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繁榮

第八卷 聯盟 第十章 峰會(下) 文 / 龍夫

    如果在短短的幾百年中就讓自己本來領先了幾十萬年的科技變得落後了,那只能說人類的創造力太恐怖了。無論如何鍾琪娜麗亞都不怎麼相信趙一飛剛才輕輕鬆鬆說出的解決。

    不過當趙一飛以上次大災難為例解釋了地球人類完全可以自主度過大災難之後,鍾琪娜麗亞那美麗的那眼睛再次瞪圓了。這次不光是鍾琪娜麗亞出現在屏幕前,就連本來不打算露面的其他「水球號」成員也紛紛擠到了通訊屏前,和趙一飛討論著人類上次發現大災難前的一些細節問題。畢竟這種大災難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連「博比」星系當初也只發生過一次而已,而在那次之後「博比」星人才走上了大發展之路。

    「原來可以這樣發現大災難的預兆」,「原來可以用這種方式解決能源問題,這可比我們原來的那種方式節約多了。不過比我們現在的方式可能還差點吧。」「對呀,既然已經具備了航天和遠程航天能力,那麼預測地震這類大災難的前兆應該是可行的。」……

    各種各樣的細節問題在趙一飛的耐心解釋下讓這些「博比」星的科學家們心悅誠服。在這個時候,聽到趙一飛對這些解釋,鍾琪娜麗亞敢確定原來地球人類真的在這短短的幾百年間取得了科技的大發展,不再是原來的那個理論高度很高,實際能力「有限」的情況了。

    看來真的不能「用舊眼光看待新問題」,否則真的會犯根本性的錯誤的。原來劉遠風說的沒有錯,「博比」星人對地球災難發生的時間預測確實是錯誤的。「博比」星人所預測的地球大災難在幾年前確實已經發生了,這次發生的也確實是在那之後的第二次災難。而這次災難卻是「博比」星人沒有預測到的。想到這裡,鍾琪娜麗亞不由得一陣臉紅。

    嘿嘿,還吹牛自己一行是來幫助地球人的,或者說是來回報地球人類的。可現在的情況倒好,事實上是自己連地球上到底發生了什麼都沒有搞清楚。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怎麼算丟臉的都是「博比」星人自己,而不是讓自己內心不怎麼看得起的地球人類。

    想到這裡的時候,鍾琪娜麗亞想到了自己的父親,那個現在已經衰老到了極點,正在等待著新的突變發生的父親。當初正是自己的父親率領遠程考察隊來到了地球,在和地球人類進行交流之後,父親發現了古中國人在科技理論方面確實非常的先進,尤其是在科技哲學思想上,更是可以很好地指導當初的「博比」星人走出生存困境。

    於是經過幾十年的學習之後,父親回去之後便提出了一種新的生命延續方案,也正是這種方案的提出,才讓「博比」星人的壽命延長了至少兩倍,以至於原來按地球時間可以活300歲的父親居然活了將近1000歲,目前還精神抖擻地留在「博比」星系從事著科學研究。

    而自己這個「博比」星人的驕傲,被稱為「『博比』星科學皇冠上明珠」的自己這次的地球之行居然是這樣開場的,這對一向心高氣傲的鍾琪娜麗亞不能說不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這個趙一飛,他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他可以有這麼多擁護者?這從對方通訊艙內眾人對他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來。為什麼他居然有如此豐富的創造力?可以提出連「博比」星人都想像不到的方案和解決方法。我一定要好好地伸量伸量他,哼,他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一個比較聰明的地球人嘛!頭一次被冷落在一旁的鍾琪娜麗亞心中暗自捉摸著。

    幾個小時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眾多「博比」星研究人員與趙一飛之間的交流始終在進行著,實際上不只是趙一飛給了他們難以言喻的欣喜,這裡面包括截然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科技發展。雖然很多地方還不能完全明白趙一飛的真實想法,但這已經讓他們受益匪淺了。

    不過對趙一飛來說,雖然自己講了很多,但他也從對方的話語之中獲得了大量的信息,畢竟這種交流是雙向的,雖然看起來好像是以「博比」星人提問,趙一飛回答為主。但在提問的時候,由於雙方科技發展的方向和水平不同,所以就需要「博比」星人在提問的時候進行大量的解釋,這其中自然就包括科技原理,這同時也讓趙一飛感到受益良多。

