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繁榮

第九卷 浩劫 第七章 崩潰(下) 文 / 龍夫

    這一次卻是和期望不同,在他們看來,如此劇烈的偏離太白都能夠想辦法把它調整過來,相比之下自己與太白之間的差距確實太大了!不過這一感慨並沒有持續多久,隨後飛船上的監測儀就發現了非常不妙的情況——那顆壯年恆星上突然出現了巨大的耀斑,伴隨著巨大耀斑發生的是更加恐怖的高達上百萬公里的日珥。

    巨大的光華掃過太空,然後便直衝著「恆星透析罩」的方向奔來。遠遠望去,巨大的日珥好像一把死神的鐮刀,在太空之中揮舞著,張牙舞爪地衝了過來。

    這個時候那些觀摩的「基維」人才意識到不好,原來這次真的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問題,原來太白對自己的囑咐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實實在在的警告!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恆星透析罩」再度轉動起來,看來太白也意識到了這點,他正在努力地調整著透析罩的方位,以便盡可能地避免這場災難。

    這一調整顯然起了作用,巨大的「鐮刀」光幕在離飛船僅僅1萬公里的地方掃過,然後便向離它最近的一顆行星罩了過去。即使用「基維」人那並不算發達的肉眼也可以看到在那顆星球上頓時燃起了熊熊大火,那都是「基維」人在那顆星球上建立的基地,本來是想等以後「基維」人的生活空間不足的情況可以轉移居住的星球就這樣被無情地摧毀了。

    而飛船更是受到了巨大的影響。不知道為什麼,這次飛離恆星的日珥居然帶有密集的高能粒子,讓停留在太空之中的幾艘飛船瞬時之間就被這些高能粒子穿身而過。呆在裡面的觀摩人員沒有一個人能夠生存下來。相比之下幸運的是,他們的死亡是非常迅速的,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全身器官便全部壞死,強悍的「基維」人身體也無法抵禦高能粒子的衝擊。

    「恆星透析罩」的調整並沒有完全地消除影響,作為充滿活力的恆星,那顆壯年期的恆星可不像衰老期的恆星那麼穩定,那麼容易欺負。不知道是為了報復「恆星透析罩」對它的騷擾或是蔑視,巨大的日珥不斷地爆發著,一撥又一波熱浪就這樣灑向太空之中,整個「唐卡」星系充滿了炙熱的死亡威脅。

    而受到恆星肆虐影響的「恆星透析罩」再度變得不穩定起來,它在太空中漫無目的地旋轉著,不斷地調整著自己的方位。這些都是控制艙內機器的自動調整,因為呆在控制艙內的太白這個時候早已經被剛才掃過的高能粒子殺死,他已經沒有能力影響透析罩的動作了。

    更加不幸的是,太白在臨死前根本沒有來得及關閉「恆星透析罩」,以至於它始終在工作著,不斷地從其所面對的恆星和行星上面透析著元素。而這種行為更是加劇了恆星的肆虐,也讓恆星和行星的軌道變得更加的不穩定起來。

    這個時候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作為自動滑向引力平衡區的「恆星透析罩」來說,其在太空中滑行的過程是非常恐怖的,不斷引起恆星與行星的顫動。這種短距離的顫動雖然對恆星來說並不是沒有發生過,但這種顫動的後果卻是非常嚴重的,它預示著本來較為穩定的恆星軌道變得不穩定起來,這也就是說,這樣下去恆星可能演變成為「彗恆星」。

    所謂「彗恆星」,指的是非常罕見的恆星失去了本來的穩定性,反而像普通的彗星一樣在太空中遊蕩,直到重新建立起來穩定的平衡為止。這一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要知道這種「彗恆星」的存在必然會引發宇宙中的局部甚至全局性的結構變化,其帶來的一連串後果是不可想像的。

    雖然太白當初考慮過這種情況,並且始終在極力避免著這種情況的發生,但不幸的是,它還是成為了現實。

    恆星的顫動越來越強烈,它們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呆在星系中原來的穩定區域,就連來自遙遠的其他恆星的萬有引力現在也無法束縛它們運動的衝動。在不斷的越來越強烈的顫動之中,三顆恆星都脫離了原來的軌道,相應地「唐卡」星系的行星也都離開了原來的軌道。

