個少年氣宇軒昂,天日之表,還有些面熟,就想起左傲冉來了!這才出語試探,果不然被其言中。

    左傲冉不知其中緣由啊!?打這起就拿大和尚當活神仙了!?數十年後的一次聚首,迷信點說也是冥冥之中的因緣機巧,別說左傲冉還真是有佛緣,後來三足鼎立,峙成帝業,左雲龍戎馬半生,早已厭倦了塵世喧囂,這才剃去煩惱絲,卸去黃袍龍褂,換上僧衣,將帝位傳與兒子左冶龍,從此跟隨「玄聖長老」修行學經,雲遊四海,心佛為一,傳說終成正果。「吾本西方一衲子,無奈落入帝王家」這是後話,咱們暫且不提。

    再說這時候左傲冉行禮磕頭,大和尚哈哈一笑,他打心眼裡喜歡這孩子,微笑道:「傲冉啊!還不趕緊跪拜請願!」

    左傲冉一聽不敢怠慢,來到如來佛祖象前,雙手持香,高舉過頭,跪倒在蒲團之上,心中禱告道:「我佛慈悲,神仙有靈,虔誠禱告,訖請聖聽!若能祝我左傲冉,掃除華夏妖孽,還我大漢振興,子民享福,百姓安定,國昌家盛,永享太平,日後必將重修廟宇,再塑金身,以望佛佑!」祈完叩首磕頭,徐庶、甘寧、李嚴也紛紛過來一一叩拜祈禱。

    儀式完畢,朱士行引著幾人到靜心閣落座品茶,談論天下事,別看大和尚長年深據寺廟,天下大事瞞不了他,因為他與世外的高人名士素有來往,左傲冉等人暗暗稱奇,幾盞茶的功夫,天色漸晚,大和尚又給幾人安排食宿,就在這「安國寺」住下了。

    長話短說,無話不說!轉眼在興國寺住了二十餘日,哥幾個一商量,時間飛快,咱們也該辭了長老去揚州了,於是來向朱士行告辭,高僧也不挽留,臨行前卜卦起香,留給左傲冉等人一句話:「此去揚州,驚而無險,水火無情,切宜謹慎,子乃貴人,爾皆棟樑,來日方長,有緣再見。」言罷合十做楫,飄然而去。

    哥幾個辭了長老下了山,一路上甘寧是直撓頭,問道:「大哥啊,方才大和尚說的啥意思,怎麼讓人琢磨不透啊?」

    左傲冉看了看徐庶,見他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就沖甘寧說道:「我看還得問你二哥!」

    徐庶聽了一樂,笑道:「大哥,二位賢弟,這智者一言,其中必有禪機,水火無情,此乃常理,依我看此番揚州一行,凡事還需小心為妙,萬事不可魯莽啊!」

    旁邊的甘寧聽完,心道:「你個徐老道就知道故弄玄虛,老是裝個很高深的樣子!」一擺手道:「咳誒!徐二哥,別聽老和尚瞎扯!俺老甘打小吃過苦,遭過罪,就信一句話:龍王往邊靠,人多能勝天啊!嘿!你說這句怎麼樣?!」大夥兒沒人搭理他,一併下了山,而後是曉行夜宿,饑餐渴飲,不幾日就到了揚州城。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說的就是揚州夜景月色的美麗,至於其他諸多的美景名勝,詩句中可見諸般,在這裡就不一一細表了。

    哥四個進了城,在鼓樓北街找了一家高昇客店落腳,人用茶飯,馬上草料,一路勞乏,在店內歇息了幾天,等到歇過乏來,大伙早想好好逛逛了,什麼名勝古跡,風台雨樓,什麼風味小吃,山珍美食,但凡事好吃的東西好玩的地方,那都不會錯過的。

    長話短說,哥幾個是城裡城外,玩轉了十多天,期間徐庶還訪到了兩位當地的名人,也是他的好朋友,一個姓顧名雍,表字元歎,一個叫劉曄劉子揚,這二位不僅善書能畫,才高八斗,而且都有經緯的才略,因此年紀輕輕已是名聲在外,徐庶引著左傲冉前去拜訪,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後來左傲冉立戶於北方,二人不嫌萬里的去相投,但是卻被曹操與孫策半路劫走了,成了他們的左膀右臂,致使左傲冉唏噓不已,每每想起此事,皆是頓足捶胸,這是後話,咱們暫且不提。

