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繁榮

第六卷 帷幕 第十章 星空(下) 文 / 龍夫

    回到試驗場的趙一飛在張元和「淘淘」的陪同下趕到了主控室中。在寬大的主控室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厚厚的鋼化玻璃外面的宇航器。那是一個看起來十分怪異的宛如章魚板的機器,只不過與章魚不同的是其外延的不知什麼金屬製成的管子從頂端放射狀伸出,然後在底端再度集中到一起。在這些管子中間則是宇航器的主體——裡面可以放得下至少5名宇航員和幾顆巨型「紅花」炸彈。所有的這一切設計都是為了能夠調整地核而進行的。

    從主控室中可以看到,宇航器上的這些管子並不是同樣長度的,而是整體上呈現為橢球狀。根據趙一飛的觀點,之所以採用橢球狀就是考慮到直線在無窮遠處的復歸並不是對稱的,這種非對稱性只好採用橢球狀來實現。至於人類能夠使用對稱的維度和層次變換,現在對這方面並未作多少研究,只能夠以實際需要為首要任務,先解決地球本身的災難再說。

    這些在燈光下閃爍著異常明亮光芒的管子就這樣平靜地呆在那裡,似乎在默默地等待著什麼命令。整個試驗場中的氣氛十分的凝重,所有的人都在等著趙一飛會來發佈命令。

    簡單地聽主控室內的值班人員介紹了一下這次裝備的情況,旁邊的副總指揮雲韻介紹了一些上次試驗的結果。根據趙一飛不斷修正的新型宇航觀念,一次次的試驗在不斷地進行著,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宇航器本身的遠航能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昨天夜裡完成的這次宇航器航行試驗更是令人興奮地超越了光速。

    超越光速——這是人類自古以來夢寐以求的幻想,今天終於實現了。雖然趙一飛不在現場,但他仍然和其他人一樣開心。趙一飛知道,只有人類超越了光速,才相當於人類邁入宇宙的門檻第一次真正打開。雖然這次僅僅是在試驗場內實現的,還沒有得到具體的實際宇航驗證。但現在的實際緊迫,已經等不及進行那麼多的實際檢驗了。一方面是因為時間緊迫,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地球和太陽系內的資源開採成本過高,目前只能冒險進一步開發。

    一邊聽著匯報,趙一飛一邊想著該如何進一步修正目前的模型。雖然超越光速達到了,這也就意味著人類至少可以和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快的物質賽跑,但僅僅如此就想進入到封閉的地核還不夠。據趙一飛估計,要想讓物質穿透厚厚的地殼和地幔不受絲毫影響地進入到地核內部,其自身的速度至少應該達到光速的光速冪以上,只有在達到光速的光速冪速度後,物質本身穿透地殼和地幔本身才不會因為衰減而無法再度從裡面穿出。

    與趙一飛的這個目標比起來,現在的超越光速雖然對人類科學來說已經是一次巨大的飛躍,但卻遠遠地不夠。不過既然已經有了突破,有了成功的經驗至少可以讓今後的研究少走彎路。想到這裡,趙一飛的臉上還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既然思路沒有錯,那麼就要繼續走下去。這是趙一飛的想法,也是整個項目組全體參研人員的想法。想到在未來可以解決一勞永逸地解決人類的災難,想到人類也自此屹立於宇宙生物的頂峰,所有的科研人員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不過就在這一喜慶消息公佈出去之後,來自主席團的壓力卻驟然增加。不知道為什麼,一些媒體在得到人類突破光速的消息後,幼稚地認為現在科研小組已經可以輕鬆地進入地核,並進一步通過紅花炸彈的爆炸影響地核本身的運轉,從而達到調整地球氣候的目的。

    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在得到這一消息後紛紛慶祝不已,人們總是非常地懷念過去那種平靜的地球生活,雖然也有不愉快的戰爭和恐怖活動,但相比於更加恐怖的自然災難,絕大多數善良的人們還是輕鬆地忘掉了過去的不愉快。他們更希望自己能夠過一種平凡而富足的生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生活在無休止的對未來的擔憂和恐懼之中。