    不幸之中也是有著幸運存在的,宇宙之母並不是不肯眷顧「基維」人。在如此巨大災難的情況下,它還沒有忘記給整個星系保留一顆恆星,只有那棵肆虐非常的壯年恆星和衰老的恆星甩了出去,向不知名的前路奔去。

    同樣幸運的是,由於強大的母星系引力,那顆壯年的恆星只跑了一光年左右便再次處於平衡點上,不過它還是倔強地帶走了幾顆「唐卡」星系的行星作為自己的夥伴。而新形成的這個星系就是後來蝗蟲出現並進行重元素透析的那個星系。

    另外一顆衰老的恆星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它逃離的方向沒能夠讓他在短距離之內找到平衡點,就這樣一直漂流了下去,形成了難得一見的真正的「彗恆星」。不過對於「基維」人來說幸運的是,由於引力平衡的改變,這顆「彗恆星」最終是被外在的強大引力場扯碎的,而沒有變成一顆紅巨星,而這可以說有著太白很大的功勞,是他改變了該恆星的內部結構。

    如果讓它在旅途之上爆發的話,那麼恐怕所有的「基維」人還是會被其產生的高能射線殺死,畢竟就算是再強悍的「基維」人也還沒有能力和高能宇宙射線相抗衡。

    而對於「基維」人來說,這次天文災難造成了行星空氣失去大約一半,地殼發生劇烈變動,整個算起來,「基維」人的人口損失居然達到了70%左右。這和當初通過超距離航行遷移的數字居然正好巧合,這一巧合不能不讓「基維」人常常感慨宇宙的公平性,雖然「基維」人通過這種方法度過了災難,但卻沒能夠改變只有30%人口逃脫的結局。

    這次事故引發的「唐卡」星系震盪持續了足有100萬年,在這100萬年的時間裡,一個「唐卡」星系分裂成了兩個星系:一個就是現在「基維」人所生存和居住的「太白星系」;另外那個則是由那顆壯年恆星帶走的幾顆行星構成了一個較小的星系。

    而之所以「基維」人把自己所居住的星系命名為「太白星系」,就是為了紀念這個「基維」人中不世出的天才,雖然因為他的失誤讓「基維」人的總人口損失了大約70%,整個「基維」人所載的生物圈中物種數量下降了50%以上。

    但對「基維」人來說,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在他們看來,這種自然的選擇才是最理想的選擇,它要比「基維」人主觀地確定哪些人可以遷移,那些人不可以遷移客觀的多。也正是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掛念,才讓「太白」不但沒有被其後人忌恨,反而永久地記住了他。

    太白所造成的星系崩潰也讓整個「基維」人的生存空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就拿星系本身來說,之前的「唐卡」星系包含著20多顆巨大的行星,這還不算那些規模較小的行星和大行星的衛星等等。但在災難之後,可憐的「太白星系」只包含了不到6顆行星,以及一些較小的衛星。

    當然,這些衛星原來多是別的行星的衛星,在災難的過程中重新被俘獲的,還有一些本來屬於小行星,也在災難之中改變了原有的屬性,由行星的位置降到了衛星的地位。而一些較大的衛星則幸運地轉換成了行星,它們應該算是大災難中的受益者之一吧。

    而在大災難中最大的受益者無疑就是「基維」人了。雖然同樣損失了巨大的人口,但畢竟此時的「基維」人還是「基維」人,是自然的「基維」人。在這種客觀的篩選下,至少保障了「基維」人社會的公平性,這也讓「基維」人原有的社會、經濟、科研、政治等等體系得以完好地保存下來,並在「基維」人的演化中繼續發揮著作用。

    不過除了這些讓他們心安的「好事」外,實際上「基維」人也承受了巨大的損失。人口總量的損失就不提了,除了這些損失之外,科研人員、戰鬥人員、社會人員等等方面也損失慘重,以至於在大災難發生後整個「基維」人社會中科研人員的總數還不到150萬,這和之前的將近700萬之眾顯然是沒法比的。

    幸運的是,在科研人員的損失中絕大多數主要的科研骨幹並沒有損失掉,除了「太白」這樣的天才外,其它領域的權威科研人員只損失了不到20%,這也讓「基維」人能夠在短短的幾萬年間慢慢地把大部分原有的科技發展撿起來,並且還繼續進行著開創。

