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繁榮

第八卷 聯盟 第二章 衝擊(上) 文 / 龍夫

    並不寬敞但卻明亮的辦公室,並不寬大但卻整潔的辦公桌,這就是周寧遠的辦公室。如果不是親眼看到的話,恐怕誰都不知道這就是目前地球上最有權力的人辦公的地方。整齊的文件清楚分明地豎在衣櫃裡、摞在辦公桌上,整個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的有序和井然。

    不過和這一切相比,辦公桌後面的人就顯得不那麼陽光了。周寧遠此時正坐在那裡閉目沉思,他保持這一姿勢已經足足有半個多小時了。如果不是非常瞭解他的人看到周寧遠這樣的姿勢一定會認為他就這樣疲憊地睡著了,不過守候在外間辦公室中的秘書小王卻知道這根本不是實情。

    根據秘書小王對周寧遠的瞭解,這個已經年過花甲之年的老人精力居然異常的充沛,尤其是在上次「穿心」行動之後,整個長安地區的人民似乎都變得年輕起來,而在當時會議室中的主席團成員中以周寧遠的表現最為明顯。在之後的一年多時間裡,一些本來已經白掉的頭髮居然開始再度變黑,這讓他的老對手蘭斯雷特常常詫異不已。

    在身體變得越來越好的情況下,周寧遠工作的勁頭更佳的充足了,而他的思維習慣現在居然也越來越像當年的海天碧,都是非常的喜歡獨自靜處,然後拿出的主意總是能夠直接置對手於死地之中。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的周寧遠表現得越來越果敢堅毅,與當初在海天碧的羽翼之下有了截然的不同。這大概就是只有長年當政才能培養出來的霸氣吧。

    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穿心」行動的結果已經很明顯的表現了出來,那就是地球的氣候狀況開始趨於穩定,雖然人類本身的超水準生育問題還沒有解決,不過在發現情況不對之後,在周寧遠等六名洲主席的大力支持下,人類再度實行了強制性的人口固定性生育計劃,那就是只有在男子達到30週歲,女子達到25週歲的情況下才可以懷孕,否則將受到法律制裁。

    不過伴隨著氣候條件的改善,人類內部的矛盾也再度開始浮現上來。本來周寧遠認同「穿心」行動是基於可以更好地團結人類,以便於能夠讓在大災難之後成立的「地球共和國」可以免除分裂的危險。可現在看來,他當初的想法大大地錯了!

    在災難頻發的時候,很多白人領袖在拚命地與當時的中國搞好關係,並得到了各種各樣的物資和人力支援,以至於到現在還有一個多億華人在歐洲幫助重建。同樣地,美洲也散佈了大約一個億左右勤勞的華人。應該說,如果沒有他們的努力,美、歐兩洲是不可能在短短幾年的時間之內就有很大的改觀,甚至在農業和工業上有了巨大的恢復。

    可現在情況卻發生了相反的變化。受到某些不知名人物或者組織的挑撥,現在在歐洲和美洲居然頻頻發生白人與華人之間的衝突,這種衝突本來只是小規模的,但帶來的影響卻非常得不好。因為畢竟現在華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實力最強的人種,以至於媒體報道的時候常常可以看到「以強凌弱」、「大華人主義再現」等等字眼。

    當然,這種衝突的發生是有其根源的。其中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共和國成立的時候對所有權規定不明。雖然是一個名義上統一的國家,但畢竟組成它的都是之前的國家,而各個國家當初對財產權的規定也是不同的,這種模糊的承認就帶來了現在的麻煩。

    本來這些不能算是多大的問題,至少可以通過雙方協商來解決的。不過在某些不知名人物和組織的參與下,這種衝突便通過媒體放大了出來,以至於很多地方都在擔憂華人侵吞他們的財產。而這些所謂的「財產」主要便是在大災難中毀掉的土地等等。

    由於在地球上原來的絕大多數國家奉行的都是私有制,也就是說私人對財產擁有最高權力,而且這種權力受到國家保護。可大災難的來臨讓很多人和家庭不得不逃離到那些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原有的土地自然就荒蕪了,原有的房屋也由於災難的侵襲而被毀掉了。這本來是沒有什麼的,誰也說不出什麼的。