    雙方的交流在非常友好而激烈的討論中進行著,直到後來張元提出來可以讓「博比」星人來到「清道夫13號」上,這樣大家之間相互交流豈不是更方便一些。這個時候趙一飛和那些好學的「博比」星人才恍然大悟,是呀,怎麼光顧著交流臉更好的交流方式都想不起來了。

    而這個時候周寧遠已經通過其它渠道給孟達和張元發來了新的指令,既然趙一飛和「博比」行人都已經被人們知道了,從目前的情況看趙一飛的出現正好可以彌補人類在面對外星科技前的那種自卑感,畢竟被人家找上門來和自己找上門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感覺。

    在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趁熱打鐵,一方面可以考慮「博比」星人提出來的加入「星際聯盟」的提議。如果這是一個星際間交流組織的話,地球人類也確實需要加入進去,畢竟人類雖然已經在趙一飛的秘密帶領下考察了其它星系,但並不能說人類就是宇宙中最先進的,當然,也不能說是最落後的。那麼,進一步的交流顯然是人類開發外太空所必需的。

    另一方面既然趙一飛回來了,那麼對災難的處理也就方便多了。只是不知道趙一飛說的這些是不是有效,如果不是那麼有效的話,至少可以說服「博比」行人幫助地球人類先度過這場災難再說。只有先保住了人類,然後才會有人類的未來。

    接到這些指令之後,張元和孟達決定分兩步走來實現這一步,首先是看「博比」星人有沒有興趣來到人類的飛船上,如果其同意的話,那麼自然可以進一步提出來讓「他們」光顧地球,和地球人共同抵禦這場突然發生的二次大災難。

    這個時候由於眾多的「博比」星考察隊員在屏幕上露了面,根據他們的嗓音分析,除了少數是和鍾琪娜麗亞一樣的女聲之外,其餘的都是地球男性的聲音,也正是由此張元和孟達等人才會得出判斷,用「他們」來形容這些考察隊員應該更合適一些。

    對於趙一飛經張元提醒說出來的提議,「博比」星考察隊員們立即表示了無原則的同意。儘管作為隊長的鍾琪娜麗亞心裡有那麼一點的不滿,這一不滿主要是源於自己不再是整個考察隊的中心,以往被時時刻刻掛在嘴邊的「天才」兩個字已經看不到從哪個隊員嘴中吐出。就連這次同意也是大家一窩蜂地表示贊同,根本就沒理會自己這個隊長是否贊同。

    不過做了這麼久的考察隊長,鍾琪娜麗亞也知道這個時候不是和全體隊員唱對台戲的時候,該順應潮流的時候還是應該順應潮流的。於是她也只好默默地表示同意了。

    於是本來在5萬公里之外的「水球號」迅速地向「清道夫13號」靠攏過來。不過這個時候沒想到的麻煩出現了,由於雙方來自不同的星系,科技發展體系和基礎狀況也有著巨大的差別,在雙方的飛船之間居然無法進行對接。這樣的話「博比」星考察隊員們自然也就無法登上「清道夫13號」與趙一飛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同樣地,在一邊聽著的「淘淘號」和「開拓者15號」的對接口也是與地球科技相配套的,在設計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可以和外星系飛船之間發生對接。看著屏幕上「博比」星考察隊員無奈的面孔,趙一飛熱情地邀請他們到月球基地作客,畢竟那裡不需要發生對接。

    聽到趙一飛的這個提議,不只是「水球號」上的「博比」星考察隊員們感到非常高興,就連張元心裡也在偷偷高興。和孟達不同,張元對於周寧遠邀請「博比」星人登陸地球是持保留態度的。在張元看來,畢竟這是一個不明來意的智慧種族,萬一他們在登陸後帶給地球人類一些不知名的威脅怎麼辦?那個時候恐怕後果就很難處理了。

    看來現在地球上的形勢真的很嚴重,否則以周寧遠的為人是不會這樣魯莽行事的。在張元的心中,默默地根據所能獲得的有限信息在那裡對局勢進行著判斷。而趙一飛提議到月球基地,那顯然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地方。一方面就算是他們有什麼不知名的病菌之類的可以傳染給人類,受損的可能性和範圍也很小,畢竟進入月球基地前所有人都必須消毒的。

    另一方面如果「博比」星人不懷好意的話,在月球和地球之間還是有緩衝的,而且月球基地完全可以容納下「博比」星人的這艘飛船,只要他們能夠同意停靠在月球基地內部,那麼至少地球就是安全的。