    而太白提出的「恆星透析」技術則是一個特例,首先是基本上所有和該技術相關的科研人員基本上都死於大災難之中,就連資料也基本上都留下什麼,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遺憾。但對於「基維」人來說,雖然這樣看起來似乎有點遺憾,但這一技術總是容易讓人回想起那場空前的災難。

    在「基維」人看來,雖然他們是一個好戰的種族,但他們並不是一個喜歡毀滅的種族。「恆星透析」技術太恐怖了,如果繼續發展它的話,恐怕可以很輕易地摧毀一個星系。如此恐怖的技術最好還是不要研究的好,這是「基維」人科研人員得出的一致結論。

    也正是在這種信念的約束之下,「基維」人沒有繼續發展「恆星透析」技術,而是讓時間的長河慢慢地把它那一絲一毫的痕跡都慢慢地抹殺掉了。當然,這裡面應該除掉極少數的領袖人物,作為歷史中無法忽視掉的一頁,他們還是瞭解這一技術的恐怖的。

    顯然,作為現在「基維」人領袖的崇永光還是略為瞭解一點這種技術的,雖然在他看來恐怕除了「基維」人中的天才——太白之外,應該沒有任何種族、任何智慧生命能夠提出這種可怕的構想。

    不過在今天,在看到了「蝗蟲」的資源掠奪方式後,崇永光知道自己錯了,而且錯得很厲害。宇宙的發展並非像他想像的那麼簡單,正是自己所追求的多樣性讓其它種族得以開發出了這種可怕的技術,並將其應用到了資源掠奪方面。

    在這個時候,崇永光的心頭有那麼一刻是如此的後悔,他後悔自己沒能夠衝出前輩的桎梏,為什麼自己不讓科研人員繼續研究這種技術,哪怕只是破解它的技術也可以呀。

    不行!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根據探測器所獲得信息和分析,「蝗蟲」們在發現「太白星系」蘊含的巨量重金屬之後是絕對不會就此錯過的,它們一定會像「基維」人發動進攻。

    哼哼,「基維」人也不是好惹的。眼中凶光暴露,此時的崇永光看起來就像殺神一樣凶狠,在他旁邊的戰鬥隊員都知道這是領袖發怒的樣子,而每次領袖發怒的時候,恐怕都是其它種族倒霉的時候。雖然「基維」人不主張全部摧毀,但好戰的他們卻是非常的喜歡征服。

    「一定要在『蝗蟲』們抵達『太白星系』前把它們全部消滅到。」崇永光氣勢洶洶地命令道。在他看來,只要「蝗蟲」沒有機會使用「重元素透析」,或者是類似的「恆星透析」等等技術,那麼憑借「基維」人的戰力,應該是完全不懼它們的。

    接到命令之後的戰鬥隊迅速出擊。由於「太白星系」的規模要比原來的「唐卡星系」小得多,再加上這麼多年來「基維」人發大的科技已經保證他們在每顆行星和較大的衛星上都建立了密密麻麻的基地,只要命令一傳達下去,整個星系就這樣迅速動員了起來。

    不過讓「基維」人想不到的是,儘管在他們看來「蝗蟲」的科技並不發達,除了那種恐怖的「重元素透析」之外應該不具備什麼出奇之處。可在實際的接觸中卻讓「基維」人吃盡了苦頭,一批批的戰鬥隊員就這樣消滅在太空之中。

    原來「蝗蟲」在別的方面確實沒有什麼出奇之處,但它們卻幸運地把「重元素透析」技術發展到了極致。一隻戰艦是渺小的,無論是從大小,還是從戰鬥力評估來看,一隻「蝗蟲」戰艦恐怕連「基維」人的小型太空艦的威力都趕不上。

    但幾百隻戰艦集成為一體後的威力卻是不可小覷的。「蝗蟲」的戰艦並沒有和「基維」人進行單對單的接觸,除了在開始的時候發生過一些小規模的單打獨鬥外,其後果毋庸置疑是以「蝗蟲」戰艦的毀滅為結果。

    這種戰局一方面激勵了崇永光的信心,於是「基維」人派出了更大規模的戰艦,在崇永光的戰前動員演講中,他告訴所有「基維」人出征的戰士:「『蝗蟲』是可怕的,他們對智慧種族和對宇宙的破壞是最為巨大的。但『基維』人不怕他們,『基維』人發達的科技和戰鬥能力完全可以摧毀它們。」

