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00章 文 / 淮南老雁
第400章
正是境界不同眼界不同,正三品上的官員又是另外一種看法。只是這種看法更多的算是一種直覺,一種預感,只可意會,並不能宣之於口。
春末的時候,朝廷又向隴右河西調撥了一百萬緡軍資,一百萬斛糧食。戶部侍郎楊於陵奏稱,隴右錢多而無用錢之處,米貴而無餘米,米價上漲嚴重,甚至已經波及到了關中,朝廷負擔極重,建議朝廷放開關中到隴右的糧食市場,促使山南、河南等地糧商向關中運糧,以平抑市價。李誦在奏章上批了個「議」字,轉發給了政事堂。
判度支程異上奏章道,戰事已歷八個月,軍費和安撫地方的費用度支無算,若不從長計議,恐朝廷有財政困難之虞。又道此番西征,動用將士三十萬,民夫以百萬計,一方面國庫支出極大,另一方面關中、山南、兩川、河中、河南河東等地生產受到極大影響,請求減免出征軍民賦稅,准許今年加征關東各道賦稅。這道奏章被李誦批了個「再議」,轉給了政事堂。
加徵賦稅,何其難也。不要說山東各道都尚在給復期間,就是淮南、兩浙、宣翕這些地方,因為平定淮西,平定淄青等等大戰都發生在附近,錢糧首先是從這些地方徵調,連番大戰之後,才一年多時間,也沒有怎麼緩過氣來。至於山南東道、湖南、江西、嶺南等地,精細化開發不過數年,現在加稅到頭來還是家在普通百姓身上,這樣無異於破壞社會的經濟基礎。可是打仗,恢復,沒有錢又不行,到哪裡去弄錢呢?
海貿賺來的銀子,已經嘩嘩地投到了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幾場大戰裡面了;江南各地增產的稻穀,也在幾場大戰中消耗極大。開源已經開了,剩下的就該是節流了。
「朕決定,從下月起,宗室供奉遞減。宗室遠支減四分之三,近支漸五分之三,皇子減半,朕,減四分之三。」
內閣討論預算問題的會議上,李誦語氣堅定的說道。
「隴右河西之戰事關國家命脈,天下乃是李家的天下,李姓宗室所享有的待遇,乃是靠的歷代先帝的余陰,億萬百姓的供養,本身對國家貢獻不大。如果這個時候宗室子弟不能挺身而出,那將來有事的時候天下百姓有怎麼願意挺身而出保衛國家呢?如果有宗室子弟不明事理無力取鬧的,著宗正除名。」
今日的內閣會議上李誦少有的一言堂。李誦語氣嚴厲,幾個列席會議的宗室親王也就不敢說話了。見無人反對,李誦滿意地拋出了準備好的重磅炸彈。
「朕的意思,西面這麼大的戰事,光靠宗室這點節約連塞牙縫都不夠的,所以還得想法子開源。關東各道的賦稅事關朝廷信譽和國家元氣,是斷然不能加的,而海貿的收益現在也是到了規模,再上也難,況且從遠路調運也頗費時間,所以朕尋思出了一個法子。」
李誦目光炯炯地掃視著群臣,不少人都豎著耳朵在聽皇帝拿出什麼高招來,只聽到皇帝說道:
「自從前朝以來,民間日漸富裕,這**年更甚以往。民間高門巨富甚多,而這些高門巨富什麼都不缺,缺的只是眾人的尊重。朝廷雖然授予了一部分佼佼者爵位,但是畢竟僧多粥少。而朝野上下,也有無數世家子弟因為沒有進身之階而蹉跎歲月。所以,朕決定,接著這次西征籌措軍費的時機,開放門路。」
聽皇帝把話說完,坐中已經是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馬上就有說得上話的大臣道:
「臣斗膽,敢問陛下如何開放門路呢?」
李誦道:
「很簡單,朝廷張榜募集軍費,百姓出得一定數額者,即可按照所捐的數額,授予一定級別的散官。」
李誦特地咬重了「散官」這兩個字,可是朝堂中已經沸騰了。有幾個大臣臉上已經滿是激憤的表情了。幾個老成的大臣互相對望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裡看出了憂慮:合著皇帝果然是要賣官鬻爵了。
李誦卻一臉平靜地等待著大臣們的勸阻,或者說發難。開放門路,對寒門子弟來說不啻於一道福音,而對於把持朝廷上下的世家大族來說,那可就是一劑毒藥了。世家大族在國家利益遭受威脅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往往是自己的利益,自從隋朝以來,歷代君主都在試圖削減世家大族的對國家的影響力,擴大寒門的出路,可是一直以來收效甚微。現在,憑著兩朝二百多年來打下的基礎,藉著此次西征,李誦打算擴大自己的努力。
望著坐中的大臣們互相悄悄使眼色,做手勢,傳遞著信號,李誦腦海中忽然有了這樣的覺悟:
一個掌握巨大財富的階層,如果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那麼遲早會造成尖銳的對立,釀成大禍。
一個掌握絕對權力的階層,如果不知道克制自己的**,給升斗小民留下活路,那麼,升斗小民總有一天會變成暴民,操起刀來的時候,也不會給你留下活路。
而皇帝,所謂代天牧民的天子,以及朝廷的職責就是以公認的準則調和各個階層之間的矛盾,管理國家,使得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欣欣向榮。這個職責沒有明文,卻是大家默認的,比如那句著名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體現的何嘗不是普通百姓對維護自身權益的一點奢望呢?
這個時候的百姓對生活的要求是低廉的,對自己權力的要求是卑微的,他們總是相信皇帝是仁德的,是公平的,不好的都是皇帝身邊的或者地方的官吏。如果他們連最後的這點信任都喪失掉,那就真應了魯大師那句話了: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必須讓太子以及以後的國君們明白,皇帝必須站在,起碼上表面上必須站在百姓的一邊。保持住帝君和朝廷的公信力,不然一切就真如鏡花水月了。唔,朕要找幾個大家來一起商量之下,出本書。」
就在李誦有一剎那分神的時候,權德輿站了起來,悲憤地道:
「陛下,真要這樣做了,那是桓靈之治啊!」
桓帝、靈帝是東漢末年的兩位君主,是殺氣騰騰四百年的兩漢帝國最終走向滅亡的兩個公認的主要掘墓人,兩人的光輝事跡之一就是賣官鬻爵。權德輿拿桓帝靈帝來比劃李誦這位中興君主,明顯是具備了壽星老上吊的大無畏精神。
不過這位壽星老有底氣啊,不說人家曾經三知貢舉,門生如劉禹錫等人遍佈朝野,光是李誦繼位之初的一趟西南行就加分不少,如果不是為人太過中庸,不堪重任,只怕早就拜相了。現在以平庸著稱的權德輿率先站了起來,而且站起來就給李誦扣上了「桓靈之治」的大帽子,這不禁讓所有內閣大臣都感到愕然。
李誦很多年沒被人這麼嗆過了,臉色頓時拉了下來,道: