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三國霸主

第3卷:逐鹿九州 第98章:白馬將軍公孫瓚 文 / 榕樹下

    第98章:白馬將軍公孫瓚

    老百姓不斷的湧到盧龍塞來,讓公孫在為他們報仇,公孫瓚一看,敵營離城三十里地,他不敢輕易出戰,雖說烏桓人多是騎兵,但是公孫瓚還是怕城池失守,每日站在城頭上,往遠處眺望,看見村莊起火,心疼的掉下眼淚。

    無數的難民從城外逃進城裡,全都住在街上,公孫瓚告訴,打開糧倉,建立粥棚,一天兩遍。城外不往裡運糧,城裡坐吃山空,糧食也不多了,公孫瓚急得團團亂轉啊!

    正在這個時候,探馬突然來報:「烏桓人到李家莊搶劫,李家莊離這裡只有五里地。」

    公孫瓚心道:「這還了得了,離我城五里地的李家莊都被搶了,不行!我得出去,我要會一會這王同!」隨後對嚴綱道:「嚴綱,你要關好城門守住城池。」

    嚴綱,自幼長於塞北苦寒之地,膚白如雪,身長一丈,腰十圍,日行百里,臂力過人,驍勇無匹,投公孫瓚帳下,隨瓚與烏桓、鮮卑、匈奴人作戰,多立戰功,曾孤身入烏桓老營,毆打烏桓人首領,被烏桓人追殺近千里,也因此把大批烏桓人引到了千里之外的荒野之地不得而回。

    嚴綱日行近千里,輕意折回,嚴綱日行萬里,輕意折回,烏桓人見之驚為天神,皆以為數萬追殺他的烏桓人皆已命喪其手,往後但見嚴綱來,即時潰走。公孫瓚愛嚴綱之勇,以嚴綱為大將,又因嚴綱長得雪白,遂盡選白馬以配綱為先鋒,號為白馬義從,因此烏桓人但見白馬來,亦自動潰逃。

    公孫瓚順著馬道下了城,上了戰馬,點了二百名兵丁,出了盧龍塞,直奔李家莊。公孫瓚到了莊口一看,可了不得了,莊子裡火光沖天,大人哭,孩子叫,哭聲一片。

    烏桓人一手拿著兵器,一手拿著搶來的包裹,正在搶東西。有個烏桓人拖著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披頭散髮連哭帶喊,繒脫了身子,扭身跳進井裡,『自殺』而死。

    公孫瓚氣壞了,催馬衝進了莊子裡,把那個烏桓人一刀砍為兩半,二百人隨後進了李家莊追殺烏桓兵,烏桓兵扔下了不少的死屍,奔東莊口逃竄。

    公孫瓚一直追到東莊口,忽然,「嗚嗚嗚……」一陣牛角號響,一支隊伍橫住了去路,為首一員烏桓將攔住了去路,烏桓將大聲吼道:「唉!南蠻!不要走了!」

    公孫瓚舉目觀看,呦!這員將長得太凶了,這傢伙頭似麥兜,面如生蟹蓋,眼似鋼鈴,血盆大口,連鬢的紅鬍鬚,還帶卷的。頭戴牛皮帽子,身上擠著虎皮圍裙,是個步下將,手中一條混鐵大棍,足有一百八十多斤。

    烏桓將看見了公孫瓚高喊:「老南蠻,你是何人?」

    「外乃是盧龍塞總兵公孫瓚!」公孫瓚問道:「你是何人?」

    「我乃是烏延大王麾下大將王同!」王同將一咧嘴,說道:「公孫瓚,我沒去盧龍塞找你,是讓你多活幾天,今日你送上門來,純粹是找死,你就別怪我了。」

    「呸!畜生!我要為死去的父老鄉親報仇雪恨,拿命來吧!」說完,「唰」的一下,公孫瓚舉刀就剁,王同不閃不躲,用手中大棍往上一磕,說聲:「開!」

    「堂!」

    公孫瓚手裡這口刀「陽~~」早就飛了……

    把公孫瓚震得,眼前發黑,栽幾栽,晃幾晃,差點掉下馬去,虎口全出血了。王同往前一進身,奔著公孫瓚「嗡」的一聲,大棍奔著公孫瓚就砸來了,公孫瓚一瞧不好,兩腿一磕飛虎蟾,想要跑,大棍就到了……

    「啪!」

    正好打在馬後鞧上,一棍子就把公孫瓚胯戰馬打成了兩截,公孫瓚「撲通」一聲,從馬上就摔下來了,王同舉起大棍,奔著公孫瓚就要下毒手……

    就在這個時候,王同就覺得腦後「嗡」有股金風,急忙回身一看,呦!不知道什麼時候,在自己的身後站著一個黑大漢,有二十多歲,高挽牛心發攥,身上衣服破得沒法破了,東一條子,西一道子的,褲腿全廢飛了,光著腳沒穿鞋,看那樣子是個要飯的,手裡也那一條大棍,舉棍奔王同的腦袋再來,王同一閃身,再看這個要飯的花子,背起了公孫瓚,撒腿就跑。

    王同明白了,心道:「哦!這是救公孫瓚的!那哪行啊!追!」

    這個要飯的是兩條飛毛腿,跑得特快,就瞧他一塌腰,恰似流星又似電。王同的個大腿長,跑得更快,就瞧他在後頭,一個勁的死追,是緊追不放。

    前面是一片樹林子,這個要飯花子把公孫瓚背到樹林裡,放到地下說道:「公孫大人,你快回城,守住城池,千萬別把城池給丟了,我抵擋一陣!」公孫瓚想問問這個救命的恩公姓什麼叫什麼,還沒等說話呢!大漢已經衝出樹林,抵擋王同去了。

