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4卷:決勝千里 第33章:收服甘寧 文 / 榕樹下

    第33章:收服甘寧

    甘寧也佩服李嚴夠條漢子,沒立馬殺了他,飛起一腳,正踹在李嚴的小肚子上,「哎吆!」李嚴大叫一聲,就是一個趔趄,四腳朝天式,撲通摔倒在船中,甘寧上前把刀往李嚴的脖子上一架,呵呵一笑道:「別動!動一動老子要你的命!」左傲冉與徐庶見狀也是懊惱不已,可恨一柄寶劍與一柄紫金鞭沒有用武之地。

    左傲冉的心裡暗恨:「我為什麼不會游泳!我為什麼沒有把寶槍摘下來,我為什麼沒有帶著我的雙錘!我為什麼不先上去!」永遠都沒有後悔藥吃,這是左傲冉永遠的無奈!

    甘寧身後的眾嘍兵們一瞧大王生擒了李嚴,把船隨即也都靠攏了過來,吆二霍三的上了船,把李嚴連同著左傲冉與徐庶,攏肩頭抹二臂,是五花大綁。

    船上一應金銀細軟,還有左傲冉的藥囊子,哥仨的兵器以及三匹寶馬也牽到了甘寧跟前,甘寧他要一一過目,甘寧一瞧,呵!好傢伙啊!值錢東西還真不少,光金銀細軟就足有百兩,方才交手的漢子自稱荊州少勇將軍,看來這三位必是贓官污吏家的公子,得了!廢話跟他們少說,這樣的貨殺一個少一個!

    別看甘寧年紀輕輕,但行走江湖多年,可說是心狠手黑,提起大刀,衝著三人唱個喏道:「我說各位!如今朝廷昏暗,百姓遭殃,我等在此殺人越貨,也是被逼無奈!我瞅幾位不是官宦子弟,必是浪蕩公子!得了!您也別再往南邊禍害老百姓去了,俗話說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今兒就這兒了,明年今日,就是爾等的忌日,甘某可要對不住了,要怪,你們就怪當今聖上去吧!弟兄們!」

    「有!」眾嘍兵應道。

    甘寧大壽一揮道:「給我押過來!」

    「得令啊!」幾個嘍囉兵是連推帶搡,把左傲冉、徐庶、李嚴三人押到了船沿的邊上,按下三人的頭顱,朝著水面上,甘寧這就要開刀飲血了!

    李嚴一直在那兒破口大罵道:「狗賊!今日敗於你手但有死而,說甚公子浪子,瞎了你的狗眼!爺爺是來去明白的大丈夫,可惜落入小人之手!今生不能報仇,死後變為厲鬼,也要與你算賬!」

    旁邊的左傲冉一聽,悲憤的說道:「賢弟!休要與他鬥口,是哥哥不好!哥哥拖累你們啦!我左傲冉本乃堂堂車騎將軍,當今陛下不聽忠言,罷免了我的官職,我本想遊學天下,解救父老鄉親出水火,不料學無所成,壯志未酬,今日卻要含冤屈死漢江!更害的二位賢弟跟我遭此大難!」說到這,強忍著眼淚,仰天長歎道:「爹爹啊!孩兒無能,上不能為國家出力,下不能完成父親遺願,客死異地,不久九泉下相見,孩兒我無顏見您那!」說完,左傲冉又犯悔了,心道:「當著一幫強人怎麼哭上了?!大丈夫生而何歡?!死而何懼?!腦袋掉了不就碗大塊疤麼?!」想到這,左傲冉將心一橫,眼一閉,不再言語,擱這兒等死了。

    等了好一會兒,左傲冉就納悶了,咦!?這刀怎還不落呢?睜眼一瞧,就見甘寧兩眼正直勾勾盯著自己,瞅得左傲冉直發毛!甘寧一看左傲冉睜眼,趕忙問道:「閣下可是兩狼山三百破十萬,涼州三破十萬兵,幽州一戰定漁陽,大擺九曲連環陣,盡破烏桓大軍十五萬的左傲冉左大元帥嗎?」

    「正是!」左傲冉道。

    「冀州常山真定左宇文左大善人可是令父?」甘寧問道。

    左傲冉一聽怎麼?!這位還知我父?!反正都是一死,說又何妨!頭一抬,說道:「不錯,正是家父,已於數年前病故了……」

    左傲冉的話一出口,突然就聽甘寧「哎呀呀!」一聲大叫「匡當!」手中大刀落地,跪倒塵埃,放聲大哭道:「我的恩人啊!……」方纔那股子江湖匪氣是蕩然無存!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書中交待,原來甘寧本是南陽人(裴注引韋昭《吳書》說:「(甘)寧本南陽人,其後客於巴郡),早年喪父家境貧困,和母親相依為命,那年母親得了重病,甘寧聽說神醫華佗在冀州出現,華佗不僅醫術高明,而且愛護百姓,於是背上老母親前往冀州尋訪華佗瞧病。

    甘寧剛到常山就累到了,幸得左傲冉之父左宇文回家遇見,左宇文見甘寧家貧至孝,甚是感動,安排娘倆在府內住下,請來的當地最好的大夫為甘母精心調養治療,後來病情痊癒,左宇文又拿出銀兩周濟,娘倆是感激不盡,病好之後母子二人辭卻左宇文,離開左府,到巴郡投奔了親戚,直到後來甘母親去世,臨死前她還叮囑甘寧不能忘了冀州常山真定左宇文左大善人的救命之恩,將來有機會定要報效!

