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京華煙雲 157欺人太甚 文 / 光景
薔薇花開,江南春殘。
在紅樓,李想所召開的會議,以及環繞著李想所舉行的會議夜以繼日,無休無止地進行。
「聽說江西出事了?」李想問道,「這次大裁軍,裁得烽煙四起啊。」
「這次南昌兵變,矛頭直指江西都督李烈鈞。」李西屏忙道,「我們的人事後暗中查明,這次兵變是在袁世凱的直接支持下,由原江西第三旅旅長余鶴松發動的。」
「余鶴松?」李想問道,「是何方神聖?」
李西屏身旁的曾高一副早知道你有此一問的表情,說道:「余鶴松本是李烈鈞日本士官同學,被李調京,失去了實權,因而對李十分不滿,就去走袁世凱的門路。袁正求之不得,就給了他一筆經費,讓他回江西活動,只要推倒李烈鈞,就委他為都督。於是,余回到江西,策動舊部發動了這次兵變。」
李想一邊心不在焉地玩著手裡的撲克牌,一邊說道:「李烈鈞知道嗎?」
「怎麼會不知道?」李西屏說道:「我們都知道了,江西是他的地盤,他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可知道又能怎麼辦?現在就和袁世凱破臉?」
「李烈鈞雖然知道這次兵變的背景,但他現在還沒有力量與袁世凱決裂,只好隱忍待機。為了緩和北京對江西的壓力,李烈鈞致電袁世凱,對兵變引咎自責,主動請行軍民分治,並特薦汪瑞闓為江西民政長。」曾高補充道。
「唔?」李想只把撲克牌放下,欲言又止,起身兜了兩圈,還是又坐下問道:「汪瑞闓又是什麼人?」
「汪瑞闓曾任前清江西武備學堂總監,與李烈鈞有師生情誼。為人處世溫和。」出身世家的曾高對前清官僚體系的人脈瞭如指掌。
「還不是個老官僚。」李想恍然,拍拍發燙的腦門,道:「李烈鈞是想藉著師生情誼。利用他來緩和自己和袁世凱的矛盾。我看他是打錯了如意算盤。一個官迷心竅的舊官僚,並沒有什麼革命的新思想,李烈鈞不是給袁世凱可乘之機嗎?」
……
天上掉下一個省長,汪瑞闓當然開心。不過他認為李烈鈞既叫他當省長,江西方面不成問題,惟聞袁世凱和李烈鈞極不睦,專憑李烈鈞薦,袁世凱未必允,若先到鐵獅子胡同大總統府和袁世凱接洽妥當,豈不更好。
「李督薦卑職為省長固然好,但甚願請大總統徑行任命,不由地方大吏推薦,這不是表示中國更統一麼。」汪瑞闓對著袁世凱一陣點頭哈腰。
李烈鈞請簡民政長的電文到達北京才四小時,汪瑞闓就眼巴巴的湊上門來了。
袁世凱見汪瑞闓這麼識趣,主動上門來,正可借他牽制李烈鈞,所以堆砌滿臉笑容,道:「先生明白就好,明白就好……我這就發佈了任先生為江西民政長的命令。」
汪瑞闓覺得一陣輕鬆,差點就要叩頭謝恩,想起現在是民國,又改為鞠躬,道:「謝大總統恩典!」說罷便欲退下。
「別忙,」袁世凱忙叫住他,「江西如今是多事之秋,剛剛就發生了兵變,你去了江西,你看民政方面應如何辦?」
聽袁世凱問到這件事,汪瑞闓一笑回道:「大總統躬斷遠慮,非卑職所及,卑職一切都聽大總統決裁。」
袁世凱滿意的說道:「就這樣,你下去吧。」
汪瑞闓走到門口,剛好看到唐紹儀匆匆而來。
汪瑞闓就聽到總統府的人唐總理走過之後,私下裡憤憤不平的說道:「今日唐總理,又來欺負我們總統麼?」