    在這種來自人民的壓力之下,主席團不得不對趙一飛的科研小組施加進一步的壓力,希望他們能夠盡快出更新的成果,以便解決地球和人類目前的危機。

    雖然對來自主席團和人民的壓力有些不滿,但趙一飛及其領導的科研小組還是更加拚命地工作著。廢寢忘食的他們已經把試驗場轉移到了月球背面的原中國遠程航天月球基地,而趙一飛更是在地月之間建立了一個小型的空間試驗場,為的是可以馬上試驗新的改進。

    不過科學研究永遠都沒有那麼容易的,儘管所有的人都在拚命地努力著,儘管人民的熱情支持空前地高漲著,但試驗取得的成果卻是非常有限的。

    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饒是此時的趙一飛已經瘦得只剩了一把骨頭,饒是太空中的參研人員已經因為受不了寂寞枯燥的生活換了一批又一批,趙一飛還是堅持著留了下來。他已經整整一年沒有離開在地月之間的空間站了,現在的他身體異常的虛弱,更是因為長年處於失重狀態而患上了骨質疏鬆症。而這一年以來始終陪伴著他的只有張元、麗娜和「淘淘」。

    儘管如此,與趙一飛相比,除了「淘淘」始終沒有離開趙一飛身邊之外,張元和麗娜都被趙一飛輪流著打發回地球照顧岳琪和自己的孩子。實際上也是讓他們能夠歇一歇,趙一飛擔心他們和自己患上同樣的疾病,那豈非對不起這兩個對自己忠心耿耿的「老朋友」。

    趙一飛也想自己下去歇歇,可每次當自己想要下去的時候,就會想起岳琪看到自己因為消瘦而流出的眼淚和憔悴的面龐,這讓趙一飛始終覺得自己現在的模樣不敢親自見她。為了不讓岳琪起疑心,他甚至讓「淘淘」用虛擬現實做了一個自己意氣風發的模樣和岳琪進行通話,為的就是安慰遠在地球不能上來照顧自己的她。而同樣讓趙一飛無法下去的還有自己孩子那因為發燒而異常紅潤的面孔,以及全球人民期盼的目光。

    在這些巨大的壓力之下,趙一飛率領科研小組已經成功地把宇航器的速度增加到了10倍光速。根據趙一飛的推測,在現在的情況下,只要飛船的外殼足夠耐磨的話,那麼其已經有能力穿透地殼和地幔進入地核。但問題在於進去之後卻根本沒有出來的可能。

    不過在得知這樣的消息之後,「地球共和國」主席團的蘭斯雷特等幾位主席已經再也忍耐不下去了,他們不顧周寧遠等人的反對迫切地希望趙一飛等人實施「進入地核、挽救地球」的任務。在他們看來,既然可以進入,哪怕犧牲也要進入,至少這樣主席團的壓力減輕了。

    雖然理解他們的心急,但趙一飛知道想現在進入地核卻是根本行不通的。首先這家宇航器還非常地粗陋,其本身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而且所有的這些試驗對宇航器進行的修改基本上都是以修修補補的方式進行的,畢竟這種方式既快又省錢。做試驗以這種方式進行可以,但要想進行實際宇航的話,以這種方式進行則是十分危險的。萬一哪個地方出什麼紕漏的話,到時候可真的只能用「前功盡棄」這四個字來形容了。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宇航器在航行的過程中起內部會發生極高速的旋轉,每秒鐘幾萬、幾十萬轉的速度是人類根本無法適應的。但如果要想利用該宇航器進入地核的話,沒有駕駛員的操縱又是不現實的。誰能夠知道在沒有宇航員駕駛的情況下宇航器是否會出現故障?一旦出現故障或者需要調整該怎麼辦?目前宇航器自身的駕駛系統還不具備如此完善的可以自行辨別航向是否正確的功能。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最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宇航器與指揮中心間的通訊。現在只是做到了宇航器速度的大幅提高,但落後的電波通訊卻仍然在使用。趙一飛現在已經全力地在攻克速度難關,他根本沒有時間考慮速度提高後的通訊問題,而其餘的科研人員又沒有哪個能夠找到什麼合適的替代現有方式的通訊。沒有通訊作保障,就算是宇航器可以進入到地核,又有誰能夠保證他一定能夠成功,就算成功了,人們怎麼才能知道成功呢?