    是的,是「摧毀」。在這裡崇永光使用了摧毀這個詞,這也就意味著他已經下定了決定要讓「蝗蟲」就此全部消滅,再也不能危害宇宙中的智慧生命、甚至整個宇宙的安全。畢竟發達的「基維」人可以完全可以推算出來,在「蝗蟲」破壞能力達到什麼程度上可能會導致整個宇宙結構的整體坍塌,到了那個時候的話,恐怕所有的一切都晚了。

    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基維」人第一次對外族使用了「摧毀」這個詞。

    漫天的「基維」人戰艦就這樣撲向「蝗蟲」所在的「太白星系」之外。和崇永光之前預估的一樣,至少暫時看起來「蝗蟲」是被杜絕在危險距離之外了,那麼「太白星系」至少在短期內是安全的,等到「蝗蟲」被徹底消滅掉以後將會變成真正的安全。

    而他們對峙的「蝗蟲」卻沒有任何驚慌失措,也可能它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驚慌失措,幾千萬年、幾億年的旅程都沒有受到什麼大挫折的它們早已經忘記了什麼驚慌失措,在它們看來,一切都是可控的,因為他們有著無以匹敵的強大武器。

    果不其然,隨著「基維」人陣形的密集,「蝗蟲」的陣形也相應地發生了改變。似乎知道「基維」人不會同意自己聚集到一起再度形成強大的「重元素透析」陣形,這些「蝗蟲」戰艦知趣地分隊形成了較小規模的碗狀陣形。

    當然,崇永光甚至連這種小規模碗狀陣形的形成機會都沒有給它們。一發現形勢可能向有利於「蝗蟲」的方向轉化,崇永光就毫不猶疑地下達了總攻擊的命令。

    戰鬥是殘酷的,在太空中的戰鬥尤其如此。強大的激光炮在一瞬間就可以把一艘中型的戰艦摧毀,不過這種摧毀對戰局恐怕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影響。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蝗蟲」的戰鬥風格是不同於「基維」人的。

    不知道是不是天性使然,「蝗蟲」似乎根本就不珍惜外圍的戰艦損失。在它們的中央處理中遵循的是整體殲滅的思想,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算是損失掉一些外圍戰艦又有什麼。

    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蝗蟲」就損失掉了至少幾千艘大大小小的外圍戰艦。不過這也讓它們的內核得到了充足的喘息和準備時間。在這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裡,「蝗蟲」中的絕大多數收縮成了一個球狀陣形。不過與眾不同的是,這個球體的表面卻是密佈著像隕石坑一樣的內凹。

    就在前線指揮的「基維」人將軍發現不對之後,那是在「基維」人的戰鬥隊基本上束清了「蝗蟲」外圍的防禦陣形的時候,裡面露出了這種非常令人迷惑的球體構型。

    不明所以的「基維」人戰士興奮地打算集中火力把「蝗蟲」的內核也就此摧毀的時候,無數密集的奪目紅色光華組成網狀從「蝗蟲」的球體內部射出。密佈的巨大能量潮一下子便把站場內的「基維」人戰艦摧毀了一多半,剩下的一些還沒有來得及反應便被第二波攻擊全部摧毀。

    「這是什麼?」透過遠程實時監控觀看的崇永光目瞪口呆起來,他沒有想到攔截消滅行動會是這樣的一個結局,一個讓他怎麼都無法接受的結局!

    隨後的「蝗蟲」似乎開始發起瘋來,它們再度迅速變換成碗狀陣形,不斷地從太空中汲取著戰艦摧毀後散射在太空中的重元素。與此同時,整個陣形再度由碗狀變換成了雙向碗狀,其中的一個碗口對應的是不遠處的恆星,而另一個碗口則對應的是「太白星系」最外圍的行星。

    意識到不好的崇永光根本來不及反應,就發現巨大的紅光似乎一下子從太空中跨越過來一樣,不知道「蝗蟲」使用的是什麼技術,他們居然能夠在自身毫無損傷的情況下把那顆恆星的熱度引到「太白星系」最外圍的行星上。

    整個行星就這樣被無情地摧毀,接著是第二顆、第三顆、……

    目瞪口呆的崇永光看著這些,在他的腦海之中只留下了一個念頭:不能這樣,不能這樣,這樣下去宇宙的結構會崩潰的,無論是哪個種族都無法繼續存在下去的!這是在自毀啊!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