    公孫瓚沒辦法,只好從樹林的另一面出來,正好碰到敗下來的漢兵,公孫瓚從兵卒的手裡接過一匹馬,上了戰馬,轉到了樹林的前邊兒,來找救自己的那個要飯花子。

    只見王同再追那個要飯花子,兩個人一前一後,奔東邊下去了。公孫瓚暗暗的替救自己的恩公著急啊!心說:「能不能行啊!可別落在王同的手,一旦落到他的手裡,那可就完了!但是現在過不了許多了,追也追不上了,我得回城!」

    公孫瓚回到城裡,從第二天起,王同天天到城下討敵叫陣,公孫瓚不敢出戰啊!白給啊!只可是免戰牌高掛,派人進京搬兵求援,公孫瓚天天是盼救兵,每日都到城頭張望,眼看著城裡的糧草要斷,救兵還沒來啊!

    公孫瓚連著四天沒下城,忽然,探馬來報:「報,公孫大人,救兵來了!」

    「哦!?」公孫瓚問道:「領兵之人是誰?」

    「是左元帥!」探馬藍旗小校回稟道。

    「你看清楚了嗎?」公孫瓚問道。

    「哪還能錯啊!大旗之上寫得清清楚楚的!」探馬藍旗小校激動的說道。

    「哦~~~!」公孫瓚慶幸道:「謝天謝地啊!」公孫瓚早就聽說了,自己這個師弟是當代的英雄!就是沒見過面,今天來到盧龍塞,真是全城百姓之福啊!

    公孫瓚傳令道:「來人啊!看鼓樂伺候,大門掛燈,二門掛綵,城裡的百姓家家掛紅,擺隊迎接左元帥!」公孫瓚也有精神了,頂盔抖甲葉子,擔了擔身上的塵土,上了馬出城五里去迎接。

    老百姓都擠到街上紛紛議論啊!老太太們也往前湊合,口中唸唸有詞:「彌陀佛啊!左老爺可算來嘍!這回烏桓人就不敢折騰了!」

    「可不是嘛!左元帥可是個活菩薩啊!這是救命來了!」

    「唉!左元帥要是早來三天,我女兒也不能死啊!」老太太說道。

    群眾甲問道:「呦!老伯母,你的女兒在哪啊?」

    「在城外李家莊,烏桓人到莊子裡燒殺搶奪,我女兒為了保住貞潔,含恨投井了。」老太太哭道。

    群眾甲道:「別哭了,這回就給你女兒報仇了!」

    「唉!來了!來了!」

    就再這個時侯,劉虎騎著鉛頂乾草黃到了,左有張旭,右有王雄,威風凜凜,煞氣騰騰。公孫瓚沒見過自己的師弟,他一看大旗上寫著斗大個「左」字,那劉虎當左傲冉了。

    公孫瓚仔細看了看劉虎,劉虎身高過丈,虎背熊腰,面似鑌軸鐵,黑中透亮,烏金盔,烏金甲,好似光武二十八天將的王霸降世,又似太歲臨凡。

    公孫瓚心想:「哦!?這就是我師弟左傲冉啊!怪不得,羌兵聞名喪膽,望風而逃,果然名不虛傳啊!」公孫瓚急忙上前撩衣跪倒,抱拳稟手道:「左元帥在上,盧龍塞總兵公孫瓚有禮,迎接元帥來遲,望其恕罪!」

    劉虎低頭看了看,公孫瓚三十多歲,白面,五縷黑鬚,長得儀表堂堂,出言道:「啊!下跪的可是公孫總兵嗎?」

    「正是下官!」公孫瓚道。

    劉虎一揮手,說道:「罷了!罷了!哪來得那麼的規矩啊!免禮平身!」

    公孫瓚又一拱手,說道:「多謝,左元帥……」

    「唉!我可不是左元帥啊!」劉虎突然截口道。

    「啊!?」公孫瓚驚異的說道:「你不是左元帥,那你是?」

    「啊!你動錯了,我是左傲冉的兄弟,前部正印先鋒官劉虎!」劉虎道。

    公孫瓚急忙站起來,心裡可氣壞了,心想:「鬧了半天弄錯了,劉虎的官職只是一個小小的雜號將軍,他比我官還小呢!?不給我磕頭,怎麼反叫我免禮平身,我這可虧吃的真爆!」隨後一揮手道:「來人啊!把報事的給我綁上殺了!」

    劉虎一瞧公孫瓚的臉都氣青了,心裡明白,公孫瓚是覺得這個頭磕得冤!明知故問道:「唉!公孫總兵為什麼要殺報事的啊?」

    公孫瓚怒哼一聲,說道:「報事不明,就該殺!」

    「啊!?」劉虎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說道:「你這不是殺他啊!你是寒蟬我劉虎呢!你覺得你的官比我大,給我磕個頭冤,誰讓你磕了,你瞧不起我,看我官小沒能耐,你為什麼讓我們上盧龍塞給你幫忙啊!」頓了頓說道:「你既然又不找,那我就走了,來人啊!起兵,走!」

    公孫瓚一看劉虎要走,還真害怕了,他要是一走,王同進犯怎麼辦,自己的三千白馬義從已經損失過半了,那什麼來堅守城池,城池失守,自己的腦袋就沒了,再說了,這是奉旨的先鋒官,左傲冉的愛將,把他得罪了,將來就有許多不便。想到這,只可忍氣吞聲,說道:「劉將軍請息怒,我只是為了大漢江山著想,如果外族進犯,報事的要是報錯了,豈不是耽誤軍中大事,既然是劉將軍講情,那饒了就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