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特工重生在都市

小說博覽 第104章瘋狂的目標 文 / 李滿倉

    第104章瘋狂的目標

    「請我們……給你們代工?」周子梅詫異地問,臉上掛著一幅無法置信的模樣。

    這個時候,現場除了石軍和宋璇之外,其他所有人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一副吃驚之極的模樣。

    昨天下午在楊睿的工作室裡,楊睿跟石軍曾經聊到過這個問題,當時是由工廠的發展思路聊起來的,楊睿對石軍這個負責替他掌控全局的人毫無保留,全盤的仔細解說了自己為月半彎公司制定的發展思路和方向,當時宋璇也在,所以即便有所吃驚,他們兩個人也早就已經把這份吃驚給消化的七七八八。

    而現在,則輪到其他人吃驚了。

    事情確實有些讓人感覺匪夷所思:以月半彎公司眼下的實力和現實狀況,最穩妥的發展道路就應該是先接手一批代工的單子,一方面整合整個公司的各種資源,一方面積累一些初步的市場經驗,然後,等公司逐步走上正軌,或者幾個月或者半年,再不然就是一年,到那個時候,月半彎公司就可以開始去考慮創立自己的品牌,拿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服裝系列,確定自己的市場主攻方向等等,一邊開始慢慢地做市場,一方面仍然兼顧一些代工的業務,這樣一來,公司的發展會非常穩健,三兩年之內,也就可以基本上在國內的成衣製造業立足了。

    而事實上,這也正是周子梅給月半彎公司設計好了的發展思路。

    她在香港創立新雅服飾,其實也不過三年多,到現在新雅服飾已經發展到在整個香港的成衣製造行業可以排入前十的程度,絕對可以歸入發展迅速的那一類。但是月半彎公司和香港新雅服飾之間卻是幾乎沒有可比性的:周子梅是新手,但她看人精準,她選擇的合夥人謝小芳女士是一個在香港服裝業裡打混了十幾年的資深從業者,對於市場的把握相當精準,再加上有周子梅龐大的資金為支撐,所以她們可以迅速崛起。

    但是這些有利條件,月半彎公司都不具備。

    市場的積累不具備,成熟的管理不具備,穩定的資金鏈——尤其是這一點,月半彎公司的資金鏈其實是很緊的。

    周子梅拿出來投資月半彎公司的資金,一共是兩千萬,這些錢,收購三家工廠花去了四百六十萬,協助政府負擔三家工廠裡下崗職工的一半安置費,又是三百五十多萬,除此之外,前些天公司買車又花了兩百四十萬,也就是說,現在月半彎公司的帳面上,充其量還剩下一千萬現金。

    一千萬,聽起來很多了,能做很多事情了。但事實上呢?

    從香港新雅服飾那裡得到一筆三千一百萬的代工合同,這個錢要賺,首先你得去買原料吧?即便是香港那邊會及時的將貨款打回來,但是就這一批活兒,就足以把月半彎公司的絕大部分現金流給佔住了,另外,要保證公司的正常運營開支——樓租費、水電費、職工工資,以及工廠機器的包*和維修等等,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而且還都是絕對省不掉的。除此之外,月半彎公司收購三家服裝廠所有動產和不動產的同時,也收購了他們原有的所有債務關係,雖然銀行那邊的一千多萬貸款都給了短則半年長則十八個月的延期,但只是每個月的利息,就得是多大的一筆?

    雖然處理三家廠子的積壓存貨,也能換回一點錢過來,而宋璇這些日子的工作,也已經給下面的廠子多回籠了足足二十多萬的現金,但是在決定整個公司運營方向的問題上,這些錢幾乎不值一提。

    昨天下午聊到這件事情的時候,石軍就已經跟楊睿算過這筆賬,按照他的計算,在保證這批代工業務正常進行的前提下,即便他那邊把資金鏈打得再緊,充其量也只能給楊睿擠出來一百到一百五十萬的現金流。

    一百五十萬,能幹什麼?

    在當初決定要拿出兩千萬這個數目來組建月半彎公司的時候,周子梅就已經把算盤打到了這一步,她這兩千萬拿出來,在精打細算之下,完全可以支撐月半彎公司順利的把業務開展起來,但是卻一分多餘的錢都沒有——想要一口吃成個胖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以周子梅的精明和精細,她不會把自己的資金拿出來讓月半彎這邊揮霍。

    在她看來,即便月半彎這邊的資金鏈打緊一點,能富餘個一百萬兩百萬的,也照樣是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但是顯然,楊睿不會按照她的規劃老老實實一點點的去做。現在月半彎公司才剛剛得到第一批代工合同,楊睿就已經開始積極地謀劃下一步了,而且……還是要反客為主。