汪瑞闓心下一驚,下人的觀念尚且如此,身為大總統的袁世凱呢?責任內閣制系以內閣代元首對國會負責,總統必樂居虛尊之位。但袁世凱手握兵權,一貫專橫獨斷,絕對不肯甘居虛位。其視內閣為幕府班子,視總理為幕僚長。在他看來,像唐紹儀這樣的人,經他一手提拔,飛黃騰達,只能俯首聽命,而不該自做主張。而今唐卻不時和他爭得面紅耳赤……汪瑞闓不敢再往下想了。
唐紹儀也聽到了這種閒言閒語,但以為袁世凱大約不會被這種沒有見識的人所蒙蔽。
可是今天見到袁世凱時,袁世凱看到唐紹儀又來了,很不耐煩地說:「少川,我已經老了,你就來做總統吧!」
這突如其來的話,使得唐紹儀大吃一驚,才明白袁世凱的確已對他有了芥蒂。但是唐紹儀還是想負起內閣總理的責任,在施政方面不想事事聽命於總統府。
「項城,裁軍問題,應該全國一律,不可只偏重南方,同盟會對此在內閣會議上頗有怨言。」對北洋派和同盟會之間的矛盾,唐紹儀一直採取調和的態度,並向袁世凱表示:「同盟會諸君皆以誠相待,決無他意。」
「南方同盟會幾個都督如無他意,為何擁兵自固?」袁世凱冷冷一笑。
唐紹儀又說道:「項城,內閣用人問題上,貴新不貴舊,非萬不得已,決不可延用舊人。」
袁世凱的親信趙秉鈞、段祺瑞得到袁的暗示,在用人問題上同唐紹儀大鬧。趙對唐大加詰責,詞極嚴厲,彼此遂大起衝突,幾至用武。趙秉鈞並以辭職相威脅。最後,唐不得不退讓,即與趙約決不干涉內務部中用人之權。陸軍總長段祺瑞,在陸軍部用人問題上同唐紹儀爭吵。段祺瑞先是推薦其心腹、日本士官學校第8期畢業生徐樹錚任陸軍次長,但群滋不悅,不得不接受唐紹儀的意見,改任原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次長蔣作賓任次長,並電其揀帶司員北來。但又不等蔣作賓到京,搶先委任王賡等5人為司長,致使蔣由南帶來80餘人,無從一一位置,蔣大為憤懣,因之與段頗起齟齬。後經調停,於原訂5司之外,添設3司安置南來諸員,並議定:「以後司長由段薦任,蔣不得預聞,科長以下則由蔣委任,段亦不干涉,並以段所推薦的徐樹錚任秘書長。」
內務部和陸軍部情況如此,其他外交、海軍、財政各部,也大體相同。唐內閣雖然成立起來,但袁世凱不僅將內務、外交、陸軍、海軍、財政等要害部門奪去,而且在唐內閣成立後,千方百計地縮小內閣權限,企圖把唐紹儀架空。
但是,革命黨認為責任內閣制直接關係到民主共和制度的成敗,絕不能聽任袁世凱隨意破壞。根據《國務院官制》規定,臨時大總統公佈法律、發佈教令及其他有關國務的文書,須有國務總理或全體國務員或總理與有關國務員副署。如果不經國務院總理和國務員副署強行公佈,那就是違法越權。這對袁世凱想推行**獨裁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限制,這是袁世凱難以容忍的。而唐紹儀加入同盟會後,在政治上明顯的傾向同盟會,在內閣中,每有要事,必就商於農林總長宋教仁、教育總長蔡元培。他們決心推行責任內閣制,事事鹹恪遵約法,袁世凱以每有設施,輒為國務總理依據約法拒絕副署,致不能為所欲為,深滋不悅。袁世凱細心籌劃,等待時機,就是為了把唐紹儀趕下台,這時候能答應唐紹儀的意見?