    當然,這種交流對趙一飛個人來說危險性上升了,不過在拿趙一飛個人和人類物種毀滅的後果來比較的話,顯然選擇月球基地是最合適的。反過來,如果從這點就認為趙一飛個人有多高的政治和社會責任能力的話,那倒是高估他了。

    那是因為在趙一飛的心裡考慮的是由於不瞭解「博比」星人飛船的結構和功能,讓其貿然進入地球顯然是不行的,而其又無法與人類宇航器和飛船進行對接,那麼月球基地顯然就是最合適的了。一方面月球基地離地球最近,自己可以隨時照應地球上災難的度過情況;另一方面月球基地的開放性結構讓其完全可以泊入巨大的「水球號」飛船。

    在幾艘飛船駛往月球基地的途中,趙一飛已經瞭解到了地球二次災難發生的情況。實際上這次災難主要是造成的恐慌性非常大,但真正的破壞性倒是沒有那些領袖人物估計的那麼嚴重。之所以周寧遠等人會如此緊張主要還是受上次大災難的影響,畢竟那次大災難死的人太多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現在的地球人類正處於精神脆弱期。

    大致瞭解了情況之後,趙一飛根據在半人馬座γ星系的考察結果,給出了這次災難主要是緣於宇宙結構的二次坍塌,而不是之前部分研究人員認為的其它原因。不過對於這一點,在趙一飛給周寧遠的報告中還是極大地讚揚了現在的研究人員。

    在報告中,趙一飛說道:「從目前這些研究人員的表現來看,他們已經完全達到了作為一名合格科研工作者的要求。就連當初的我,也不可能在不對外星系考察的情況下就能夠得出合理的結論。而從現在他們的報告來看,他們已經非常全面地考慮了各種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只要我們一回來,只要考察隊從半人馬座考察的結論一出來,那麼實際可用的模型馬上就能夠發揮作用,而不再需要時間來驗證。這顯然節約了大量的救災時間,也讓政府的決策可以及時進行,人民的生命和利益得到最大可能的保障。對於這些科研人員,我為他們自豪!他們不愧是人類發展的希望!」

    隨著趙一飛報告的發出,周寧遠等人直接便採用了全套的方案,這都是這段時間以來政府部門根據各種模型的可能情況討論的結果,現在由於已經能夠明確氣候和地質變動狀況會按照哪一種模型發展,那麼下面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而已。

    顯然,包括周寧遠在內,恐怕留在地球上的人們誰都沒有想到突然發生的第二次大災難居然會以這樣的方式度過。人們在周寧遠公佈出來趙一飛的報告之後,再沒有了當初的恐慌之情,災難又如何?還不是可以被人類勝似閒庭信步的度過。

    而趙一飛的復出顯然對某些人士是一場致命的打擊,其本身要比二次大災難的突然發生打擊還要嚴重得多。坐在北美洲主席府的太師椅上,蘭斯雷特的表情從來沒有這樣苦澀過。

    現在的他再沒有當初志得意滿的豪情,也沒有了在大災難發生後那種為了白人的復興甘願鞠躬盡瘁的思想。蜷縮在寬大的太師椅中,本來身材很高大的蘭斯雷特現在看起來居然顯得非常的弱小,以至於整個太師椅都變得那麼的空曠。

    額頭的白髮凌亂地灑著,他根本就沒有心思再去碰它,就連放在桌子上的煙斗也只是靜靜地躺在那裡,雖然裡面填滿了煙絲,但蘭斯雷特已經再沒有興致去吸上一口了。

    「趙一飛,趙一飛!你怎麼就不死呢?!」在蘭斯雷特的嘴裡,只是默默地嘟噥著這句話。現在的他看起來和一個垂暮的老人沒有太大的區別,如果一定要找到某些區別的話,那就是在他的臉上已經看不到「生」的氣息,一種濃濃的絕望就這樣籠罩著他。

    是夜,本來晴朗一場的天空突然發生暴雨。這讓本來好不容易才睡著的蘭斯雷特在惡夢之中驚醒,不安的他抖動著自己佝僂的身軀,望著窗外明晃晃的閃電,長歎一聲。然後緩緩地坐到猩紅色的地毯之上,凝視著夜空中綿然不絕的閃電,他再也沒有起來。