    可隨著華人大批的遷入,幫助災後重建的華人基本上都是第一批進入到原來大災難肆虐的地區,為了生存他們自然會尋找合適的還能居住房屋臨時居住,同時建造了大量的房屋用來生活和生產之用。

    在災難沒有過去的時候,這本來也沒有什麼,畢竟那些地方是自己不能居住的,既然華人願意去受苦、去開拓,那就讓他們去吧。所以白人們也沒有說什麼,再加上當時各地的政府都在大力宣揚華人的這種援助精神,如果沒有華人無私援助的話,恐怕很多地方到現在都只能是一片荒蕪,根本不可能再度發現任何綠色植物的存在。

    但隨著「穿心」行動效果的發揮,大災難對各州的影響開始漸漸減弱,越來越多的本來被自然奪回的土地可以用於耕種、用於工業開發等等。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有著越來越多的白人意識到了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失,那就是太多的華人已經佔據了災難退去後最為肥沃的土地、最適合建築的土地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白人開始從笑瞇瞇地看著華人去拓荒變成了怒氣沖沖地看著華人收穫更多的糧食和果實,這也就意味他們過著更加舒適的生活。

    在這種不平衡的心理下,再加上一些「熱心」人士的挑撥,華人與原住白人之間的矛盾變得尖銳起來。而這一情況卻是周寧遠等人沒有想到的,當初在海天碧要求歐洲等地同意華人援建的時候,雖然也考慮到了居住的問題,但海天碧並沒有想到大災難的影響會這麼快就能夠消退下去。如果根據當初海天碧的估計,人類要想讀過這場災難,恐怕至少也要在百年以後了。想想吧,一百多年後又有多少人可以說清楚到底哪塊土地就是自己家當年所有的呢?

    形勢的發展就是這個樣子,就算是再優秀的人類也不可能不所有的情況都分析到,畢竟世界是複雜的,一個人能夠想到的不等於其他人也能夠想到,而更多的情況是所有人都會搶著去抓自己認為最主要的矛盾,反而會忽視當初的次要矛盾,可往往是最初的次要矛盾最終卻會演變為主要的矛盾,並最終以異常猛烈的方式集中爆發出來。

    對當初海天碧、周寧遠等領袖的智囊人員來說,當初也基本上考慮的是那時的主要矛盾——如何最好地抗禦天災,如何讓華人能夠幫助全世界生存下來,同時也是讓華人自己盡可能地生存下來。儘管有個別人考慮到了在未來的財產分配權的問題,但卻作為了次要矛盾就那樣擱置了,畢竟對當時的中國政府來說那都是非常遙遠的事情了。

    可遙遠的終究要變成眼前的,只不過由於時間拉得過快,很多本來可以依靠時間解決的問題現在只好成為了周寧遠眼前的現實問題。海天碧已經作古了,不能指望他對這件事負責人吧,再者說了,海天碧當初關於華人大力支援各國的這一決策也並沒有錯,至少在當時是沒有錯的。這既解決了華人本身過於密集難以很好生存的問題,也解決了災後世界各國重建的難題,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建議,也正是如此才會得到其它國家的大力支持。

    可現在這一當時非常優秀的決策卻成了很大的敗筆,歷史就是這個樣子,總是喜歡和它的參與者開玩笑,本來是一件好事的,卻往往隨著時間的延續變成了壞事。而本來是一些壞事的,有的時候卻隨著進程的發展成為了一件好事。

    相比之下,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其他人種對待華人援建者的態度就要好多了,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本來在災前就是弱勢群體,絕大多數好的土地是輪不到他們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們還能夠較為客觀地看待這一切。如果其他人種也加入到反對華人的浪潮之中的華,恐怕華人援建者和周寧遠等華人領袖面臨的困境就會更加的艱難了。

    而更讓周寧遠等人感到可氣的是,以蘭斯雷特等人為首的白人領袖居然在發生這樣的事情時採取冷眼旁觀的方式不聞不問,任由事態擴大。而在北美洲的一些地方,甚至已經引發了較為激烈的衝突,雙方之間甚至動用了武裝,不過還好的是沒有人員死亡,只有一名華人青年和兩名白人受傷。不過這一事件已經在「地球共和國」內帶來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一方面是華人在大力譴責白人忘恩負義,在幫助他們建設之後就想輕鬆地攫取勝利果實,把華人趕走或者淪為無產者;一方面是很多白人氣氛華人未經允許強佔自己的家園,自己只不過是想拿回本來就屬於自己的財產而已,這有什麼不對的嗎?