    太多的問題困擾著現在的趙一飛和他的科研小組,就在這種情況下,卻傳來了主席團迫於各地人民的壓力通過一項決議:宇航器必須於今年的1月底以前進入地核,並要求對地核的運行進行修正,以保證明年地球的氣候盡量恢復正常。

    看到這份從「地球共和國」首都長安傳來的決議,趙一飛緩緩地搖了搖頭,無奈的他只有在那裡默默歎息。現在的他別無選擇,誰讓他是一名華人,誰讓他從小就已經習慣了華人的思維方式,儘管自己千百倍的不願意,但他還是默默地接受了。在他看來,這次大不了自己駕駛宇航器進入地核,然後就那樣死在地核之中就好了。

    對於一名執迷於科學研究的科學家來說,這種歸宿大概是最好的歸宿了。沒有必要連累其他人了,首先他們不如自己瞭解這艘宇航器,其次就算是他們代替自己進去了,但在面對不明確的情況下,又有誰能夠替代自己進行自主分析,從而最合理地確定如何爆炸呢?

    沒有!沒有人能夠代替自己。趙一飛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雖然隨後周寧遠以個人身份向趙一飛發來了一份慰問函。在慰問函中,周寧遠告訴趙一飛這次之所以主席團能夠通過該項決議主要在於蘭斯雷特等三名主席跳動部分不明所以的群眾進行遊行,並慢慢地引發了更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在他們的挑動下,這些群眾誤認為現在趙一飛的科研小組已經能夠影響地核的運轉,只是為了保障全球華人的利益才沒有行動。

    雖然周寧遠等華人領袖盡了最大可能安慰這些過激的民眾,但這些並不真正瞭解科學的人卻誤認為這是華人想藉機獨霸世界的一場陰謀,而之所以之前很多華人不肯正常生育就是為了盡可能地獲得自然資源,個人負擔的減輕顯然有利於獲得更多的自然和社會資源。

    在這種不明真相的宣洩之下,周寧遠等人不得不迫於蘭斯雷特等人的壓力同意然趙一飛的科研小組盡快地開展這一被蘭斯雷特等人宣揚的「穿心」行動。儘管壓力非常地巨大,但周寧遠等人還是盡可能地為趙一飛爭取來了一個月的時間,而不是蘭斯雷特要求的馬上開始。

    看過周寧遠的慰問函後,趙一飛苦笑了一下。為什麼自己就這麼容易被人誤解?為什麼善良的華人總是容易被其他人種誤解?難道善良是錯嗎?難道人類中的某些人就真的不能放下自己心中的種族觀念嗎?既然人類已經融合為一個國家,既然在融合的過程中華人已經幫助了千千萬萬的其他人種重建家園,為什麼挑撥還是如此容易地發生?

    既然想不明白這些,或者說根本沒有去想這些,趙一飛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在剩下的日子裡自己應該好好珍惜一下了。至少應該見見自己的妻兒吧,岳琪還好,只是要比以前瘦了很多。沒有自己在身邊照顧她,不知道她遇到困難之後能不能解決。算了,她已經做了這麼多年的董事長了,不會再是當年的那個小女孩了,相信再也沒有人能夠隨便騙得了她了。

    自己的孩子也應該3歲了吧,真想不到,自己居然有了兩個孩子,還是一男一女。趙一飛想到這裡的時候,心中沒來由的一甜,雖然現在雙胞胎和多胞胎非常多,但在趙一飛青年的時候,中國可是只允許一對夫婦生一胎的。因此在趙一飛的心目中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居然能夠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當然,「淘淘」、「阿飛」和麗娜是不算的,畢竟她們不是自己親生的,雖然感情很深,但那種與血緣關係還是有所區別的。

    雖然也曾在視頻上看到過自己的孩子很多次,但現實中趙一飛只見過自己的孩子有數的幾次,以至於在視頻與岳琪見面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居然不敢認自己。輕輕地摸了摸現在自己鬍子拉碴的臉頰,趙一飛苦澀地一笑,看慣了視頻上乾淨、整潔和豐滿的趙一飛形象,別說是孩子們了,就連岳琪本人如果現在見到自己的話,恐怕也不會認出來吧。真的好像見她們母子一面啊!