袁世凱強硬道:「官制雖改,斷不能全換新手,仍當照前委任,或略更調而已。」
「王芝祥到了北京,」唐紹儀暗自歎息一聲,又道,「請求大總統發佈任命書。」
唐紹儀不知不覺的對袁世凱的稱呼已經從「項城」變成「大總統」了。
本來王芝祥任直隸總督是唐紹儀組閣時與同盟會達成的口頭協議,並且得到袁世凱的同意。誰知袁世凱的許諾,不過是權宜之計,目的是為了騙取同盟會答應讓唐紹儀組閣。袁世凱視直隸為自己的發跡之地,絕對不肯讓給和自己素無關係的人,何況王芝祥是靠近同盟會的人。
袁世凱拿出幾份電報,卻是直隸五路軍界反對王芝祥就任都督的通電。
袁世凱遺憾的笑道:「直隸軍隊都在反對,還是改派王芝祥為南方軍隊宣慰使吧。」
唐紹儀不同意:「政府不應該以軍隊反對的緣故失信於民。」
袁世凱立刻厲聲反駁道:「若軍隊暴動,誰負責?除令王芝祥督直外,諸事皆可聽總理之命。王芝祥必須轉派赴南京辦理遣散軍隊,而直隸總督必須是馮國璋。」
唐紹儀極為氣憤,說道:「大總統前面已經答應,如何能失信於人?何況,軍人干涉政治,恐怕非民國之福。」
袁世凱哼了一聲,說道:「之前那是你答應的,我何曾答應?王芝祥是革命黨人,他要是來做直隸都督,豈不是引狼入室?」
唐紹儀忿忿然道:「任命不任命那是內閣的職權,豈能因軍人干涉就隨意改變?再者,王芝祥已經到京,叫我這個內閣總理如何交代?」
袁世凱掀須一笑,道:「這卻不難,老夫自有辦法」。
要說這民主社會,軍人即當保持中立,不該干涉國內政治,但說起來容易,實際上卻極難做到。譬如在民國期間,軍人干政幾乎是稀鬆平常之事,之前的北京兵變、這次的五路軍界通電與登峰造極的軍閥政治想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唐紹儀在年輕的時候親身感受過美國的民主政治,他也意識到軍人干政問題的嚴重性,但他手頭沒有槍桿子,又能奈何?倘若他有槍桿子,那豈不也是軍人干政?這似乎是個奇特的悖論,無法跳出的怪圈。
唐紹儀心事重重的離開大總統府乘坐馬車回家,在鐵獅子胡同口忽然迎面來了兩個開道的士兵,手中揮舞著鞭子,唐紹儀的御者幾乎挨了他們一鞭。
唐紹儀急忙吩咐把馬車讓到路旁,注意一看,一輛漂亮的馬車裡,坐的不是別人,正是總統府拱衛軍統領段芝貴。
待到這輛車子過去了,唐紹儀的馬車才緩緩前駛,他忍不住自語道:「好大的威風,只有前清攝政王才夠得上這樣威風呢。」
大總統府門口,段芝貴旋風一般跳下馬車,在他身後跟著又跳下一個軍人,正是王芝祥。
袁世凱單獨召見了王芝祥,答應給他一筆豐厚的經費,讓他改任南方軍隊宣慰使,回南京協助江蘇都督程德全遣散軍隊。唐總理的面子畢竟不如袁總統的大,而王芝祥原本也是個見風使舵的官僚,他在得到袁世凱的保證後,竟對同盟會的支持置之不顧,一口答應了袁世凱的新任命。
等到王芝祥拿著任命書到了唐紹儀那裡要他副署時,唐總理竟然完全蒙在鼓裡,絲毫不知道這回事。等唐紹儀回過神來,這才知道他被上司袁總統和朋友王芝祥雙雙出賣!
唐總理憤憤不平地說:「老袁欺人太甚!這樣失信於人的委任狀,我能亂簽麼?」
唐紹儀斷然拒絕了副署的要求,而王芝祥卻是個很在乎官位的人,他竟然拿著沒有內閣總理副署的任命書,逕直赴南京就任去了!
當天晚上,唐紹儀一夜未眠,彷徨終夜。此時的他,想起就任總理一個多月來的種種挫辱和非難,心中彷彿打翻了百味瓶,傷心、憤懣、孤獨、無奈,真是百感交集,一時俱來。獨坐寒窗臨孤月,唐紹儀不免自言自語道:「民主共和,乃《臨時約法》所定。既然大總統的命令不需要內閣副署,我這個總理還當它做甚?」
言畢,唐紹儀心意已定,待到天色漸亮,他就收拾行囊,攜家眷直接奔火車站往天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