    就這樣,左傲冉、徐庶、甘寧、李嚴四人在揚州又逗留了半個多月,轉眼間八月十五即將臨近,哥幾個一商量,打算在揚州共度佳節後,再動身前往下一站。

    幾句閒話帶過,轉眼間節慶之日來臨,到了這一天,整個揚州城的裡裡外外那可說是喜氣洋洋,熱鬧非凡,三街六市人似潮湧,家家戶戶懸燈結綵。

    哥幾個那能閒著麼?吃罷早飯就出了客棧,穿過鼓樓北街,一直往南過了十字街口,就見有一條東西貫通的長街,街面很寬敞,行人們來來往往,道路兩旁邊茶坊、藥鋪林立,再看馬路丫子上,推車的、擔擔兒的、箍轆鍋的、打鏨兒的、賣米的、賣面兒的、賣針的、賣線兒的、是吆二喝三,熱鬧非常,感情是個集市!這街名叫景德老街,每當逢年過節或者三懷五祭的時候,這兒就開市。

    今兒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集市特別熱鬧,哥幾個打來揚州城還沒趕過大集呢!都覺得新鮮,這走走,那瞧瞧,聽聽說書唱戲的,看看打把式賣藝的,不知不覺就到了晌午,幾個人覺著肚子有點餓了,再往前走瞧見有個酒攤,邊上掛著酒幌子,甘寧往那兒一站可就不走了。

    李嚴問道:「三哥,你怎麼不走了?」

    「我聞著這酒味兒真香,我看咱也別逛了,就這兒喝酒吃菜吧!我都快餓得不行了,再不吃飯就餓癟了!」甘寧伸手指著酒幌說道。

    徐庶一聽,呵呵一笑搭茬道:「吃飯成,這酒就別喝了,俗話說得好:酒要少吃,事要多知……」

    「去!去!去!一邊呆著去!我就當沒聽見你說的話!」沒等徐庶說完,甘寧嘴撇的老高道:「就你個牛鼻子事兒多,依我來看,萬事不如杯在手,一醉能夠解千愁啊!來!來!來!都大中午了!喝酒喝酒!」說著來拉左傲冉就往裡走,大伙拗不過他,只好坐下喝吧。

    點了幾道菜,要了一壺白酒,四個人喝了一會兒,甘寧是個酒饞,菜沒吃幾口,幾杯酒就下肚了,正喝得高興那!忽然間可就了不得了,就聽大街上,傳來了一陣慘叫:「我的天!殺人啦!抓住他,殺人啦!快攔住他啊!!!」

    好麼!這一嗓子不亞於個晴天霹靂!眾人趕忙尋聲望去,這時候只見前面是一陣大亂,人喊馬嘶!擺攤的人、閒逛的人都亂作了一團,到處的亂跑,哥幾個納悶,心道:「怎麼回事呢?這是?!」

    眾人再仔細一瞧,就見由打東街頭兒上,眼瞅著影影綽綽跑來一匹戰馬,是橫衝直撞,馬到之處,攤鋪買賣的傢伙亂飛,雞飛狗跳,這匹戰馬是由遠及近,飛馳如電打大道奔這邊兒就過來了,馬上端坐著一人,凶眉惡目,手裡頭拎著鞭子,是逢人便打啊!

    甘寧一瞧這火「噌」的一下子就上來了,藉著酒勁兒「刷」的一躬身,就蹦到了大街之上,這戰馬奔跑起來那多快啊!沒過多會兒工夫就奔過來了,馬上面這位還納悶呢?!

    咦?啥時候街上豎起鐵樁子來了!再近點一瞧什麼樁啊!是個紫臉大漢擋在面前,這位不要命了麼?舉鞭子剛要抽,就見那人「噌」的一下子,跳起來足有一丈多高,空中腿一撩,雁子抄水是斜身飛踹,那真是動身進步人似貓形,再想躲可就來不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