    顯然,這不僅僅是強佔不強佔的問題,從根本上說應該是人類觀念上的衝突。原來生活在社會主義的華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全民所有的,儘管允許部分私有制的存在,但如果國家想要收回的話,那麼所有的這些基本上都會無條件地被收回。就拿住房來說吧,在以前的中國居民購買的只是住房一定的居住年限,過了這個年限之後住房仍然歸全民所有。對於土地來說也是如此,農民承包的只是一定的使用年限,過了年限後要重新分配。

    而對於美、歐等國的傳統白人居民來說,住房一經購買就是終生所有,即使自己死了也會根據繼承法由自己的後代擁有。根據這種法律,也不能說他們要求收回被華人援建者耕種的土地和居住的房屋等財產就是不對的。

    怎麼辦?難道讓分佈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援建者撤回?可撤回的後果很明顯,突然增加的大量華人人口必將帶來巨大的人口壓力,再者說了,如果撤回的話,對這些勤勞的援建者也非常的不公平。本來是自己辛辛苦苦開墾的荒地,本來已經沒有人肯在上面耕作的,本來已經沒有人居住的,結果在自己把一切都弄好了之後居然要拱手相讓,任誰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如果不接受的話,讓怒氣沖沖的他們回來只會帶來更大的社會動盪。

    但如果不撤回的話,恐怕這場爭端還會繼續下去,而且很可能會越鬧越大。畢竟能夠生存下來的白人一般來說都曾經有一定的家底,否則恐怕早就在大災難中喪生了。這些人經過了這麼多年緊衣縮食的日子之後,好不容易盼到了一個可以獲得良好收益的機會,又怎麼會輕易放棄呢?畢竟現在農業種植的收益是最高的,擁有大片土地的人都已經成為了大富翁。

    兩方都有自己的道理,而且兩方都沒有錯,錯就錯在了大災難發生了。但自然有錯嗎?能夠把責任推給自然嗎?如果從自然的角度來看的話,恐怕人類根本就沒有資格擁有那些土地吧,對地球來說,不管你能活多久,你都只是一個過客而已,一個地球生物圈中的物種過客,如果僅僅因為你擁有了智能就自以為可以成為地球的主人的話,那麼人類豈非太幼稚了!

    但對於普通人來說,你能和他講這些道理嗎?就算是講了,他們能聽嗎?就算是聽了,他們能同意嗎?只要不同意的話,那麼豈不是等同於沒說嗎?

    這真是個棘手的難題,也是「地球共和國」建立以來對首任政府最大的衝擊了。在周寧遠看來,就算是這個時候具有極高威望的趙一飛說話也是不好使的,如果這件事沒有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的話,恐怕誰都會說,但在自身利益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下,任你有再高的威望所能做的恐怕也只有壓制,而無法真正的說服。

    更何況就算是現在相讓趙一飛來說服一方讓步也是不可能的。第一,趙一飛已經前往半人馬座γ星系考察是否真的是銀河系的結構發生了問題,再加上通訊的不可能根本無法趕回來進行這項工作;第二,就算是趙一飛能夠回來又怎麼樣?難道告訴民眾上次趙一飛欺騙了大家,他並沒有親自進行「穿心」行動。他就這樣欺騙了民眾,而民眾在「穿心」行動後自發進行的各種悼念活動都被趙一飛「活生生地」看在眼裡,他就這樣看著民眾被當成了猴一樣玩而不吭一聲?在這種情況下,趙一飛本身在民眾中的威望不自覺地會大大下降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