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網游之雄霸宇宙

小說博覽 二戰期間德國狼群戰術 文 / 清水小蝌蚪

    「猛虎怕群狼」。嗜血成性的狼群令自然界裡所有的龐然大物不寒而慄。在它們的輪番圍攻下,即使百獸之王也難以倖免於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的海軍將領鄧尼茨之所以被稱為「狼頭」,就是因為他首創了海戰的「狼群戰術」,使納粹德國海軍在二戰初期猖狂一時。「狼群戰術」與古德裡安的「閃電戰」並稱為納粹德**隊的海陸兩大「法寶」。

    鄧尼茨「狼群戰術」獵殺的第一個目標是「雅典娜」號客輪。1938年9月,英國「雅典娜」號客輪悠閒地行駛在大西洋上。船上的旅客正沉浸在平靜而安逸的旅行中。突然,他們聽到了幾聲巨響,並感到了強烈震盪。一剎那間,客輪上油煙滾滾。海水湧進了船艙。幾分鐘後,「雅典娜」號客輪開始下沉並最終葬身海底。此後幾年,盟國的大型運輸船隊屢有同樣遭遇,而罪魁禍首正是德國海軍的「狼群戰術」。

    「狼群戰術」的實質是集中弱小艦艇的合力來摧毀重型艦艇,行動中一般要派出數艘艦艇在海上進行遊獵,一般都在夜間攻擊,並有一艘「狼頭」艦來指揮「群狼」的統一行動。通常的做法是,當發現目標時,各艦艇便從對方護衛艦隊的間隙或側翼隱蔽地穿過去,躲過其火力打擊屏障,向目標靠近。白天,各艦艇在四面八方佔領有利攻擊陣位,隱蔽在水下,夜間突然升出水面,同時向目標發射魚雷。「狼群戰術」因此而得名。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用來形容「狼群戰術」的誕生真是再貼切不過了。首創「狼群戰術」的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德國u-68號潛艇的艇長。他經歷了德國海軍「無限制潛艇戰」的失敗,切身體會到「用潛艇在白天公開與大型艦隊作戰」的戰法已經落伍了,應當嘗試在夜間發動突然襲擊。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鄧尼茨終於得到了一次試驗新戰術的機會。他指揮u-68號潛艇在夜間突然穿過英海軍的護衛警戒圈,兇猛地接近商船,用魚雷將其擊沉。當英軍護衛艦隊聞聲趕來救援時,鄧尼茨已指揮u-68號潛艇迅速下潛,可潛艇偏偏出了故障。最後他只好棄艇逃生。不過,這次沒有完全成功的行動卻成了「狼群戰術」的萌芽。

    在二戰爆發前的時間裡,鄧尼茨潛心研究一戰經驗,進一步從理論上完善了自己獨創的「狼群戰術」。二戰伊始,鄧尼茨便率領德國海軍以「狼群戰術」稱霸大西洋,致使盟軍商船遭受巨大損失,後勤補給線遭到嚴重破壞。鄧尼茨也因為「狼群戰術」的成功而成為希特勒最得力的幹將之一。他的職務一路攀升,先後升為艦艇司令、海軍司令,最後還被指定為元首的接班人。

    然而,鄧尼茨同樣被眼前的勝利禁錮了頭腦,醉心於自己的戰術而忽視了再創新,導致德國海軍的戰術在多年的海戰中如出一轍。而盟軍則專門組織力量來研究對付「狼群戰術」的有效戰法,派出規模龐大的反潛飛機和潛艇,靈活採用「狙擊」、「圍殲」、「誘殺」等手段來肢解「狼群」,尤其是運用最新型的雷達來搜索德國潛艇。而鄧尼茨無視盟軍偵察預警能力的提高,依然在大西洋上集結龐大的潛艇群,打算徹底切斷盟軍在大西洋上的運輸線。1943年5月,鄧尼茨賴以成名的「狼群」終於遭到毀滅性打擊---他的王牌潛艇在一個月內被擊沉30多艘。「狼群戰術」宣告失敗。

    二戰以後,軍事家們重新研究了「狼群戰術」,認為從純軍事的角度來看,它仍是未來潛艇「以小吃大」的戰術之一,但其攻擊的隱蔽性需要進一步提高,「狼群」的規模也應當縮小。現代海戰理論也仍然把潛艇視為對付航母等龐然大物的「撒手鑭」。而現代潛艇作戰的一些先進理論,如深海封鎖、機動攻擊、聯合攻擊等都還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狼群戰術」思想的影響。

    作為戰爭史上的重要一筆,鄧尼茨的「狼群戰術」給我們帶來了如下啟示:再好的戰術如果不創新,終將擺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潛艇作為新生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戰後,世界各國更加重視潛艇的發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各國共擁有九百餘艘潛艇,其中美國111艘,蘇聯218艘,英國212艘,法國77艘,意大利115艘,日本62艘,德國57艘。這些潛艇無論在噸位、航速、航程、潛深上,還是在武器裝備、水聲設備、電子設備以及動力裝置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整個二戰期間,各國共建造了1600多艘潛艇。這些潛艇取得了擊沉各種運輸船5000餘艘、2000餘萬噸、擊沉擊傷各型軍艦381艘的輝煌戰果。

    德國雖然是一戰的戰敗國,但它的潛艇作戰成就遠遠超過其它國家,對潛艇的威力認識最深,對潛艇的作戰理論也研究最透,所以在二戰的大西洋戰場上,德國潛艇佔據了主導地位,其兇惡的u艇和著名的「狼群」都在潛艇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