    直到第二天的早晨,發現他沒有晨起吹風的秘書讓女傭打開房門之後,才看到他已經僵硬多時的屍體。一代梟雄就這樣去了,留給人們的只有出於各自觀點的評說。而伴隨著蘭斯雷特的死亡,白人領袖的強勢地位開始在北美洲失去主要,作為援建者的華人開始漸漸獲得最高權力。同樣地,在其它各洲也發生了類似的進程。

    而伴隨著援建華人的掌權,一些事情的真相才隨之真正揭開,其中就包括那次全球轟動的煙草種植事件。根據獨立調查員的調查結果來看,這是一次非常明顯的栽贓事件,那些種植的煙草都是從某些不知名的地方秘密購置進來的,然後在黑夜的時候被人偷偷地換種到了華人的土地之上。當然,第一個參觀的華人是被事先收買的,他已經被法辦了。

    撇開這些不提,趙一飛在和鍾琪娜麗亞等人在月球基地登陸後,雙方之間進行了非常充分的交流,當然,這些交流主要還是集中在科技方面,因為在月球基地上實際也找不到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而對於「博比」星考察隊關於人類的社會結構演化等方面的考察要求,則需要等那些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人員來和他們交流了。

    在經過幾天的交流之後,月球基地和專程從地球趕來的醫生都已經確定在「博比」星人身上不會有威脅到人類作為物種存在細菌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張元才同意讓他們乘坐人類的火箭下到地球之上。當然,對於「水球號」上攜帶的登陸艙,只好委屈他們躺在月球基地接受地球人類科研人員的考察了。

    畢竟他們的登陸艙要比人類的先進,而且其本身也要比火箭這種運載方式更加的合理。「博比」星人的登陸艙採用的是反重力機理,其可以在消耗很少能量基礎上航行很遠的距離,而且其自身的靈活性非常好,可以非常輕鬆地在空中轉彎,也不怎麼受空氣是否稀薄的限制。

    顯然,與趙一飛等人考察半人馬座採用的登陸艙相比,這種登陸艙要實用得多,而且極少的能量消耗居然能夠在不利用層次變換轉變能量做功效率的情況下作長距離飛行。要不是由於能量消耗基本機理的巨大差異,如果能夠把能量層次變換與其結合的話,恐怕其未來的前景不可限量。

    不過這兩種之間顯然沒有共性,這也讓趙一飛慨歎不已,看來科技發展真的就是這個樣子,雖然看起來你在這方面發達了,但在別的方面卻不一定發達,甚至可能是落後的。正如表面上看「博比」星人的科技應該比地球人類發達,但他們卻連超光速航行都做不到就能夠跨越十幾光年的距離遠航到地球。

    那麼我們人類呢?難道我們能夠超越光速就真的表明一定比他們科技發達嗎?恐怕也不見得吧。至少在很多方面,比如說反重力登陸艙的技術和科學原理,人類就要落後很多;再比如說超距離通訊問題,人類就更是落後的了不得了。對於「博比」星人來說,他們可以實現幾十光年的距離外近實時通訊,這對於人類來說是根本無法想像的,甚至對趙一飛來說都是無法想像的。

    當然,這種超距離通訊並不是「博比」星人的技術,而是「星際聯盟」中其他星系智慧物種的技術,這些星系物種的科技比起「博比」星人來要先進得多,可以說他們是整個星際聯盟的元老級人物,也正是一部分具有如此發達科技的智慧物種才支撐起整個「星際聯盟」。

    而在木衛二軌道附近的時候,鍾琪娜麗亞也正是在和他們通訊,匯報和地球人交流的情況,並莽撞地代地球人類向他們申請加入「星際聯盟」。也只有他們同意,地球人類才有資格真正地進入到「星際聯盟」這個宇宙級的智慧生命聯合體之中。

    而鍾琪娜麗亞等人之所以要考察地球的社會結構,還有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希望地球的領袖可以和「博比」星人一起參加在遙遠的「尤嘉星系」舉行的「星際聯盟」峰會。在那場峰會上,鍾琪娜麗亞將代表「博比」星人出席,當然,這一出席也只是象徵性地,實際上從「博比」星在「星際聯盟」的地位來看,他們根本沒資格親眼見到元老們,至於在大會上發言更是想都不用想的。

    那麼,作為地球政治領袖的周寧遠要不要答應鍾琪娜麗亞的要求以新人的身份參加這次「星際聯盟」的峰會呢?在峰會上又會發生什麼呢?難道那些自大的元老們真的會認真對待作為新人的地球人類嗎?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