    甘寧謹從母命,安葬了母親,從此是浪跡江湖,後來遇到了漢末四大名俠之一的金刀老祖鮑出鮑春郎,漢末綠林江湖中響噹噹的四大高人之一。

    這鮑出刀法精湛,行俠四方,因見甘寧聰明伶俐,資質高力氣又大,便收他做了關門弟子,傳他四十一式刀法,今日生擒李嚴,甘寧就使了前四十手套路,最後一式殺手刀並未出手。

    甘寧藝滿下山後,無所依靠,憑著一身本領,活躍於漢水之上,漸漸創出了威名,江湖人送他綽號「紫面閻羅!」綠林之士多有歸附者,這才創了「錦帆水賊」,兩年前在遏淵灘下了水寨,劫富濟貧,甘寧時時不忘恩人左宇文,把左宇文的名字求人寫在木牌上,供在佛堂裡,於大寨中立起恩公廟,一天三遍燒香參拜,不敢倦忘。

    這船夫載客,一乘十兩,三人就是三十兩白銀啊!這對當時的老百姓來說可是個天文數字,因此由水路下江南的百姓很少,大多是些官宦親屬或是差役,或諸郡之間的信使為圖便利而走水路。

    甘寧心狠手辣,殺這些人他眼都不眨一下,多少浮誇子弟,官軍捕頭,命喪漢江,船夫也是甘寧同夥,專於湖中殺人越貨,因見左傲冉三人儀表不俗,錢囊充溢,早就飛鴿傳書知會了甘寧等人做好準備,將船划至事先埋伏好的湖心後,這才跳入湖中遣遁,而後就有了方纔的一段故事。

    甘寧自以為又是些官家公子,不加細問就要行刑,誰想左傲冉臨刑說出了身世,甘寧這才明白原來是恩人之後到了,險先痛下殺手,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當得知恩人已經故去是痛哭流涕,悲慟不止。後來民間傳說這也是左傲冉洪福齊天,應龍護體,臨刑前說出身世,這才化了干戈為玉帛!

    此刻甘寧在左傲冉面前是長跪不起,左傲冉哥仨還被捆著呢,是哭笑不得。咱們書說簡短,甘寧趕忙給三位英雄鬆綁,請到大寨講明這段往事,叩頭謝罪,左傲冉愛甘寧是條好漢,以後還可以成為自己的水軍大都督,也就原諒了他,甘寧命人擺下酒宴,給三人壓驚。

    別看甘寧年紀不大,可是漂泊江湖多年,什麼人沒見過?!從言談舉止間他發現左傲冉不愧被成為大漢朝的晴天柏玉柱,架海紫金梁,智勇兼備,心胸開闊,不如就此隨他同去闖一番事業,強比在此終老為賊!

    想到這,甘寧於是長跪於地,表明心跡,至誠至敬,徐庶與李嚴早看出甘興霸威風凜凜,有虎將之才,李嚴也跟甘寧不打不相識,此刻大伙都是英雄惜英雄!於是就在聚義廳設擺香案,四人結為了義兄弟,甘寧比李嚴大於是行三,李嚴成老疙瘩了,先悲後喜,英雄聚首,義結金蘭,眾人觥籌交錯,開懷暢飲,不在話下。

    大伙在錦帆大寨住了些時日,隨後還要接茬趕奔江南,甘寧自然要去,他手下的嘍兵也要追隨,那哪成啊?這又不是去攻城,最後徐庶出了個主意,讓甘寧手下兩個頭領,王威和陳孫暫領錦帆水賊在遏淵灘駐紮,(原著中生不得時的二位荊襄義士,在這收於張青帳下)其間不得再行兇打劫,左傲冉把劉表所贈金銀拿出,暫且供弟兄們吃喝,相約待等到遊歷歸來之日,眾人在一起返回左家郡。

    諸事料理已定,左傲冉、徐庶、甘寧、李嚴哥四個收拾好了物件,帶好路費盤纏,與王威、陳孫眾人作別,甘寧架舟載著弟兄們連同著馬匹是順江而去,不一日就進入了長江。

    對於長江之大,長江之奇,長江之壯麗,在這裡就不一一表述了,謹引用《三國演義》裡的〈大霧垂江賦〉的一段來形容,怎麼說的?大哉長江!西接岷、峨,南控三吳,北帶九河。匯百川而入海,歷萬古以揚波。至若龍伯、海若,江妃、水母,長鯨千丈,天蜈九首,鬼怪異類,咸集而有。蓋夫鬼神之所憑依,英雄之所戰守也!

    哥幾個是邊走邊看,讚歎不已,一路無話,船行如箭,不幾日就到達了揚州渡口,揚州是大漢朝九大州之一,諾大的揚州地界裡有座名城,風景如畫,富甲天下,正是揚州城。來到這兒,自然要好好賞玩一番。渡口離揚州城還有些路途,哥四人下了船,不緊不慢的朝前走著。

    這一日,路經一座大山,呵!但見好大一座山:氣衝霄漢,高聳入雲,那山頂霧氣藹藹,那天邊金虹兀現,北面數峰連環似蓮花,南面山籠連海,雲霧繚繞,好似天庭仙境般,跟土人一打聽,得知此山名叫觀音山。

    眾人看罷多時,突見峰頂之上,雲霧之中,有一座廟宇是若隱若現,仿若天境一般!見到此情此景,左傲冉是頗有感悟,就跟大伙說道:「各位賢弟!自打我離左家郡雲遊四方,已經有近半年的光景了,得以結識諸位,實乃我左傲冉的幸事,今日路經神山,我見那山頂寺廟甚是奇偉,咱們何不一同上山,燒香拜佛,請願祈福。倘若神寺有靈,定會保佑我等此行平安,不知各位賢弟意下如何?」哥幾個早就想游遊山水拜拜佛廟了,都沒有意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