    似乎是為趙一飛送別,又似乎是出於什麼別的目的,周寧遠特意邀請趙一飛回首都一趟。大概兩天後,趙一飛在張元的陪同下秘密地回到了長安。周寧遠和其他兩名華人主席偷偷地會見了他——這個目前仍然是「地球共和國」名譽主席的趙一飛。看到趙一飛瘦成這個樣子,而且由於長期在太空中得了嚴重的骨質疏鬆症,以至於走路都比較困難,周寧遠等人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這就是華人!這就是趙一飛!這就是「地球共和國」的名譽主席!

    拉著趙一飛的雙手,雖然已經十垂暮的老人,幾個人居然就那樣默默地不停留著淚。反倒是趙一飛臉上始終帶著笑意,相對年輕很多的他反過來在安慰著這幾位老人。

    會見之後,趙一飛決定回自己家去看看,至於自己的妻兒就不直接見了,趙一飛擔心自己現在的樣子讓岳琪看到了反而不好,還不如讓「淘淘」在太空中始終保留著自己的虛擬現實影像,至少那樣可以留給岳琪繼續生活的希望。

    現在的趙一飛只希望自己能夠偷偷地看岳琪和自己的孩子一眼,哪怕只有一眼也滿足了。儘管視頻可以達到很高的保真效果,但畢竟那不是自己眼前的愛人,不是自己眼前的兒女,那種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周寧遠等人的安排下,坐在轎車中的趙一飛默默地看著在人工草地上嬉戲的兒女,而在她們旁邊坐著的則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琪琪。在這一刻,趙一飛真的很想馬上打開車門走下去,張開自己的雙臂,擁抱著岳琪,擁抱著自己的骨肉。可自己不能,現在的他只能在那裡默默地看著,沒有理會從眼中緩緩滑過面頰的淚水。

    遠處草地上的岳琪似乎感應到了什麼,她的目光變得活躍起來,在那裡疑惑不安地四處搜索著。看到這幅情景,趙一飛知道岳琪的心感應到了自己的存在。輕輕地搖上車窗,對充當司機的張元說道:「我們走吧。」就這樣,黑色的轎車慢慢地消失在人流之中,只在背後留下岳琪不斷尋覓的眼神。

    經過三個星期的身體訓練和營養補充,現在的趙一飛看起來精神了許多。重新回到太空的他直接來到了地月之間宇航器試驗場中。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同時也為了防止宇航時發生的重力坍塌現象對地球等太陽系的行星產生不良的影響,宇航器首先要被「后羿7號」拖拽到太陽系外,然後才能夠進行穿入地核的飛行。

    其實死亡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坐在宇航器的駕駛座上,趙一飛靜靜地想著。而其他六名宇航員也在向他示意準備就緒,飛行馬上就要開始了。現在的他已經完全適應了太陽系外面的詭異星光,不管它們是善意還是惡意,在趙一飛看來都已經沒有什麼區別,反正自己再也見不到它們,就算是它們有著再大的惡意,也無法再對自己有絲毫的影響。

    在離宇航器不遠的地方就是「后羿7號」,本來它應該馬上遠離宇航器以免被重力坍塌撕碎,但不知為什麼,「后羿7號」與宇航器之間發生了簡短的通訊,然後便進行了對接,之後又是分開。在分開之後,「后羿7號」才加快速度向太陽系內駛去,只一瞬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無盡的星空伴隨著宇航器。

    這個時候,只見宇航器慢慢地發動起來,一團團的黑色霧團從宇航器上湧現,那是因為高速運轉洩露在外的粒子霧,隨著粒子霧變得越來越濃,突然之間所有的粒子霧陡然收縮了進去,再看宇航器所在的位置已經沒有一絲痕跡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