    猶豫了一下,周子梅很謹慎地道:「找我們代工,當然沒有問題,但是……你真的決定現在就要開始創建品牌?而且還要一入手就走高檔路線?」

    國內的服裝市場正在逐步走向繁榮,這一點自然是所有人都看在眼裡的,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市場上品牌混雜,還處在一個市場培育的階段,幾乎所有的國內服裝,都談不上什麼特別高的檔次,而且業內普遍的看法也是中國國內的服裝業要經過至少十年的發展,才能逐漸跟國際接軌,到那個時候,檔次相對高的一些服裝才會有銷路。正因如此,很多國際著名的品牌服裝,雖然都對國內龐大的市場垂涎三尺,但是卻都遲遲沒有進入,他們要等到國內的市場培育成熟了才會進來分蛋糕,而不願意冒風險的跑來主動培育這個市場。

    而要應付現在國內市場對質量、品牌、設計等要求並不太高的銷售需要,以月半彎公司的生產能力,其實就已經完全可以滿足了,楊睿既然要讓香港那邊給做代工,顯然就是要把目標直接對準高檔服飾這一塊。因此楊睿才剛剛一提代工,周子梅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猶豫了一下,周子梅道:「九四年的時候,我們公司也才剛成立不久,公司就在廣州、深圳和北京這三座城市設立了銷售點,但是市場反應極其冷淡,後來經過一年多的反覆試探,我們最終還是決定,對國內的服裝市場,做趨於保守的判斷,所以,從九五年秋天開始,我們拿來打國內市場的服裝,就都是相對價格低廉的普通成衣了,在過去這接近一年的時間裡,國內的銷售情況大幅好轉,也可以印證我們的判斷是正確的。關於這一點,石總是很清楚的。所以我想,月半彎公司現在就要上自己的品牌,而且還是一出手就要做高檔成衣……風險是不是太大了些?」

    楊睿聞言點點頭,想了想,笑道:「我還是願意堅信我自己的判斷,這樣吧,石總告訴我,他那裡頂多能摳出一百五十萬來讓我折騰,那我就用這一百五十萬來折騰一下好了,成了,你們新雅服飾也是股東,也受益,敗了,就當這一百五十萬被我個人給揮霍了,以後新雅服飾那邊給我發了薪水啊獎金啊之類的,我就拿來還債,只要子梅姐你不要罵我小孩子氣就好了……」

    周子梅聞言沉吟片刻,見楊睿雖然說得輕鬆,但神色卻是堅定的很,知道這件事他是已經打定了主意了。這個時候就笑笑,道:「你這玩的可不小,怎麼說也是一百五十萬呢。」

    說話間卻是忍不住要心想:楊睿是個極有主意的人,一旦他打定了主意,怕是自己怎麼勸都沒用,再說了,既然他承諾了只動用一百五十萬,那麼即便他折騰賠了,其實也影響不到月半彎公司本身的代工業務。而相比之下,楊睿的設計能力的價值,顯然是要遠遠高於這一百五十萬的。

    幾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周子梅就已經把這裡面的關係算了個清楚,也就不再多說,當下只是問:「你要讓我們做代工,是哪一塊?大概什麼時候要?多大的量?」

    楊睿道:「勢高檔的商務服裝,具體時間還不太好確定,等我確定下來,會馬上通知給你。嗯,數量的話……按照套裝來計算,今年大概只需要二十到三十萬套就可以了。當然,前期做市場的幾個月,只要能有個一萬套兩萬套,也就足夠。」

    此言一出,滿室皆驚。

    商務服裝這一塊,有套裝的說法。而所謂套裝,一般包括西裝、西褲、襯衫和領帶這四件。

    按照楊睿的說法,他今年要讓新雅服飾代工的是二十到三十萬套——也就是說,要包括二十萬件西裝,二十萬件西褲,二十萬件襯衫,和二十萬條領帶

    聽到這個數目,其他人固然也是愣在那裡,周子梅卻是在愣了一下之後,忍不住抬手拍拍自己的腦門,發出一聲「天哪」的感慨。

    如果是普通的商務裝,在國內的售價低則幾十元多則二三百元一條褲子一件襯衫,那麼這個數目即便提出來,周子梅也不至於吃驚到這個地步,但楊睿要做的,是目前月半彎公司自己都無法實現生產而需要由新雅服飾代工的高檔商務套裝啊

    這樣的套裝,往往一件襯衫都要七八百甚至上千塊的一整套服裝搭配下來,至少也得三五千塊,多則要上萬

    以目前國內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準,周子梅甚至要忍不住懷疑,也不知道國內九六年全年的高檔商務套裝市場全部加起來,有沒有二十萬套?

    今天事情多,這一章更新完,我會繼續寫一點,但是不知道能不能寫完第二章,即便能寫完,估計也要很晚了,因為我碼字速度實在很慢,所以,大家不要等。

    如果今晚沒有第二更,那麼明天我會盡力三更。

    致歉,並求保底月票。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